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D坚持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C社会主义道德以实现共产主义为道德理想
D社会主义道德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
A某市政协向市政府反映某工厂污水处理不当的问题
B某市政府就某地绿化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C某市市民参加水价改革听证会
A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B发展是改革的基础
C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D发展是改革的目的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基本方面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D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A教育为主,处罚为辅
B处罚为主,教育为辅
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D劳改和教育相结合
(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A1234
C3124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要做的是()
12、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
A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B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C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D坚决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战
15、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致贺信。2021年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的主题是()
16、习近平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以()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17、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主旨演讲的题目为()
18、18.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南南人权"论坛致贺信。"2021南南人权"论坛当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人民至上与全球人权治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外交部共同举办。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9、1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公斤,增长2%,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18连丰”,令人振奋。关于粮食“18连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临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容案。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目标新的赶步之路。下例对路上第二个百年征程的态度不正确的是()。
A.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
B.行白里者半九十的清醒
C.逢山开岛、遇水架桥的沉着
D.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踌躇满志
三、判断题10小题,每题0.6,共6分.
2、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外贸的逆势增长,有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一后复苏,但对于世界经济复苏影响不大
4、贵溪市连续八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二类)选进县(市、区)
6、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开创的
8、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被誉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10、word中的段落,对话框可以设置行间距的最大值
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须筑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压舱石”。2020年要全面脱贫,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任务繁重且艰巨。如何啃下难啃的硬骨头,确保不折不扣如期完成任务笔者认为,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九大打好“三大战役”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把打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两不误双促进。抓好龙头建设,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跑不快,也是因为车头带不动,动能不足。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按照“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切”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坚强阵地,铸造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心骨、领航人作用。
用注重论宣传,对群众实施“头脑风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主观认识不到位,有偏差都极大制约和影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必须抓好论宣传引导,实施“头脑风暴”,让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和落实国家政策。要强化政策正能量方面的解读和引导,不搞政策变通,严格政策标准,不养闲人、不养懒人。强化乡风建设要按照“乡风文明”要求,大力弘扬和丰富新时代乡风,强化扶志扶智,杜绝扶懒,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廉耻”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把握加强人才建设的“金钥匙”。“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财富,也是新征程下推动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无论是焦裕禄种植泡桐造福人民,还是时代楷模黄大发引领村民走向致富路,抑或是张富清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们都为乡村的发展向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带领了民众脱贫致富。乡村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才,新时代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因此,必须加快人才政策机制创新,让人才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关系到“三农”领域的稳定,也关乎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新时代使命昭昭,新征程同心同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定能绘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山清水秀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