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研制,于1994年建成的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随着林业生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GPS等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GP
据南京林业大学网站消息,8月20日上午,该校与溧水区人民政府全面合作签约仪式暨白马校区启用典礼在白马校区报告厅举行。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江苏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吴小巧,溧水区委书记张蕴,溧水区委副书记、区长缪秀梅等省市区部门单位领导嘉宾以及全体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等
近日,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树木园,一株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珍稀濒危植物华盖木引种39年后首次开花。这标志着华盖木在昆明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华盖木起源于1.4亿年前,因树干挺直、树冠高大形如华盖而得名,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
近日,在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昆明树木园,一株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珍稀濒危植物华盖木引种39年后首次开花。这标志着华盖木在昆明迁地保护取得初步成功。华盖木起源于1.4亿年前,因树干挺直、树冠高大形如华盖而得名,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呼伦贝尔近年来大幅减少了牲畜量。穿越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草原,翻越绵延上千公里的大兴安岭,汽车宛如一叶轻舟,在万顷碧波中漂荡。前不久,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由西南至东北方向,纵贯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由呼伦贝尔草原、
近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发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局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检测设备购置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预计花费近936万元采购检测设备。详细信息如下:一、项目编号:QSZB-Z(H)-B22403(GK)二、项目名称:局经济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杭
4月14日,2024绿桥、绿色长征启动暨首届青年绿色科技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大型涉农高校融媒体项目《最炫农科生》与北京林业大学发布共创项目。北京林业大学供图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元致辞。北京林业大学供图首届青年绿色科技创新大赛共颁发金奖12个、银奖36个、铜奖108个,涉及绿色工程、乡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21年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监测结果显示,森林面积和蓄积稳步增长,生态空间质量稳中向好,结构有所改善;保护格局初步形成,利用格局趋于科学;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国各级林草部门共投入1.7万调查监测人员,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2021年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监测结果显示,森林面积和蓄积稳步增长,生态空间质量稳中向好,结构有所改善;保护格局初步形成,利用格局趋于科学;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国各级林草部门共投入1.7万调查监测人员,完成
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星。高分六号卫星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实现精准农业观测的高分卫星。它将与在轨的高分一号卫星组网运行,大幅提高对农业、林业、草原等资源的监测能力。新华社发(汪江波摄)6月2日12时13分
12月24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遥感团队研究员倪文俭承担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关键指标(角度)论证”项目通过验收。此次验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卫星林业应用中心组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听取了项目承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正式发布。全文如下: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全国社会保障
财政部1月12日发布消息,财政部和农业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国家从2011年开始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民
人类的祖先古猿是何时开始从四肢爬行进化成双腿直立行走,进化的契机和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个未解之谜一直是人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主流的一种猜想认为,人类能够直立行走,是我们的祖先在稀树草原环境中进化适应的结果,这一猜想被称为稀树草原假说。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两项研究显示,耐旱草本植物在
人类的祖先古猿是何时开始从四肢爬行进化成双腿直立行走,进化的契机和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个未解之谜一直是人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主流的一种猜想认为,人类能够直立行走,是我们的祖先在稀树草原环境中进化适应的结果,这一猜想被称为稀树草原假说。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两项研究显示,耐旱草本植
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西藏藏医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联合编著的《羌塘草原植物识别手册》一书,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科技出版社发行。本手册是一本介绍羌塘高原常见种子植物的图文并茂的科普性读物。手册共收录羌塘高原常见的种子植物
科考人员在羌塘无人区观察野生动物。科考人员向冰川区跋涉。科考人员观察发现的藏羚羊种群。照片均由吴晓民提供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于日前完成。据科考专家组组长、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介绍,此次科考队通过对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无人区的实地考察和
为契合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技活动周的深入开展,5月25日,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举办“绿美广东魅力林业”林业科技节活动,通过科普展示、科技体验、亲子互动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林业科技的魅力。活动现场。记者获悉,本次活动涵盖林业科普与科技成果展、“林海探秘”寻宝计划、
1月2日,铁岭市林业与草原局联合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公布我市榛子抽样检查结果,所检批次样品受检项目全部合格。检测结果表明,我市榛子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榛子产业是我市特色主导产业,十多年来全市榛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级政府一直把食品安全作为榛子产业的核心问题来抓,市林业与草原局连续6年委托
――访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副主任王春峰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天津会议不久前落幕。气候变化林业议题的国际谈判进展如何?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气候变化谈判中国代表之一、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副主任王春峰。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作用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森林问题是
为在全社会大力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并于日前印发。纲要明确,弘扬生态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生态文化保护传承与增进民生福祉同步。挖掘生态文化遗产资源,传承民族的、地域的生态文化优秀
今天,国家林业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在京宣布成立。该中心是依托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成立的研究机构,主要开展林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和对策研究、林业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机制研究。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陈凤学在挂牌仪式上指出,国家林业局要努力提升林业科研院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被公认为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成本最低、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多种效益等特点。研究表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存储了约1.15万亿吨碳,其年固碳量约占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77%;就当前估计,能抵消人为碳排放的7.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