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022-09-1019:35: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0日讯(记者刘瀚潞通讯员张昕)今天,由湖南省非遗中心、邵阳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邵阳市大祥区文化馆共同举办的邵阳羽毛画精品专题展在湖南非遗展示体验馆开展。展出了邵阳羽毛画传承人何芃及其父亲何斌阳创作的50余件作品。
邵阳羽毛画起源于明永乐年间,用家禽(鸡鸭鹅)的各色羽毛手工制作而成。邵阳曾是中国四大羽毛画产地之一。邵阳羽毛画主要运用传统国画的构图立意及竹木雕刻、装饰工艺等表现手段,采用平粘、半立体浮雕粘、立体粘等技法,制作经历画稿创作、描图、选毛、去脂等30多道工序,有平贴画、立体画、半立体浮雕画三大类50多个品种。
何芃,邵阳羽毛画研究所副所长,邵阳市级非遗传承人。其父亲何斌阳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本次展览展出了何斌阳、何芃创作的《蝶恋花》《平沙落雁》《竹韵》《丽日争春》《鸟语花香》等50余件羽毛画作品。展出作品制作精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利用各种羽毛的天然色泽、纹彩、亮度和质感,细腻地表现出山水、花鸟风。
当日,馆内还开设了邵阳羽毛画体验课程。何芃为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介绍邵阳羽毛画的起源、发展历史,并动手体验制作。在何芃的指导下,一片片小小的羽毛经过孩子们的剪、拼、叠、组合粘贴、上色等过程,变成了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小蝴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