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艾滋病、非典、新冠等重大传染病防控30多年。
在基层开展大量研究,发现并报告单采浆献血员中出现艾滋病流行,提出了应急措施建议,避免了很多人因单采浆而感染艾滋病;新冠疫情三年,他主动投身一线,满头乌发尽成霜。
【事例剖析】
人物品质:坚持、勤学、钻研、奉献、权威
可用主题:科技发展、科研精神、抗疫精神、甘于奉献、新时代赶考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挟一往无前之志,具百折不回之气”
叶叔华
中国第一个女天文台台长
七十余年来,叶叔华始终以天文承浪漫、用实干笃初心,成为中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李保国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上世纪80年代,李保国在太行荒山上扎根。
从造林复绿、山中造地到开展板栗集约栽培、培训农民种植苹果等经济作物,30余年间,李保国每年下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35亿元以上。
人物品质:爱民、钻研、实干、创新
可用主题:科技的价值、新发展理念/生态经济、人才引进、基层工作、乡村振兴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文云波
誓让验毒像测酒驾一样方便
【人物事例】从事刑侦技术工作,一干就是30年。1000多次的现场出勘、400多次的千克级案件毒品主导检验……每天不是在勘察现场,就是在搞理化试验。她率队研发出一种(氯胺酮、苯丙胺类)毒品检测新材料,为扫毒工作再添一柄利剑。
庄文颖
漫步“真菌”新世界
48年间,心无旁骛、稳扎稳打搞科研。
精神品质:热爱学习、专心科研、刻苦、勤勉、创新
可用主题:成功与成才、开拓精神、创新发展、科技强国(生物科学)
“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当勇敢去探索”
“要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历史责任,坚定创新自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赵淳生
中国人要有自己的超声电视
【人物事例】1995年,赵淳生团队终于让“行波型超声电机”成功运转,中国第一台超声电机诞生。而后超声电机被应用于“玉兔号”月球车,中国是第二个将超声电机应用到外星的国家。80多岁仍努力推动超声电机产业化,势要让人民享受科技的红利。【事例剖析】
精神品质:自强、探索、坚韧、为民
可用主题:开拓精神、自主创新、科技强国、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胡郁
践行人工智能梦
科大讯飞创始人之一。带领团队深耕人工智能领域,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翻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牵头建立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吸引和集聚人才。
写作运用示范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理论名言切入,表明中心思想)。袁隆平苦守稻田半生,等来了“风吹麦浪、硕果累累”;李保国多年扎根太行,才有了“满山遍绿、农夫开颜”;吴尊友坚守疫病一线,“为保家国、白发成霜”……(引述案例说明,增强说理性)无数事实证明,科研工作的艰苦寂寞远非常人能忍、研究工作的复杂棘手也非常人能解(概述问题和困难)。唯有永不磨灭、一往无前的科研精神,才能支撑起疲惫的身躯,照亮黑暗中的前行之路,让科研之花常开不败(承接前文,提出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