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药材常见虫害开处方(地黄作为药材非常缺少,地黄有哪些病虫害?)中医杂谈

据各地药材产区报告,药材常见虫害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严重,导致药材产量锐减,质量下降,有些地方甚至绝产绝收。对此,有关药材种植专家对以下8种常见虫害开出“处方”,介绍如下,供广大药农朋友参考。

蚜虫:5~9月发生此虫害。种类很多,形态各异,体色为黄、绿、黑、褐、灰等。群集在嫩叶、茎顶部、花蕾上吸取汁液,导致植株萎缩,生长停止,叶片发黄、干枯,开花结实受损。危害的药材品种很多,几乎所有药用植物都受其害。防治方法:彻底清洁药园,铲除杂草,减少越冬虫卵,根除其侵害的机会。发生期喷洒2000倍杀灭菊脂水溶液或喷洒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

红蜘蛛:7~8月发生此虫害。种类较多,体小、呈红色,常见于蜘蛛背面吸取汁液。初期被害叶红黄色,后期严重,导致全叶干枯,花及叶果同时受害。虫害繁殖力极强,受害品种主要有:平贝母、胡芦巴、甘草、牛蒡、三七、当归、生地、红花、川芎、枳壳、桔梗等。防治方法:发生期可用乐果、敌敌畏、石硫合剂1500倍液喷洒。

介壳虫:7~8月发生虫害。虫害较严重。雌虫体有蜡质介质或丝状物,固定寄生于枝、叶或果实上,吸取汁液,导致整株逐渐枯死。防治方法:彻底清洁药园,清除杂草,增加园内通风透光,减轻虫害。发生期喷洒80%敌敌畏或氟乙酰胺1500~2000倍液。

钻心虫(实蝇):5~9月发生此虫害。成虫与小蝇相似,产卵在花蕾里并化蛹,导致花蕾枯死,不开花。防治方法:发生期喷洒敌百虫或乐果1500倍液。

尺蠼(造桥虫):5~9月发生。幼虫危害枝、叶、芽。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捕杀幼虫,发生期喷洒敌百虫1000倍液。

粉蝶(菜青虫):5~9月发生此虫害。幼虫危害花蕾、叶片,造成叶片孔洞、缺口,严重时叶片被吃光。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在幼虫龄期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

蛴螬:以幼虫危害最严重。幼虫以咬食根、地下茎为主,其次为地上部分。成虫称金龟子,主要危害地上部分。受害的品种很多,如:穿山龙、人参、太子参、平贝母、柴胡、麦冬、山药、当归、紫草、紫宛、党参、芍药、红花、龙胆草等。防治方法:金龟子喜光,天黑时可以在药园内安置黑光灯进行诱杀,也可用敌百虫、乐果600~800倍液喷洒。

地黄在田间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客观因素容易患感地黄斑枯病,轮纹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病害。当田间出现炭疽病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对症开展化学防控,以避免炭疽病的危害进一步扩展。七月份雨水较多,病害大规模发生,八九月份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是病害的生发期连续降雨会造成病害的大规模爆发,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斑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再感染。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中脉,也会危害花梗、种子种荚。病叶初生苍白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为灰褐色至灰白色稍凹陷的圆斑,病斑直径一般为1~2毫米。病斑多时连片,引起叶片早枯。种子和幼苗都可以感染,危害极大。对该类病害,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治疗:一是,使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洒;二是,80%碳蛆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施;三是,使用22.7%二氰蒽醌悬浮剂800倍喷施。

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乎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花萼钟状,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蒴果卵形至长卵形,花果期4~7月。地黄喜光、适应性强,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最佳土壤黏重、涝洼积水、隐蔽的地块不能栽培。

特别注意的是地黄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应注意的关键措施。地黄栽培时,前作宜选禾本科作物,不宜选曾种植过棉、芝麻、豆类、瓜类等的土地,否则病害严重。

斑枯病:可选择抗病品种,使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喷雾或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2-3次,两周喷施一次。

(樊瑛)

一、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病虫害种类多,其中有一般农作物上常见的病虫害,如为害薏苡、蓼兰的玉米螟,为害牛蒡、酸浆、穿心莲等的棉铃虫,为害几十种药用植物的桃蚜,为害白术、玄参、附子的白绢病和为害多种药用植物幼苗的立枯病,猝倒病等;也有药用植物上特有的病虫害,如红花实蝇、肉桂木蛾、枸杞负泥虫、栝楼透翅蛾、地黄斑枯病、白术铁叶病、人参锈腐病、元胡霜霉病等。药用植物病虫害一般为害比较普遍,有些病虫害为害很严重,降低产量和质量,使药材商品规格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例如,人参、西洋参、病虫害严重,病害多,为害尤烈,使老参地不能再利用,产量损失相当严重,要比一般农作物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高几十倍乃至百倍。又如槟榔目前基本依靠进口,国产槟榔质量较好,但受红脉穗螟为害,造成直接损失达20—30%,如按损失率20%计,每年亩产值可损失500—1000元。至于病虫害对社会效益造成的损失则是无法计算的了。

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是植物保护科学领域中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年轻的分支。药用植物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栽培历史较久,因此有关病虫害的研究,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做得比较多。但是它毕竟还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和其它农作物相比,工作做得不多,科学资料较少,生产实践尚缺乏经验。因此,今后加强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并积极指导生产实践,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迫切性。

二、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

(一)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

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国植保工作就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那时对综合防治的认识比较浮浅,只是基于病虫害生物学和朴素的辩证法,采用多种方法防治单一作物上的病虫害。70年代我国吸收了60年代国际上提出的综合治理IPM(即Integratedpestsmanagement)的先进思想,建立了我国综合防治的科学概念。1986年第二次全国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又把综合防治提高到系统治理的高度。因此综合防治(或综合治理)的含义是不仅保护对象、防治对象、防治目的和防治方法等都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在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上也要提高到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系统观念上来。概括地讲,综合防治就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的生态手段,把有害生物的为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虽有关系,但不尽等同,综合治理是综合防治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整体思想和系统概念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就是我们从植物与病虫害,病虫害与天敌,以及三者同耕作经营制度与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整体观点出发,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正确地、强烈地干预系统的发展,导致病虫害生活环境的变化,创造有利于寄主植物和天敌生物而不利于病虫害的条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实现“护益灭害”,保证农业增产。

(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而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又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来认识病虫害发生规律。

一种植物通常有多种病虫为害,但在既定条件下一般只有少数几种病虫害具有经济重要性。是否采取防治措施,决定于病虫发生数量和造成的为害程度。有些病虫害有轻度为害,因作物本身有一定的协调和补偿能力,常常对产量不造成损失。因此并非见到一点病虫害就要采取防治措施。各种防治措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我们要根据调查研究,了解一种植物上整个生育期内病虫害种类、主次,发生轻重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病虫害和天敌的关系等,制定IPM的优化方案。同时又要密切注意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子的影响,病虫害诸多矛盾之间的相互转化,使我们处于斗争的主动地位,从而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紧密协调,把病虫害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也就是使病虫为害不致造成产量和质量损失或在经济阈值之下。

以上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原理和理论基础,是对整个植物保护工作而言的,当然也适用于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和实践。

三、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栽培技术措施减少或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农业防治几乎包括上述防治病虫害的四个途径,但防治措施大多为预防性的。

既是栽培的药用植物,就应有栽培技术措施。而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本身就是防治病虫害方案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如能正确运用病虫害防治原理,调整栽培技术措施,就能在防治病虫害方面起很好的作用。农业防治措施一般不增加额外开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也容易被群众接受。

1.合理轮作和间作

如果一种药用植物在同一块地上连作,不但消耗地力,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使病虫在土壤中积累加重。在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中,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无论对防治病虫害和充分利用土壤肥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那些病虫在土中寄居或休眠的药用植物来说,实行轮作就更为重要。如土传病害种类多、为害严重的人参、西洋参绝对不能连作,老参地不能再种参,否则病害严重,造成大量死亡或全田毁灭。据日本研究结果表明,人参和水稻田轮作根腐病发病率减低,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明显。浙贝母和水稻隔年轮作者,翌年灰霉病前期发病率比不轮作者降低60—65%。大黄与川芎或黄芪轮作可减轻大黄拟守瓜(Gallerucidasp.)的为害。

轮作期限长短一般根据病原物在土壤中存活的期限而定,目的是使那些病原物由于轮作而在土中无适合的食料而逐渐饥饿死亡或大大降低繁殖数量。例如白术根腐病(Fusariumoxysporium)和地黄枯萎病(Fusariumsp.)轮作期限均为3—5年。此外,合理选择轮作物也至关重要。一般同科、属植物或同为某些严重病、虫寄主的植物不能选为轮作物,否则不仅不能起到轮作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反而会起相反作用。如枸杞、颠茄、泡囊草等都受枸杞负泥虫严重为害;地黄和大豆同为大豆胞囊线虫的寄主;玄参、附子、白术等同为白绢病等根腐病的寄主,它们都不能选为轮作物。

对轮作物的选择原则,从病虫防治角度同样适合于间作物的选择。但间作物同时栽种在一块地里,相互之间的影响更大,必须从病虫害防治和植物的生长发育多方面综合考虑。

有些植物的植株和根系分泌物或气味可以对某些邻作物病虫害有抑制或驱避作用。某些作物因根系的作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而造成对某些邻作物根病的不利条件,从而抑制了这些病害的发生;还可能由于高矮作物搭配,对某些邻作物害虫活动产生机械的阻碍作用等等。如果我们科学地运用这些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可能选择较理想的间作物组合,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实践表明,根腐病较严重的药用植物和有气生根的玉米间作,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则根腐病减轻,如附子和玉米间作,附子根腐病则减轻;地黄和高秆作物玉米间作,使地黄蛱蝶为害显著减轻,这可能是由于成虫飞翔产卵活动受到机械阻碍作用的缘故。国外文献报道,和万寿菊间作的植物可抑制植物寄生线虫等。

2.耕作

深耕细作是重要的栽培措施,除能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增强吸收水肥能力使植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外,还能破坏蛰伏在土内休眠的害虫巢穴和病菌越冬的场所。直接消灭病原物和害虫,减少翌年病虫基数。例如大黄拟守瓜(Gellerucidasp.)、山茱萸尺蠖(BoarmiaeosoriaLeech)、黄梔子大透翅天蛾(CephonodeshylasL.)、枸杞负泥虫(LemadecempunctataScopoli)、栝楼透翅蛾(MelittiabombyliformisCramer)等以各自特定虫态在寄主根际土内越冬,因此在冬季或早春耕翻土地或在根际垦覆,破坏害虫越冬场所或改变栖息环境,直接消灭部分害虫,减少越冬虫源,以抑制翌年虫害发生数量,达到防治目的。对土传病害严重的药用植物人参、西洋参等,播种前对土地耕作要求很严格,播前除必须休间养地外,还要耕翻晒土数遍,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减少土中致病菌数量,这已成为既定的重要防病措施。

3.除草、修剪及清洁田园

4.调节播种期

某些病虫害常和中草药某个生长发育阶段有关,如使这一阶段错过病虫大量侵染为害的危险期,可避开病、虫为害,达到防治目的。例如,红花实蝇在红花花蕾现白期为大量产卵为害盛期,如实行冬播或春季早播(3月上中旬)可使苗早苗壮,提前现蕾,错过实蝇产卵盛期,从而减轻其为害。又如荆芥茎枯病(Fusariumspp.)在浙江萧山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如实行适时早播(4月初前播种),到6月上旬时,苗高在25cm以上,具有一定抗病力,可减轻茎枯病。

5.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促进中草药生长发育,增加其抵抗力和被病虫为害后的恢复能力或避开病虫为害时期。例如白术施足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可减轻花叶病。同样,合理施肥对于巴戟天提高产量,减轻病害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施有机肥牛粪可促进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并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微生物的颉颃作用;施钾肥明显促进茎基部木栓层形成,提高了抗茎基腐病的能力。相反,如施肥不当则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如巴戟施碳酸氢铵不当,会造成茎基部表皮和根部的灼伤,便于茎基腐病病菌侵入为害,加重该病的发生;元胡在后期施氮肥会使霜霉病和菌核病加重。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或堆肥,则肥中的残存病菌以及地下害虫蛴螬等虫卵未被杀灭,因此就可能造成地下害虫和某些病害加重,应用高温堆肥或充分腐熟的肥料,就不致于产生这一弊端。

6.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品种

药用植物的不同类型或品种之间往往对病、虫害抵抗能力有显著差异。如地黄农家品种金状元对地黄斑枯病比较敏感,而小黑英则比较抗病;有刺型红花比无刺型红花能抗炭疽病和红花实蝇;蒙黄芪农家品种大三黄和小三黄较能抗黄芪籽蜂;白术矮秆型抗术籽虫等。因此,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抗病、虫特性,进一步选育出较理想的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对那些病虫严重且防治难度大的药用植物,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品种则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在药用植物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工作方面国内外都作得很少,是今后应加强的薄弱环节。

关于选育和利用新品种的具体方法和内容请参见本书第八章。

(二)生物防治

1.生物防治的含义及其发展

过去我们对生物防治含义的理解是:应用某些有益生物(即天敌)或其产品来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有关边缘科学的发展,生物防治的含义也有了新的发展。如在防治虫害中的不孕昆虫的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及其它激素的应用以及防治病害中的类似免疫作用,即交叉保护作用的应用等,均属于生物防治的范畴。

2.生物防治的方法及其应用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以虫治虫

①利用捕食性昆虫防治害虫自然界捕食性昆虫(即肉食性昆虫)种类很多,捕食昆虫的主要种类有螳螂、蚜狮(草蛉幼虫)、步行虫、肉食瓢虫、食虫蝽象(如猎蝽等)、食蚜虻、食蚜蝇等。这些昆虫生活在一些害虫群体中,以捕食害虫为生,对抑制害虫虫口数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量繁殖并释放这些益虫来防治害虫或注意保护、利用益虫,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国内外对繁殖、利用草蛉和瓢虫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多。在美国等某些国家已有繁殖草蛉的工厂,大量繁殖草蛉出售,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国内也取得进展。移植瓢虫防治棉蚜的工作已取得明显效果。

②利用寄生性昆虫防治害虫有些昆虫是寄生在另一些昆虫的某个虫期的体内,摄取寄主体内物质为营养而生存繁殖。这些昆虫称为昆虫的内寄生。如寄生在桔黑黄凤蝶和马兜铃凤蝶蛹内的凤蝶金小蜂(PteromaluspuparumL.)、寄生檀香粉蝶蛹的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lasus(Walker)〕、寄生诃子瘤蛾幼虫的狭面姬小蜂(Euplectrussp.)寄生木通枯叶夜蛾的卵的赤眼蜂。寄生黄柏樗蚕蛹的饰腹寄蝇,寄生板蓝菜青虫的Apantelessp.、寄生金银花尺蠖的悬茧姬蜂(Charopssp.)等。还有一些昆虫寄生在另一些昆虫的体外,通过口器或作成吸管状通道,吸取寄主的体内物质为自身营养,这些昆虫则为昆虫的外寄生。例如寄生菊天牛和咖啡虎天牛等的肿腿蜂、寄生地黄蛱蝶的绒茧蜂等。繁殖利用这些寄生性益虫,首先必须在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寻找其合适的中间寄主。其次是人工繁殖中间寄主来繁殖这些寄生昆虫并释放到田间,用以控制害虫虫口密度。目前在药用植物上,繁殖利用肿腿蜂防治金银花咖啡虎天牛已取得成功。

(2)以微生物治虫

以微生物治虫包括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昆虫致病菌防治害虫。

①细菌昆虫致病细菌大多属于苏芸金杆菌类,如我国常用的Bt乳剂、青虫菌6号等制剂。这些细菌能产生伴孢晶体,经昆虫取食后能使昆虫得败血病。罹病昆虫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停食、下痢、呕吐等,1—3天后死亡。虫体常呈棕色或黑色,有时体表出现黑斑,虫尸体软,腐臭。苏芸金杆菌类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广的杀虫谱。试验表明,对马兜铃凤蝶和青刺蛾、槟榔红脉穗螟、芸香凤蝶等均有明显防治效果。

②真菌昆虫的致病真菌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黄僵菌、穗霉、虫霉菌等。目前我国利用白僵菌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等农作物害虫取得成功。在一定的空气温湿度条件下真菌孢子萌发,通过昆虫皮肤、口腔、气孔等侵入虫体,罹病昆虫表现运动呆滞,食欲减退,呈萎靡乏力状态,皮色无光泽,有些虫体上有褐色病斑或病点,吐黄水。由于真菌在虫体内大量繁殖形成草酸钙结晶,最后虫体死亡僵硬,体表长满菌丝或孢子。致病昆虫病程较长,约3—15天后死亡。据文献记载,白僵菌寄生范围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及蟎类等200余种害虫,其中对防治玉米螟、苹果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松毛虫等20多种害虫已在生产上应用。在药用植物上,我国报道有穗霉〔Nomurraearileyi(Farlow)Samson〕、寄生紫苏野螟(PyraustaphoenicealisHübller)、蛔蒿夜蛾(MelicleptriascutosaSchiffermüller)、白僵菌寄生肉桂木蛾(Thymiatrissp.)等。

③病毒昆虫的病原病毒有核多角体病毒和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罹病昆虫表现烦躁、食欲不振;横向肿大,皮肤易破并流出乳白色或其它颜色的脓液。病程一般较长,约感病一周后死亡,虫尸常倒挂在枝顶。寄生昆虫的病毒专化性较强,一般一种病毒只能寄生一种昆虫。

(3)不孕昆虫的利用

在一定范围的害虫流行区,连续大量地释放人工饲养经辐射或化学物质处理,导致不育的虫体,使其与自然种群竞争、交配,经若干代后就能抑制自然种群的繁殖,甚至达到基本消灭的目的。如美国使用此项技术于1955年彻底消灭东南亚螺旋椎蝇。此后,世界各国对农业和家畜的100种害虫进行了辐射不育的研究,其中30余种害虫获得成功。我国也开展了这项研究,对大面积栽培的药用植物重要害虫作此尝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4)昆虫激素的利用

昆虫激素或称荷尔蒙,是昆虫体内腺体所分泌的物质,它可调节昆虫生长变态、生殖、滞育、代谢等重要生理活动。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性信息素(又称性外激素)研究较多,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法或迷向法防治害虫,已成为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我国应用性信息素防治梨小食心虫已在华北果树上应用成功。药用植物中金银花尺蠖在应用性信息素防治研究上已获得进展。此外对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等研究表明,用过量的外源激素处理,可使害虫产生畸形,而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将来这些激素有希望成为新杀虫剂或生长调节剂。

(5)颉颃作用和交叉保护作用在防治病害上的应用

一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这种现象称颉颃作用。颉颃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称抗菌素。用抗菌素或抗生菌防治病虫害已获得显著成绩。我国研制成功的庆丰富素、链霉素、井岗霉素、内疗素及“5406”、哈茨木霉等抗生菌及抗生素已在防治病害中起了重要作用。

在药用植物上利用抗生菌或抗菌素防治病害也取得一些成果。例如用5406菌肥有效地抑制荆芥茎枯病,用哈茨木霉防治甜菊白绢病均取得良好效果。

用非病原微生物有机体或不亲和的病原小种首先接种植物,往往导致这些植物对以后接种的亲和性病原物的不感染性,即类似诱发的抵抗性,这称为交叉保护。利用这一现象防治植物病害已有不少成功事例。近年我国研究利用N4弱毒系于幼苗期接种番茄,对强株系的侵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有刺激和控制植物生长的作用。因此获得明显防病增产效果,现已在生产上应用。在药用植物上,用交叉保护法防治枸杞黑果病已获初步成功。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包括用温度、光、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等物理方法来防治植物病虫害。温度和光的应用较为普遍。

不少昆虫具有趋光性,特别是趋于短光波光源。因此生产上常用短光波的黑光灯诱集害虫,也有用普通白炽灯或白炽灯与黑光灯合用的双光源诱虫,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在浙江用黑光灯诱集为害贝母的铜绿丽金龟;在山东灯诱北沙参钻心虫及蛔蒿夜蛾等均能诱集大量成虫。此外,不同颜色是不同光波反射的结果,因此,昆虫对颜色的趋性也是趋于某种波长的光波的一种反映。利用蚜虫趋于黄色的特性,用黄板诱蚜;相反,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即有翅蚜迁飞,见到地面有银灰色就不降落到地面植物上为害,因此用银灰色薄膜置于田间,就可以避蚜,取得一定的治虫效果。

近年,利用核辐射技术防治害虫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它主要包括(1)辐射不育防治害虫。(2)辐射诱变防治害虫。用诱变剂量辐照害虫,使其突变,再将这种突变体培养成系,经人工大量饲养后释放到野外,使其与野外昆虫交配,其后代就会因不适应环境条件而死亡或后代性比高,如明显地偏于雄性,使种群数量逐代减少,直到被消灭。(3)辐射直接杀虫技术。用缓期致死或致死剂量辐照害虫,直接将害虫杀死。对药材仓库害虫就可试用此法防治。

(四)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防治在防治病虫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仍为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其它防治方法尚不能完全代替它。

化学防治主要优点是使用方便,见效快,防治效果好。但由于近年农药使用量很大,大量农药投入到环境中去,又因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及病虫害抗性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根据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和理论基础,化学防治必须符合综合防治的要求。即要用生态学观点统帅化学防治。这是几十年前人们根据农田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提出的。

2《*辞典》:砒石

2.1出处《开宝本草》

2.2拼音名PīShí

2.3砒石的别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信砒(孙用和),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

①老法

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与煤、木炭或木材烧炼,然后升华,即为信石。此法设备简单,但有害健康。

②新法

选取纯净的雄黄,砸成10厘米上下的块,点燃之,使雄黄燃烧,生成气态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为信石。二氧化硫另从烟道排出。

2.5原形态①砷华

等轴晶系。晶体为八面体,通常为无定形的粒状、块状及粉末状。颜色为白色,常带淡黄或淡红色。条痕白色或淡黄色。光泽玻璃状或绢丝状,断口参差状。硬度1.5。比重3.7~3.72。系由它种砷矿分解而成。与它种含砷矿共生。纯粹者较少。

②毒砂,详"礜石"条。

③雄黄,详"雄黄"条。

2.6性状有红信石、白信石两种,药用以红信石为主。

①红信石

又名:红矾、红砒。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白色,有黄色和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泽玻璃状、绢丝状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可口尝。以块状、色红润、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

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无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泽玻璃状、绢丝状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可口尝。以块状、色白、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以上药材,产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

2.7化学成份砒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白色,八面体状结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热可以升华,故精制比较容易;升华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为As2O2。红砒是除含As2O2外尚含红色矿物质的一种砒石。

2.8药理作用三氧化二砷具有砷剂的基本药理和毒理。砷有原浆毒作用,且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并使肝脏脂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枯痔散中含有白砒,如给兔耳每日涂敷,可致干性坏死,以至脱落;实验表明,不含三氧化二砷的制品则无此作用。枯痔散中含砷量为8~16%左右,易自粘膜面吸收,应用不当,可致急性砷中毒。作为杀灭虫害的农药,误服中毒者亦有报道。急性中毒症状有呕吐、淘米水样腹泻、蛋白尿、血尿、眩晕、头痛、紫绀、晕厥、昏睡、惊厥、麻痹,以至死亡。暴发型可无上述明显症状,迅即发生虚脱、惊厥、麻痹而死亡。一般认为砷与含巯基酶结合,影响酶的活性,从而严重干扰组织代谢,出现中毒,所以临床急救时皆用二巯基丙醇解毒。

2.9炮制去净杂质,砸碎,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为细粉。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龙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从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却入瓶盛,于火中煅,别研三万下用之。"

②《日华子本草》:"砒石,醋煮杀毒乃用。"

2.10性味辛酸,热,有毒。

①《日华子本草》:"暖,有毒。"

②《开宝本草》:"苦酸,暖,有毒。"

③《纲目》:"辛酸,大热,有大毒。"

2.11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肠、胃。"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2.12功能主治劫痰截疟,杀虫,蚀恶肉。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

①《日华子本草》:"治疟疾,肾气。"

②《本草别说》:"以冷水磨服,解热毒,治痰壅。"

③《纲目》:"除齁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疬。"

2.13砒石的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5厘。外用:研末撒、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2.14注意有大毒,用时宜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日华子本草》:"畏绿豆、冷水、醋。"

2.15附方①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一两半(好者,水略润少时,以纸裹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腊茶清极冷吞下,临卧,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②治疟疾:人言一两(为末),飞面四两(与人言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用),白扁豆(末)二两,细茶(末)二两。上同和匀。每服小半钱,巳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茶荡净。忌食酒面鱼等物。(《丹溪心法附余》不二散)

③治寒热店疟:人言一钱,绿豆(末)一两。为末,无根井水丸绿豆大,黄丹为衣,阴干。发日五更,冷水下五、七丸。(《本事方》)

④治休息痢经一、二年不差,羸瘦衰弱,兼治脾疼腰痛:砒(成块好者,乳细)、黄蜡各半两。上将黄蜡熔开,下砒,以柳条七个,逐个搅,头焦即换,俟用足取起,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痢,冷水下,脾疼亦然;腰痛冷酒下;并食前。小儿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汤使同上。(《局方》缚虎圆)

⑤治诸虫痛:砒黄(细研)一两。用水浸饮饼心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用煮肉汤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砒黄丸)

⑥治五痔:好白矾四两.生砒二钱五,朱砂一钱(生研,令十分细)。上各研为细末,先将砒安在建盏中,次用白矾末盖之,用火煅令烟绝,其砒尽随烟去,止是借砒气于白矾中,将枯矾取出,研令十分细。先看痔头大小,将所煅白矾末入生朱末少许,二味作一处,以水调令稀稠得所,用篦子涂在痔上,周遭令遍,日三上;须仔细看痔头颜色,转焦黑,乃是取落之渐,至夜自有黄膏水流出,以布帛衬之,至中夜更上药一遍,至来日依旧上药三次,纵有些小疼痛不妨。换药时,用新水或温汤,在痔侧以羊毛笔轻手刷洗痔上,去了旧药,却上新药。次用荆芥汤洗之,三、二日之后,黄膏水流出将尽,仍看痔头焦黑为度,以篦子敲打痔头,见得渐渐坚硬黑色,却于枯药中增添生朱减退白矾,自然药力慢缓矣。(《魏氏家藏方》枯药)

⑦治瘰疬:信州砒黄细研,滴浓墨汁丸如梧桐子大,于铫子内炒令干后,用竹筒子盛。要用于所患处灸破或针,将药半丸敲碎贴之,以自然蚀落为度。觉药尽时更贴少许。(《灵苑方》)

⑧治鼠疬:信石(入绿豆同研)、斑蝥(去足、羽,为末)。上面糊为丸,黄丹为衣。用时打破,以醋浸一宿,其疮先以艾灸,次用此末。(《朱氏集验医方》)

⑨治走马牙疳:一用北枣去核,入信(石于)枣内,烧灰擦于肿处。(《普济方》)二信砒、铜绿各一分。研为细末,摊纸上。涂疳蚀处。(《普济方》青金散)

⑩治皮肤癌:白砒二钱,小麦粉一两。将小麦粉制成不粘手程度的浆糊状,加白砒,捻成线状细药条。用时将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局麻后,用1号注射器针头在肿块周围0.5公分处刺入肿瘤根部,然后将药条由孔处插入,用无菌敷料盖上,待肿块脱落后,每日换药膏(用滑石粉一斤,煅甘石粉三两,朱砂一两,冰片一两,淀粉二两。共研细末,香油调成糊状)至愈。(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黑药条)

⑾治遍身生云头癣,作圈如画,或大如钱,或小如笔管文印:砒石一、二分。研极细,以米汤五、六匙稀调。以新毫笔以癣圈涂之。(《本草汇言》)

2.16各家论述①《纲目》:"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而砒霜之毒尤烈,鼠雀食少许即死,猫犬食鼠雀亦殆,人服至一钱许亦死,虽钩吻、射罔之力,不过如此,而宋人著《本草》,不甚言其毒,何哉此亦古者礐石之一种也。若得酒及烧酒,则腐烂肠胃,顷刻杀人,虽绿豆、冷水亦难解矣,此物不入汤饮,惟入丹丸。凡痰疟及呴喘,用此真有劫病立地之效。但须冷水吞之,不可饮食杯勺之物,静卧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发,即作吐也。其燥烈纯热之性,与烧酒焰消同气。寒疾湿痰,被其劫而怫越顿开故也。凡头疮及诸疮见血者,不可用此,其毒入经,必致杀人。"

②《本草汇言》:"砒石,祛时疟,除呴喘,化瘀肉之药也。凡时行疟疾,因暑热外受,生冷内伤,寒热不均,相因病疟,内蓄痰涎,伏于营分,故发则寒热往来,头眩胸闷,少服一厘,冷水吞下,伏涎顷消,故疟疾可止。如呴喘之病,因肺有伏积冷涎,或触冒寒暑风湿之邪即发,或遇怒色劳伤即发,或值饥饱失度即发,少用一、二厘,温汤调服,伏涎顿开,故呴喘可除。如化瘀肉一证,凡痈疽发背,诸溃疡证,脓血内闭不出,瘀肉坚硬不腐,以致脓溃日深,生肉日败,以砒石末数厘,和入黄蜡条内,纳入痈毒疮中,则瘀腐白化,脓血自行,但见效即去,不可多用久用也。然大毒之性,又不可轻行妄试,如疟疾邪未汗出,表邪未清(宜清解温散),或久疟阴虚阳乏(宜大补气血),砒石不可用也;如呴喘肺热里虚,或兼阴虚劳损(宜滋养正气),砒石不可用也;如瘀肉不化,由于阳气不充,胃虚不食,痈疡见七恶而神气萎弱者,砒石不可用也。"

2.17砒石的临床应用①治疗结核病

将红矾制成5%溶液,用离子透入法直接透入到病灶上;或将红矾经三次升华精制后,制成2%等渗溶液行静脉注射;或将红矾加水煮沸,利用其蒸气熏蒸一定部位。治疗肺结核、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瘘管,均获得一定效果。治疗中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出现。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白砒3分,白矾、淡豆豉各3钱共研细末,制成散剂、丸剂或胶囊。成人每天0.5克,于睡前用冷开水送服,100天为一疗程。忌油腻食物。治疗69例,临床治愈7例,显效20例,好转35例,其余无效。本品有毒,服后往往有腹部不适及脸面浮肿,唇舌发麻,浑身酸疼等反应。副作用严重者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

③治疗花斑癣(汗斑)

取白砒1份,硫黄10份,密陀僧10份,共研成粉末过筛,加等量姜汁和醋调成糊状。用时以鲜茄蒂蘸白砒糊剂涂擦患处,擦后立即在日光下晒1小时左右(如日光不强可适当增加10~20分钟),在日浴过程中仍可反复在患处涂擦糊剂2~3次。上、下午各治疗一次.治疗中不可擦破皮肤;如果皮肤原有破损,须待破损愈后再用。药物不可入口及接触粘膜。治愈后衣、被、毛巾等均应彻底清洗后煮沸。观察14例,治疗2~3天患处即见淡黑色痂皮(结痂后停药),4~8天后即脱屑而愈。治程中未发观任何副作用。

2.18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砒石的方剂砒石膏音:pīshígāo《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砒石膏组成:红砒石3g,水银3g,生明矾15g,硫黄...

三品一条枪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二方。处方:明矾二两,砒石一两五钱,雄黄二钱四分,乳香一钱二分。明矾60克...

花斑癣特灵g,石硫黄9g,煅明矾4g,蜜陀僧615g,红砒石2g,轻粉3g,蛇床子6g,海浮石4g。制法:上...

冰蛳散二方。处方:大田螺(去壳,日中线穿晒干)五枚,煨砒石一钱二分,冰片一分,硇砂二分。大田螺5枚(去壳,...

用药禁忌、鳖甲。3)矿物药类:代赭石、水银、锡粉、硇砂、砒石、芒硝、硫黄、雄黄。其中有些是剧毒药,如砒石、巴...

更多用到中药砒石的方剂古籍中的砒石《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为之使。)艾叶(苦酒、香附为之使。)茺蔚制三黄、砒石。薇衔(得秦皮良。)夏枯草(土瓜为之使。伏汞、砂...

《推拿抉微》:[第三集·治疗法]喘哮症斯愈,脉亦随之而平。本草所训,性味猛烈,惟麻黄砒石,可以开其关,而劫其痰,麻黄能发汗,一列哮症,虽...

《三指禅》:[卷二]哮症脉乱无妨论斯愈,脉亦随之而平。本草所训,性味猛烈,惟麻黄、砒石,可以开其关而劫其痰。麻黄能发汗,一到哮症,虽盛...

《本经逢原》:[卷一石部]石热鼠蚀,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发明时珍云∶石与砒石相近,性亦相类。但砒石略带黄晕,石全白,稍有分辨...

《疡医大全》:[卷三十九救急部]解救砒霜门主论

(程惠珍)

药用植物虫害,从广义上讲以有害昆虫为主,还包括有害蟎类、软体动物和鼠类等。这里主要讲药用植物有害昆虫。

一、药用植物害虫生物学

(一)药用植物害虫的生长、发育及其与防治的关系

昆虫的个体发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胚胎发育,由卵受精开始到孵化为止,是在卵内完成的。第二阶段为胚后发育,是由卵孵化为幼虫后至成虫性成熟为止的整个发育时期。

1.卵

卵是一个大型细胞,卵表面被有卵壳,具各种刻纹和色泽,呈高度的不透性,起着保护作用。在用农药杀卵时,须选用渗透性较强的药剂才能奏效。药用植物害虫种类不同,卵的大小、形状、色泽亦异。常见的长圆筒形(负蝗)、椭圆形(枸杞负泥虫)、半球形(射干钻心虫)、球形(马钱天蛾)、具柄型(草蛉)等。掌握害虫卵的形态,对识别害虫种类和适期防治有重要意义。

2.幼虫的孵化、生长和脱皮

当卵完成胚胎发育之后,幼虫破壳而出,这个过程叫孵化。从卵产生到幼虫孵化的一段时期称为卵期。卵期长短,依昆虫种类和气候条件而不同。幼虫期是昆虫生长时期,经过取食,虫体不断长大。但由于昆虫属外骨骼动物,具有坚硬的体壁,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受到体壁的限制,不能再行生长。因此,必须将旧的表皮脱去,方能继续生长发育,这种现象称为脱皮。幼虫孵化之后,称为一龄幼虫。第一次脱皮后称为二龄幼虫,以后每脱一次皮,就增加一龄,最后一次脱皮就变成蛹(完全变态昆虫)或直接变为成虫(不完全变态昆虫)。幼虫最后停止取食,不再生长,称为老熟幼虫。昆虫脱皮次数依种类而不同,同一种昆虫也可能因条件变化,脱皮次数略有差异。害虫的食量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在高龄阶段进入暴食期,对药用植物造成严重为害。因此,在低龄幼虫期,害虫食量少,抗药力较弱时,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而老熟幼虫和蛹抗药性很强,不易防治。

3.变态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系列的形态变化现象称为变态。所变的形态称为虫态。昆虫的变态可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两种。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若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均与成虫基本相同,只是翅未长好,生殖器官未成熟,如蝼蛄、蝽、蚜虫等。完全变态的昆虫在个体发育中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生活习性极不相同,老熟幼虫经最后一次脱皮变为蛹,由蛹羽化为成虫,如蛾、蝶、蝇和甲虫等。

4.羽化和产卵

5.世代和生活史

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或更确切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史)。有些昆虫,在一年中的同一时期,常可发现前后世代的各种不同虫态,这种现象称为世代重叠。如枸杞负泥虫一年发生5代,槟榔红脉穗螟一年发生8代以上,造成世代重叠现象。了解害虫的生活史,每个世代的发生期和每个虫态的初发期,盛发期以及害虫侵害的危险期等,就可抓住害虫生活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治。

6.休眠和滞育

害虫的越冬和越夏阶段有一定的处所,是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是防治的重要时期,应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及时防治。

(二)昆虫的行为和习性及其在防治上的利用

害虫的种类不同,其生活习性也各异,掌握其行为和习性,常可作为制定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1.趋性

(1)趋光性

是通过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通常所谓正趋光性,系指夜出活动的昆虫,对弱光有正趋性而言。害虫防治上常用趋光性以诱杀害虫或统计害虫发生消长情况,作为测报虫情的依据,已是历年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具有负趋光性的昆虫,如地下害虫等,则可用覆盖堆草等方法进行诱杀。

(2)趋化性

是对化学物质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刺激主要通过嗅觉和味觉器官。昆虫常借正趋化性而找到食物。例如蜂、蚁、蝇及蛾类大多数对糖液有正的趋性,菜粉蝶对含有芥子油成分的十字花科植物有特殊的趋性,因此可以正确找到产卵寄主和食物。许多昆虫在其性成熟后,可分泌出性诱物,吸引异性前来交尾。昆虫对某些化学物质又常表现为负的趋性,如樟脑可以驱除衣鱼、蜚蠊,木榴油可以驱除白蚁等。利用昆虫的正趋化性可以诱杀害虫,如用发酵糖浆可诱杀地老虎、粘虫等多种害虫;制备毒饵、毒谷用以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利用天然性诱物或合成性诱剂诱杀害虫或进行测报。至于各种驱避剂的利用是针对具有负趋化性的昆虫而设置的,如樟脑等的利用。

(3)趋温性

昆虫是变温动物,需要一定的温度以保护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当处于适温时,呈相当安静的状态,若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适温,昆虫将向适当的温度移动,因此表现出正的或负的趋温性。例如北京地区枸杞负泥虫越冬成虫于春季4月10日前后,在天暖和的中午成虫大量聚集在刚抽出新嫩芽的枸杞枝条上,承受太阳热力,并取食嫩梢为害。早、晚气温较低,越冬成虫又潜入土中。因此利用其成虫的趋温性,可在4月中旬,在枸杞地上撒药,防治成虫,这样可以减少在枸杞上直接喷药的次数,减少农药残留。

2.食性

3.假死性

有些害虫,当受到外界惊扰时,立即从植株落至地面,暂时不动,这种现象叫做假死性。如金龟子、大灰象甲,在防治上可利用这一习性将其震落捕杀。

此外昆虫还有迁移,如大灰象甲等,群集习性,如檀香粉蝶等。了解昆虫的这些习性,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昆虫的保护适应

(1)保护色

昆虫常变化体色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借以避免敌害的侵袭。如蝗虫夏季绿色,秋季黄色。

(2)拟态

昆虫常模拟生物场所周围物体或其它生物的形态而避过敌害称为拟态,如金银花尺蠖幼虫在枝条上栖息,形似小枝;食蚜虻成虫体色和姿态模拟蜜蜂等。

(3)警戒色

昆虫常具有各种自卫能力,同时具有特异的形状和鲜明色彩,使外敌不敢侵犯,如刺蛾类幼虫的鲜艳体色,毒蛾科昆虫的丛毛等。

此外,有些昆虫具臭腺遇外敌放臭气,如蝽;有的放出烟雾,如步行虫等,均是昆虫对环境的有利适应。

(一)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包括温度(热)、湿度(水)、光、风等,其中以温湿度影响为最大。

1.温度

昆虫是变温动物,没有稳定的体温,其体温基本上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外来热,昆虫的新陈代谢与活动都受外界温度的支配。一般害虫有效温区为10—40℃,适宜温度为22—30℃。当温度高于或低于有效温区,害虫就进入休眠状态;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害虫就要死亡。不同种类的害虫,对温度的反应和适应性也不同。同种害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反应也不相同。如粘虫,卵、幼虫、蛹及成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7.3℃、12.6℃、9.0℃。同种害虫也因地区、季节、虫期和生理状态等不同,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也有差异,如栖息在北方的害虫较南方的耐低温;滞育状态的害虫对低温的抵抗能力最强。停止发育或以达成熟的虫期,抗低温能力稍差,正在发育的虫期则最差。

2.湿度

湿度对害虫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发育期的长短、生殖力和分布等方面。昆虫在适宜的湿度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如天牛肿腿蜂在25—30℃温度下繁殖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5—80%,低于70%或高于85%,天牛肿腿蜂的产卵量就减少。昆虫种类不同对湿度的要求范围不一,有的喜干燥,如蚜虫之类;有的喜潮湿,如粘虫在16—30℃范围内,湿度越大,产卵越多,在25℃温度下,相对湿度90%时,其产卵量比相对湿度40%以下时多一倍。一般来说,昆虫对温湿度各具有其特殊的要求,但在温度适宜时,对不适宜湿度的适应力常稍强些,而在温、湿度都不适宜的情况下,将抑制其生长、繁殖,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光、风等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光与温度常是同时起作用的。光还影响昆虫寄主植物的生长,因此也间接地影响害虫。风能影响地面蒸发量、大气中的温湿度和害虫栖息的小气候条件,从而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风还可以影响某些害虫的迁移,扩散及其为害活动。

(二)土壤因子

土壤是昆虫的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大约有98%以上的昆虫种类在生活史中都与土壤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有些种类终生生活在土壤中如原尾目、弹尾目昆虫以及蝼蛄、伪步行虫等。许多昆虫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或在一定季节内生活在土壤中,如蝗科仅在胚胎发育时期生活在土中,步行虫科、叩头虫科、金龟子科及部分鳞翅目昆虫某些虫期生活在土壤中,如地老虎等是在土壤表面或植物上产卵,幼虫孵出后钻入土中。如射干钻心虫,成虫产卵于土中,幼虫孵化后蛀入心叶为害,随着虫龄增大,钻入地下茎为害,其蛹栖息于土壤中。某些害虫则以一定虫态在土中越冬。因此,土壤的物理结构、酸碱度、通气性和温湿度等,对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都有影响,特别是对地下害虫的影响最大。如蝼蛄用开掘足在土内活动,故在砂质壤土中利于活动,为害重;而粘土壤不利其活动,为害轻。又如蛴螬喜在腐殖质多的土壤中生活,金针虫喜在酸性土壤中生活,小地老虎则多分布于湿度较大的土中。在地下害虫尤其是金龟子产卵期,土壤过于干旱不利其产卵和卵孵化,因此地下害虫产卵期,人为控制土壤湿度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

(三)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食物和天敌两个方面。它主要表现在害虫和其它动、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上。害虫一方面需要取食其它动、植物作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其它动物的吸取营养的对象,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表现出生物因子的复杂性。食料的种类和数量对于害虫的生长、繁殖和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单食性害虫的分布,首先为其食料的有无所限。如山茱萸蛀果蛾、枸杞实蝇分别只以山茱萸和枸杞为食料,没有山茱萸或枸杞的地方就没有这种虫。多食性害虫,食料对其分布的影响就较轻。但是每一种害虫,都有它最适宜的食料,食料越合适,就越有利其发生发展。如枸杞负泥虫喜食颠茄、枸杞等;姜弄蝶喜食砂仁、益智、姜等,是姜科药材的重要虫害之一。在自然界中,凡是能消灭害虫的生物,通称为天敌,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害虫消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害虫的天敌主要有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寄生线虫等。

(四)人为因子

人类的生产活动对于害虫的繁殖和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生产活动,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及时组织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在国际和国内的种子、种苗调运中,实施植物检疫制度,可以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播蔓延。如地中海实蝇、美国白蛾都是主要的检疫对象。当人们进行垦荒改土,兴修水利,采伐林木及牲畜放牧等生产活动时,也就同时改变了这些地区的自然面貌,改变了害虫的生态环境,有些害虫因寻不到食物而逐年减少,但也有些害虫因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繁殖猖獗,这就必须调查研究,以便有效地进行防治。

三、药用植物重要害虫种类及其为害

一般农作物上的很多害虫都可为害药用植物,同时药用植物还受不少特有的害虫为害。因此药用植物的害虫种类繁多,不少种类尚未调查清楚或未作较深入的研究。就农业害虫学科来讲,药用植物害虫是一个年轻的分支,有待于今后加强研究。现就目前调查研究已掌握的药用植物重要害虫种类及其为害情况分述如下。

(一)蚜、蚧、螨类等刺吸口器害虫

1.蚜虫

蚜虫在药用植物上为害十分普遍,有些是蚜虫的终生寄主,有些是乔迁寄主,几乎绝大多数药用植物都或多或少受蚜虫的为害,其中重要种类有为害红花、牛蒡等菊科药材的红花指管蚜〔Uroleucongobonis(Matsumura)〕、为害金银花的中华忍冬圆尾蚜(AmphicercidussinicericolaZhang)、为害伞形科药材的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heraclei(Takahashi)〕、为害萝藦科药材的萝藦蚜(Aphisasclepiadis-Fitch)、为害数十种药用植物的桃蚜等。

2.介壳虫

一般南方药用植物(尤其是木本南药)上发生普遍较重,北方药用植物为害较轻,且不普遍。常见的种类有为害多种木本南药的粉蚧、为害槟榔等的椰圆盾蚧(AspidiotusdestructorSignoret)、为害卫矛科、柿科、鼠李科、大戟科等药用植物的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usGreen)、为害人参的软蚧等。

3.螨类

药用植物中少数种类受蟎类为害较重。主要种类有为害地黄等多种药材的棉红蜘蛛、为害枳壳等的桔全爪蟎〔Panonychuscitri(McGregor)〕、为害枸杞的瘿蟎(Eriophyessp.)、为害望江南等多种药材的短须蟎等。

蚜虫、蚧壳虫和蟎类等刺吸口器害虫因吸食寄主汁液,造成黄叶、皱缩甚至植株叶、花、果脱落,严重影响植株生长甚至造成死亡。这类害虫常为传播病毒病的媒介,致使病毒病蔓延。蚜、蚧类害虫分泌的蜜露导致霉菌感染发生煤烟病,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或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产量和商品质量。这类害虫由于发生量较大,世代多,因此用药水平普遍较高,而发生期(或施药期)常和药用部位采收期有较大矛盾,往往容易造成农药污染等问题。因此生产上应注意及早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并积极开展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二)咀食叶片(或花、果等)害虫

这类害虫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和少数膜翅目(叶蜂)害虫。它们主要咀食药用植物叶,少数食花、果,造成叶片千窗百孔或吃成网状。如为害伞形科药材的黄凤蝶、为害枸杞、颠茄等茄科药材的枸杞负泥虫(LemadecempunctataGebler)、为害大黄等蓼科药材的蓼金花虫、为害板兰等十字花科药材的菜青虫等。有些严重的暴食性害虫如为害蛔蒿的蛔蒿夜蛾(宽胫夜蛾)和为害黄芪的芜菁,为害金银花的金银花尺蠖,可使植株几天内成为光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这些害虫要密切注意田间消长动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猖獗为害。

(三)钻蛀性害虫

1.蛀茎性害虫

这类害虫主要包括鳞翅目木蠹蛾科、透翅蛾科,木蛾科和鞘翅目天牛科的一类害虫。它们钻蛀药用植物枝干,造成髓部中空,或形成肿大结节和虫瘿,影响输导组织功能,造成枝干易折断,生长势弱,严重者可致植株死亡。如为害金银花的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grayiiWhite)、柳干木蠹蛾和豹蠹蛾,为害木瓜的星天牛、为害菊花等菊科药材的菊天牛(PhytoeciarufiventrisGautier)、为害瓜蒌的瓜蒌透翅蛾(MelittiabombyliformisCramer)为害肉桂的肉桂木蛾(Thymiatrissp.)和为害檀香等多种南药的檀香拟木蠹蛾等。

2.蛀根茎类害虫

这类害虫蛀食心叶及根茎部造成生长点被破坏,根茎或根部中空,直接影响根茎类药用植物产量,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如为害北沙参的北沙参钻心虫(EpinotialaucanthaMeyrick)、为害射干的环斑蚀夜蛾〔Oxytripiaorbiculosa(Esper)〕等。

3.蛀花、果、种子害虫

这类害虫主要包括鳞翅目螟蛾科、蛀果蛾科、双翅目实蝇科、膜翅目小蜂总科等一些种类。它们常常是直接为害药用部位,为害率几乎和损失率相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蛀食槟榔花果的红脉穗螟(TirathabarufivenaWalker)、蛀食山茱萸果的山茱萸蛀果蛾(AsiacarposinacornusvoraYang)、蛀食红花花蕾、种子的红花实蝇(AcanthiophilushelianthiRossi)、蛀食枸杞果的枸杞实蝇〔Neoceratitisasiatica(Becker)〕、蛀食黄芪种子的广肩蜂(Bruchophagusspp.)等。

钻蛀性害虫为害药用植物普遍,无论是木本、草本、藤本均有这类害虫为害,不少种类直接蛀食药用部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同时防治难度较大,一旦蛀入,一般防治方法很难奏效。因此这类害虫应是药用植物害虫的主要研究对象。

(四)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害虫,并称土壤害虫。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包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蚜、根蚧、根象、根天牛、根叶甲、白蚁等十余种。尤其以前四类最为重要。分布广泛,为害药用植物和大田作物严重,同时因药用植物根部被害后造成伤口,导致病菌侵入,引起各种土传病害,造成更大损失。

1.发生及其为害情况

我国地下害虫近年发生总的概况是:蝼蛄基本控制为害,蛴螬发展蔓延,金针虫局部地区严重,新的种类近年也有发生。非洲蝼蛄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华北蝼蛄分布于我国北部。沟金针虫、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richiadiomphaliBates)普遍发生在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东北各地为主。细胸金针虫(AgriofesfuscollisMiwa)分布在东北、西北低洼多湿地区,铜绿丽金龟(AnomalacarpulentaMotsihulsky)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江、浙一带普遍发生。

2.为害方式

大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1)在土内啮食种子和幼苗的根,造成缺苗断垄,如蝼蛄食害幼苗基部呈不整齐的麻丝状残缺;蛴螬为害幼苗呈较整齐的切口;金针虫咬成孔洞或吃种子。(2)取食药用部位地下根、茎,地老虎类生活于土中,夜晚出土活动,为害植株近地上部分,咬断后将其植株拖入窝中取食。(3)金龟子食害红花、人参、玄参等的果实和花蕾。(4)蝼蛄在土中串成纵横交叉的隧道,使幼苗根部与土层分离,造成幼苗枯萎。

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地下害虫对药用植物为害普遍,尤其是约占药用植物70%的根茎类中药材,受地下害虫为害,直接造成商品部位的损坏,商品规格下降,影响产量和质量。同时因地下害虫为害,造成伤口,导致病菌感染,引起各种土传病害发生,尤其是根腐病严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药用植物虫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

四、药用植物虫害特点

由于药用植物本身的栽培技术、生物学特性和要求的生态条件等有其特殊性,因此也决定了药用植物虫害和一般农作物虫害相比,有它自己的特点,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害虫种类复杂,单食性和寡食性害虫相对较多

药用植物包括草本、藤本、木本等各类植物;生长年龄有一年生、几年生甚至几十年生。害虫种类相当复杂、繁多。由于各种药用植物本身含有它特殊的复杂的化学成分,这也决定了有某些特殊害虫喜食这些植物或趋向于这些植物上产卵。因此药用植物上单食性和寡食性害虫相对较多。例如枸杞实蝇、山茱萸蛀果蛾、射干钻心虫(环斑蚀夜蛾)、栝楼透翅蛾、白术术籽虫、槟榔红脉穗螟、萝藦蚜、红花指管蚜、肉桂木蛾、细辛凤蝶、黄芪籽蜂等,它们只食害一种或几种近缘药用植物。在药用植物上常常发现新的虫种或新记录,因此,加强药用植物害虫种类调查研究,将有助于我国昆虫区系研究趋于更加完善。

(二)地道药材和虫害的关系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有历史形成的主产区也有引种栽培的新植区,在主产区栽培的药材称为地道药材。由于地方昆虫区系决定了地道药材的害虫种类,又因主产区相对种植面积较大,长期栽培,虫源积累较

THE END
1.花卉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园林杂谈2、防治方法:有机质丰富的新土可用于病害严重的苗圃。在发病初期,用65%敌克松或地菌杀死600-800倍液体,1%高锰酸钾喷洒1200-1500倍液体,50%多菌灵湿性粉末消毒土壤,每平方米消毒5-6克。 以上是常见的花卉病虫害防治措施和解决方案,仅供参考,植物和人,也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及时了解花卉的常见病害,以便更好地培...https://www.cmeii.com/anlizhanshi/131342.html
2.山西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 Ⅰ考试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一》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业(包括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基础课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https://mtoutiao.xdf.cn/kaoyan/202312/13554077.html
3.常用植物病害图谱灰霉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 番茄 中文名 灰霉病 ...https://www.meipian.cn/1g7de7jp
1.第三节园艺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2)调查方法:选样株5~10株,调查植株上种实(按不同部位采集同等数量的果实和,一般果实大的采20个,果实小的采20个以上)。 (二)病害调查 病害调查主要是调查园艺植物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发病率是指感病数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它表明病害发生的普遍性。病情指数也叫感病指数,它表明病害发生的严重性。 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88527545?courseId=88527521
2.龙海区华侨幼儿园万科分园物业管理服务采购项目服务类采购项目附件成交金额≤100万元部分,收费费率为1.50%;100万元<成交金额≤500万元部分,收费费率为0.8%;(2.1.1代理服务费收取方式:成交供应商应在领取成交通知书的同时以转账、电汇或现金付款方式一次性向漳州市天宏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缴纳代理服务费;2.1.2代理服务费缴交银行帐号:开户名称:漳州市天宏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开户银行:兴业...http://zfcg.czj.zhangzhou.gov.cn/upload/document/20220920/c7634c1e2dd7459a826c73e321e35ebe.html
3.植物学实习报告(通用15篇)植物学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https://www.ruiwen.com/shixibaogao/3397711.html
4.种辣椒作文范文20篇(全文)辣椒常见几种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第8篇 1 辣椒病毒病 1.1 发病症状 辣椒病毒病发生后造成辣椒“三落” (落花、落叶、落果) , 田间症状十分复杂, 最常见的有2种类型, 其一为斑驳花叶型, 所占比例较大, 这一类型的植株矮化, 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 叶脉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点, 主茎和枝条上有褐色坏死条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1qvn338.html
5.园林植物种植常见病虫害及人工防治方法农技学堂导读:在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下面惠农网小编整理出几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及人工防治方法。 在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下面惠农网小编整理出几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及人工防治方法,一起了解下吧。 1、美国白蛾 ...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58311.html
6.20种植物病害表现,看完你就是植物医生很多花友在养花时,对于植物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致使植物病害或不良反应进一步恶化,结果导致了植物的死亡。 如果在前期能够掌握植物的不良表现,及时诊断治疗,那么也就会避免植物经常性的死亡啦! 1、叶片出现斑点或斑块 如果叶片的斑点或斑块起皱变褐,可能是缺水造成的。 https://www.douban.com/note/570324311
7.2023自学考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复习题9. 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组合。 10. 植物病害症状: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不正常特征。 11. 植物病害病状:植物受害后的不正常表现。 12. 植物病害病征:病原物在病株上的表现特征。 13. 植物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原物对寄主侵染并引起发病的过程,简称病程。 这是一个连续功能失调...https://www.oh100.com/kaoshi/zikao/shiti/371572.html
8.浙江2020年8月自考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06635真题自考19. 幼苗猝倒病是园林植物的常见病害之一,属于根部病害。 20. 银杏茎腐病只发生于银杏这一种植物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21. 昆虫的分体分为3 个体段,并具有六足,大多还具有四翅;其中, 是昆虫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https://www.educity.cn/zikao/220815.html
9.浦东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以节约农业用水、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为引领,以花卉新品种示范(微喷灌)及园艺综合体建设(尙农园)、园艺植物潮汐式灌溉生产示范、名特优蔬菜瓜果新品种示范(滴灌土壤栽培)等项目为载体(平台),根据不同土壤、设施和园艺作物类型,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微喷灌、滴灌、喷洒式、渗透式灌溉技术等),并配套有雨水...https://fgc.shafc.edu.cn/2018/0412/c46a27/page.htm
10.中药资源学总结(精选6篇)2、中药资源异地保护: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即将濒危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苗圃、种植园内,变野生种类为家种家养种类。通过引种、饲养,动物园和植物园不仅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而且扩大了种源。 3、中药资源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目前生物种质保护的较先进手段。离体保护就是利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9z0197z.html
11.园林绿化苗木常见的病虫害(2)病症。植物感染病害后,病原物在病部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为病症。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 ●霉状物。病部产生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如月季灰窃病等。 ●粉状物。病部长有各种颜色的粉状物,如月季锈病、月季白粉病等。 ●颗粒状物。病部产生则不一的颗粒状物,女隙莉花白绢病、兰花菌核病等...http://www.hnqcyljg.com/h-nd-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