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婴护理对90后社区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90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以及解决的方法
90后这一特殊群体在从事母婴护理工作又有着许多优势:
(一)90后学习能力强。90后一方面具有年龄的优势,同时三十岁之内都是很好的学习阶段,90后不仅能够很快对母婴护理技术进行掌握和运用,同时还能理解这些知识的原理,从原理出发,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二)90后大多有艺术方面的一技之长。90后人群不同于以往年代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有一技之长,尤其是在艺术方面较为擅长。90后对音乐,舞蹈,表演方面都很擅长,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母婴护理当中,不仅仅能够有利于开展母婴护理工作,有益于孕妇以及婴儿的成长,同时也是对母婴护理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三)90后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的能力。传统的月嫂,由于学历和学习力的欠缺,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90后而言,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网络来丰富知识,获取最新最详细的知识,更好的运用于母婴护理工作当中。
1运作方法
2.1设置护理专家会诊组高级职称护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日常护理中遇到重症疑难病例或重大抢救时,通过护理会诊对兄弟科室进行专业指导,共同解决护理问题。本院根据专业方向设置4个护理专家会诊组,主要负责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围手术护理、PICC等方面的会诊工作,目前,护理会诊已被列入临床日常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展现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2.3参与教学与培训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体会
一、设置护理专家会诊组
高级职称护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日常护理中遇到重症疑难病例或重大抢救时,通过护理会诊对兄弟科室进行专业指导,共同解决护理问题。本院根据专业方向设置4个护理专家会诊组,主要负责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围手术护理、PICC等方面的会诊工作,目前,护理会诊已被列入临床日常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展现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1.参与孕妇学校教学与咨询
2.参与教学与培训
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参与科研及循证
[关键词]口腔护理;项目教学法;虚拟仿真技术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该方法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参与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能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在很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程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虚拟仿真技术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虚拟仿真技术具有沉浸性、虚拟性、逼真性及交互性等特点。它以构建全系统统一、完整的虚拟环境为典型特征,充分满足了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需求[2]。笔者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结合项目教学法,结合护理岗位要求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情,利用学习通线上学习平台,从教学分析、策略选择、过程实施和效果反思4个方面对其进行教学探讨。
1教学分析
1.1内容分析。本次课选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护理综合实训》情景三基本生活支持技能——任务四口腔护理。该教材实用性强,联合临床实际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口腔护理操作技能是临床护理操作中应用较广泛的一项,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1.3教学目标分析。1.3.1知识目标熟悉口腔护理的目的,熟知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1.3.2能力目标正确实施口腔清洁护理的操作方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1.3.3素质目标培养职业道德,树立人文关怀。
1方法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2名护理人员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对2组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评分为(90.4±5.9)分,优于对照组的(73.9±6.2)分;理论评分为(75.9±6.2)分,优于对照组的(62.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护理管理分层次管理应用效果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对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有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需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本病区的一切资源,使其管理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同时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与任务,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从而为提高医疗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2]。我院将分层次管理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92名护理人员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6人,助理5人、占5%,护士48人、占5%,护师30人、占31%,主管护师及以上13人、占14%;年龄:20岁以下12人,21岁~30岁53人,31岁~40岁31人;学历:中专28人、占29%,大专43人、占45%,本科占25人、占26%。观察组96人,高级责任护士(N4级)11人,占11%(护龄15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主管护师职称、在本专科工作5年以上),资深责任护士(N3级)16人,占17%(护龄8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护师职称、在本专科工作3年以上),责任护士(N2级)24人,占25%(护龄3年以上、中专及以上学历、完成规范化护理培训)、初级责任护士(N1级)17人,占18%(护龄1年~3年、中专及以上学历、参与护理部及本科室的规范化培训)、辅助护士(N0级)28人,占29%(1年内护士、参与护理部及科内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在临床带教3个月);学历:中专28人、占29%,大专43人、占45%,本科25人、占26%;年龄:20岁以下12人,21岁~30岁52人,31岁~40岁32人。2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作者:洪常青王屏伍丽萍陈俊颖刘珍红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福州马高爱医院附设看护学校
福州马高爱医院护士学校向中华护理学会注册
福州马高爱医院护士学校的沿革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临床价值
0引言
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核心,优质的护理管理不但能够让患者享受到专业、科学、高效的护理服务,促进疾病康复[1]。同时对医院整体质量也有提升影响,确保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2]。本院近年来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护理资源、工作压力、患者舒适度的协调,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