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交互设计7大定律设计达人

我们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会经历非常多的决策阶段,大到一个功能流程的闭环设计,小到思考一个元素的最合理布局,在这些场景中,我们首选的解决方案当然是更适合当前功能特性和使用场景的方案,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案或者在几种方案面前犹豫不决时,一般都会选择遵守设计规则和接近设计规则的那个方案,这些所谓的规则也是交互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我们能否在工作中信手沾来并且灵活运用它呢?同时也为了将来能够掌握“舌战群猿”这门高级技能,我们还是要从打牢基础开始。今天就让我们回到起点,聊一聊交互设计的7大定律。

此处有2个参数条件:

1.生活中的“费茨定律”

相反,动漫城里那些赛车游戏的刹车踏板比油门踏板小很多,而且距离远,这又是为什么?这也正是应用费茨定律的高明之处,因为游戏中我们需要更快的速度去超越对手,在踩下油门踏板的那一刻,要让玩家达到用户体验的“爽”点,因此你会更容易踩到油门踏板,而且人身安全不会受到威胁。

这就是菲茨定律在不同场景下所起到的不同作用。设计起源于生活,在我们的界面设计中也是相同的道理。

2.界面中的“费茨定律”

费茨定律在产品界面设计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产品的可用性。更准确的说,它所提高的是产品可用性中的效率指标,帮助用户更快速的完成某个操作或任务流。

a.多数产品在设计页面模态弹窗引导用户进行操作行为时,都会将操作控件放在固定的页面位置(一般居中或者处于页面底部)。但“抖音”的设计却让人眼前一亮:系统会判断用户进行触发时,手指与屏幕的接触位置,并将模态弹窗的操控按钮显示在离用户手指最近的位置。

随用户手部活动区域变化而灵活变更位置,使用户在进行手势交互的过程中操作动作能始终在手部的舒适区域内进行,是应对大屏时代十分友好的体验设计,也是该定律运用的比较好的设计点之一:既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距离

c.除了移动端之外,在PC端做后台表单设计时,我们经常把决策性按钮紧跟在表单下方,距离表单最近的位置,这也是为了缩短光标移动的距离,使操作项(要输入的表单)和决策项(提交/取消按钮)更具有关联性。

但是,该页面的内容过多时,则会把决策性按钮适配到第二屏以下,这样的做法也不友好,也就违背了该定律,所以PC端单页面长表单的决策按钮设计一般有2种处理方式:

思考:

(2)目标尺寸大小要合适

a.目标可点击热区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越大越容易精准点击,越小则容易误操作和点击无效。在iOS人机交互指南中也规定了最小点击热区为44*44,就是为了保证每次点击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防止因为操作热区过小而导致难以点击。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移动端当中存在文字按钮,这种是不是字号要放大呢?”,你多虑了,字号根据设计规范去设定就好,文字也可以让开发同学把点击热区放大,但是字号不变,这是2种不同的交互方式,一个是元素可见,一个是元素可触。

(3)屏幕的边界“无限大”,更容易触达

边界是非常明显的目标位置,它固定在屏幕边缘,在物理上限制了鼠标光标不能超过它们,不管你鼠标移动了多远,光标最终还是在屏幕的边缘蠢蠢欲动。所以可以利用设备屏幕的特点,将鼠标非常快速移动到边缘或角落,而不用进一步微调才能触发他,同时也不必担心鼠标滑过了操作区域,因为他会被屏幕边界挡住,这里就可以把屏幕边缘看作“无限大”,虽然位置在边角,但也可以快速触达。

屏幕的边边角角很适合放置菜单栏、按钮组及一些辅助性操作,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Mac系统的边界交互,他们把显示器边角和触控板的交互发挥到了极致,据说苹果公司已经为这个设计申请了专利。

米勒定律(7±2法则)是交互设计中一个常用的定律。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的短时记忆能力广度为7±2个信息块,记忆信息超过了该范围就容易出错。这说明人的大脑短时记忆容量约为“7”,并在7+2与7-2之间浮动,因此心理学家把这个神奇的记忆容量规律称为“7±2法则”。

由7±2法则我们可以得出,一般人接受新事物的记忆容量最多不会超过9。为了方便理解这个法则,我们做个示范,请读一遍下面的随机字母,然后移开眼睛回忆一下,看看你还能想起几个?

通常会想起5~9个,即7±2个,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7±2效应。

1.生活中的“米勒定律”

2.界面中的“米勒定律”

在交互设计中,我们可以经常利用米勒定律,来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提高信息的易读性,毕竟信息设计也是提高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界面中的“米勒定律”主要强调的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组合模式。

(1)分段记忆,信息分层

a.设计源自于生活,我们生活中的记忆方式也映射到了界面设计中,也就是把手机号码分为3-4-4的规则来记忆。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数字A是没有分段的数字,数字B是通过空格分段隔开的数字,让你在3秒之内记住这串数字,你感觉哪组数字更利于你的记忆呢?很明显是数字B利于阅读和记忆。

(2)导航和选项卡通常不要超过9个

网页设计的一级导航通常不要超过9个,如果导航和选项卡内容过多时,可以通过聚合按钮来包容其他次要入口或子入口,这个做法在PC端最为常见,其设计原理也同席克定律。移动端的标签栏一般不超过5个、选项卡一般不超过7个,如果有更多的选项可以左滑查看其他,或者点击右边的“聚合按钮”查看更多。

用户使用导航是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这种诉求一般非常急切,如果还不能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看的内容,很有可能会流失掉。所以,简化产品导航使它尽可能的少于九个会让用户对于产品的内容一目了然。

(3)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描述了一个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影响我们对它的记忆,主要有2种:

首因效应:相对中间位置,我们对一个系列最前面的物体的记忆力更清晰;

新近效应:相对中间位置,我们更容易对序列末尾的物体记忆更清晰。

比如商品详情页,它的阅读体验和产品重要信息从什么时候真正开始?又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设计师应该如何布局详情页的开始和末尾内容呢?这些都是用户体验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搞明白的关键问题。下面以Apple官网举栗子,整个详情页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开头、中间、结尾。

席克定律虽然给设计带来的是克制,但也不能用于极端场景,妨碍用户选择,以“强奸”的方式强迫用户遵照产品目标去选择,比如某产品退押金的流程设计,从发现退款按钮到“好像申请成功”的过程,你是不是暗自吐槽过?当然这里是站在用户角度去看待这个设计,如果站在产品角度去审视它,会发现它是一个产品、交互、UI三者配合非常棒的案例。

1.生活中的“席克定律”

这就是席克定律在遥控器上的作用,虽然这个案例也可以套用在其他理论上,比如交互设计四策略(删除、组合、隐藏、转移),这就和我们做功能设计一样,功能层级也需要细分出:核心功能、辅助功能、边缘功能等,而核心功能一定是进入到产品内第一个发现的功能,且操作频率最高、能够解决用户主要诉求的功能,所以它的视觉优先级往往是最突出的,而在电视遥控器中,开/关机、切换频道、加减音量就是核心功能。

2.界面中的“席克定律”

(1)减少选项并提供默认值,方便用户选择

(2)选项分类分层,信息区分主次

(3)分步完成,分步显示

a.分解复杂流程:让用户一步步操作,而不是全部堆到用户眼前,这就是为什么强调一个页面只做一件事的原则,通过分步完成一个任务流,在操作感知上要比填写一大堆信息的压力要更低,同时还能降低其他信息给用户带来的干扰,帮助他们将注意力聚焦在该步骤当中。

爱彼迎中大部分录入项都是采用分步分页来完成的:

我们通常把位置相对靠近的事物当成一个整体:

同样都是圆,在视觉呈现上你会认为哪些是一组的呢?

接近法则的“权重”非常大,大到可以抵消其他法则,比如为上面的圆形添加颜色,甚至改变形状,我们也会把接近图形当成一个组:

1.生活中的“接近法则”

在我们小区的规划效果图中,标段与标段(区)之间通常会利用相对较宽的过道、绿植、围栏来划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人们的感知。类似的还有商场的店面布局,服装类、生活类、电子设备类等等。

2.界面中的“接近法则”

其中最常见的就在列表页面,通过色块来区分大组与大组、分割线区分小组与小组,甚至现在有些产品抛弃了分割线,直接用留白来区分组与组。目的都是在视觉上通过组与组的区分来划分功能与功能之间的关联性,让界面变得更清晰,并且帮助用户在浏览页面时,能够清楚的感知到各个信息组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信息层次。

b.留白(负空间)在界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引导用户眼睛的朝向,并且可以用于区分视觉层次,有助于提高阅读体验。在日常设计中,我们面对信息比较少的,可以多使用留白来排版,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让信息看起来更有秩序。

泰斯勒定律又称复杂性守恒定律,该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比如我们发现页面的功能是必须的,但当前的页面信息过载,那么就需要将次要的功能收起或者转移,但是你却无法删除他,只能想办法权衡。

这一观点主要被应用在交互设计领域,作为一名以体验至上的交互设计师在面对复杂需求、复杂场景、复杂流程、复杂页面的时候,如何在不影响业务和功能的情况下,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页面简洁、设计趋势,就自以为是的删除一些用户认为重要的东西,最终导致功能满足不了用户。

针对一个任务流的复杂:

针对功能操作或信息传递的复杂:

“交互设计四策略”当中的“组合”使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交互设计四策略即:删除、组合、隐藏、转移,这是最基本的设计理论,不知道的赶紧去百度),如将信息组织更便于理解、识别,将次要并繁琐的转移或隐藏,将没有必要的信息删除等,交互中有化繁为简之说,其实是归繁为简、删繁为简。归繁为简更多应该是组织、转移、隐藏。而删繁为简则更多体现在删除、移除不必要的说明、不必要的考虑,合理的删除才是产品设计过程中正确的减法。

改革式的复杂:

复杂经常存在,复杂度也是守恒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一些事情:对用户的视觉、触觉、听觉进行“减负”。

1.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会更容易理解

a.就拿遥控器来说,智能电视的遥控器界面比一般电视遥控器按钮要少,显得简约大气,没有密密麻麻的按钮阻碍着人用户的决定。按钮的减少也就意味着遥控器本身所承载的功能减少了,同时遥控器的操作复杂度也降低了,但并没有降低实质性功能,比如某些确定按钮全是一个键,这个键又让人明白了它承载着所有的确定功能,这样就不用到处找按钮了。

所以说,复杂度的降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不能直接简化功能,但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或交互手段去转移,从而提升使用体验,智能电视的遥控器就是把其他辅助功能的操作转移到显示器上。

b.手机系统应用的交互设计,在手机刚刚上市的年代,我们所熟悉的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基本上样式都差不多,显示屏幕+物理键盘。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比较复杂、物理按键几乎占用了整个手机的一半,感觉操作功能比视觉体验还要重要。当全触屏的智能手机问世后,革命性的改变了手持设备的设计思维,使其更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不是让用户把全部的心思花在了按键和寻找按键上。

改革几乎完全移除了物理按键,它被体验更好的屏幕按键所替代,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迅速让大众所接受,所以这种演变方式也体现了复杂守恒定律。

2.界面中的“泰斯勒定律”

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过程中,交互设计用于简化用户层面的逻辑结构,而不可避免会相应增加开发的工作量,而此时体验设计的复杂会变成了技术实现的复杂,将用户使用产品的复杂转移到技术实现层面上了。当然复杂守恒的前提是已经不能继续简化,复杂是必须的时候。

就拿内容型产品中常见的智能推荐机制来举栗子,里面信息流的内容(除了置顶内容)每个用户所看到的都不是固定的,且都不一样,这些内容是根据该用户之前浏览的类别、当前地理位置、搜索痕迹、购买痕迹等维度综合计算呈现出来的,就相当于给用户“私人订制”的服务设计,我站在一名用户的角度看待这个交互设计感觉使用起来非常轻松,因为每次刷新信息流都会出现最接近我诉求的内容,而不需要我通过“筛选”功能进行手动设定。

但是,对于产品团队来说,实现这样智能推荐的交互方式,是一件落地成本较高的事,其中就包含了“吧啦吧啦”的技术手段。这就是将用户使用产品的复杂转移到技术实现层面上,从而降低了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复杂程度,提高使用体验。

假设:这里不做转移,让用户每次都通过“筛选”功能手动设定内容维度,虽然开发是不用做复杂的算法,但这种方案对于用户的操作成本是非常高的,也不符合内容型产品“沉浸式体验”的设计原理,关键是使用起来非常死板(产品不聪明,使用体验就差),因为他不会记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习惯”,从而导致用户经常要去手动设定,所以用户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型被这种错误的交互方式带偏了,从浏览信息变为查找信息,丧失了资讯类产品的本质。现在看这种交互方式还真是革命性的,优秀的内容型产品都有这种技术。

奥卡姆剃刀原理的核心思想为:“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在功能性页面设计过程中,在动手前就要养成先理解用户使用场景和行为的习惯。流程内的引导尽量弱化于主流程,流程外的内容,没有必要的不要增加,这一点其实很重要,简单的页面让用户一眼就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使用户浏览更舒适,更能专心于你要表达的内容上。而复杂的页面会让用户找不到信息的重点,容易分散用户的视觉注意力,这些弊端加起来会影响用户使用的效率。不管是实体、视觉还是认知上,多余的设计元素,有可能造成失败或者引发其他问题。

同时这个原理也强调了在相同的条件下,如果有两种不同的方案,且没有条件做AB测试、灰度测试,应当优先选择更简单、更合适的那个,如果连前提条件都不同,那就根本无从对比。当下快节奏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位产品设计者都需要在寸土寸金的屏幕上快速处理各自的需求,那么这个原理也会很实用。

这个原理还有视觉上的魅力,可以比喻成“修剪”设计中多余的元素、去除杂质,最后的设计将会更严谨、更纯粹,恰到好处的留白和清晰信息指引影响着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重要感受。而设计需要从开始的发散,最终回归到克制,因为你是商业属性的产品设计师。

1.生活中的“奥卡姆剃刀原理”

奥卡姆剃刀原理更像一种思维模型,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维模型,它比语言更具备完整理解事物的能力,但它不是定式,而是随着认知和研究的变化而变化。

2.界面中的“奥卡姆剃刀原理”

a.优先展示重要功能

处理复杂的功能和信息,最经用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分类分层,从中提取出相对重要的功能优先展示,而相对次要的功能可以在视觉上弱化、在第二屏展示或者通过一些聚合按钮收纳进去,比如“更多”。毕竟用户来到你的页面中,一般都是来使用核心功能的,我们不应该一股脑的将所有功能都平摊到用户眼前。

b.减少点击次数,给予合理的选项

操作成本最低的使用方式就是当我们一打开产品的时候,我想要的就全部搞定了,而不需要我进行任何操作,虽然这是对未来使用场景的一种设想。但足以证明用户是“懒惰”的,我们要满足他们“0”操作的欲望。以现在的技术而言,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点击次数,并给予合理且少量的选择,比如我们在表单里录入一个收货地址的信息,这么一长串文字你是希望用户去输入?还是去选择再输入?

为什么不能通过技术手段找到更高效的方案?就是判断在录入表单之前,粘贴板是否包含有省市等地区信息,如果有则可以自动补全到表单内,再让用户自行修改。这虽然是个锦上添花的功能,但有启示作用:把结果想在用户前面、做在用户前面。

c.“外婆”规则

如果年龄大点的用户也能轻松的使用你的产品,说明产品的可用性和易学性非常强。这里所指的“年龄大点”并不是真正针对老年人用户,而是通过该比喻来警示我们产品设计者,在塑造产品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同理心,而不是“我认为”的设计,因为你是技术人员,你非常了解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而用户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层次,他们的认知和你的完全不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符合大众认知的设计,“认知”可以是一个符合现实的任务流程、也可以是符合生活映射的图标、还可以是一眼就能看懂的提示文字:

用户在界面中发生的错误大部分是由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疏忽造成的,而不能认为是用户操作疏忽(不能认为用户是xx)。因此,在设计中非常有必要考虑防错机制,尤其是用户的操作具有毁灭性效果的功能时要有强提示和强确认,防止用户犯不可挽回的错误。

1.界面中的“防错原则”

a.比如在录入长表单中,前端与后端及时检测录入信息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而不是让用户填写完所有表单再点击提交按钮之后,再告诉用户哪一项录错了,这种反馈相对来说是非常迟钝了,虽然不会影响主流程的提交,但是会导致用户不能及时发现错误,需要重新回过头再录入、再提交、再报错,这样会严重影响使用效率。

b.我们经常无意间会输入错别字,这些错别字由于我们的记忆麻木很难找的到,甚至对于一些懒惰的作者来说,也不太愿意从几千几万个字符当中找到那一个错别字,如果就这样发布出去了,间接性也会影响用户的浏览体验,所以这也是一种错误,是信息上的错误,只不过它不影响任务流程而已。因此公众号后台最近新增了一个贴心的功能,就是在编辑文字信息时,发布按钮旁边(接近法则)有一个系统识别错别字的信息,如果有错别字,点击“查看”,可以定位到该错别字的位置,便于作者进行修改。

该功能所在的位置也正如前面的“接近法则”,放在发布按钮旁边,符合使用场景和认知:一是在发布前通常会检查;二是主操作按钮旁边更为醒目,从而引导编辑者去检查,减少错误,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3个维度细分“防错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从用户出发,开动之前脑袋里过一遍用户使用场景,预测到他们有可能发生错误操作,操作前友好提醒、操作中实时感知、操作后及时反馈。

操作前,提醒防错:

(1)详尽的说明文字,突出显示

主要是针对新用户或谨慎的操作说明,目的是为了正确引导用户学习使用。引导和提示的位置要突出,从而让用户容易感知到(比如离标题或输入区近一些),确保用户在操作前能注意到引导或提示信息。

如下图,如果不进行提示用户就不知道这个位置的录入机制和字数极限值是怎样的,等输入完再提示或者点击提交再判断是否有输入的时候已经晚了

(2)当结果不可逆时,询问用户让其知道操作的后果

在用户操作前及时给出正确且有效地引导和提示,有助于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对于比较重要的操作,需要通过二次确认减少错误的发生,这里指的二次确认有几种程度可以参考,我把他分为:轻度防错、中度防错、重度防错,如图:

(3)选项比输入更简单,并提供默认选项

其次就是选项给用户提供默认值,尤其是用户需要做重复的动作,或者需要精确数字的时候,先提供一个默认值,然后让用户再修改它们。

操作中,实时感知:

(1)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视觉化呈现,并及时回馈

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实时检验,在下面这个案例中,当用户输入自己的邮件信息之后,即被告知用户这个动作的含义,到底是输入正确还是输入错误,而不是等全部输入完毕点击“确认”后才提示,实时状态能将错误扼杀在摇篮中。

(2)适当限制用户的某些交互操作

对一些可能造成错误的操作入口设置约束或直接禁止操作,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举个例子:操作完一个模块内容,展开另一模块的同时收起上一个模块。填写过程限制用户某些操作,这样始终让焦点聚集在当前内容,在操作者的角度也不会因为内容过多而导致情绪波动。

操作后,及时反馈&友好引导:

(1)错误发生时,即使反馈错误并提供纠错帮助

错误反馈及时就能保证用户每个阶段的操作都能得到回应,避免因为一个小的错误就要修改关联的一系列内容的情况,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反馈不仅要指出有错,还要指出错在哪里,反馈文案要准确、友好(文案呈现方式是要和用户聊天,不要审问用户),这样便于用户了解错误的原因,方便下一步的修改。另外在用户提交操作之后,也需要及时反馈是正确or错误,因为这里有种叫“心理犯错”的因素,是用户对自己操作不自信的表现,你不及时告诉他操作结果,他可能会担心一小会呢。

(2)允许用户犯错,并支持操作可逆(既撤销以前的指令)

iPhone手机的还原功能,可以在用户出错时将多种功能设置快速还原到原始状态。还有常见的:删除相片、删除邮件、因异常情况退出的文稿编辑等,这些极端操作都有对应的草稿箱、垃圾箱、下次进入提醒是否还原等逆操作来挽回用户的错误。

虽然这些法则被认定为标准,但从实际项目出发,它们只是起到了参考和启发作用,并不能完完全全指导项目,作为交互设计师的你:

1、千万不能照本宣科,任何法则只有亲自做过以后才能深有体会,在我们产出的过程中可以多联想一些理论知识,这样既能巩固基础,还可以让我们的设计有理有据,帮助你自己做出设计评审;

2、不要迷恋任何的设计法则,因为你所产出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考虑到落地和商业性,有些设计方案虽然违背了设计理论,但是他适用于产品现状和用户层次,这种情况我们就不必太过于维护职业操守了(这位设计师一根筋),毕竟不是每个产品团队都有足够的开发资源去协助设计师“微调”的。切记:设计服务于功能、设计服务于产品、设计服务于商业;

3、这些设计法则就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它们每一个的背后都蕴含着很多优秀的案例和设计思考,你不得不学,否则会被人家认为不专业,这对设计师而言是一种侮辱。同时,掌握基础理论也是能力进阶的必经之路,它能够提高设计决策时的效率。

THE END
1.被公认为最失败的产品设计,女生用完直呼受不了,一起来见识下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推荐 已经到底了 被公认为最失败的产品设计,女生用完直呼受不了,一起来见识下生活小巧思 发布于:北京市 2022.05.20 10:14 分享到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www.sohu.com/a/548928946_120538293
2.《精益创业》丨NOTES很多创业者注重把精力放在各种务实上,比如最好的产品概念、最佳设计的初期产品等,这些活动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做的是集中精力把反馈循环流程的总时间缩减到最短。 第五章 飞跃 那些失败的互联网企业和中间商差不多,实际上就是花钱购买顾客关注度,然后再把这些关注卖给其他人(广告商)...https://www.jianshu.com/p/420c77f2e9ab?utm_campaign=maleskine&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seo_notes&utm_source=recommendation
3.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形态——产品化商品化与生态化设计因此,产品化即指技术成果的物化。物化的过程,就是运用技术成果、技术手段、工具与技术规范等,最终所达到工业化生产物品的过程。产品化设计就是这种物化过程的设计。我国几十年工业化的进程,使社会各界视野中的“产品设计”也成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代名词。产品与商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在一般的非专业的社会用语中,常用...https://supplier.alibaba.com/article/CTGO21VUWHB.htm
4.天准科技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将机器视觉技术深度融合到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制造等工业场景中,需要在包括算法、软件、精密光学、精密机械、精密驱控技术等领域积累大量的技术,跨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无论从理论上或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都需要生产厂商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较高的技术门槛对潜在的市场进入者构成了壁垒。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419/c657091174.shtml
5.头条文章① Proe/Creo曲面造型 · 产品改图圆角移除失败后巧用拉伸与偏移 ② 产品结构设计·量产三防智能手机防水设计细节分享 ③Proe/Creo曲面造型·网友实体化失败问题之破面修补教程 ④Proe/Creo曲面造型·网友问题实际小运用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一加一学院原创整理编辑,版权均为“一加一学院”独家所有,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出...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85277895422880
6.新产品开发及产品规划.ppt(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 7、缺乏有约束力的系统的新产品流程(执行力) 2、企业在产品开发与产品战略规划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原因 导致产品失败的主要因素:企业在产品规划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困惑原因分析: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企业的产品战略规划实际上是行动性“战略规划”产品战略规划本身基于理想化设计,脱离实际...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19/8060077053004111.shtm
1.全球好设计!2020年德国iF设计金奖出炉(完整版),中国喜提9件!大家好,我是象君。最近,2020德国iF大奖揭晓了。在7298件作品中有74件作品获得金质奖,其中中国获奖的设计作品有9件。今年又诞生了哪些好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产品设计 Mi手持式吸尘器 设计:小米公司,中国 制造商:北京罗博洛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256962.html
2.关于面试技巧4, 对以往销售过产品进行介绍,看其对竞争产品的了解情况。 以往工作经历: 1, 以往工作中成功的案例,总结其认为成功的原因。 2, 必要时再举一个成功的案例。 3, 以往工作中失败的案例,总结其认为失败的原因,主要观察其应对压力时的反应及应变能力。 http://m.fanwen.yjbys.com/mianshiwenti/1894340.html
3.家电产品工业设计的失败案例(一款家电产品的工业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在家电行业中,产品工业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家电产品在工业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失败案例,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缺乏人性化设计 一些家电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人性化的考虑,导致使用起来不够便捷和舒适。例如,某款洗衣机的按键布局非常混乱,使得用户在操作时经常按错按钮。另外,某款冰箱的把手设...https://www.jbairui.cn/NEWS/7894.html
4.专访慈善赌王: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收购雪缘园失败体坛大牌:产品设计由你亲自出马? 慈善赌王:该产品软件由我策划设计,肯定有慈善赌王的经验元素容纳在软件里面。软件上线前大家可以关注我微信公众号:oddscn。或者新浪微博:慈善赌王。微信公众号刚刚做一个月时间,现在关注人数才俩千来人。新浪微博大概有俩三万人关注。现在每天基本上坚持在公众号和新浪彩票发布一条用亚...https://www.ttplus.cn/publish/app/data/2016/02/09/3920/os_news.html
5.产品设计方案(通用16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产品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产品设计方案 篇1 一、电https://m.ruiwen.com/shejifangan/6318441.html
6.Heo读书笔记:《设计师要懂心理学2》张洪Heo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师很容易低估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犯的错误的数量。用户可能会找不到产品的控制键,可能会记不清网页中某个链接的位置,也可能会忘记某个标签的含义。 作为一名设计师,你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用户在犯错后能够很容易地从错误中恢复。 https://blog.zhheo.com/p/1bf845dc.html
7.产品(系统)设计与创新中的心理学要素二、产品创新中的心理学要素创新是社会发展、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时代的标志。有专家认为,科技创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乘数效应,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焦点。设计并不只是被动地运用现有技术去适应人们现有的需要心理,设计的创造意义表现在对社会约定俗成的突破和对人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改变。https://mp.ofweek.com/ee/a345673426896
8.万字读书笔记!产品设计宝典《上瘾》全面解读!(上)当你去做一个从 0 到 1 的产品时候,你可以根据上瘾模型的模板去策划构思,这样可以降低你的产品设计失败率。如果你的产品投放了很多广告,但用户活跃度不高,也无法养成习惯,你也可以用上瘾模型进行诊断,去找出那些影响用户使用产品的关键步骤,重新设计优化。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27201266&efid=4WTTLGWmVjhUYI4WtkwrDg
9.研发部年终总结(通用15篇)二、依据项目总规,细化产品设计 在充分理解总规前期文案策划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对项目分期分批建设的原则,在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对一期营业配套项目进行局部方案量化。依据总规对一期涉及的经营项目,进行梳理性的整理和完善,使产品更具竞争性和实用性。并在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下,顺利完成一期(一阶段)东方死海养生区、游客餐饮...https://www.jy135.com/nianzhongzongjie/1289852.html
10.质检部年度工作总结(精选20篇)参与的方式,不仅在生产过程、而且向前后两侧延伸,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储存过程的监控,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生产场所的现场监督,对生产场所的监督主要是对现场的卫生环境的管理,环境的好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甚大,为此,加强作业场所卫生的管理,每周对生产车间的空气进行抽检,及时了解各车间的空气环境,减少对产品质量...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6463056.html
11.创新案例从技术至上到以人为本:苹果的设计思维之路–Runwise.co苹果旨在创造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产品,人们也总会期待下一次产品发布会的“眼前一亮”。2016年,苹果决定在iPhone 7 Plus中引入双镜头相机搭配人像摄像模式,人像模式是一种运用巧妙的背景模糊以达到高质量的摄影效果。这就是一场重要的赌博,用户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单反相机,也能随心所欲地拍出更优质的照片,倘若是用户不...https://runwise.co/applied-leadership/design-thinking/138235.html
12.从里面学到的关于过去的经验中篇在现冲咖啡这个市场上,除了有星巴克、COSTA,还有更平民的玩家,像711、麦当劳也出售更平民化的咖啡,一杯十块钱上下。瑞幸咖啡的20多块钱的定位还挺凶险的。万一用户认为我是贵一点的麦当劳咖啡,而不是更超值的星巴克,那我的品牌策略不就失败了吗? 瑞幸在营销上的碰瓷,就是为自己产品做的阶层锚定。它想告诉你,...https://blog.csdn.net/dgutliangxuan/article/details/78751328
13.历年科技成果汇编该干熄焦锅炉,在其性能指标上完全达到日本新日铁公司同类产品水平。 ① 适当地提高了锅炉的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锅炉的换热效果,采用对第二级过热器上的前四排管子采用超声速喷涂Ni-Cr合金技术,其防磨性能比日本干熄焦锅炉更为可靠。 ② 为锅炉设计了专用的炉墙的密封结构,其设计比日本干熄焦锅炉更为合理。 http://jszy.usst.edu.cn/_t1949/2014/0114/c4269a75054/page.htm
14.电子科技商业计划书(通用13篇)其他电子商务网站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太急躁,没有搞清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云网坚持自己的做法,不因为互联网的浮躁而迷失方向。付出了努力,坚持了6年,迎来了成功。同样腾讯公司也是因为坚持才有今天的成绩,但是腾讯总共才只有三个人包括马化腾,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什么业务都敢...https://mip.oh100.com/a/202205/4689171.html
15.服装店工作计划书范文(精选14篇)服装设计师在入行新一季产品设计时,陈列师淘宝开店能赚钱吗要做的并不是等待,而应该随时了解服装设计师的思路及进展,与此同时,启动新一季终端陈列策划案。 三、了解新品上市计划,入行色系整合 在进行陈列策划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即面对上百种面料进行色系整合。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不怎样进行网...https://mip.wenshubang.com/jihuashu/90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