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刑事合规的限度问题研究□贵州财经大学李正元江苏经济报

摘要:理论界对刑事合规适用对象的不统一共识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部分涉企犯罪案件不应该适用刑事合规的被适用了合规。企业合规改革探索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单位犯罪领域的具体表现,其能确保企业合规改革在正确的轨道上行稳致远,明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企业刑事合规的边界,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应有之义,合规适用对象应限于轻微犯罪案件。

关键词:企业合规;刑事合规;从宽限度

一、当前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范围及存在问题

(一)当前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范围

我国的单位犯罪的治理形势仍然严峻,而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缓解了我国法院的办案压力,也为涉罪企业面临刑事追责时提供了一种策略选择,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注入了活力。企业合规改革的试点为我国构建刑事合规制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企业合规典型案例的实践情况为样本进行分析,企业刑事合规司法实践的现状可以从适用特点和适用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呈现的适用特点主要表现在合规考量因素、适用对象、适用企业类型、适用罪名等方面。第一,在考量因素上,将企业的科研实力、行业地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等因素作为能否适用刑事合规的考量因素,从企业的纳税、容纳就业情况、科研实力以及公益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对上述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此作为能否适用企业刑事合规的依据之一。此外,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公司的运营存在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以作为考量因素。第二,在适用对象上,企业刑事合规主要的适用对象是涉罪的企业及其直接负责人员。第三,在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企业类型上,目前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中,适用刑事合规的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等中小型企业。第四,在适用罪名上,种类较为丰富,主要涉及的罪名领域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以及侵犯财产犯罪等。

典型案例中呈现的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机制主要是相对不起诉机制与检察建议机制。相对不起诉机制的适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企业刑事合规的动力,但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导致单位犯罪成为直接责任人员追求较轻刑罚辩护策略的可能,使得企业与直接责任人员获得的刑罚偏轻,不能有效发挥好“严管”的作用。检察建议机制的适用是对涉罪企业难以适用相对不起诉时,检察机关根据合规整改的效果提出对合规整改的企业减轻刑事处罚的量刑建议。目前典型案例中呈现的适用机制主要是相对不起诉与企业刑事合规与认罪认罚相结合,提出减轻刑事处罚的量刑建议。

(二)当前企业刑事合规存在的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反映出企业刑事合规适用对象、适用罪名、适用刑罚轻重、合规整改方式等内容,为未来构建刑事合规制度提供了司法实践的样本,但试点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议问题,从发布的典型案例的司法实践情况来看,有部分企业及其直接责任人员被政策性的适用企业合规,使得对企业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的“双不起诉”决定出现偏轻的现象。

二、企业刑事合规的政策基础

我国关于刑事合规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虽然企业合规改革的试点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不可否认,我国对于刑事合规正处于探索阶段,学界对合规改革工作也存在质疑甚至是持否定的意见,可见对刑事合规制度的构建,学界仍然存在一定顾虑,刑事政策是我国对犯罪治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刑事合规的构建是否必要需要从刑事政策的视角加以论证辨析。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的部分规定某罪处罚单位的目的主要是更好更有效地预防犯罪,哪些犯罪对单位施以刑罚,立法者应立足于刑事政策的需要作出功利选择。更是为涉案企业合规从宽处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刑事合规是针对企业合规的刑事激励政策,是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刑事合规单位犯罪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的表现。企业刑事合规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入了新的内涵,所以企业刑事合规的限度标准不能超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的限度和标准,企业刑事合规的限度和标准要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宽”的范围内。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从“宽”的标准

三、明确企业刑事合规限度的界限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宽”与“严”要相互协调、补充。司法实践中对从严的适用有相对成熟的逻辑经验和工作机制,而对从宽的适用则有诸多的顾虑和限制,导致在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对从“宽”适用不成熟、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对涉罪企业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的正确处罚。为了解决企业合规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和要求,明确从“宽”标准,在此基础上,明确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规则。

(一)明确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对象

(二)明确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刑罚轻重

当前,我国企业合规改革的探索中出现了两种不起诉的方案,一种是相对不起诉,一种是附条件不起诉。但二者都存在局限性,附条件不起诉是其适用对象局限于未成年人;相对不起诉则是对轻微犯罪案件。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需要通过刑事合规获得刑罚的免除或者减让多为严重的犯罪,而不是“情节轻微”的类型,若将适用刑罚轻重限定在轻罪,则其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企业涉重罪适用刑事合规违背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也存在有僭越法治、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嫌疑。此外,根据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权力的分配,涉嫌重罪的合规不起诉的裁量权逾越了检察机关起诉裁量权的范围,属于法院司法审查的范围。故而,检察机关对涉罪企业的合规不起诉应该限于轻罪,在企业涉嫌重罪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应该配合法院共同开展企业的刑事合规。

参考文献:

[1]刘方可.论企业合规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影响[J].法治社会,2022,(04):114-126.

[2]石经海、黄亚瑞.民企犯罪治理刑事政策的转型与施行路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41-52.

[3]邱帅萍.宽严相济政策的发展定位[J].法学论坛,2022,(05):107-120.

[4]孙国祥.企业合规不起诉法院司法审查的理据、模式和路径[J].法学论坛,2023,38(05):38-49.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THE END
1.企业大合规体系本土化演变:从刑事合规到多元探索摘要: 公司刑事合规制度起源于理论层面,是移植或借鉴美国《公司合规计划》等国外经验。早期是以“遵守而不起诉”为基础的。但从制度理念和目标来看,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容显然并不止于此,而是演变为构建符合国家国情的企业“大合规”制度的探索。企业“大合规”体系的价值包括:从新社会治理的角度,以预测法律...http://www.qiye108.com/h-nd-335405.html
2.《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李本灿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简介当当爱阅城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 李本灿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 李本灿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 李本灿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就上当当爱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73029619.html
3.陈瑞华:?企业合规基本理论(笔记整理)四、作为刑事激励机制的合规 这种刑法激励机制可以分为五种模式,一是以合规为根据作出不起诉的模式;二是以合规作为无罪抗辩事由的模式;三是以合规作为从轻量刑情节的模式;四是以合规换取和解协议并进而换取撤诉起诉结果的模式;五是以对违法行为披露换取宽大刑事处理结果的模式。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543594_932365439.html
4.?王海军:组织责任论视域下企业合规不起诉的司法适用范围摘要:我国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具有域外案件带动理念引入、国内需求助推理论研究之特征,刑事合规理念的奠定助推了企业犯罪归责模式由个人责任论向组织责任论的应时转型,并且从法教义学视角完全契合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组织责任论的理论逻辑下,检察机关在践行中须首要明确的是企业合规不起诉司法适用的涵摄范围。由...http://www.wmtv.cn/mobile/dkjt/5141.html
1.中联观点一文看懂刑事合规制度新规如果说2018年被称为“合规元年”,那么2020年就可以被称为“刑事合规元年”。正是在这一年,最高检开始了对于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探讨,全国各地也开始设置刑事合规制度的实践试点。由于缺少全国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该制度在实践中不仅一直没有权威参考依据,反而引起实务界众多的误解。直至2021年6月3日,最高检发布《...https://www.sgla.com/NewsDetail/e5061811-1e2c-49aa-9700-af2bb2d72d53
2.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豆瓣)图书刑事合规的基础理论 介绍、书评、论坛及推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45648/
3.论刑事合规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出路[4]张阳.民营企业犯罪治理中刑事合规制度构建研究[D].2021.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ISSN:2095-2031 年,卷(期):2020(3) 所属栏目:刑法理论 相关文献 1.论核心价值现象的内在结构与机理及其实践启示崔昆;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论价值共识的理论基础与社会前提王滨等;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6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xgazkxxxb202003011
4.新书合规不起诉研究谢鹏程鹏程刑事基础理论企业发展中国检察...正版2021新书 合规不起诉研究 谢鹏程 刑事合规基础理论 企业合规刑事化发展研究 中国检察出版社 9787510226083活动价 ¥48.7 销量 月销0 件 说明 我们只分享商家优惠券领取连接,购物全程在淘宝、天猫担保交易完成,有保障! 声明:此商品数据来源由淘宝官方接口提供,本网站不参与交易,如有疑问请联系卖家客服,如需删除...https://www.xinxin618.cn/detail/88605251
5.探寻涉案企业合规的理论基础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谢鹏程主编的《合规不起诉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就是对刑事合规改革问题理论上的前期探索,凝聚了当下法学界研究企业合规问题的专家如陈瑞华教授、陈卫东教授、孙国祥教授、时延安教授、李玉华教授、李奋飞教授、李本灿教授等知名学者的学术智慧,为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https://www.hi.jcy.gov.cn/Wap/WModule/M001/wap_view.aspx?i=723699
6.于改之陈博文数据犯罪的教义形塑及其风险防控——刑事合规语境...数据领域的刑事合规建设是双向受益的过程,建立一套长效的风险预测机制有其历史必然性。借由刑法教义学的研究方法,风险刑法的理论背景、综合性刑罚理论的正当依据高度契合了数据合规建设的目的范畴;单位“组织责任”的衍生构成了其责任基础;并且需要借助规范保护目的理论探索合规的教义边界,并经由正当化事由这一通道寻找合...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707563
7.刘霜:意大利企业合规制度的全面解读及其启示2018年,多部门集中发布一系列合规管理体系指南或者合规管理指引,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合规进入新时代。1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倡导企业合规改革,于2020年3月和2021年4月连续两年进行两期改革试点。2我国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在企业刑事合规改革方面,不仅司法人员表达了诸多忧虑,...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6487
8.2021法学理论研究盘点刑事诉讼法学篇自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6家检察院开展企业合规改革第一期试点工作,我国刑事合规制度正式拉开实践帷幕。2021年最高检印发《关于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扩大企业合规改革试点范围。结合检察机关开展的合规试点,学界围绕刑事合规制度的基本理论研究和热点争点讨论非常热烈。 https://www.fljg.com/news/713619.html
9.[检察日报]实务理论双驱联动为企业刑事合规注入新动能[检察日报]实务理论双驱联动 为企业刑事合规注入新动能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陈瑞华表示,为达到有效合规整改,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即从拒绝无效合规、重视企业高层的合规承诺和坚持以风险为导向进行整改。有效合规整改要解决四个制度中的问题,即要把握合规的前置性条件,严格遵守合规整改的准入...https://www.ruc.edu.cn/news/media/65797.html
10.我国涉罪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实践探索汤臣磊近几年来,企业合规逐渐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合规,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商业行为守则、企业伦理规范和自身所制定的规章制度。[1]合规之中最基础的也是最严厉的就是刑事合规。虽然刑事合规已经被许多知名学者、律师倡导多年,但是我国的刑事合规一直未获得立法上的认可,从而导致大部分企...https://lawyers.66law.cn/s210424f9e309c_i1023498.aspx
11.孙国祥:单位犯罪的刑事政策转型与企业合规改革在此过程中,刑事政策作为“动力源”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单位犯罪刑事政策的现代转型,成为企业合规改革正当性的重要基础。然而,作为政策导向的刑事合规在司法中如何实施,如何在合规改革中坚守刑事法治原则,也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梳理单位犯罪刑事政策的发展与转型,有助于正确把握刑事政策的边界,为企业合规改革...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