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公安局万丈湖派出所平安创建纪实
本网讯(熊文胜通讯员张剑葛韩军朱永健)“平安”是福,在百姓的心目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平安”二字,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是评判公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武穴市公安局万丈湖派出所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更新警务模式,以“小喇叭”助推“大平安”,有效防范和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了辖区安全和社会稳定。
“时势造队伍”,源于居民服务于居民
湖北省武穴市万丈湖农场办事处职工来自全国14个省74个县市,周边毗邻两县市七个乡镇,田地交叉,关系复杂,因各种情况引发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纠纷频繁不断,严重地影响了该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职工和人民群众缺乏安全感。
一次摸索,一次尝试。为了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万丈湖派出所同处党委政府共同摸索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成立“小喇叭”工作队,充分发挥警民联系户作用,将每个社区的8至10名党员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居民,直接变“坐门候诊”为“上门寻诊”。
排查纠纷,初显成果。2019年,小喇叭工作队共调解辖区内各类社会矛盾、民间纠纷共达312起,协助派出所调处治安案件43起,办理行政案件152起,处理交通事故25起,参与巡逻盘查516次。平安宣传35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9000份,小喇叭宣传演出5场。为构建和谐办事处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在“建国70周年大庆”安保期间,万丈湖派出所携手小喇叭工作队,坚持“早了解、早处置、早化解”,全面摸排矛盾纠纷,梳理根源症节,千方百计化解,减少矛盾存量,进一步夯实了大庆安保安全稳定的基础。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稳定后复工复产期间,小喇叭队员配合派出所民警成功调解了一起因贩卖龙虾产生的纠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处于矛盾纠纷高发的关键时期,万丈湖派出所时刻绷紧神经,积极发动小喇叭队员深入辖区各个角落,全面摸排矛盾纠纷苗头,及时发现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为全面复工复产、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甘当嘴腿眼”,职能回归促稳定和谐
万丈湖派出所是武穴公安机关的“典型”小所,特殊时期警力总有吃紧的情况发生,“小喇叭”工作队便能及时发挥作用,贡献力量,为派出所守卫家园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甘当眼嘴腿”。
举办大型活动,“小喇叭”保驾护航。2019年,武穴湖区举行民间端午赛龙舟活动,百米大港,千帆竞发,万众观摩,场面十分壮观,群众安全问题也十分突出。关键时刻,万丈湖60余名小喇叭队员们,不用动员,也不需号召,都自觉的冲上第一线,疏导交通,分流观众,劝阻拥挤,一连数日冒着高温酷暑坚持不下火线,协助派出所尽心尽力,确保了零事故零伤亡。
出身人民群众,“小喇叭”服务群众。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万民民警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时,小喇叭队员排查发现万丈社区居民袁某夫妇于2003年8月在家生育一女,2008年12月在家生育一子,由于家庭贫困、个人观念落后,其妻子生孩子时没有到医院生产,而是请了当地接生婆在家接生,因此没有医院的出生医学证明,也就一直没有给孩子申报登记户口。两个孩子均在辖区学校读书,虽然家庭经济困难,但因为两个孩子没有身份证学校无法减免费用,民政部门也因他们无身份证不能解决实际困难。队员们随即向派出所民警报告了此事。民警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方疏通,在第三天就落实了两个孩子的户口问题。
抗疫人人有责,“小喇叭”责无旁贷。今年全民抗疫期间,“小喇叭”队员奋战在第一线,积极配合派出所民辅警。让我们多出“一张嘴”,积极四处宣传;多出“一双腿”,走村入巷巡查;多出“一双眼”,紧盯辖区重点人群。如此一来,派出所工作负担明显减轻,只能得到明显回归,警力得到释放,警务效能得到明显提高。最终在这场抗疫保卫战中,万丈湖办事处赢得零病例战果,实现“无疫乡镇”。
借“小喇叭”助推大平安,万丈湖派出所成绩斐然。2019年10月截止目前,该所共接处警300余起,破获刑事案件4起,查处治安案件70起,行政拘留6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受到了辖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三六八”,建章立制护一方平安
万丈湖派出所始终牢记,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守护好一方平安、保护好一方群众、服务好一方发展,为新时代公安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为此,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基层警务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自“小喇叭”工作队成立以来,他们通过不断探索,找到了其有效运行的路径和办法。
筹建“一个中心”。成立一个“中心”,下设应对风险的“指挥部”,汇集信息的“参谋部”和破解难题的“服务部”。此外,“雪亮工程”全覆盖、无死角,让该中心走出了全市第一步、黄冈首创。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装配高清补光摄像头共计132个,9块显示屏,远程小喇叭25个,道路交通、小区治安摄像头26个,建成高标准视频监控中心,实现每个垸组路口主路监控全覆盖,平均每个垸组摄像头个数达到5个以上。在防疫期间,派出所依托监控摄像头,在中心研判室里就可以直接看到各队出入路口人员值守,群众和车辆有无外出情况,为严防死守,战胜疫情提供技术保障。还利用远程喇叭定时循环播放疫情通告,消毒知识等内容,及时快速、安全地宣传了防疫工作,为辖区实现“无疫乡镇”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三类喇叭”。手持流动喇叭,我们给平安志愿者每人配备一个手持喇叭向群众宣讲法律法规知识;车载巡逻喇叭,派出所利用治安巡逻车建立“车载巡逻喇叭”,增加激动巡逻队力量,达到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的要求,提高了平安巡逻效率;远程应急喇叭,利用监控摄像头建立“远程应急喇叭”,辖区内已安装监控摄像头旁加挂个扩音喇叭25个,利用监控摄像头可以从后台监控室看到发生的一切,碰到紧急情况,后台可以实行远程应急喊话提醒。
搭建“六个平台”。优化一支队伍;标配一套装备;建立一个专区;建设一个培训室;筹建一个中心;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
坚持“八大机制”。“小喇叭大党建”政治领航机制;“小喇叭大课堂”岗前培训机制;“小喇叭大宣讲”平安法治宣传机制;“小喇叭大排查”风险防控机制;“小喇叭大联防”治安防范机制;“小喇叭大化解”矛盾调解机制;“小喇叭大服务”联动联处机制;“小喇叭大平安”全域共创机制。
“小喇叭工作队的参与,形成警民合力的良好局面,使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近在咫尺、日夜守候,他们就像一颗颗‘定心丸’,镇守四方、护民平安。”万丈湖派出所所长陶晓感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万丈湖派出所将最大程度地发挥“小喇叭大平安”作用,创新适应辖区社会治理的警务特色,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真正让“枫桥经验”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