2023年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政策梳理
交通运输部新规要求全国铁路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票
教育部发文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文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公安部新标提升少年儿童交通安全素质和能力
文旅部拟对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设置保护条款
两高颁布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司法解释
两高两部颁布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意见
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最高法全国妇联发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加强盲盒经营行为中未保工作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发文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
健康工作
文旅部公安部发文加强电竞酒店管理中未保工作
民政部等十五部门发文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
01.交通运输部新规要求全国铁路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按照新规,全国铁路按年龄实行儿童优惠票。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购买儿童优惠票,将惠及更多儿童旅客。根据测算,国铁集团客规实施后,每年享受儿童优惠票的旅客较此前预计增加1500万人次。每一名成年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时,超过人数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儿童年龄按乘车日期计算。旅客携带免费乘车儿童时,应当在购票时向铁路运输企业提出申明,购票申明时使用的免费乘车儿童有效身份证件为其乘车凭证。
02.教育部发文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净化校园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高检发〔2020〕14号)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法发〔2022〕32号)要求,加强教职员工管理,建立健全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教育部决定在前期试点实施基础上,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推进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平台(以下简称查询平台)上线使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夯实教师队伍质量。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融入教师招聘引进等环节,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完善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推动查询平台应用,以信息化、数字化提升教师队伍治理能力,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03.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文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条件保障不够到位等突出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现就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出意见。《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政府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统筹领导更加有力,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加专业;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基本树立,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普遍建立,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04.公安部新标提升少年儿童交通安全素质和能力
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发布百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新版《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发布,该标准适用于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佩戴的头盔,将头盔尺寸规格由3类增加至5类,兼顾了未成年人和成人的佩戴要求。“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不仅事关亿万家庭幸福,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长远发展。”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石勇介绍,当前,我国在车辆和驾驶人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较为规范和系统的技术标准体系,《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教育指南》正式实施,明确了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教育的总体原则,根据少年儿童在学龄前、小学、中学不同受教育阶段的心理认知程度,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义务权利,需要掌握的交通规则、道路设施以及相应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的含义等。
05.文旅部拟对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设置保护
条款
06.两高颁布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司法解释
07.两高两部颁布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意见
随着犯罪形势的发展变化,执法司法面临日益复杂的情况。性侵害犯罪被害人日趋低龄化,隔空猥亵、网络性引诱等新型犯罪层出不穷。2013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和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以下简称《2013年性侵意见》)已不能与现行法律规定相衔接,亟须尽快制定出台指导规范,应对形势发展和实践需要。在此背景下,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制定《意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惩治和预防工作。《意见》分为6个部分,共计40个条文,对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理程序、工作要求、法律适用、政策把握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挑战社会伦理道德底线,对这类犯罪按照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惩处。《意见》专门将“依法从严惩处犯罪”作为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一项基本原则,通过一系列办案要求和程序规范织密法网。
08.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09.最高法全国妇联发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意见
10.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加强盲盒经营行为中未保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了盲盒经营禁售清单,为盲盒经营划出红线,推动盲盒经营者加强合规治理。鉴于盲盒IP文化生态与商业消费逻辑,对消费观念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存在较大影响。为此,《指引》对盲盒销售对象的年龄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指引》还要求盲盒经营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鼓励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保护性措施,对小学校园周围的盲盒销售模式包括距离、内容等进行具体规范,推动净化学校周边消费环境。
11.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发文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
心理健康工作
12文旅部公安部发文加强电竞酒店管理中未保工作
四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加强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安全管理。通知强调,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以儿童玩具和学生用品主产区、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和电商平台等为重点,加大“网红”玩具、学生文具用品抽查检查力度。会同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假造劣等违法违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公安、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查堵存在物理危害、化学危害、可燃性危害以及不良行为引导的玩具产品和学生用品,为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要指导学校严格校园日常管理,严禁劣质有害产品进入校园。对于集中采购的各类教玩具和学生用品,要建立“双审查”责任制,把牢质量、安全、健康的第一道关口。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研究解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让学生正确识别和自觉拒绝危险有害玩具,做到不购买、不携带、不玩耍。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产品安全质量知识进校园”活动,会同妇联组织加强包括玩具安全在内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督促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引导孩子科学选择、正确使用玩具和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