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初三“一模”考试仅一月有余。“一模”涵盖了初中三年的知识点,是一次全面的大考,既能检验考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为学考前的复习提供针对性指南。在这一个月里,各科该重点复习什么?如何突破学科重难点?做题策略都有哪些?心态又该如何调整?本报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名校教师为考生支招,帮助考生自信应考。
名师支招“一模”备考
语文:
掌握五大板块重在方法总结
北京市三帆中学高级教师易晓丹
语文学科考试由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五个板块组成。考生要明确考试内容,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基本能力,总结基本方法,展开全面复习。
一、明确考试内容,总结答题策略
(一)掌握基础知识,重在日积月累
(二)提升基本能力,重在方法总结
名著阅读板块和现代文阅读板块,重在考查考生阅读与鉴赏的基本能力,写作板块重点考查考生表达与交流的基本能力。这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从备考“一模”的角度来说,要想有效提升成绩,考生需从以下四方面总结方法,提升能力。
数学:
重视基础建联系搭结构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高欣
一、重视基础,回归教材
在“双减”背景下,数学学考中会有部分容易题,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很多题目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原型。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牢固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复习过程中,不要看轻这些容易题,如果出现错误,一定要找到原因,若是知识不清,就必须查缺补漏,回归教材。考生要科学、透彻、准确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内涵及其作用与发展,掌握知识的本质。考生只有把“双基”学得扎实,运用娴熟,才能为深化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养创造条件。
例如,在复习方程和方程组时,把方程(组)的学习过程、分类以及方程(组)与数、式、函数之间的联系等用下图展示出来。
三、总结方法,提高能力
四、提升素养,积累经验
“一模”是学考的前奏,但学考并不是最终归宿。复习,一方面是为了考试,另一方面是为后续学习阶段做好知识和能力等储备。所以,在复习阶段夯实基础是关键,构建联系是根本,提高能力是保障,提升素养是宗旨。考生要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备考。
英语:
答题有策略分项突破重难点
北京一零一中学高级教师隋春月
“一模”考试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对于初三生的自信心以及预测学考成绩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认真备考“一模”尤为重要。下面,我将从课堂效率、备考策略和心理建设三个方面谈一谈考生应如何备考。
一、在课堂效率上下功夫
“一模”前的复习阶段,老师会将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文段表达等不同专项练习进行系统训练,会提醒很多易错和易考知识点。考生课上务必紧跟老师讲解,“课堂一分钟抵课后一小时”,如果课上有没听明白的地方,课后一定要找老师解答。课堂听课效果好,课后作业就会完成得高效且高质量。
二、在备考策略上下功夫
(一)熟练掌握1600词
如果能熟练掌握学考1600词,就能扫清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的单词障碍。
(二)突破重点和难点
考生要在“一模”前每周至少做2至3套往年“一模”卷,对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文段表达进行专项练习。做题时考生要注意不同题型的特点以及解题策略,做好错题归类整理。
1.语法
单选题的做题策略:每道题考点固定,考生看清考点,辨析选项,就不会出错。
2.完形填空
考点:均为实词类(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词义辨析,重在考查学生对上下文语义的理解,且近几年偶尔涉及固定搭配的考查,如:rushsb.off,saveone’slife。
难点:熟词生义。
完形填空的做题策略:
(2)平时考生要注重使用构词法和词典等工具,积累更多“熟词生义”。
3.阅读理解
(1)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通常在标题或首段直接指出说明对象,每个段落一般会有段落主题句,其余内容都在支持段落主题,各段落的主题都在不同角度解释篇章的主旨。
(2)议论文的文体特点:
议论文的功能是探讨问题,宣扬主张。议论文通常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
阅读理解的做题策略:
(1)扫描题干,画出关键词;
(4)概括各段大意,寻找各段的主题句,尤其是段落开头;
(6)词义猜测题一定通过前后句和上下文进行猜测,切忌就词猜词。
4.文段表达
写作判卷标准要求语言和内容并重,所以考生平时要加强语言积累和审题能力。
提升写作能力的策略:
(2)学习范文:学习范文时考生要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写作角度和篇章结构,背默范文;
(3)勤练笔:考生要从练习翻译句子逐步过渡到成文写作,并多找老师面批;
(4)写时加强审题能力:审要点、审人称、审时态;
(5)写后认真检查:检查选材是否合适,信息点是否全面,时态、人称是否一致,句子结构是否清晰,短语使用、单词拼写是否准确等。
三、在心理建设上下功夫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一切。考生要高效备考“一模”,幸运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准备得越充分,就越幸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考生要适当保持兴趣爱好和文娱活动,不要“开夜车”,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保证睡眠、积极锻炼、保持心情愉悦。
物理:
回归教材重视11个探究实验
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物理教研员、特级教师王志刚
通过“一模”考试,考生一方面可以了解自己三年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为最后冲刺阶段的查缺补漏提供指南。备考物理“一模”,考生可参考如下建议。
一、梳理物理概念、规律,构建知识网络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一模”考试着重考查考生对初中物理重要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大部分考生能较好地掌握初中物理基础知识,但对于一些抽象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还不够清晰透彻。例如运动和力的关系,能的转化和守恒,热量、温度和内能的概念等。
二、回归教材,逐一落实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考试卷实验探究题的数量和分值相对较多。考生在复习中,要认真落实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特别是新课标提出的11个探究实验,即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等。
三、学会审题,突破力学、电学综合计算题
力学、电学综合计算题是学考物理试卷的重要部分,难度较大,考生要注意审题。例如,力学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为:第一步,简单画图建立物理情境,在情境图上标注已知条件;第二步,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在图上标注题干中明确和隐含的已知条件;第三步,根据等量关系(如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列方程,准确代入数据(包括单位);第四步,计算得出结果。在电学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中,考生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等效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注已知条件,再针对未知求解。画“等效电路图”是突破电学综合计算题的关键,考生要学会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即开关是断开还是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等画出等效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已知条件,再寻找等量关系,进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