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产业分析(精选5篇)

广义的医疗健康产业则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二)“互联网+医疗”产生的背景

我国庞大的人口总量和社会日趋老龄化也为医疗健康产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市场。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和临床应用等的不断突破,则在提升医疗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给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新的变革,医疗器械、养老服务、医药电商和移动医疗等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医疗健康产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发展机遇

二是健康产业需求巨大。从发展形势来看,未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仍将保持上升走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我国居民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对健康服务的消费意愿也日益增强,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日渐增强共同催生了巨大的健康市场

三是人口老龄化。在老龄人口中,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等医护需求高的群体占据较大比例,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健康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增长点。在医疗器械方面来说,针对老年人的家庭病床护理、老年康复中心的各种器材、保健器材等都是医疗健康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在食品方面来说,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营养食品等也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互联网+医疗”在大健康领域的作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领域技术与医疗领域跨界融合,新兴技术与新服务模式快速渗透到包括预防、诊断、治疗等在内的医疗各个环节,给人们就医习惯、就医方式等带来重大变化。

(一)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二)重塑医院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三)有利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合理就医,实现分级诊疗

大医院的拥堵很大程度上卡在了慢性病这一领域。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对慢病群体进行管理,包括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可合理分流患者,实现分级诊疗。单从互联网医疗角度出发。拥有大量、优质的医疗资源仅仅是分级诊疗的基础性资源,提高医生接诊效率的模式才是关键,慢性病管理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医疗的大数据优势,实现分级诊疗。

三、“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医药电商和移动医疗无疑成为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既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重点,也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更是当下资本市场的投资热点。“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为大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医药电商和移动医疗也给传统医疗健康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医疗设备发展不足的困境。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产品处于产业中低端环节,与全球龙头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未来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推动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将成为国内产业发展的重点。

再以养老服务产业来说,自2000年开始我国已步入老龄型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与此同时,养老服务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机遇。

不过,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配套服务设施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观念不到位、资金供应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应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健康医疗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一)医疗健康+养老

2015年11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国家大力提倡医养融合,就是为了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楼上养老,楼下看病”的医养结合模式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养老院的入住率,同时也减轻医院病床的压力,使老人足不出户也能得到诊疗和护理的服务。发展医养结合,强调的就是医疗和养老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优化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将集中在大医院或者长期在大医院住院的老年人逐步引导到康复医院、护理院或者有医疗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等措施,让一些有医疗护理需求的老人根据健康情况和自身l件在医养结合机构中接受服务同时,加强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基本健康管理服务,逐步建立起“治疗在大医院,康复和护理在医养结合机构或养老机构”的综合连续的服务模式。

(二)医疗保健器械家用化

根据9073养老模式来看,今后的养老模式主要是社区养老,97%的老人都会通过社区居家来养老,国家也提倡社区养老,要把医疗健康与养老相结合,未来的医疗器械向家用化发展是健康医疗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家用医疗保健器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普及化的小型医疗保健器械,具有一定预防、诊断、保健、治疗、辅助治疗、康复等作用,这种产品适合于家庭及老年人家居使用。家用医疗器械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可控,方便实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更是不可或缺。随着生话水平与生话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保健,家用治疗仪、家用检测器械、家庭护理器具、家庭保健器械、健康远程监控预警、家庭医疗康复器具等各种自动、半自动的电子家用医疗器械今后也将成为普通居民家庭消费的一部分。

最近,权威VC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9月国内VC(风险投资)总额达到12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16亿,创下新的最高纪录。然而一向占据风险投资大头的IT领域所占份额也创了最低纪录:54%,IT业投资热度也在持续地下降,用VC的话说,该投的都投了。从某种程度而言占据VC半壁江山的IT投资环境恶化,让VC们投在IT领域的资金正在逐渐向医疗健康等其他产业转移。

据美国IrvingLevin公司的一份研究表明,2005年,国际资本向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呈上升趋势,风险投资达到7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5%。其中,生物制药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数量最多,达到21亿美元;医疗器械和化学药物领域吸引的风险投资均为14亿美元,分列第二、第三位。分析师认为,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将持续风险投资的热点。

除了风险投资家对巨大市场的兴奋外,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本身也有着较强的资本需求,他们期望通过开拓资本通道,实现海外上市、并购等跨越式发展。

市场空白意味着巨大商机

尽管互联网仍在以极大的热情招唤着VC的青睐,但逐利的资本显然对这轮大潮已有些丧失兴趣。很多风险投资商甚至发出“有钱不知道该往哪儿投”的慨叹。但最近一则新闻让VC再次兴奋起来。

2006年10月25日,市场盛传已久的“拜耳收购东盛盖天力”一事,终于水落石出。拜耳医药保健以总交易金额12.6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盛盖天力旗下的“白加黑”等3个西药OTC品种,这起交易被称为是迄今为止跨国巨头与国内药企之间最大的一笔并购案。

在谈及东盛出售OTC业务原因时,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表示,中国的医药企业在西药尤其是在OTC的研发方面,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没有后续资金开发新品种,东盛如果只靠现有资金发展肯定会影响企业以后的发展。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东盛一家的问题,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医疗服务等在内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一直面临着行业快速发展和资金相对掣肘的困扰。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国医疗建康产业也因之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

市场的空白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目光敏锐的VC们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继高盛投资海王星辰、华登集团投资深圳迈瑞、IDGVC投资广州香雪制药和桑迪亚医药之后,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准备大举投资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因之即将步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医疗健康产业是下一个目标

让我们来看这样几个数据:

2006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134亿元,同比增长20.7%;医药工业完成出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29.5%。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总额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增幅在6.5%左右。

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5亿美元,2006年底增加至22亿美元,未来5-7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

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累计在海外股票发行融资725亿美元,其中医疗企业为11.5亿美元,所占比例还微乎其微,仅有1.6%,但基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强劲的增长势头、明显的成本优势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中国的医疗行业将有望成为继电信、媒体、科技(TMT)行业之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第二轮投资热点。

随着我国正式开放医疗服务业,越来越多投资规模大的综合性“洋”医院将进入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这对长期缺乏服务观念的国内医院造成很大冲击,但也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行业变迁的背景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企业家们面临拷问:处在巨大生长空间中的医疗健康如何继续保持持续的增长,在调整和转型的过程中该何去何从?哪里是产业发展中急需资金的环节?投融资的热点、难点和趋势又是什么?

这不仅仅是企业家们心中的疑问,也是风险投资商正在考虑的问题。

而现在,医疗健康显然带来了同样的兴奋。

资本即将带来新的财富故事,医疗健康正在成为下一座金矿。

编后

由合众世纪、福朗飞华主办的此次峰会,邀请数十家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和百家以上国内知名的医疗企业直接对话,共同促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接轨国际资本。

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根据财报的特点,本文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根据乐普医疗近三年的财报数据中数字的计算和横纵向比较来全面的研究其盈利能力。本文首先将从国家政策角度出发,尤其是以近三到四年“医改”为角度出发,分析“医改”中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对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影响。随后从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业的现状,主要品牌及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进行纵向比较从而分析出乐普医疗的行业优势。最后根据乐普医疗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针对近三(2012—2014)年来财报中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等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后,得出乐普医疗的盈利能力分析结果。

二、我国的医改政策对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及影响

政策原文:促进卫生发展、实现“病有所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政府卫生投入责任,重点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县级医院建设。制定国家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注重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注册护士、卫生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可持续性筹资机制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地区间保障水平差距,逐步健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

影响: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医疗器械的需求。与此同时,在财政政策上主要体现的是“21项计划”。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具体提出8万亿元以上的投入,并且针对健康服务业,这更加体现了行业机遇到来,医疗器械行业成长潜力的巨大。

(二)金融政策及影响

发展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研发创新链,重点开发一批以前依赖进口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医疗器械品牌,支持建立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产业集团和研发基地。

影响:回首看2009-2011年这三年的增量投入与存量比较的增幅为77%,总投入将达到近2万亿元,新增8500亿元。规划的另一个目标则是卫生总费用占GDP占比大于5%,政府投入占比快速升至38%。而2001年至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我们可以更深一个层次理解,作为我国的自主品牌,以乐普医疗,微创医疗为代表一系列国产医疗器械公司将得到国家不仅仅是财政的大力支持,还有技术等方面。

三、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行业现状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特点为“多,小,弱”。首先便是生产企业多,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28家;其次是企业规模小,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80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产值约1200万元;最后是企业技术弱,医疗器械产品种类3500多种,但始终集中在一些低层次的产品,无法与国外强生等品牌在核心技术方面匹敌。

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而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在国内的销售渠道方面主要是集中在专卖店或者药店,渠道狭窄。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等发达或较发达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而上海,北京等地则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体而形成的优势产业集群。

(二)主要品牌以及市场占有率

建设健康中国

继“美丽中国”之后,“健康中国”概念也被提出。与会专家分析,不同于“健康中国2020”概念相对集中于医疗卫生领域,“健康中国”的内涵范围更加宽泛和广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将“健康中国”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全国两会后正式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单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章,从八个方面明确了未来五年间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

国家卫计委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在论坛上透露,卫生部、体育总局等多部委正在制定“健康中国计划2030纲要”,估计很快将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健康中国计划2030纲要”将涵盖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体系、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等机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推动健康医学的科技创新等十个方面。

代涛指出,“健康中国”的建设要防治结合。上游筑坝的同时,下游也不能放水,从而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和健康医疗服务。

释放健康与体育产业投资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5%。专家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10万亿元市场规模。

作为国内外著名的“长寿岛”,海南省对健康产业的前景非常看好。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巡视员曹江在论坛上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医疗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海南医疗健康产业迎来难得发展的机遇期。海南将健康产业摆在十二大重点产业中的第四位,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海南特色的医疗健康产业体系,成功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医疗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15%,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

“健康中国”不只是医疗概念,更要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发挥体育健身的重要作用,让群众成为维护健康的主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王梅在论坛上指出,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体育作用随之上升。我国明确将全面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目前,各路资本正摩拳擦掌进入体育产业,阿里体育、苏宁等企业“大鳄”纷纷成立了专业的体育公司进行体育产业投资。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谭建湘在论坛上指出,中国体育产业即将出现井喷。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按照规划,我国体育锻炼的人均体育面积将由目前的1.46平方米提升到1.8平方米;把1.8平方米减去1.46乘以13亿人口,未来的中国体育场馆建设面积可想而知,体育产业蛋糕亦由此可见。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3万亿元,增加值接近5000亿元,占GDP的0.7%。谭建湘预计,未来十年,体育产业总产值将超过5万亿元。

“互联网+”助力健康中国落地

与会专家表示,“互联网+”正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利用“互联网+”推进健康产业发展将成为趋势。

在“互联网+”的时代中,体育运动的社交作用更加明显。各种跑步软件、场馆健身APP、智能运动手环等日渐风靡。利用“信息网络+体育设施”可实现体育资源、经济资源的高度共享,提高全社会对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效果。王梅对“互联网+体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指出,在手机上安装一个运动APP,可提示何时该进行锻炼,并随时随地掌握自己的锻炼情况,使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阿里健康家庭医生创始人兼事业部总经理王晗在论坛上介绍称,自2015年11月起,阿里健康启动家庭医生项目。阿里健康APP上线的“家庭医生”服务主要以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为单位,为社区医生和签约患者提供免费的移动互联网沟通工具,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居民之间创新了“熟人模式”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公立医院产业竞争五种作用力竞争战略

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已不可避免的波及到原本封闭而平静的医疗行业。伴随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配套政策措施已相继出台,传统医疗行业赖以生存的政策“铁靠山”将不复存在。医疗行业的开放,必将引来激烈的竞争,具备灵敏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管理理念的社会资本拥有者涉足医疗行业,必将对公立医院传统的经验主义管理模式和“坐等客来”式经营策略形成巨大冲击,从而改变传统医疗行业格局。因此,作为传统公立医院管理者,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优秀的战略环境分析工具,对现今医疗行业竞争态势进行分析,以寻求适合公立医院发展的战略,保持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就显得极为重要。

1.波特“产业竞争”理论的核心

作为20世纪国际商学界颇具影响的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的结构强烈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战略,而唯有采取正确的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产业结构的准确分析,是选择适合自身战略的重要前提。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验证,波特提出了构成产业内竞争的五种作用力,包括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以及供方的议价能力。

在这五种作用力的影响下,不同产业表现出了不同的竞争态势,五种作用力的合力越大,产业的竞争也就越激烈。不同的产业发生竞争时,会有不同的作用力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五种作用力的分析,了解产业的结构,确定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即关键因素,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市场竞争战略。

波特在充分分析不同产业竞争态势的前提下,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大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目标集中战略和差别化战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波特认为,几乎所有获得成功的企业,都通过其中一项或几项战略确立了竞争优势,而失败的企业大都没有明确的竞争战略,或没能坚持已确立的竞争战略。

2.医疗行业的“五力模型”

波特关于产业内竞争的五种作用力分析方法,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环境分析工具之一,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五力模型”也给我们认识医疗行业竞争状况,确定公立医院在新形势下的竞争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1医疗行业的五种作用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华中科技大学的全晓明在分析医疗行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成医疗行业内部竞争的五种基本力量,即潜在进入者、各种供应商、患者、健康替代品及产业内的医院竞争。他指出,这五种力量的状况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度,决定着医疗行业的竞争程度、医院绩效水平和发展能力。

2.2缺陷及补充

医疗行业是健康产业,作为国家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复杂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对于大多数产业具备普遍适用性,但针对医疗行业,尤其在中国国情下,由政府来主导的医疗行业,如果简单挪用,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此点主要表现在中国医疗行业中的政府作用上。

无论是波特的“五力模型”还是全晓明引申出的医疗行业“五力模型”,都没有将政府影响力视为一项单独作用力而阐述。波特认为,政府是通过影响五大作用力而影响产业内竞争,全晓明在分析中,同样将政府作用放在五种作用力的细节分析上来加以表述的。但在中国国情下的医疗行业内部,政府作用力与“五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它不仅仅是作为一项宏观因素存在。政府作用力对医疗行业结构的影响,已不仅仅通过影响“五力”而表现出来,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决策或政策导向,对医疗行业的竞争态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往往是作为一项单独作用力,甚至是关键作用力而存在。因此,在分析中国医疗行业时,将政府作用力作为一项独立因素分析,将更有利于明晰竞争态势,为医院确立竞争战略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依据。

3.案例分析

本案例拟用波特“产业竞争”理论的“五力模型”,对E医院所处的T市眼科医疗市场竞争态势及E医院所采取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

3.1E医院的基本情况

3.2T市眼科医疗市场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目前,潜在进入者对于医疗行业的影响虽然还处于初期阶段,还难以对公立医院的支柱地位构成直接威胁。但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医疗行业结构将演变为由公立医院、私营医院、合资医院等多足鼎立的局面。

此威胁在T市眼科医疗市场已经出现。2010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进驻T市,作为一家上市医疗机构,爱尔眼科拥有雄厚的资本优势,加上灵活的企业化经营方式,它必将对T市眼科医疗市场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2)健康替代品的威胁

(3)医院之间的竞争

E医院所在的T市眼科医疗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家竞争者,他们的竞争优劣形势为:

(4)供应商及患者的议价能力

之所以把两者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医疗行业在采购和销售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一,药品采购定价及诊疗服务定价的政府指导性。诊疗服务定价历来由政府指导,而如今,随着国家药品目录的公布和目录内容的不断丰富,药品采购定价也大都由政府指导确定。因此,在此意义上来说,不存在供应商及患者的议价能力之说。第二,对于非药品类采购,如医疗设备、医用耗材、办公耗材、维修耗材等,除高端设备外,能提供高度差异化、不可替代商品的供应商较少,医院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5)政府作用力

3.3E医院的竞争战略选择

事实上,E医院也正是坚持了此战略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多年来,E医院倾注大量资金用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形成了遥遥领先于同行的技术优势;花大力气引进人才,鼓励科研与教学,连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业内获得高度认可;狠抓医疗质量与服务品质,持续打造“精品”医院,得到百姓赞誉。这一系列努力打造自身特色的举措,使得该院学科优势明显,诊疗能力突出,并且在百姓口口相传中获得了良好口碑,患者的忠诚度极佳。这也成为E医院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筹码。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黄旭.战略管理思维与要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常桦,智山.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4]杨青松.论波特五力模型及其补充.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

THE END
1.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案例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用于评估一个产业的竞争潜力和吸引力。该模型包括了五种竞争力要素:竞争对手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买家的议价能力。 下面以零售行业为例进行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092861_1119156570.html
2.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案例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用于评估一个产业的竞争潜力和吸引力。该模型包括了五种竞争力要素:竞争对手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买家的议价能力。 下面以零售行业为例进行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1/22/75092861_1119156570.shtml
3.1个案例,详细解读波特五力分析试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面馆的经营 1.显而易见的直接竞争对手: 所有面馆,餐饮行业对策:在设计之初定位自己的路线,以营销的对象为目的设计广告标语,尽量吸引足够多的流量。 2下游的顾客: 顾客可能会因为量,口味,地理位置对是否吃这一碗面进行取舍。 对策:根据主推的某类人群定制方案,选择地理位置,口味适合这一群体最...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07649-1.html
4....通信设备企业如何用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来构筑自己的竞争力本案例以通信产业中通信设备企业为例,来分析这个行业中的企业如何使用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各种竞争关系,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总体战略和市场、产品等战略。 本案例以通信产业中通信设备企业为例,来分析这个行业中的企业如何使用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各种竞争关系,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总体战略和市场、产品等战略。框架图...https://www.ceconline.com/operation/ma/8800117677/01/
1.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案例(精选8篇)经过以上的屋里来分析,经营一家小餐馆就现有行业内各餐馆之间的压力较大外,其他4种压力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所以我会借给朋友2万元。 篇2: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案例 利用波特的“五力”模型,我们可以对许多行业的发展做出分析。例如,在20 世纪80年代,计算机生产厂商如IBM、Digital、Prime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彼此的竞争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1lp2gw1.html
2.波特五力模型包括哪些内容?附经典案例分析!波特五力模型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行业分析工具。该模型旨在帮助企业评估行业竞争环境和市场结构,从而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波特五力模型通过分析五种基本竞争力,揭示了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强度和盈利能力。https://boardmix.cn/article/porter-five-forces-model-contents/
3.案例分析报告(15篇)这是我国空调产业第一项“国际领先”的变频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标志着我国变频空调产业开始从“跟随型制造”向“引领型创造”转变动格力空调的发展。 (二)行业竞争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主要是进入壁垒的高低 (1)规模经济:作为制造业的空调行业对固定成本的投入较高。https://www.ruiwen.com/fenxibaogao/7046703.html
4.波特五力分析模型porter's5forcesmodel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详解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https://blog.csdn.net/ch1209498273/article/details/103478190
5.关于波特原理的五力模型实用案例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全面分析耐克和阿迪达斯 一、分析框架及市场基本状况 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5力模型”,他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5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对比这5种...https://www.douban.com/note/151452924
6.波特五力模型案例分析波特五力模型案例分析 什么是波特五力模型? 顾名思义,波特五力,是一个叫波特的家伙,创造的 一种理论,他认为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存在着决定规 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也就是这五种力量影响着企业竞争 优势。 波特五力模型的简单之处在于,它把大量复杂不同的 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当中,以此来分析,一个行业...https://doc.mbalib.com/view/35a2a71dd83dda7901693873573eb285.html
7.波特五力模型:水泥钢铁案例分析这五种力量分别为:同行业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替代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 波特五力模型对于分析公司基本面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给大家梳理一下波特五力的分析框架。(木子读吧郑重声明:文章所涉及公司均为分析案例用,不作为买卖推荐...https://www.jianshu.com/p/426c6fd31405
8.一文吃透!市场洞察究竟应该怎么做?《极简市场营销》简单说,波特五力模型让我们看清在此行业中的生存空间、机遇和风险;同时,特别重要的是判断未来的竞争对手是谁,且这个对手会让自己难以招架吗? 【案例】 2005年到2008年,车险电商在中国市场风起云涌。2005年的波特五力模型(见图2-2)告诉我们: 图2-2 2005年“车险电商”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224826.html
9.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与应用及范文案例Marketing作业通常会要求同学们对某一公司进行分析研究,这也就不可避免要在作业中用到很多marketing分析模型。除了前面的SWOT分析和PEST分析,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分析模型就是波特五力分析(Porters Five Force Analysis),相信很多同学不知道波特五力分析是什么,本文就带大家一起了解。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https://www.sibikeedu.com/wp/27142/
10.世界顶尖战略咨询公司常用数据分析模型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的战略制定。这五种竞争力就是企业间的竞争、潜在新竞争者的进入、潜在替代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这五种竞争力量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1、波特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的战略制定。波特认为在...https://www.51cto.com/article/570750.html
11.五力模型分析游戏行业6篇(全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文具行业 班级:营销091 组长:宣刘婷 组员:许美君、南璐、方超宇、黄瑜、邵海芳 一、文具行业的现状 文具行业是我国轻工产业发展最迅速、最完善的一个行业。我国文具的市场容量已突破1000亿元,近年来的文具市场年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集团购买力的提高,将更加加速文具行业的发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mw0zvcg.html
12.智能招聘系统:Moka产品分析报告一叶知秋:2020年中国RPA行业研究报告 三、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行业格局 据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HR+SaaS行业研究报告》,第一梯队厂商头部优势明显,单模块厂商向外延伸拓展市场。 以肯耐珂萨和北森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商业模式以一体化产品为主,产品链条全面,在营业收入、客户数量、品牌影响力等维度上优势明显...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14291455&efid=L4AbOWV8-wDGsK7IiheO8Q
13.迈克尔·波特提出五力模型用来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其中以下哪...【单选题】财务分析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下列关于“经验基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经验基准的形成具有理论支撑 B. 经验基准的标准在所有行业中均适用 C. 经验基准的标准只是在某一时间段内成立 D. 经验基准的标准不会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E-R模型向关...https://www.shuashuati.com/ti/4c55930b3a5b4303a7ae783a92f45cc0.html
14.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经营战略试题波特五力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 五种力量分别为: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3.新进入者的威胁、4.替代品的威胁、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根据上面五种竞争力量,企业可以采取尽可能地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https://www.yjbys.com/edu/zhanlueguanli/32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