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和月亮(精选12篇)

目标1.学习寓言,了解寓言的基本知识。2.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3.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人生际遇:好事和坏事。

教学重点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人生际遇:好事和坏事。

教具多媒体

导入新课(2分钟)——文学常识(3分钟)——作者介绍(2分钟)——疏解字词(3分钟)——整体感知(6分钟)——研讨课文(15分钟)——体会反思(6分钟)——总结(1分钟)——作业布置

教学目的:1、理解、积累字词。

2、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3、体会寓意,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4、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诵读;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flash动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听了这句名言之后,赞同还是不赞同他的观点?(生回答)

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看似有些矛盾。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周国平的《白兔和月亮》

资料助读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二、积累字词: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窖、泯、厄、禀告、皎洁、风韵

解释下列词语: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泯(mǐn):灭,丧失。

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难。

厄运(è):不幸的命运。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闲适:清闲安逸。

三、播放flash动画,思考:

1、这则寓言讲了个什么故事?

明确:

1、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2、这则寓言有两处转折。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

四、研读探究

1、用图表来简化一下这个情节(展示课件)。首先是赏月,仿照我的格式,情节怎样发展呢?赏月——得月——还月

2、在得月前后白兔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所见的月亮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找出关键句子和其中的关键词语。

3、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那还不如没有。要懂得选择,学会放弃才能享受生命的乐趣。

4、“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明确: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五、讨论

1、拥有财产就一定患得患失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

明确:要充分理解寓言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寄寓的思想内涵。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得失之患,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寓言并非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

2、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明确: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3、如果你是白兔,你会向诸神之王请求撤消那个慷慨的决定吗?为什么?

六、投影《居里夫人的选择》片断

七、结束语

如果某种拥有,带给你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你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那么,请你果断而勇敢地选择快乐,放弃这种拥有。

如果你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面对某种拥有,更能替他人着想,做到心中有他人的话,你将会拥有更多更宝贵的“财富”。

如果你靠自己的努力、辛勤劳动,创造财富,你会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自豪,获得不断创造“财富”的信心。

板书

赏月——心旷神怡→拥有巨大的财富

得月——患得患失→并过于看重它会产生无穷的得失之患。

还月——慧心未泯

寓意: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那还不如没有。要懂得选择,学会放弃才能享受生命的乐趣。

弃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寓言的知识,掌握寓言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对寓言的阅读兴趣。

2、通过教师的一系列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寓意。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得失之患”,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探究寓意。

教学难点:

对“得失之患”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1、生字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关于人生,每个人经历和感悟都各不相同,记录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前面我们学习的有诗歌、散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另一种体裁------寓言。请同学们看屏幕,你从这个画面想到了哪则寓言,这则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说起寓言,同学知道那些寓言故事呢?这些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怎样的道理?是啊,正如作家严文井所说,寓言就像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取出的东西却很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哲学家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第一则《白兔与月亮》。(2分钟)

整体感知,走近寓言。(10分钟)

(一)检查预习:(2分钟)

1、字词。

2、作者。

3、关于寓言。

(二)自主学习,同桌互助。3分钟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5分钟同桌交流。

1、《白兔与月亮》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速读,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2、故事情节有哪两次转折变化?白兔赏月心态及表现前后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三、问题探究,深入寓言。

四人小组讨论完成:(10分钟)

1、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这说明了什么

白兔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这说明了她慧心未泯。

2、白兔得月后是什么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若白兔得到的是青草会有得失之患吗?天空得到了月亮会有得失之患吗?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必然”的说法过于武断。白兔虽是赏月之才,但她如此渺小,实在不配拥有月亮,得到月亮这样的非分之财,因此产生得失之患理所当然。如果白兔得到的是一把青草,就不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

会不会产生得失之患应该从两方面分析,一是得到的财富是否巨大,二是自己是否有能力保护它。通常情况下,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是很难不产生得失之患的。

4、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意义?

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这句话对人类有讽刺意义。

品味语言,寓言之美。(10分钟)

本文有些语句写得优美,有些字词用得精准。

例如:(1)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

“闲适心情”呼应前文的哪一句?“绷”换成“充满”是不是更好?

(不好。“绷”形象地表现了她的紧张不安,“险象迭生”,有“无穷的得失之患”。)

(2)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精美处有二。一句式对称,有整齐匀称之美,又有节奏和谐之美;二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此时白兔轻松自由、不受功利驱使的心态美,蕴含着作者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2、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举例说明

学生可举:

(1)“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此句运用了递进关系的句式,不仅具体表明白兔“独具审美的智慧”,更表明白兔爱月亮。

(2)“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这两个“盯”能换成“看”吗?为什么?

(不能。“盯”表现出紧张不安,惟恐失去的神情和心理。“看”没有这种表现力。)

六、课堂练习(5分钟)

填空:

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的月色。

或是地嬉戏,或是地赏月。

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

从前的闲适心情了。

脑中只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

她牢牢着月亮,就像财主着自己的金窖。

,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仿佛遭了抢劫。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勾起了无穷的。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

七、拓展反思,寓言生活。(3分钟)

1、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2、是啊,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如果单从占有的角度看,“没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以创造、审美的角度来看这“未得”与“已得”,是否别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请你将萧伯纳的这句名言进行改写,然后送给你的朋友。

(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追求、去创造;而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结束语:寓言的确像个魔袋,我们今天从这个魔袋中取出了比魔袋还要大得多的东西。寓言又像一座桥梁,带领着我们走到思想的彼岸;寓言还像一把钥匙,引着你走进神奇的世界。如你想知道魔袋里还有哪些东西,请大家课后去预习《人生寓言》另一则《落难的王子》,还可以读读《伊索寓言》,你一定能从寓言这个小小的魔袋中得到一些受益无穷人生真谛!

教学前准备:

一、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二、人人准备一则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同学们,我们平时读书、看电视通过各种媒体读到或听到过许多

2、同学们,刚才大家介绍了自己心中喜欢的寓言故事,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一同领略人生的际遇。

二、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朗读这则寓言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准备评:

1、他(她)读准字音了吗?2、他(她)读出感情了吗?请你用欣赏的话语评价他(她)的朗读。

2、同学们评议互动后,老师再让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读课文。这一次同学们要边听、边勾画、边思考:

a、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能复述一下故事吗?

b、白兔赏月前后心情发生了变化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

c、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占有欲在作祟

d、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四、品味精美语言

哪些语言最能形象写出白兔赏月前后的心理变化?认为用的?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例如,“慧心”“风韵”“闲适”“绷”等用词很精当。对称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五、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诸神宣布月亮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刀割。最后白兔请求诸神撤销决定,又是一个转折。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对比,后一个转折体现了寓意。

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放弃了所有权。

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六、拓展延伸:

小白兔经历了人生的一次磨炼后,终于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不再接受那个“慷慨的决定”。大家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教学目标

一、理解寓言的含义。

二、感受优美的语言。

三、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一、寓言含义的理解。

二、优美词句的感受。

这篇寓言是周国平写的。主旨在说明,拥有巨大的财富或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开始的时候,白兔之所以会是“赏月的行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就因为在她和月亮之间不存在一种功利关系。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轻松自由的。可是,在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她以后,她与月亮之间的关系完全改变了,变成了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她的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了患得患失。在她眼里,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遭到侵犯和损害,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呢

白兔和月亮教学反思(一)

教了《白兔和月亮》有一点感悟。

首先把握学生的兴趣激活点

其次教学本文要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挖掘

另外课堂上应有效互动,,营造民主氛围

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才能建立真正的民主课堂,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当学生思考“有无得失之患”这道题时,刚开始十分困难,后来我启发学生联系自身谈得失之患时,我也说了同是独生子女的自己的感受和故事,并积极启发他们,就活跃起来了。最后我还把自己找到的金玉良言送给学生。

教学这课我还注重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如在品味词句的环节,有些同学认为“有仿佛就是比喻”,我即时给予纠正。

其实,在某些题目的处理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讲课时,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也有待加强。

此为我教本课的一点感悟。

白兔和月亮教学反思(二)

通过读、叫《白兔和月亮》这一课,自己有了很大收获,从而知道:得到固然可喜,失去并不可怕。懂得取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得到它,那是完美的。当人们失败的时候,可能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会出现。芳心虽然会憔悴,灵魂却更为坚强。

生命的一切不是人类所能够控制掌握的,所以,人生中的得与失本身并不重要。生命是短暂的,而生活的路是坎坷的,几乎没有人能从生下来到走完一生,都在衣食无忧和万事如意中度过。每人都必然的面对生命历程中不时出现的艰难困苦,去面对生命里的得与失。如何看待得与失,关键在于个人的心态,在于如何对待得失,如何看待得失。有时,失就是得,得亦为失……

当然,生活中的种种苦涩,也曾使人失望流泪,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曾催人衰老。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的向上仰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在所有的忧患与磨难之上,成从生活自身,获取融通的智慧。

我想,每个人的一生也就是一首完美的诗篇,得到与失去都将会成为一段美丽的故事,最终刻在心坎成为永久的回忆。

知识目标

1、能读会写“窖、泯、皎洁、风韵”等字词。

2、理解、积累“审美、闲适、慧心、心旷神怡、得失之患、险象迭生”等词语。

3、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并简要概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寓意,学习正确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

诵读;抓住关键情节,揣摩寓意,并联系生活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白兔和月亮》对人类的讽刺意味。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作为文学体裁之一的寓言故事,内容大多涉及人生道理,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白兔和月亮》主题词是“得失之患”,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的表达。

2、自读与点拨结合法。所选寓言,故事精短,构思奇妙且含意隽永。运用合作研讨解决阅读理解中的疑难问题,准确把握寓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我和大家也有一样的疑问。看来,萧伯纳这句名言看似有些矛盾。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思考人生的两大难题:如何对待幸与不幸。

下面请大家随着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白兔和月亮》。

二、资料助读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1、生朗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请学生来点评。

诸神向白兔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月亮归属于兔子;兔子去拜见诸神,请求他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用图表来简化一下这个情节(展示课件)。首先是赏月,仿照我的格式,情节怎样发展呢?

赏月——得月——弃月

四、探究合作

1、在得月前后白兔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找出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请学生朗读。

赏月——心旷神怡得月——患得患失

2、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3、白兔悟到了什么,最终要求诸神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

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4、“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这样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句子的意思说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5、这则寓言的语言非常精美,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在文中划记出好词好句,并试作分析。

五、拓展延伸

1、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患得患失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还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2、看一则材料,回答问题。

去年初,一条“老父卖肾助女儿追星”的新闻引起全国轰动,事件主角、当时28岁的甘肃兰州女子杨丽娟自16岁开始迷恋刘德华后,便停止学习和工作。其双亲为达成女儿心愿,不惜倾家荡产卖屋卖地及借贷,甚至还想到卖肾。20xx年3月25日,68岁的父亲杨勤冀在陪女儿杨丽娟到香港参加刘德华歌迷会活动后,于26日跳海自杀。杨丽娟之后甚至想要整容以求得刘德华的青睐。而刘德华说:“你不会懂得我伤悲。”学了本课之后你想对杨丽娟说什么?

六、总结归纳

阅读本身就是你与作者的对话、你与同学间的对话、你与老师的对话。我在读这则寓言时,我想到要“戒贪”,由此我还联想到放弃也是一种美。如果某种拥有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徒增烦恼就不如没有。而这也正可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从寓言中读出很多理趣来,而这也正是寓言的魅力。读了《白兔与月亮》,我们在回头看一看萧伯纳的名言,你又有何新的见解?

现在能理解“得到了心爱的东西”有时不一定就是好事。不过,现在我对前半句话又发生了疑问:“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就一定不幸吗?那么请大家带着这一新的问题用读第一则寓言的方法来自读《苦难的王子》。

板书:

《白兔和月亮》教案

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白兔和月亮》。

1、生朗读《白兔与月亮》,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本则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请学生来点评。

诸神之王向白兔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月亮归属于兔子;兔子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用图表来简化一下这个情节(展示课件)。首先是赏月,仿照我的格式,情节怎样发展呢?

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

3、白兔悟到了什么,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

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失去了生活的乐趣,所以她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放弃对月亮的所有权。

1、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患得患失这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还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去年初,一条“老父卖肾助女儿追星”的新闻引起全国轰动,事件主角、当时28岁的甘肃兰州女子杨丽娟自16岁开始迷恋刘德华后,便停止学习和工作。其双亲为达成女儿心愿,不惜倾家荡产卖屋卖地及借贷,甚至还想到卖肾。XX年3月25日,68岁的父亲杨勤冀在陪女儿杨丽娟到香港参加刘德华歌迷会活动后,于26日跳海自杀。杨丽娟之后甚至想要整容以求得刘德华的青睐。而刘德华说:“你不会懂得我伤悲。”学了本课之后你想对杨丽娟说什么?

白兔和月亮教学反思

审美和功利不仅是看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眼光,而且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关于白兔和月亮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白兔和月亮阅读材料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白兔和月亮阅读题目

1.这段文字采用哪些方法来写白兔表现了白兔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课文简析其作用。

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3.仿照下面例句的写法完成句子。

例: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考试成功时,她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失利时,她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这段文字添上一句结尾点明寓言的寓意。

5.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白兔和月亮阅读答案

1.用心理描写来写白兔,表现了白兔患得患失的心理。(意对即可)

2.比喻;突出白兔担心失去月亮的紧张心理。(意对即可)

3.谦虚谨慎,惟恐骄傲而迷失自我;自我鼓励,担心失败而失去信心。(答案不唯一)

4.该拥有的就坦然拥有,不该拥有的不必强求,否则会带来无尽的烦恼。或者: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意对即可)

5.因为未得到月亮之前,白兔夜夜到林中赏月,心情舒畅。月亮归她之后,她反而忧心忡忡,患得患失了,所以白兔姑娘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6.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人的得失之患。

一、读一读,讲一讲风韵(yùn)皎洁(jiǎo)慷慨(kāngkǎi)泯(mǐn)

审美慧心闲适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得失之患

二、默读《白兔和月亮》,讨论

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简要复述)

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4、从文中找出“主题词”,并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三、同学预习疑问

四、比较阅读

1、《诗人的花园》。

2、《幸福的西绪弗斯》。

3、《小公务员的死》。

五、速读后讨论

1、你觉得哪一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与《白兔和月亮》相近?

辅助问题:

⑴两则寓言的寓意相同在哪里?

⑵两则寓言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2、这三则寓言中,你喜欢哪一则?为什么喜欢?

六、语言赏析与运用

1、再读课文,说说你认为:

⑴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

⑵有哪些精美的句子?该怎样读?

2、用下列词语造句:

无忧无虑心旷神怡举世无双

3、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精美的语言。

七、感悟与反思

1、你是否有过患得患失的情况?原因是什么?后来如何解决?

2、你读了《白兔和月亮》有什么收获?

八、课后作业

看右侧这幅图,然后编一则寓言,要求与《白兔和月亮》有所关联。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对于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我是这样理解的)

《白兔和月亮》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周国平先生的《人生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寓言。这个单元所选课文同上一个单元一样,都是以“人生”为主题,只是更侧重于理想和信念,理性的成分更多。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寓言,进一步感悟人生。

《白兔和月亮》叙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很喜欢赏月,但她拥有月亮之后反而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故事短小生动,很适宜初一学生学习。

2、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寓意。进而学习写作现代寓言。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辩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运用点拨法,启发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运用赏读法,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把握人生态度,体会“无私的快乐”,提倡美感的性质,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对寓意的恰当理解了。而难点的关键又在于如何理解月亮的象征意义。月亮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它包括财富,但绝不只是财富。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却意味深长,也不乏优美的语言,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寓意和学会欣赏,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实际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现象,自然而然地得出恰当的结论。同时也要容许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了。

二、说学生

三、说教法和学法

心里学家多依奇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构成学生三种不同的目标结构:合作、竞争和个性化目标结构。合作使学生具有使同伴接受、支持和喜爱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到学习中;竞争使学生更有不屈的意志;而张扬的个性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1、课堂导入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听了这句名言之后,赞同还是不赞同他的观点(生回答)

下面请大家随着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走进《人生寓言》。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篇《白兔和月亮》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2、读

学生朗读《白兔与月亮》。

要求:注意朗读中的语气处理。捕捉重要信息,能复述故事情节。

师:文中的故事是什么体裁的呀

生:寓言

师:你们是如何判断出她是寓言的呢难道他有什么她有什么特殊吗

生:很短,讲的是动物~~

师:恩,没错!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那你们听过或看过什么寓言吗

生:《伊索寓言》、《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师:恩。《伊索寓言》是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寓言了,你们刚说的那些故事就有不少保留在《庄子》、《淮南子》、《韩非子》等著作中。那我们这篇寓言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概括地说出故事情节。

生:有一只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来到林中草地心旷神怡地赏月,于是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归属于她。可从此以后,她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请求诸神之王撤消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师:恩,说的很好。诸神之王向白兔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月亮归属于兔子;兔子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这个慷慨的决定。首先是赏月,仿照我的格式,情节怎样发展呢(赏月——得月——弃月)

3、品

师:白兔前后两次赏月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集中表现在哪几段

生:第一段和第四段。

师:请同学速读这两段,找出修饰白兔赏月的词语。

生:开始白兔是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地赏月,后来是紧张不安、心痛如割地赏月。

师:你能表演一下那种神情吗

(一学生模拟愉快状。)

师:请同学想想这两段能用同一种语气朗读吗

生(大声地):不能,应该用不同语气读。

师:那分别该用怎样的语气

生:前一次赏月应该用欢快的悠闲自在的语气,第二次赏月应该用紧张的、急促的语气。

师:请同学分别用这两种语气朗读这两段。

(学生自由朗读,面部表情也很丰富。)

师:作者在写时不仅前后对照,而且在用语上也富有特色,值得品味。请同学从这两段中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或句,并说说理由。(学生用铅笔在书中圈点勾画,片刻,大部分同学都举起了手想发言。)

生1:我认为“牢牢”、“盯着”这两个词语很形象。这两个词生动地刻画出白兔在得月后赏月的心情是极其紧张的。

生2:我认为“绷着一个念头”的“绷”字用得很好,这个字常用来指弦拉得很紧的样子,用在这里更突出紧张心情。

老师请两人进行表演,一人读,一人动作表演。她们活泼可爱,大伙儿都给逗笑了,称赞她们。

4、悟

师:开始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后来却是紧张不安地赏月,这是为什么呢

生:白兔得到了月亮!

师:白兔得到月亮就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生:~~~(讨论)

师:(总结)天空拥有月亮,白兔拥有青草,这都是他们心安理得应该拥有的,决不会担心紧张。而小白兔拥有的月亮,是神赐予的一个慷慨的决定,这是他不该拥有、不配拥有的,所以他才这般紧张不安,每日患得患失。那什么是应该该拥有、配拥有的呢

生:自己劳动得到的,不是意外之财的,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守护的~~~~~~

师:恩,很有道理!属于我的我要好好把握,不属于我的我不必去强求。天上掉的馅饼也许并不能给我们快乐哦~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示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寓言中为什么会这样提到人类呢,含有什么意味吗

生:白兔还月是因为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而人类的慧心已泯,往往以为拥有越多越大的财富就是好事,其实是在讽刺!从古代到现在,就有很多贪官,拿了不义之财,过着跟白兔拥有月亮那般痛苦的日子,失去了人生的许多乐趣。

师:是啊,很多人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的确很有讽刺意味!还记得老师入课时讲的“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吗现在同学们对萧伯纳的这句话还疑惑吗

生:如果他的心爱之物得的不够心安理得,那他就必定痛苦不幸!比没得到还不幸!

[课堂小结]

周国平先生借“白兔赏月”这则寓言故事深入浅出的阐发了一个哲学问题:要去发现和欣赏事物的美,就不可抱有一种占有的功利的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我通过文中的对比手法、优美语言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

[布置作业]

写出你在这堂课中的收获。也可以自己写篇小寓言哦~

[板书设计]

得月——患得患失→过于看重它会产生无穷的得失之患。

弃月——如释重负

准确的词语优美的语言强烈的对比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规范书写。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学习“亮、穿”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蓉孩提时代,每逢有月亮的夏夜和秋夜,我们总喜欢坐在院子里,一群孩子嬉嬉闹闹,抢着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李小文用什么方法证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生:读课文:他叫大家站在一棵大树下,从树杈里看月亮。果然,一朵朵云彩很快跑过去了,却看不出月亮在动。...

教学目标:一、教养方面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教育方面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自由的、无拘束的表现。三、发展方面激励学生成为探索太空的有志者。教学重点:体会天空的月亮。...

教材说明本课写的是一个晚上,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跑得快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朋友在晚上玩时发现月亮在云彩中穿行;第二自然段写张大勇认为是月亮在云彩中跑得快;第三自...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弄清是云彩跑得快,月亮跑得慢。2、过程与方法:(1)、猜谜语导入。(2)、检查预习情况。(3)、提问学习。...

月亮和云彩教学反思上完《月亮和云彩》一文之后,学生就课文内容发生了争议。争议之一:月亮不动,动的是云彩。理由,课文就是这么写的,而且平时观察也能得出这个结论。争议之二:月亮会动,它和太阳一样,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活动目标: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宁静,优美。2.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利用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理解歌词。3.体验与月亮“走走,停停”游戏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学习目标:1、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2、我会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交流】师:黎老师和小朋友们认识才不久,咱们互相再了解一下,告诉老师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呀?生:我爱画画。师:那你的画一定很美!生:我爱唱歌。师:是呀,唱歌让人心情多开心!生:我爱看书。...

之五李洪春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感情的朗读课文。3、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跟着去做,容易做出傻事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二册《月亮和云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THE END
1.test.a.esw235.com/mmmj77141173.html其中,在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方面,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在雅安市购买自住住房,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用于支付首付款,双职工均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为80万元,单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为70万元,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高10万元,生育三孩家庭最高贷款额度提高20...http://test.a.esw235.com/mmmj77141173.html
2....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基本病理变化及...当当鲲鹏坦途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动物病理解剖学第三版 贺文琦 科学出版社 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基本病理变化及肿瘤病理 立克次氏体病 败血症》。最新《动物病理解剖学第三版 贺文琦 科学出版社 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基本病理变化及肿瘤病理 立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15840368.html
3.2021秋季初中语文上册教材改动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初中阶段也开始使用新的上册语文教材,相较于此前的教材新的初中语文上册教材也是有一些调整,那么,2021秋季初中语文上册教材有哪些改动?和之前对比有哪些新的变化呢? 2021秋季初中语文上册教材有哪些改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皇帝的新装》P122课下注释删除"钦,指皇帝亲自做某事"。 部编...http://m.e4221.com/keben/6067.html
1.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21篇)幼儿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将看到的、听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学习用图表的形式将观看一周天气预报记录下来。 附:图表 活动反思: 《做气象记录》他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学习观察天气和温度计来做气象记录。想要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个温度计来进行操作好象不能实现,于是我就将这篇教案来个大整容。 https://www.jy135.com/jiaoan/649742.html
2.各国装逼指南转38. 听说《孙子兵法》是西点军校的教材? 我问过一个美国退伍老兵,他确实知道《孙子兵法》这本书,但他同时表示作者是克劳塞维茨。 39. 美国人歧视中国人吗? 是的,所以请你一年四季都戴一顶毛线帽,他们就会认为你是韩国人。韩国人受美国动物保护法的保护。 https://www.douban.com/note/171786023/
3.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2.捕捞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审批(下放至市级和昌图、绥中县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2.民政行业特有工种(包括殡仪服务员、遗体搬运工、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墓地管理员、...(一)取消辽宁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审定要件: 1.辽宁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立项申报表 2.申请编写教材的单位...https://www.ln.gov.cn/web/zwgkx/lnsrmzfgb/2014n/qk/2014n_dessq/szfwj/642621A759E247FA97D75A0E9B41D771/index.shtml
4.语文《麋鹿》教学设计(5篇)毛(变化) 语文《麋鹿》教学设计4 一、改进后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麋鹿教学设计及研修心得。这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https://m.yuwenmi.com/jiaoxuesheji/3931403.html
5.《麋鹿》教案荐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529269.html
6.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13篇2.结合教材上的耳朵解剖图请幼儿看多媒体课件(耳朵的结构图)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与多渠道参与法,让幼儿在观察后说,在看后了解在参与后掌握耳朵的各部位名称。 (三)了解耳朵的作用 1.了解耳朵听音的功能(采用体验法,让幼儿感受到耳朵的重要性)。 https://www.ruiwen.com/jiaoan/4760622.html
7.义务教育生物学课标中动物类群内容变化的解析及教材编写建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标中动物类群内容变化的解析及教材编写建议,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动物类群,教材编写,修订之后的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具体内容方面新增了部分动物类群。探讨课标作此修订的意义,并对课标和教学大纲中的动物类群内...https://wap.cnki.net/qikan-SANG20121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