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帮你学点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三天))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概括性

2.间接性

二、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综合: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合起来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2.抽象与概括

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共有属性,舍弃其个别属性的过程。

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各种对象或观念之间的共同属性结合起来。

三、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

形象思维: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逻辑思维:运用概念、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

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3.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根据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遵循逻辑规则获得问题最佳的单一答案。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四、概念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是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表征。

内涵: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外延: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

(二)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概念形成: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三)概念的种类

1.自然概念: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2.人工概念: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制造出的一种概念。

五、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定义

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的,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作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和负迁移)

2.原型启发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

3.定势作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就叫定势。

第七章语言

一、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由基本词汇和语法规则构成的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

言语:个体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活动过程。

二、语言活动的形式

1.外部语言

(1)口头语言

①对话语言

②独白语言

(2)书面语言

2.内部语言

(1)发音器官隐蔽性

(2)言语简略性

(3)速度快

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受伤则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的语言,但发音器官良好,可以听懂别人说话。

2.听觉性言语中枢(颞上回部位):受伤则听觉器官良好,不能分辨语音,这种缺陷被称为“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顶叶、枕叶交汇处):受伤则能看到字,但不能理解字词意思,这种缺陷被称为“失读症”。

4.书写中枢(额中回):受伤则其他机能正常,但不能写字和绘画,这种缺陷被称为“失写症”。

第八章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的定义

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2.概括性

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多次经常感知过的一般特点。

3.可操作性

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三、想象的含义

四、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2.有意想象

按一定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

(1)再造想象

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

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一、什么是意识

一个人对于内外刺激的觉知(awareness)。

意识的活动包括:

·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对由这些体验所引起的思维活动的觉知

·对自身的觉知(Self-awareness)

二、什么是无意识

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无意识行为:自动化行为,不受意识控制

·对刺激的无意识:没有察觉到其对行为产生影响的事件

三、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一)睡眠

1.睡眠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

(2)必需性

2.睡眠的功能

(1)恢复论

睡眠使工作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保证人体的正常工作。

(2)演化论

动物睡眠的目的是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3.睡眠时脑电波规律

4.睡眠阶段

(1)非快速眼动睡眠

1期

心率减慢,呼吸变得不规则,身体肌肉放松,有时会出现急促抽搐。脑电波呈现低振幅的脑电波,频率快慢混合,以θ波为主。

2期

脑电图总体上不规则,包括θ波、睡眠纺锤波和K复合波。

3期

大幅慢波δ波开始出现。

4期

大幅慢波δ波占主导。

梦游、梦呓、夜惊多发生在3期与4期。

(2)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其脑电图与觉醒时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常做快速运动,且常伴有梦境(大部分的梦境出现在REM期)。血压和呼吸不规则,呼吸急促,肌肉放松。

(3)睡眠循环周期

5.睡眠的作用

(二)梦

1.梦的主要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

2.精神分析对梦的观点

梦是潜意识愿望的反映,分析梦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治疗手段。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

1.注意的两个特征

·指向性: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

·集中性: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2.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决定什么东西成为意识的内容

·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注意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

·注意总是表现在各种心理活动之中

二、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

预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外部原因

·刺激物的强度

·与其他事物形成对比的刺激物

·刺激物的运动

·刺激物的新异性

(2)内部原因

·需要

·情感

·期待

(二)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本质是内部言语形式实现的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影响有意注意保持的因素:

·活动目的

·兴趣

·对活动的组织

·知识经验

·意志品质

(三)有意后注意

服从于当前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范围

(二)注意的稳定性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

·感觉通道的占用情况

·活动的性质

(四)注意的转移

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原来注意的强度

·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一、动机的涵义

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二、动机的产生

1.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下降趋势,即,在难度较大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四、动机的种类

(一)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由个体内部需要所产生的行为动机。

内部动机(externalmotivation):由外部因素所驱动的行为动机。

(二)外显动机与内隐动机

外显动机(有意识动机):个体可以意识到的动机。

内隐动机(无意识动机):个体没有清晰意识到的动机。

(三)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biologicalmotivation)

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1)饮食动机(hungermotivation)

(2)性动机(sexualmotivation)

2.社会性动机(socialmotivation)

(1)成就动机(achievementmotivation)

个体期望做得更好、期望获得成功、期望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的动机。

(2)权利动机(powermotivation)

个体期望影响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动机。

(3)亲密动机(intimacymotivation)

与他人建立起温暖而亲密的关系的需要。

五、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基本观点:

1.人生而具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层级的需要。

3.生理、安全、归属与爱以及尊重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

4.在较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但有例外。

5.需要层级越高,其满足所需要的条件越多;自我实现的需要难于完全满足。

THE END
1.宠物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和训练方法.docx宠物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和训练方法.docx,PAGE25 / NUMPAGES28 宠物行为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和训练方法 TOC \o 1-3 \h \z \u 第一部分 动物情绪识别技术的前沿研究 2 第二部分 社会化训练对宠物行为的影响分析 5 第三部分 基于神经科学的宠物学习理论探讨 7 第四部分 环境丰富性与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30/5140311112010334.shtm
1.探究小狗行为学中的社交互动模式与人类情感共鸣机制本文揭示了小dog在进行社会互动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行为模式,以及这一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根源。本研究对于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开发更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这一领域,以期推进我们的知识边界,同时提升我们对非语言沟通方式的认识。 https://www.fhncgvtat.cn/yang-zhi-ji-shu/385551.html
2.犬类行为学视角下的小狗社交互动机制探究犬类行为学视角下的小狗社交互动机制探究 小狗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们在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尽管小狗被广泛接受和喜爱,但我们对它们的社交互动机制了解还不够深入。本文将从犬类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对小狗进行https://www.rdnbq3552.cn/te-zhong-yang-zhi-ji-shu/487788.html
3.小型异宠物的认主现象研究探索其行为心理与人类互动机制小型异宠物的认主现象研究:探索其行为心理与人类互动机制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异宠物如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等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这些宠物不仅能够为主人带来快乐,还能够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是,有些小型异宠物却表现出了“认主”的特性,即它们对某个特定的个人展现出特别的依赖...https://www.gkklenewvt.cn/chong-wu-mao/188022.html
4.基础心理学知识重点基础心理学知识重点 基础心理学即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也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门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础心理学知识重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础心理学知识重点1 ...http://fanwen.yjbys.com/xuexijihua/424378.html
5.《ChatGPT中文提示词(prompt)》入门必学!prompt提示词充当宠物行为学家 我希望你能充当一名宠物行为学家。我会提供一只宠物和它的主人,你的目标是帮助主人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宠物会表现出某些行为,并提出帮助宠物适应的策略。你应该运用你对动物心理学和行为修改技巧的知识,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让主人能够遵循,以达到积极的效果。我的第一个请求是:“我有一只攻击性的德国...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079659/article/details/130773969
6.游戏心理学研究:社会交换理论与人际交往中的30种交换行为汇总与解说本文将基于《心理学中的攻心术》《社会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等书籍为基础,对人际交往中的各种交换行为进行阐述【1】【2】【3】。 游戏机制设计:社会人际交往中的30种社会交换行为汇总与解说 霍曼斯将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功利主义经济学相结合,进而对社会交换加以解释,进而构建了整个社会交换理论。其中,经...https://www.gameres.com/898730.html
7.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请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分析以上教师运用直观性教学的优势与启示? 【答案解析】:(1)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概念的清晰表象,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为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 https://mip.oh100.com/kaoshi/peixun/238946.html
8.别怕坏情绪,人大心理学老师教你用“心”战疫澎湃号·政务这次疫情的发生,其实人们心理上是需要有解释,需要为自己的恐慌寻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作为宣泄口,如果因为现实媒体提供了官员等等不合理的行为和不称职的表现,那么恐慌和悲伤等自然就转化成为愤怒,所以很多人就自然和不自然地当起了愤怒的“键盘侠”。 2.人们的“认知失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761202
9.认知心理学第六小组讨论——概念和知识表征我对联结主义的概念的理解就是:感觉、知觉和动作行为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也是心理行为的基本单位。就是相当于把我们的认真分解为不同的小的成分,而这些小的成分就是最小的单位,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的细胞,一个单位就是一个细胞,一个细胞不能表示什么,但是一群细胞就可以表示某一认知。我对联结主义的知识表征的理解...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52447924
10.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你知道多少,以下的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大家可以看看哦。 行为心理学入门知识【1】 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https://m.wenshubang.com/xuexijihua/446297.html
11.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的基础知识答案第一部分: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的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填空、判断 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负迁移)。 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揭示事物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认识)。 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07000008_1384854.html
12.京东《2024银发族消费报告》:银发族和年轻人在更...精神世界日趋重合:一方面,在今年的网络热词关注度中,显眼包、city不city、边界感、上岸、躺平、内卷、摆烂、PUA、Citywalk成为横扫银发族、年轻人的九大热词;另一方面,从阅读喜好来看,银发族、年轻人的书籍偏好TOP6中有四类重合,分别为旅游类书籍、热门小说、心理学书籍、文学著作。 https://www.cet.com.cn/wzsy/kjzx/10115958.shtml
13....第二章设计必备基础知识第八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人体工程学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起源于欧美,始于工业生产活动,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设计中去。人体工程学联系到户型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https://njsw.cbg.cn/show/5940-22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