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试题分析及2019年备考启示
潮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丁楚洁
2018年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的第一年,今年高考全国卷Ⅰ语文命题坚定地落实新课标精神,在进一步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起到了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突出新课标三大文化、命题求变求新。
一、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新变化
变化一:突出新课标三大文化
题型
内容
三大文化
论述类阅读
《历史视野中的诸子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阅读
《晋书鲁芝传》
诗歌鉴赏
李贺《野歌》
名句默写
⑴《论语为政》
⑵李蟠的儒学素养
⑶周瑜的儒将装束
文学类阅读
小说《赵一曼女士》
革命文化
实用类阅读
我国的“量子通信”研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语用题
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
写作
“世纪宝宝”的中国梦
文本阅读、语用题和写作突出新课标三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取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新时期里产生的文化。
变化二:命题求变求新
全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其中选择题39分,非选择题111分,满分150分。分值上,选择题占比变小,比去年减少4分。
1.分值的变化
与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现代文阅读由35分变为36分,古代诗文阅读由35分变为34分,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没有变化。
文学类文本由14分变为15分,多出的1分增加在第5题主观题上,由5分变为了6分。分值的变化,体现的往往是难度的变化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的变化。
实用类文本仍旧是12分,但3道小题的分值有调整。2017年第7、8、9题的分值分别为3、5、4分;而在2018年,这三道题的分值分别是3、3、6分,客观题分值下降,主观题分值上升,这也意味着第9题难度的上升。
古代诗歌阅读由11分降为9分,其中1分增加在现代文阅读,另一分增加在名篇名句默写。2道小题中,第14题由5分降为3分,第15题主观题分值则无变化。
名篇名句默写又恢复到6分,由5分、5个空缺变为6分、6个空缺。默写分值的变化,正切合新课标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也从14篇增加到72篇。
2.题型设计新
“5选2”双选题模式消失:实用类文本第8题由“5选2”变为“4选1”,古代诗歌阅读第14题由“5选2”变为“4选1”。
对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思考
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要求及新课标精神
2.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社会气象与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试题从现代文阅读到古代诗文阅读均重视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如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的有关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是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节选了她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再现了英雄形象,表现跨越时空的英雄精神及现实意义,让学生感知革命传统文化。文言文阅读选自《晋书·鲁芝传》,通过鲁芝忠于职守,为官清正的形象,展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古代诗歌阅读选自唐朝李贺的《野歌》,抒发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传递正能量。
4.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三、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启示
高考语文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思想都极具时代性,因此,语文备考要紧跟新课标和新高考的导向,突出新时代需要的主旋律。
㈠抓好阅读,促进写作
㈡培养阅读的三种意识,应对高考新要求
从2017年开始,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把三种文体全部纳入高考必考内容,再加上古代诗文阅读,一共考查了五种文体的阅读。在命题形式上也突出了各种文体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不同文体所需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阅读需要两种能力,一是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不是靠做题和讲题就能解决的。语文学科特点和高考考查内容决定了语文复习课的教学思维方式。在指导现代文阅读时,教师应具有文体意识、文本意识和专题整合意识,才能提高复习课的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㈢聚焦关键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四、学校备考经验交流
㈠金山中学备考经验
1.每周坚持开备课组会,提前安排具体教师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主题作中心发言,发言完毕后全组老师展开讨论,效果明显。
2.注重学生课外素材的积累,每周都安排一组老师收集整理最新的作文素材,或时评,或新闻,或优秀作文。一年下来,学生整体语文素养得到长足进步。
3.注重每周三次早自习的训练,上半学期注重默写,下半学期注重语言基础题,效果良好。
理科实验班备考措施
注重加强作文训练。每周周六的课固定为作文指导课,每节作文课一般两个作文题目。流程是:学生阅读题目,写出简单提纲,范文展示,思路脉络分析。一年下来,班里学生作文框架清晰,进退有据,老师阅卷感觉舒服。
注重作文题目训练。每次作文课都会展示学生优秀的作文题目,潜移默化,班里学生作文标题都句式整齐,极具美感。
注重对尖子生语文的辅导。每次考试后,老师都会把班里尖子生叫过来对着试卷面批面改,肯定进步,指出不足。在老师指导下,高三(7)班学生李贺飞语文取得长足进步,高考成绩129分,总分684,被清华大学录取。
(金山中学资料由陈传歆老师提供)
㈡饶平二中2018年高考作文评卷情况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作文评卷情况分析:
第一任务:对原材料的阐述及联想与思考。
要求紧扣材料,在介绍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时联系材料中的标志性事件及重大规划,谈由此触发的联想与思考。考生可在联系材料的基础上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表现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责任感。
第二任务:明确写作对象及写作者身份。
写作对象是2035年18岁的青年,不能模糊为“18年后的你们”。
写作者身份是以个人的身份进行写作,是一次18岁青年对18岁青年的对话,不能以35岁的中年人的身份进行写作。
以上两大任务中,强调任务一大于任务二。
2.评分标准及分数层次划分
作文总分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内容分:看两大任务的完成情况,思想内容中心突出。二是表达分:看表达好,语言好。三是发展分,看亮点突出(想象2035的生活、以小见大、对话的形式、语言表达的技巧)。注意给分时发展分不能低于前两个分数。扣分情况:没有作文标题扣一分,每少50字扣一分,每写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错别字扣分不封顶。
一类文是54-60分:任务完成,思想内容中心明确,表达好、语言好,亮点突出。
二类文是48-53分:⑴50-53分,任务完成,思想内容中心明确,表达好、语言好;⑵48-49分,任务一般,如读者对象不明确,内容一般,表达一般。
三类文是42-47分:任务、内容、表达比较差,如材料涉及不多,联想思考一般,写作对象不明确等。
四类文是36-41分:任务、内容、表达都差。
五类文是35分以下,其中400字按20分以下给分。
作文教学备考指导:
1.加强审题能力训练,让学生清楚作文题类型划分。能准确把握材料作文中的限制性要求或指令。审题能力就是能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材料作文就要扣紧材料,如脱离材料只谈联想和思考,作文成绩可能不会理想。如脱离材料,去谈材料外的大事件,作文成绩可能不会理想。写作中可同类拓展材料外的大事件,但要以其为辅,不能为主。
4.常规写作要求要贯穿始终。评卷组小组长邱海林老师总提一句话:“优秀作文是有长相的。”所以,书面整洁,书写端正美观,字迹的大小和疏密要适中,无错别字,段落划分合理等等,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一篇作文的成败。
(饶平二中资料由郑柔昀老师提供)
㈢潮州市华侨中学2019年备考启示
1.认真学习考纲,全面备考,“以不变应万变”
从参加2016全国Ⅰ卷语文备考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Ⅰ卷稳中求变的特点相当突出,可以说相当“任性”。如试题题型的变化、各题赋分的变化、试卷选材的变化等等。单就作文来说,从形式上看,近三年一年一个样,备考难度很大。但我们也知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认真学习考纲,以考纲为依据,全面进行备考,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3.强化限时训练,加快做题速度
(潮州市华侨中学资料由陈树锦老师提供)
㈣高级中学备考思考
备考思考:重视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增加社会积累,培养时代思维。
(高级中学资料由许文晖老师提供)
高考语文命题立足于时代特征,鲜明地体现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明确传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新一年备考要融会新思想,精准把握好语文考查的改革导向,提高学生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倡导主动学习,育才成人,助推素质教育。
技术运营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热线:40018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