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筑梦长江生态关爱水中精灵”南京长江濒危水生生物主题宣传活动在梧桐语江边自然体验中心举行,现场正式发布了《南京常见水生野生动物识别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这是全省首本水生生物题材原色图鉴。该书收录的南京鱼类新记录物种“拟尖头鲌”,是去年在长江南京段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中首次发现的“新南京鱼”。这意味着随着“十年禁渔”工作的持续开展,南京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该书是由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录了在南京生活分布的210种水生野生动物,包括2种水生哺乳动物、109种鱼类和19种两栖爬行类,以及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类等无脊椎动物60余种。“读者能够通过本手册对南京的水生动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有更加直观且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对长江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市水科所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心主任王庆说。
《手册》记录了曾经在南京生活过的许多珍稀水生生物历史影像资料,包括2019年宣布灭绝的白鲟。白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长江中体型最大的鱼类。《手册》收录了2002年白鲟救助时的一手珍贵图片,这是白鲟在长江下游最后一次记录。通过这些珍贵影像资料警示人们保护长江生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从2020年开始启动南京市长江渔业资源调查,一年四次调查,从目前调查的直观感受上,包括胭脂鱼在内的渔业资源捕获量和种类都有提升。未来我们还将继续长期监测,为渔业资源评估以及后续资源恢复措施提供指导。”王庆说。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全国首个长吻鮠、铜鱼吉祥物“团团、潼潼”IP形象,这也是南京首套以长江鱼类为主要对象的IP卡通形象,让更多人了解到长吻鮠和铜鱼的科普知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