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华图网校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A卷和B卷)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A卷)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要求作答。

2.本试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应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5.本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抄录、复制题本内容,不得截留或藏匿题本。凡违反者,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二、给定资料

一、与第一代(或称“老一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指新生代农民工中的“80后”群体)相比较,解决第三代农民工(指新生代农民工中的“90后”群体)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突出的难点)是什么?你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理由)是什么?请根据【给定资料一】和【给定资料二】,以最简单的语言作答(第一问不超过5个字,第二问不超过200字)。(16分)

解析:此题为比较分析类试题。作答第一问需要在对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三代农民工问题的比较分析,指出解决第三代农民工问题的最关键问题;作答第二问,对自己指出的问题为何是关键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要求根据【给定资料一】和【给定资料二】,可知主要从这两个材料进行作答;第一问不超过5个字,需要考生能够站在一定高度,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原因分析可使用内外因分析法。

参考答案:

二、请根据【给定资料四】,并联系其他给定资料,分别扼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和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250字以内,不必展开论述)(11分)

解析:本题是分析加概括题型,要求考生“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和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有较多句子阐述原因,可直接概括出来;题干中要求“分别扼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和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显然需要分开作答,其一是“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的原因”,其二是“新生代农民工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要求“根据【给定资料四】,并联系其他给定资料”,可知主要通过阅读【给定资料四】进行作答,同时还要结合其他材料。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他们对工作挑剔,不仅要求较高待遇,还追求工作之外的自我生活空间。

第二,他们年轻、阅历浅,不愿吃苦又想过上好日子,在诱惑面前易引发犯罪。

第三,他们有一定的维权意识,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合法权益在现实中得不到维护和保障。

新生代农民工新型犯罪多发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等新型犯罪被他们当做发财捷径。

第二,多元化价值观和文化冲突致使他们失去了原有规范的束缚。

第三,较高的物质期望和现实因素的限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他们极易偏离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2

三、围绕本期《新闻1+1》的标题“我们要进城”(可理解为“让新生代农民工进城”),用自己的语言,为【给定资料二】的内容写个提要。(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要求中心明确、思路清晰,语言顺畅。)(23分)

解析:本题是公文型加概括型题目,考查考生概括问题和公文写作知识。题干要求“围绕本期《新闻1+1》的标题‘我们要进城’,用自己的语言,为【给定资料二】的内容写个提要”,可知是为新闻写提要,实质上就是写内容提要,相当于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作答本题主要通过对【给定资料二】进行阅读概括来进行,将【给定资料二】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即可。对于新闻提要这种公文,有多种类型和写作思路,对于本题来讲,适宜以全面概括的思路进行,可用凝练的语言,将新闻的主要信息和观点概括出来。

四、请以【给定资料三】所列举的事例为基本素材,联系其他给定资料,撰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微型调查报告。(50分)

写作要求:

1.做到有序有议,观点与材料相结合;切忌只是罗列事例、堆砌材料。

3.要善于对给定资料中无序的事例按材料的性质进行归类,以便合理安排主体部分的内容;给定资料中有的事例只提供一些信息,需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有的过长的事例需要压缩,以适应篇幅的限制。

4.书写工整,不得在卷面上透露或暗示考生姓名、单位等违规信息。

写作思路:本题是公文写作题,题干要求“以【给定资料三】所列举的实例为基本素材写一篇调查报告”,考查考生公文写作知识。考生首先需要了解调查报告这种公文的基本内容包含哪些方面,并掌握调查报告的公文格式。本题对考生的写作方向有比较明确的指示:一是以【给定资料三】所列举的事例为基本素材;二是要对给定资料中的事例进行归类概括;三是正文要有简介的序言和结语,主体按照“价值观”、“择业观”、“生活观”三方面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并自拟小标题。且标题有相应示例“价值观: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综合分析之后可见本题难度相对较大,相当于写三篇小作文。考生在写作时,不要仅限于【给定资料三】,还要联系其他给定资料,要善于运用给定资料中的事例和数据来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该调查报告可分为两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标题。总标题可拟成“关于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择业观、生活观的调查报告”。

第二部分:正文。正文分序言、主体、结语三部分。

序言:写明调查的意义目的所在,交代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现实状况、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主要观点。

结语: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从材料中找出可行的对策,并联系实际进行完善和扩展。最后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展望前景。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B卷)

2010年5月30日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尘埃落定。本次申论(B卷)考试的主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以“零团费”旅游现象切入。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领域内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零团费”旅游现象应运而生。“零团费”制度是国内旅游产业内的不正当竞争。它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降低了旅游产品的质量,阻碍了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2010年5月11日已经颁布了1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正式进入二次修改程序,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又一次进入了政府与公众的视野,这也就提醒考生备考之际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材料解读”与“问题理解”两个层面对该次申论考试进行深度解析。

一、材料解读

2、文字数量适中,阅读难度降低

本次申论考试材料共七则,文字在6000字左右,与往年申论考试的材料字数相比,本次材料字数比较适中。另外,材料中多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案例型材料比较多,阅读起来通俗易懂,阅读理解难度相对较低。

3、题型借鉴国考,问题难度提升

本次申论考试要求作答的问题共有四道,与国考越来越相似。与常见的省考重对策题型趋向不同的是,本次考试中分析题型较多,测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问题难度较往年提升,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提醒考生在准备地方省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综合分析题型的研究,要重视综合分析题型,并在备考中进行实战演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4、公文型题目受到青睐

二、问题理解

第一题:请仔细阅读资料,用简洁的文字揭示“零团费”旅游的实质及造成的主要危害。(不得多于150字)18分。此题为一道概括加分析题型,要求考生揭示“零团费”旅游的实质并概括“零团费”旅游造成的主要危害,概括危害可以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进行归纳,揭示实质需要考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要进行深入分析将本质从现象中提炼出来。

第二题:阅读给定资料三,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从三个方面分别用一句话归纳“零团费”旅游中设置的陷阱。此题为概括题,要求考生“从三个方面分别用一句话归纳‘零团费’旅游中设置的陷阱”,其中设置的陷阱很多,作答要注意分三个方面,并且需要高度简洁精炼的语言来进行归纳。

第三题:在给定资料四中,老陈认为欺客、宰客等不良现象都和导游有关,而根本却不在于导游,海南的畸形发展,都是零团费惹的祸。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述,要求有理有据,逻辑严谨,分析恰当。(不得超过400字)23分。此题为一道观点分析题,要求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作答观点分析题考生容易脱离材料,本题要求有理有据,即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分析观点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所在。

THE END
1.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加分析100字.doc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加分析100字 议论文素材名人事例加分析100字 篇一:语文作文素材之名人故事 语文作文素材:名人故事 一、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 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707/47524495.shtm
2.一句话人物事例写作拼盘示例【素材】一句话人物事例写作拼盘示例 陶渊明+巴金=淡泊名利 唯其淡然,方能不为外物所扰;浮世万千,在这个喧闹的时代,只有心无旁骛,才能驰而不息地奔跑。陶渊明不为名遮眼,不为利低头,弃官归隐;终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愿。巴金心怀"愿化泥土"的坦然终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gzs.hsszhjy.cn/studios/other_detail?detail=4770
1.中国优秀人物素材我眼中的英雄讲述那些不起眼却闪耀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他们的存在就像一盏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不一定是那些名声显赫的人物,但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要和你分享的是关于“中国优秀人物素材”的故事,这些人虽然不起眼,但他们的闪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灿烂。 首先,我https://www.kkrtsnf.cn/li-zhi-ren-wu/646721.html
2.探秘历史巨匠伟大人物的事迹素材深度剖析简介探秘历史巨匠:伟大人物的事迹素材深度剖析 伟大的征程始于梦想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伟人都是从无数个梦想中选择了一条道路前行。他们的故事往往是激情与坚持的交响曲,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不管你的生活多么艰难,只要你有勇气和智慧,你就能找到自己的路。”每一位伟大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梦想,这份追求...https://www.ahppf.com/li-zhi-gu-shi/386271.html
3.吕白写作课:手把手教你学写作吕白的课是真的吗框架模板四:观点+人物的N个故事 (内容充实 + 素材足够丰富) eg:《39岁邓超两月暴瘦40斤:对自己狠的人身到底有多赚?》 对于电影或热点事件 写主角的故事是蹭热点最快、最有效的。 08 结构篇:4种结尾模板,让读者忍不住点赞、评论、转发 你要记住这句话:文章结尾是离点赞和互动最近的地方。 https://blog.csdn.net/Julialove102123/article/details/79615717
4.博采众长事例人物素材14篇(全文)后来,年轻人创立的公司做得非常成功。其公司推出的网站实名服务覆盖了当时小学经典人物事例作文素材以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使用量超过约8000万人次,并拥有超过60万的企业客户,占据中国付费搜索市场40%的市场份额,居于绝对领先地位。 然而,这个不安分的年轻人不久后又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把公司给卖了,然后到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751lmsn.html
5.高考议论文论据素材(精选14篇)比较效果, 稍加事例分析后, 说服力大大加强。要突破“观点+论据”这种简单的论证模式,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3种方法: 论点:懒惰打败自己 论据:《狮子与狐狸》。一只雄狮逮着一只狐狸, 但没有吃它。因为狐狸答应每天逮几只小动物贡奉给狮子。于是, 在很长时间里, 狮子足不出户, 天天享受着狐狸送来的食品, 舒适得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75z9x29.html
6.枣庄市课程纲要编写指导意见“课程资源”为延伸、拓展的阅读、音像、影视等素材,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理解文本、形成能力的各种资源材料。 “单元评价要点”为本单元应掌握的知识要点、语文要素、人文点、语用内容、阅读与写作能力点等内容,便于学生明确本单元应掌握的内容,清晰本单元检测的具体目标。可作为单元复习的内容使用。 http://tzsxzx.tzjtzy.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419895
7.论文的写作指导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xiezuo/154063.html
8.热点人物事例素材积累200字最新高考资讯热点人物事例素材积累200字最新 高考作文的发挥最离不开的便是素材的积累,尤其是热点新闻话题人物及其故事往往能够用在写议论文作文中作为事例素材。 文良博士:一声口哨,一声巨响 李文良,1985年生,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人,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中共党员。他曾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2019年12月30日,...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181552.html
9.2021中考作文素材分析点评:“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话题:“人无信不立”“诚信”“证明”。 4、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 分析点评:最美使者 (1).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她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她的出塞换来了六十余载的和平。昭君让人们铭记的不仅是她的美貌,更...http://www.zhongkao.com/e/20200922/5f697395b717a.shtml
10.技巧2021中考写作指导思维导图及考场标杆作文第二步:紧扣观点,概述事例(有背景+行动+结果), 第三步:紧扣观点,分析事例(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三种方法如下: ①因果分析: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②假设分析:假如不……那么就…… ③对比分析:正因为……假如不……;或此人正因为……而某人没有……就… ...https://kxion.com/article/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