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不管是哪行哪业,不管是做什么学什么,要想成为高手,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高手之路,虽有章可循,但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韧的意志,哪怕是搬砖,你也需要每天都去搬不是,搬得多了,你肯定就能成为搬砖高手!
今天有家长咨询说,孩子的作文用词总是显得单调,平时摘抄的那么多好词好句怎么就是用不上呢?这是为什么呢?
这种现象其实是很普遍的,我试着来分析一下原因及对策。
1.首先是量的问题,摘抄好词好句很多,那,到底有多少呢?100个好词?还是1000个?还是10000个?还是100000个?
我们说量变引起质变,如果达不到那个量级,要引起质变那是不可能的。就好像我们中国人学英语,从小学学到高三,记过的单词不少了吧,背过的句子也不少了吧,但为什么随手拿起一份英文报纸你还是读不懂?随手打开一个英语节目、电影你还是看不懂,听不懂?学了那么多年英语,最后还是成了英文哑巴和聋子。我觉得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因为积累的单词、句型还是不够,没有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地步。
在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准备有好词好句摘抄本,但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记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结果就等于零。
所以首先量的问题要解决,不要奢望今天记了50个好词,明天的作文就能用上去,而事实是,很可能明天考试你要写的作文这50个好词,你一个都用不上,但不代表你这50个好词就白记了,明天写作文用不上,或许下周写作文能用上呢,哪怕是用上其中一个好词。所以,其实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说到这你或许明白了,要想概率高,基数必须大,所以为什么说语文能力是长期积累才会有效果。
2.其次是质的问题,摘抄好词好句,其实不仅仅是摘抄那么简单。
有的同学可能在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的要求下,每天都会积累好词好句,一年下来,少说也积累了成千上万了吧,那,为什么还是一个都用不上呢?
对呀,刚我们说了,量有了,才会产生质变,现在有一定的量了,应该能产生质变了,可为什么结果还是不如人意?好词好句本,想说爱你并不是那么容易啊!于是很多同学就选择了放弃。
这是什么原因?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摘抄的方式上,也就是摘抄的质的问题。这个质直接导致了有效摘抄还是无效摘抄。这又要分好几种情况来分析,每种情况,我会一边分析一边给应对的策略。
a.摘抄时有用心吗?
很多同学纯粹把摘抄好词句当作是任务来敷衍,完全没有用心的,甚至对摘抄的词怎么读音,怎么理解都不知道,更别提怎么用了。只动手,不动脑,抄再多也枉然。
这其实说的还是那个最核心最本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学习者本人是发自内心愿意去做的。任何被迫的情况去完成的事情,最终都白费心机。
“外行”去积累好词,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看到自己不认识的,结构复杂的词句,抄下来就是好词好句了。以为他是为了应付作业嘛。
那怎么才能成为“内行”?一是培养兴趣,二是懂些方法,具体再谈。
b.摘抄的频次有规律吗?
很多家长都在反映一个问题,说学校要求摘抄好词好句的积累本,往往是周末摘抄了,周一交上去,然后周五才发回来,结果等发下来的时候,前面的积累已经完全忘记了。那有什么办法吗?很简单,准备两本就行了。
家长又会说,啊?两本?本来一本已经够呛,两本不是要了孩子的命!如果这么认为,那又回到了前面那种情况,摘抄时有用心吗?得好好想象摘抄的目的是什么了。如果对待它只是敷衍和应付的态度,那可能准备四本五本都没用。
C.摘抄好词好句,抄了就完事了吗?
有的同学说:“我是对摘抄好词好句很感兴趣的,也很有规律地记了不少了,我发自内心地希望能把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都用到作文里,但为什么还是用不上呢?”我的回答是:“你真的尝试去用了吗?”
很多同学写作文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看到作文题,绞尽脑汁,精心选材,然后不管是文思泉涌还是终于憋出来了,总之就开始写了。叨叨叨叨,洋洋洒洒几百字,写完后吐口气,拍拍手,大功告成,然后就玩去了,或者赶别的作业去了。是不是这样的?这就是很多同学写作文的状态,几乎都是这样的吧。这也注定了很多同学只是作文能手,而不是高手。能手到高手,就差这一步!
那打磨什么?打磨语言啊,你积累的那些个好词好句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反复推敲,反复琢磨。比如,“无敌老师说”这个句子,你完全可能会打磨成“无敌老师吼”这样的句子。你看,这不就用上去了吗?
往往我们第一遍作文时,没有用好词的习惯,经过一打磨,好词才派上用场的。反复这样练习,习惯成自然,好词就成了你的普通词了。
关于没动力去修改,去打磨的问题。怎么解决?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最后会绕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想孩子作文学得好,必须要让孩子对作文有兴趣才行。解决了兴趣问题,孩子才能上道,外力轻轻一推,车子就骨碌骨碌往前跑,你撵都撵不上。
反之,兴趣问题不解决,动力就没有,从头到尾靠外力去推,去拉,那是累死几头牛。
孩子的成长真的是让家长们辛苦了,但你想想,任何选择,任何事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想获得很多,又不愿意付出,基本上这个世界不会存在这样的好事。
2012年4月24日,双流县名教师“吴明渠工作室”在东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