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远点,我对人过敏”:重度社恐自愈手册

摘要:“离我远点,我对人过敏”:重度社恐自愈手册,害怕在公开场合因他人的负面评价而感到难堪。因为这种恐惧和焦虑产生的回避状态已经影响了个体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大家好,我是小点,壹点灵的点。

豆瓣“我患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小组”,小组成员近三万人。

9万人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小组,

2万人的“社恐抱团取暖”小组,

1万人的“家里蹲自救同盟”小组。

在网络社会中,大家都越来越习惯“网友”式的聊天,反而越来越不适应面对面的交流。

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己贴上了“社恐患者”的标签。

但是,在我们被“社恐”情绪深深困扰的同时,我们又真的了解社交恐惧症吗?

01:如何判断你是不是“社恐患者”

社交恐惧症,实际上应该叫做社交焦虑症,因为社交恐惧的本质不是恐惧,而是“焦虑”。

根据美国DSM-5提供的社交焦虑症诊断标准,社交焦虑症主要有以下特点:

个体害怕一种或多种社交或表演环境,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可能会受到其他人的审视,如在发表演讲时,甚至是在吃或喝东西的时候。

个体害怕在公开场合因他人的负面评价而感到难堪。

这种恐惧和焦虑具有持续性,通常在六个月以上。

因为这种恐惧和焦虑产生的回避状态已经影响了个体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在《生活大爆炸》中,来自印度的天文学家RajeshKoothrappali(昆瑙·内亚饰),就是一个社交焦虑症患者。

他和同性朋友相处时十分开朗搞笑,但在面对异性却没办法正常的开口说话,只有在喝醉以后才能和女孩子交流。

Rajesh面对女孩子时的沉默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选择性缄默”。

“选择性缄默”是指个体在某些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持久地“拒绝”说话,而在其他场合则可以正常说话,是社交焦虑症的一种表现。

社交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很高,能达到确诊标注的人还是少数,但是大多数人,都被“社交焦虑”这种情绪所困扰。

02:社恐不等于内向

社交焦虑在表现形式上和内向性格很像,都可能会在公开场合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因此,很多人会将社交焦虑和内向混淆。

但是,社交焦虑和内向在本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1.社交焦虑者缺乏稳定的自我认知

缺乏稳定的自我认知,过度在意外界评价,是社交焦虑的根源。

“但是,越是害怕,越是恐惧,就越是不可能做好。”

拍戏的时候,她会反复琢磨,灯光老师的一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执行导演的一句话又是什么意思?我演得是不是不好啊?

这样的感受让被她无限放大,她越来越不自信,更害怕和人交流。

内向的人大部分具有稳定的自我认知,他们对社会认同并没有强烈的需求,他们通过安静的思考获得力量而非自我表现。

带有社交焦虑情绪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更多的通过他人的评价形成对自己的认识,因此格外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这种过度的在意使他们在社交中十分紧张,难以正常的交流。

他们会尽量避免直视他人,也会尽量避免他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

因为害怕他人的审视会暴露出内心的局促紧张,也担心自己做出错误的行为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尽管知道那些想象中的难堪状况几乎不会出现,但是却难以控制自己前去想象该事件发生的场景,让自己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2.社交焦虑者往往具有外向的性格特质

“社恐的人都是内向的。”——这是对内向和社交焦虑最大的混淆和误解。

一位脱口秀演员曾这样描述社恐:

听起来虽然十分矛盾,但社交焦虑的人大部分会有这样的心情,他们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但又十分渴望改变自身的状态,期待被人承认和接纳。

渴望融入环境,希望从与人交往中获得自信与快乐,这是典型的外向性格的特质。

因此,社交焦虑者往往具有外向的性格特质。

3.社交焦虑者持续焦虑,内向者当时焦虑

社交焦虑者的焦虑具有显著的持续性,即使已经脱离了产生焦虑的场合,社交焦虑者也会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

他们难以自制的将个人精力放在对消极情绪的反复思考上,反复回放当时的场景和感受,使社交焦虑的情绪不断强化。

内向者虽然在社交中也会产生焦虑的情绪,但他们的焦虑情绪源于他们对社交活动的排斥,因为社交活动往往会让他们感到疲倦。

03:走出社交焦虑的“围城”

在心理咨询中,一般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来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是情绪ABC理论。

该理论的创始人艾利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只是引起行为结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

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是由对某一事件的不合理认知引起的,因此,要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解决个体的不合理认知。

不合理信念往往有以下三个特点:

绝对化:绝对化是指人们常常根据自己意愿出发,认为某件事必定发生或者不发生。

具有这种不合理信念的人常常将一些“可能”“应该”的事件绝对化为“一定”、“必须”,如某人认为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

以偏概全:这种不合理信念的表现为,常常把“有时”概括为“总是”、“所有”。就像是根据一本书的封面来判断它的好坏。

具有以偏概全信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因为一件事或某几件事来对自己和他人下定义。

糟糕至极:具有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如果有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么一切就都完了。

这种信念的恶性影响是,当一个人认为某件事糟糕至极时,那他们就会对整个人生失望,失去继续努力的的动力。

社交焦虑者的这三种思维往往体现在对社交事件的看法中,如“要求在社交时表现完美、”“一次犯错就代表着自己不擅长社交”、“一个人的嘲笑代表着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

在识别我们的不合理信念以后,接下来就要尝试来挑战这些不合理信念。

我们可以在一件事发生以后,将自己的不合理想法以及这一想法导致的错误行为记录下来,并思考怎样改正。

如你在一次社交中说错话,导致场面变得十分尴尬,由此产生了不合理的认知:“我不知道如何说话”,因此以后很少在公开场合讲话。

仅仅因为一次表达上的失误,就对自己表达能力全盘否定,这是明显的具有以偏概全特点的不合理信念。

事实上,回忆一下,你之所以说错话,可能只是因为你在开口之前没有思考清楚。

那么,你要做的只是在下次开口之前想好自己要表达核心内容是什么,怎样表达是合适的。

除认知疗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系统脱敏的方法来缓解自己的社交焦虑情绪。

系统脱敏法具体可以分为三步:

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的种类较为常用的由呼吸放松和肌肉放松法,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练习。

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有规律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在放松的状态下,回忆让你感到焦虑或恐怖的社交情境,并将这些情境按照等级排序。

系统脱敏:需要保证来访者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

想象脱敏:从最低级想象让自己感到恐怖或焦虑的场景,在你明显感到紧张和放松的时候停止想象,然后进行放松,直到自己能够完全放松后再进行下一层级的想象。

每次想象脱敏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决定进度,如在某一层级感到焦虑难以放松,可以退回到上一层级,重新进行练习,最终达到所有事件都可以完全脱敏,。

现实脱敏:这是系统脱敏中最关键的一步,同样从焦虑等级的最低级的情境开始进行练习,如参加一些人比较少的社交场合,或者找朋友陪着你练习。

选择场合的标准以不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为宜,逐级进行后直到完全脱敏。

如果你因为社交焦虑而自暴自弃,选择了一种孤独的生活方式,慢慢将自己封闭了起来。

这对改善你的处境毫无用处,只会让你越来越痛苦,因为你本身并不享受孤独,你更渴望温暖热闹的世界。

希望你勇敢尝试走出自己建造的围城,看见来自每一个人的善意和期待。

正如《头号玩家》中“绿洲”的创造者哈利迪所说,“虽然现实令人恐惧,令人痛苦,但它仍然是唯一一个能够让你吃到大餐的地方。”

THE END
1.震撼!当地脱口秀节目意外引发争议,内幕真相令人意外此事件不仅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更让我们重新审视脱口秀这种形式的边界和表达自由。脱口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时会在观点碰撞中激发出强烈的社会共鸣,但同时也可能因为意外的失言而引发广泛争议。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明星在公众场合发言时应更加谨慎,特别是在涉及社会议题时,应该考虑不同时期的社会敏感度。他们呼吁制作团队应...https://m.sohu.com/a/825498575_121956424/
2.李佳琦关联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事件:直播带货的商业伦理在2020年“双十一”晚,脱口秀演员李雪琴与杨天真等被邀嘉宾在某平台参加了一场直播活动,而和她们互动的大部分是虚假的机器人粉丝,而评论区与嘉宾互动的粉丝评论,也是机器刷出来的,在当时311万的观众中,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这些数据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虚假繁荣的现象,影响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评判,从而侵害消费者...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177/2838.htm
3.自考大专03875会展概论复习资料复习资料?会展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和时间内,为达到某些预期目的,有组织地将许多人与物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物质交换、精神交流、信息传递等功能的社会活动。 ?会展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会展是会议和展览,在欧洲,会展被称为C&E(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或者M&E(meeting and exposition)。 http://mdgs.mdgs-edu.com/fxzl/1604.html
4.《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笔记沙漏哟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01 笑话结构的秘密 铺垫和笑点 预期和意外 铺垫制造预期,笑点揭示意外 笑话的原理 秘诀01笑话需要两条故事线 ...笑点前提:为缩窄后的范围加上负面的观点 重要提示:笑点前提不能包含具体例子 铺垫前提:与笑点前提相反的观点 重要提示:不要把铺垫前提当作铺垫 ...https://www.cnblogs.com/yeahwell/p/14265010.html
5.2024年高考会是史上最难的一届?西湖茶馆畅所钰言 段子 笑话 脱口秀 1274754期收藏 吐槽脱口秀 幽默搞笑传递正能量,用犀利语言吐槽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的负面情绪 5046921期收藏 《笑话》 你的快乐...听鱼说——鱼儿脱口秀 《听鱼说——鱼儿脱口秀》,由杭州著名主持人鱼儿策划并主持,在节目中通过嬉笑怒骂的形式,阐述年轻人对社会热点、文化事件、时尚潮流的...https://m.qingting.fm/vchannels/398979/programs/26888581
6....学霸你好,你平时记单词有什么窍门么?大龙大声说《大龙吐槽》从2013年6月开始在郑州新闻广播陪伴在各位听众的下班路上,节目以轻松幽默脱口秀的方式对全天新闻做诙谐点评和串联——俗称“吐槽”。集纳网友对新闻事件的经典回复,兼具主持人的幽默观点,在每个新闻之后以画龙点睛的评述做总结。每天十五分钟对重大事件、热点话题、民生资讯、奇闻怪谈、名人轶事等进行评述。http://m.qtfm.cn/vchannels/154742/programs/7485752/
7.尔晴脱口秀又上热搜惹了谁“大姐”一声主持人是在和观众互动过程中同时称呼台下的两位男士。大姐,脱口秀又上热搜了。冒犯的艺术,近年来,“牛津英语词典30在公众普遍的认知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一词没有形成什么约定俗成的负面含义“岁”刘言。 这是,女生,低龄化的称呼非但不能改变隐藏在它背后的价值判断、“这一补偿无法弥补我的心理创伤”使用...https://bbs.9you.com/forum.php?mod=redirect&tid=1525375
1.古浪县人民政府公共文化服务2021十大文化创意事件对于舆论的透彻了解,以及对于推广时机与口吻的良好把握,考验着经营者的判断力,这次不好意思的“江苏文峰”,就深深地从一桩负面事件中,好好地得利了一把。https://www.gulang.gov.cn/art/2021/12/14/art_11384_751086.html
2.从数据看,到底哪些品牌适合请杨笠代言?另一方面,“杨笠”的正负声量趋势图和社交声量趋势图整体走势,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2020年9月《吐槽大会》播出后,正向声量占据主导,负面声量的峰值出现在“杨笠代言英特尔”事件中,而随后的“杨笠站台宝洁电商直播”事件,虽然负面声量爆发,但仍远低于正向声量。 https://m.tmtpost.com/5126434.html
3.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精选6篇)在灾难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大众传媒便要掌握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并精心挑选出可以突出事件的线索,制造舆论焦点,向公众传递最真实可靠的信息,以防止在灾难事件中公众以自己的思路制造不真实的舆论,并不断的传播蔓延,从而引起民众恐慌。通常在灾难性事件中,负面情绪更容易被大肆传播,其所造成的影响力也会空前强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t5t116z.html
4.收藏2024年涉及性别歧视翻车广告案例合集24日中午,随着事件负面舆情的不断发酵,“宝洁中国”发布道歉声明:我们为宝洁会员中心账号近期一篇文章的不当内容对女性的不尊重,郑重道歉。宝洁公司一直提倡平等,包容和尊重的价值观。我们已经删除这篇文章,并严肃整顿该账号的运营。我们一定会深刻反思,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24418815&efid=rTF3BDnoBTCocdfV2MIC5Q
5.脱口秀演员,引起的京东“劫”尽管杨笠代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但从股价表现来看,京东并未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实际上,京东的股价在争议发生后仍然保持了上升趋势。 近期资金动向:从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来看,京东在港股和美股市场的交易都非常活跃。港股市场的成交量为 2380.23 万股,成交额为 36.96 亿港元;美股市场的成交量为 1521.41 万股,...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71465028e9f0972de72e54b
6.社交媒体中的性别话语实践研究——以“杨笠事件”为例学位2020年夏,女性脱口秀演员“杨笠”的一段聚焦于性别话题的表演视频触发了一系列关于“性别对立”的舆论风波。“杨笠事件”这一现象级的传播事件生成了丰富的语料,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性别平等问题的敏感度,也揭示了社交媒体中存在的一些性别话语实践现象。 社交媒体作为当代生活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再造了公共领域,也成为“...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3110737
7.新闻服务范文12篇(全文)普通百姓如此,新闻媒体就更应带头“领唱”,我们就是要做有态度、有责任的媒体,不管是正面事件还是负面事件,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政治导向、生活导向、价值导向、知识导向、行为导向等的正确性。而作为媒体人也应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建责任媒体,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国梦传递...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27uyj3m.html
8.吴亦凡事件最新吴亦凡事件相关热门资讯吴亦凡事件“实锤”后,这个热点怎么追? 热点到底怎么追? 运营研究社2021-07-24 吴亦凡事件发酵背后,韩束直播间为何能一夜爆红? 风波之下,韩束做对了什么? 36氪的朋友们2021-07-19 “吴亦凡事件”有了初步进展,但留给品牌的问题远没有结束 吴亦凡之于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单单是靠剔除代言人这一名号就能解决的...https://36kr.com/search-list/2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