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地区: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点评目录
序号
标题
No1
承五四精神,担时代之梁
No6
青年助推国家发展
No2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No7
深读五四,接力复兴
No3
给林一的一封信
No8
我为什么站在这里?
No4
少年中国,我们来啦
No9
殷殷家国情,拳拳赤子心
No5
今以此身献家国
No10
在光与火之中,国我合一
No1.承五四精神,担时代之梁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青海考生
一百年前,中国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呵人民的热爱,抒写了一首又一首壮丽的诗篇。今天,中国青年又当如何呢?
厌倦于案,反复斟酌,我认为当代青年应当传递五四火炬,担起时代大梁,实现强国之梦。
中国青年,时代之先锋。在不久前的“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无论是35岁时牺牲的杨靖宇将军,还是如今平均年龄为35岁的“北斗团队”;无论是牺牲时年仅22岁的雷锋同志,还是2018年7月因病故去的26岁时便登上开山岛并在其上驻守32年的“时代楷模”王继才,他们都尽自己所能传承“五四精神”,把自己的汗水洒在祖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上,用自己的行动去领跑未来。诚然,现如今的我们没有能力去领军,但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应当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用辛勤去铸就中国梦。
中国青年,中国之脊柱。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时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由此可见我们青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一百年前,中国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百年来,无数热血青年踏上救国救民的道路,让中国逐渐走向强大。今天,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量子科学团队,代表中国站在了全球量子研究最前沿;不少大学生放弃优渥生活,扎进基层……新时代的我们正处在国家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又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机遇。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燃烧百年的热情,传递好历史的接力棒。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今天,五四的呐喊依旧回响在国人心中,五四的号角仍旧激励着民族前行,五四的火炬始终燃烧着青年报国的热情。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前人的努力,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以梦为马,不忘初心,共负韶华,传承五四精神,担起时代之梁!
【点评】
No2.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给爸爸的一封信
甘肃考生
亲爱的爸爸:
近来可好?
如您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也就是10月1日成立了,我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这次庆祝游行活动,至今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当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广播中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童年的许多记忆在心中变成了一幅幅画面……在老家吉林,在日本侵略者和“伪满”政府统治着的那片土地上,大街上随处可见扛着大枪、戴着军帽的日本兵。那时我还懵懂无知,但您经常告诫我:“孩子,无论那些人怎么给你灌输他们那一套,都要在心底里记住,咱们是中国人。”后来,当您听说他们要把国文课改成日本课的时候,您坚决反对我再去学校,并设法把我送到北平来读书。在这里,我渐渐知道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危机关头,而国民政府一再委曲求全,将东三省拱手让人。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定要等到中国不受日本人欺辱的那一天。
爸爸,您是否还记得那首《义勇军进行曲》?记得故乡沦陷的时候,有时您会偷偷唱给我听;全面抗战开始的时候,这首歌更是唱出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字一句都想锤在心里,那么铿锵有力,使人警醒。而现在,它是我们的国歌,“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新中国已然成立,同胞们会团结起来,让中国雄踞世界。
在今天下午的阅兵仪式上,我有幸看见了解放军编队,他们脸上刚毅坚定的神情让我意识到:这是一群有决心、有能力保卫新中国的人,中国再也不会任人宰割,中国人再也不会被他国奴役。
诚然,我们的国家目前还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白云年的战乱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灾难太过深重。但我相信,在同胞们的努力下,中国一定会走向繁荣富强。毕业后,我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也许在五年、十年乃至五十年后,当我看着自己,看着这个国家,收获的必定是欣喜与自豪!
祝身体健康
儿子:XXX
1949年10月1日
No3.给林一的一封信
亲爱的林一:
您好!
首先我该对你道声“对不起!”也许这封信来得晚了些,但请你相信,我已鼓起全部勇气。
你还记得吗?我们曾一起朗诵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我们曾最喜欢《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曾立志强自己、强中国。年少时,我们似乎总有一份执念,参军似乎是每个人的梦想,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
我们的最后一面是在你参军将走之时,我想当面去送你,但也害怕面对你,只好躲在墙角看着你,目送你离开。直到现在,你穿军装的样子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同时忘不了的,还有车开动时,你在人群中四处搜寻的目光。那目光里有不解,有疑惑,也有失望。过去,我也曾数次提笔,想要给你写封信,但当我脑海里浮现出你的目光时,写信的冲动便戛然而止。违背誓言的人,心里总是怀有一份歉疚。
今日,我总算可以弥补这份歉疚,弥补过去的遗憾。对于我们过去的约定,我始终无法释怀,为自己的言而无信,也为自己的无可奈何。今日,是我参加大学新生入学典礼的日子,仪式的庄重感像极了目送你参军时的场面,而我也终于能坦然面对过去。过去,我总感觉周围似乎有一层阴霾笼罩着自己,今日的开学典礼好像一束光,扫开了那层阴霾,让我重新看到了未来。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从前我认为,参军时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而如今,我似乎寻找到了另一条道路。我想,我们站在了时代的岔路口,我们可能即将见证属于中国的奇迹。近些年来,中国已在科技领域迎来许多属于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研制成功,第一辆国产轿车的下线,人造卫星的首次成功发射……
写道此处,我不禁又想到我们曾经立下的誓言:参军入伍,为祖国的辉煌明天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很遗憾,那份誓言我并未遵守,但报效祖国的初心我从未忘记。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今日参加过开学典礼后,我似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中国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落后的不仅仅是军事,更是科技。我想,在未来的许多年里,知识真的能改变人的命运,更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而我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腾飞贡献一份力量。
时隔多年,初心从未忘记。今日,我已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待你归来时,我们再朗诵一次《少年中国说》,可好?
此致
敬礼
夏木
1979年9月15日
No4.少年中国,我们来啦!
——1919年5月4日集会演讲
吉林考生
大家好!
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我个人有什么特别的。我是作为万万学生的代表来发言,是怀着我与你共同的一片赤诚,为今日之少年中国发声!
你我今日在这大学之中,学着大学问,当知教育之重要,不在书本,而在于人格之健全。和平时代,他人都道学生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在大学校园里搞学问,圣贤之理读了不少,当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一战已经结束,我中华好儿女,几十万兵力,投身于战场,为胜利做出了巨大的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痛心啊,就在前几日结束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却拿不回自己的山东省,悲切啊,一场大会,不过是大国一场合谋,欲夺取我寸寸大好山河!顾先生在和会上何其精彩之辩述,山东之于中国,正如耶路撒冷之于欧洲。齐鲁之地是中华千年文明的血脉传承。我国欲以文明之理,教化那样强盗,却自己明白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自鸦片战争始,来自西方的野蛮军队,伤我国民,侵我主权,占我山河!先辈浴血奋战者,是真英雄。奈何昔日政权腐朽不堪,觉醒的国民不过点点星火。今天吾辈虽众,然一人发声势薄力微,需我辈少年万万人发声,废除二十一条!还我山东省!惩处卖国贼!叫国内的一味求和者听到,叫和会上的强盗听到,叫西方听到,叫世界听到!
过去半个世纪,版图破碎,亲人流离,一个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屈辱条约从未换来真正的和平,“忘战必危”的道理,大家与我都深切明白了,正因如此,我中华民族在今日万万不能退步,这是一个新时代,国民觉醒,自我辈始,代代相传!
你我当然可以选择醉心学术,做个学问家。可家国未安,安有一隅课桌能独善其身的道理。如我先前所言,大学教育之重要,在于人格之健全。我们不要做死读书的书呆子,时代召唤我们,要有“潜龙腾渊,鳞抓飞扬”之青年朝气,我们是梁启超先生热切呼唤的中国少年啊,为少年中国发声,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六十年前,有位林则徐先生虎门销烟,那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今时,你我就要作为中华民族发声的学生第一人!历史的今时,我们来书写,中华民族的明天,有我青年一代!
谢谢!
No5.今以此身献家国
——1919学生集会演讲稿
同学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有难,吾辈怎可逃避!如今,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向华夏大地,封建官僚的势力猖狂肆虐而起。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在场的我们,谁能卸得下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谁不愿看到一个光明的中国?今日我们青年学子在此集会,正是要将个人之涓流,汇成撼天动地之滔滔江河!
世界大战的硝烟才刚刚散去,巴黎和会上便传来中国外交团屈辱求和的消息,视主权如粪土,视领土如儿戏,北洋政府卖国独裁的奴颜媚态岂堪入目?!“二十一条”的内容刺在国民心中,青岛丧失的愤慨激荡在我们心头,我们才刚刚推翻一个横行百年的封建王朝,迎来的却是另一个专断卖国的北洋政府,我们岂能甘心?今日我们在此集会,正是回应心头救亡图存的志向,以吾辈青年之力为黑暗中的华夏带来一丝曙光!
今日的集会,是危险重重的,但更是迫在眉睫的。或许,我们之中有人会倒在帝国主义列强冰冷的枪炮之下,有人会倒在北洋军阀坚硬的棍棒之下,有人会倒在学校的排斥与社会的压力之下。但今日,每一个倒下的学生的身躯,都是给家国最大的献礼!苟延残喘的家国容不得我们学子犹豫,反动政府的獠牙并未让国人喘息!今日之行,刻不容缓!我们的集会,是为了用高声的抗议唤醒麻木愚昧的国人;是为了用行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援助;是为了不让主权沦入岛国日本之手;是为了给我们的祖国谋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每一个独立的国家,其背后都有勇于斗争和反抗的先驱;每一个伟大的民族,其背后都有甘于奉献与献身的勇士。今日,责任在肩头,使命在胸膛,心中怀救亡图存的梦想,脑中有反帝反封建的志向;今日,我们不再是单枪匹马的学生,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捍卫中华民族的英雄!吾辈青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祖国的主人翁,今日,我以我身献家国!
身在华夏,岂容列强欺压横行?心怀家国,定展吾辈青年英雄豪情!这个五月四日注定不平凡,同学们,让我们用高声的呐喊吓破敌人的胆,用有力的行动摸索祖国的路。今日,此身献我泱泱华夏,化身民族的石子,奋力激起时代的阵阵浪花!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No6.青年助推国家发展
观看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视频,那曾经的一幕幕历史场景再次浮现在我眼前。是的,青年肩负历史使命,对推动国家发展责无旁贷。
青年人的责任感让国家在希望中砥砺前行。
遥想一百年前的北平,一群青年学生走上街头,“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决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一声声呐喊,回响在1919年的天空。北洋政府畏惧了,谈判代表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合约上签字;帝国主义列强犹豫了,山东问题不在是会议的关键论题。如果当初没有青年学生的勇毅,民族屈辱恐怕会接二连三地写进华夏的历史。
遥想七十年前的北京,参加开国大典游行的民众中不乏青年的身影。他们追随着进步的力量,从嘉兴的红船到井冈山的烽烟,从遵义城的争辩到延河边的畅谈,从自由民主的求索到民族独立的相欢,从炮火连天的前线蹈共谋发展的庆典。一路走来,越过困苦,越过艰险,他们的青春永无悔书写了激情,书写了无畏,书写了壮丽的诗篇。
青年人的奋斗与创新意识让国家在发展中飞速前行。
进入新时代,青年人在祖国建设中更是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9岁的陈行行,在新型数控加工领域,以极致的精准向技艺极限发起冲击。他加工的产品的合格率达到了100%,成为国防军工行业的优秀年轻工匠。空军特级飞行员刘锐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了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他巡天掠海,为国仗剑,成为强军兴军的排头兵,感动了军营,感动了中国。总之,他们的青涩华年华为多彩绽放,他们的精益求精的品质生成其青春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有信心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传承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用拼搏努力的精神,让中国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成为耀眼的现实。
No7.深读五四,接力复兴
观看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视频,静默沉思,我的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个疑问:爆发在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它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游行示威。“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拉起的横幅里隐含着人们太多的愤怒:愤怒于正义公理的缺失,愤怒于北洋政府的衰颓,愤怒于内忧外患的现实。“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发自肺腑的呐喊声里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期盼:期盼着主权的独立,期盼着领土的完整,期盼着国家的复兴。
它是一股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五四运动,不仅拯救了中华民族、捍卫了民族尊严,而且凝聚了民族力量。这力量,承载着曹子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传递着陆放翁“位卑未敢忘忧国”“以身报国有万死”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这力量,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唤醒了东方威武的雄狮;这力量,让中国走出了百年的梦魇,走上了改革富强之路。
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着。王进喜、时传祥的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王选、张瑞敏的不惧风险、勇立潮头,黄大年、南仁东的无私奉献、锐意创新,这些刻着时代烙印的精神财富,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走上新的征程,步入新的人生。
如今,我们不再需要走上街头,为民族危亡去呼喊,为华夏苦难去抗争。身处明净的教室中,在墨韵书香间,我们吟诵经典,体悟哲思;在山碧水幽处,我们探寻自然,发掘妙趣。这份幸福不就是那些缔造、传承和发展五四精神的人所给予我们的吗?
耳畔再次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异常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是的,我愿意参加这场接力跑!我愿用追求,让事业之树常青;我愿用开拓,让青春之花常开;我愿用生命却感受大江的波澜壮阔、高山的雄奇魅丽……
No8.我为什么站在这里?
就在三天前,从遥远的西方传来了一个噩耗。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不顾我国人民强烈的呼声,坚持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不愿意相信,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中国是协约国的一员,也是战胜国之一,可我们遭受的却是如战败国般任人宰割的命运。
这就是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的原因,这也是此刻我站在这里的原因。
我想问一问,以胜利者姿态宣扬“公理战胜强权”的列强们,你们所说的“公理”到底在哪里?我想问一问,去参加胜利庆典的政府官员们,我们国家的尊严在哪里?我想问一问,山东的父老乡亲、兄弟姐们们,你们能接受美好的家园沦为日本殖民地的现实吗?我更想问一问,在这里集会的同胞们,你们能接受一个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的华夏神州吗?
亲爱的同胞们、朋友们,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为了表明我们的态度:面对列强带着讥笑于嘲讽递过来的合约,我们有权利说“不”!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不签字!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不签字!为了维护世界的公理与公正,绝不签字!
也许有人会说,区区一介书生的呼喊,怎么会影响政府,怎么能改变时局呢?对此,我的回应是,在这个危难时刻,如果所有人都沉默地接受这样不公正的现实,那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悲哀,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耻辱。
翻开史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爱国者的身影,请看看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的选择:“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岳飞以身许国的壮志豪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拒绝名利诱惑,彰显忠贞赤城的见证;“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这是秋瑾“无国何以为家”的铮铮誓言。这一句句慷慨激昂的话语,这一份份曾经感动我们的高洁的爱国情,现在是否依然回荡在你的耳畔,震彻在你的心间?
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想告诉世界,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从来不曾消失,并且会一直传承下去。中华民族虽一时贫弱,但绝不是人人可欺!
同胞们、朋友们,我相信,一个人正义的呼声,其影响力也许微乎其微,但无数人正义的呼喊,却可以让一个政府重新权衡得失,一个民族正义的呐喊,就可以让公理于公正重新回归寰宇!
我们相信,明天的中国一定可以强大起来,一定可以傲立于世!
同胞们、朋友们,请加入我们的队伍吧,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古老的华夏早日摆脱列强的欺凌而奔走,为我们美好的家园早日富强与繁荣而努力!
谢谢大家!
1、以问句做题目,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新颖、有创意。
2、用短句,增气势;用对偶,添文采;用反问,简省有力。
No9.殷殷家国情,拳拳赤子心
——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有感
重庆考生
100年前的5月4日,因不满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北京青年学生义愤填膺,纷纷走上街头,他们振臂疾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随后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各界群众同仇敌忾,共同奏出一曲浩气长存的时代壮歌!
时至今日,当我们回想起这段艰难奋斗的岁月,我们内心依然会感到热血沸腾。那是对华夏大地的珍视、对家国存亡的担当、对积贫积弱的愤慨、对独立自主的呼喊,那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爱国情怀!
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陆游说:“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自古以来,爱国这种情感就根植于中国人的骨髓,任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从未改变。
自鸦片战争开始,古老中国遭遇了她的悲惨命运,太多国家可以在她身上踩几脚,割几块肉,吸几口血,再吐上一大口吐沫,而她智能默默承受,独自在角落里舔舐伤口。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国家终于开始觉醒了,而最先觉醒的就是她的青年。
鲁迅曾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用是个真情表白祖国:愿意把毕生精力托付给祖国。如鲁迅一般,在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们正是怀着这样的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祖国。他们不只是走上街头奔走呼号,他们更是怀着坚定的信念,去亲身探索一条救亡图存之道。
周恩来、邓小平、严济慈、徐悲鸿等赴法勤工俭学,在自由理念发源之地寻求救国之法;毛泽东、陈独秀等留在国内,积极投身道革命当中,在血与火中谋求图存之道……那个时候,没有人是局外人,所有人都是当事人,都为了一个目标:救亡图存。正是因为这些青年的奋斗与牺牲,才有了后来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乃至我们当下的太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愿我们的青年学生能时刻将家国装在心间,以青春之姿传承五四精神,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考生先简述五四运动,提炼其核心精神“爱国”,接下来回顾历史,强调爱国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情感。在国破家亡之际,青年学生勇敢站出来,以实际行动救亡图存,体现爱国情怀。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对当代青年发出呼吁。行文结构清晰明了。
No10.在光与火之中,国我合一
“石在,火种石不会绝的。”鲁迅曾有斯言。五四之石,跨越百年积淀,碰撞新时代棱角,点青春之光引路方向,燃奋斗之火淬励你我。在光与火之中,国我共进之歌激烈奏响。
泅渡历史三峡,面向巨变涌动的尖峰时刻,虽无当年民族危亡之困局,五四精神却历久弥新,充盈青春活力,感召你我举起火炬,砥砺“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大国豪情,小我定力。
大会余热犹存,新时代青年自当奋然前行。
在光与火之中,青春凯哥高进!
“青春如初,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五四先锋陈独秀如此盛赞青春。回溯五四困局,混沌的北平难安放平静书桌,民族危难终促青年奋起。若无青春魄力,中国死水何时能起波澜国家命运,何以汇力共救?青春之为青春,即在于“敢饮‘头啖汤’”的勇为人先,即在于劈波斩浪的奋斗后劲。它不应被当下的佛系风潮吞噬,更不应在戈多式等待中消磨。未宁鸣而生而沉默而死,未熔铸盛大便甘心微渺,绝非新时代青年之志。以青春之光指引,投身保尔·柯察金般的浴火重塑,实则是铁骨浴火,让灵魂的原野变得葱郁。
国我合一,强国人人接续!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光与火之中打磨了我,国我合一则可向外延伸,跳脱一已得失,寻觅更深刻、更持久的生命出口。我们钦佩林鸣“焊接”大江瀚海,逐梦天堑通途;我们仰望袁隆平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赞叹北大女孩宋玺身穿戎装,亚丁湾护航为国争光……他们其实都在渴求一份更饱满的人生意义,让小我的成就高度融入大国的扎根深度。置身“原子化”社会,私利“祛魅”,个体独大现象出现,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逻辑未变,五四爱国进步的精神未变。“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更需赓续。
在光与火之中,锻造个体的青春,为国之进步蓄力,国我合一,打通社会的筋络,拓展青春格局。五四百年,内核永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李大钊之语,如黄钟大吕。
旭日初升,其道大光;江水滔滔,终古未央;鹰隼试翼,浴火锋芒;责在你我,成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