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我长大了(15篇)

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2、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

3、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玩具,感受到废旧物品组合创新的乐趣。

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和玩具。

故事挂图:废旧物品若干、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干、课件、制作玩具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一)实物导入:

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个玩具是用什么做成的?还能做成什么?

(二)欣赏故事《由废纸到吸水纸》

1、结合挂图讲故事:

第一幅: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写在纸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幅:这么多的纸成了一堆什么?人们会怎样?

第三幅:人们发现了纸吸收水的原因?人们用这种纸做了什么?

第四幅:技术人员进行了什么实验?发明了什么?

2、引导幼儿简单总结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吸水纸是怎样发明的?并启发幼儿讲出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故事。

(三)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幼儿园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教师小结:

小朋友,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废物变宝。

(四)组合创新和分组操作:

小小设计师《我来变》

你们喜欢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动动小手选择不同的废旧材料,设计有趣的作品,比比谁设计的作品新颖独特。(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活动结束:

办变废为宝作品展,对孩子的创新设计加以肯定和鼓励。

让幼儿继续在玩玩乐乐中进行创新。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一、开始环节

二、基本环节

三、结束环节

四、延伸环节

1、初步了解常见的点心(名称、外形、特征)。

2、尝试学习制作点心:饺子,知道包饺子的过程。

3、激发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饼、油条、点心图片、饺子皮、馅、醋、锅等工具、顺序图。

一、了解常见点心1、引起兴趣:

(1)今天你吃过早餐了吗?吃的是什么?

(2)猜猜老师吃的是什么点心?

(3)出示大饼、油条: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2、你知道还有些什么点心?(幼儿讲述后教师出示图片)

小笼:

(1)这是什么?你吃过吗?味道怎么样?

(2)小笼是怎么吃法?(轻咬皮、蘸醋)馒头:

(1)这又是什么?它怎么和小笼这么象呀?(大小不一)

(2)吃过什么馅的馒头?(菜、肉、奶黄)

馄饨、饺子:

(1)你们认识它们吗?吃过吗?知道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皮子)

(2)出示皮子:哪张是馄饨皮?哪张是饺子皮?(方、园、厚、薄)

3、除了这些点心,你们还吃过、看过、知道哪些点心?

4、总结:这些点心都是中国人发明的点心,中国人真了不起。

二、制作点心

1、今天我们也来学做中华小厨师,来做做中国点心。

2、你们想做什么点心?(饺子)谁知道怎么做?

3、幼儿讲述,教师操作。

4、制作重点:馅不能放得太多,皮不能破。

5、幼儿包饺子,教师指点。

三、图片排序

1、幼儿说说自己包饺子的过程。

2、将包饺子制作过程图片按顺序排列。

四、品尝饺子

1、看看饺子怎么样才算烧熟?(冷水点一下,翻滚)

2、你喜欢吃干的还是湿的?

五、延伸今天我们学做了饺子,下次还想学做什么点心?可以请爸爸、妈妈在家教我们学做点心,然后我们到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里制作各种好吃的点心。

孩子们在玩橡皮泥的时候,最爱做花卷、馒头等点心,在捶打、揉捏橡皮泥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动手制作的乐趣。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学做简单的点心,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本次活动不是简单满足于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面粉的特性,而是在幼儿目睹面粉加水和成面团的全过程后,让幼儿亲手揉面团,运用搓、拉、压、卷等技能熟悉面粉的特性制作面食,使幼儿获得利用面粉特性进行制作的技能,从而使幼儿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将科学、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幼儿制作点心,更是让幼儿体验到了制作点心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了解恐龙生活的二个时期,知道恐龙是爬行动物。

2、掌握几种恐龙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类别。

3、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4、培养幼儿热爱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恐龙

l、幼儿与家长收集恐龙资料(食物,生活年代,灭绝原因),带幼儿参观恐龙博物馆。

2、恐龙图片,模型若干,背景图两幅,音乐背景。

一、图片资料展览:

1、家园互动:家长协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收集恐龙资料。

2、小组活动:幼儿将各类资料布置于活动室一角,建成“恐龙公园”

二、参观“恐龙公园”逐步感知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1、幼儿间相互交流,谈谈对恐龙的初步认识。

2、结合收集的恐龙资料,鼓励幼儿大胆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认识的恐龙。

3、认识几种著名的恐龙,了解外形特征及习性。

(1)出示腕龙,霸王龙,翼龙的图片,模型,引导幼儿观察。

(2)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各种恐龙的外形特征,比较不同地方。

(3)启发探索恐龙的外形特征与防御敌人,猎取食物的关系。

三、游戏“找食物”,了解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特征。

1、个别活动:让幼儿看看周围有哪些恐龙,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卡片或模型,想想他们喜欢吃什么

2、小组活动:讨论“恐龙的食物种类”,说出恐龙的食物特性,看看哪些恐龙是食草的,哪些是食肉的,将卡片或模型送到背景图中。(食草类背景,食肉类背景)。

3、游戏:找食物

幼儿自由选择模型扮演恐龙,听音乐到草地找食物。

活动二:恐龙的灭绝

收集恐龙灭绝资料,恐龙化石图片。

一、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1、集体活动幼儿谈话: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现在我们身边还有恐龙吗

2、小组活动

(1)幼儿收集恐龙灭绝资料图片,进行讨论。恐龙为什么灭绝

(2)根据讨论结果,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恐龙灭绝原因。

二、老师播放录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恐龙生存年代及灭绝原因。

三、引导幼儿讨论环境与动物的关系

1、幼儿谈话:我们身边频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他们为什么灭绝

2、探索环境的变化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启发幼儿从气候、温度、地球运动等方面讨论。

3、教育幼儿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活动三:我们的恐龙朋友

各种绘画材料:图画、纸、彩泥、彩笔、废旧乒乓球、纸盒、一次性塑料制品、剪刀、胶水等。

一、幼儿之间自由交谈:我的恐龙朋友。

二、老师总结,提出问题:怎样让恐龙朋友回到我们身边。

三、创造性活动:再现恐龙世界。

1、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2、幼儿自选,进行创作。

(1)幼儿收集恐龙卡片,模型,图片布置活动室一角“恐龙乐园”。

(2)幼儿在美工区,运用彩泥进行塑造,或用绘画材料练习绘画“各种各样的恐龙。”

(3)用废品(纸盒)制作各类恐龙。

3、展览幼儿作品,请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制作的恐龙名称及其生活习性等。

1、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2、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3、通过游戏体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4、知道中国的古钱币。

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钱币图片。

1、出示人民币,自由讨论它的用途。

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钱?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钱?

1、认识中国的各种古钱币。

挂图上的钱币你们见过吗?猜一猜哪种钱币是最早出现的?

2、教师总结:最早出现的钱币是贝币,然后是各种形状的金属币,接着秦始皇将这些金属币统一成了圆形方孔铜钱。后来,一些大的金额用白银和黄金来代替。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1、我们现在用的是我国第五套人民币,谁来说一说这些纸币和硬币上的图案分别是什么?

3、教师总结:人民币图案的意义。

阳光灿烂的午后,孩子们在散步的过程中对影子产生了兴趣,他们边扭动身体边观察自己的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围绕影子展开了一番争论:

高佳:看,我的影子多听话,我往哪儿去,它就跟我上哪儿。

洪佳伟:我的影子也很听话,我做什么动作,它就做什么动作。

毛雨倩:我用脚使劲踩我的影子都不疼。

袁强:快来,我站到老师的影子里,我的影子就不见了。

宋涵:我在黑暗的地方就见不到自己的影子了。

教师:为什么我们会有影子呢?

费欣露:因为影子是太阳光照的,教室里没有阳光就没有影子。

何强:对,我听妈妈说太阳光有7种颜色,是红黄橙绿青蓝紫。

蔡耀东:你骗人,太阳光是白色的。

杨阳:不对,你们说的都不对,光是透明的,不然我们就看不见东西了。

看到孩子们对“光”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兴趣和争论,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理性的分析其教育价值,我们认为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可以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索活动,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能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符合新《纲要》有关科学领域的要求。

2、经验准备:设置“问题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的有关光的“小秘密”和“为什么”,采用文字、画画、符号等形式表示出来,教师以此来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兴趣点,师幼共同确定研究方案和主题网络。

美丽的彩虹

1、了解光谱现象并认识彩虹的7种颜色。

2、引导幼儿在探索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色彩的美,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1、在盛水的玻璃鱼缸两端倾斜30度左右各放置一面镜子,调整适宜的位置让阳光斜射入水中,折射后在墙上出现一段“彩虹”。

2、平面镜、水盆、三棱镜、手电筒等材料。

1、请幼儿观察活动室的“墙上彩虹”,自由讨论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说一说“彩虹”有几种颜色组成?

2)猜一猜“彩虹”从哪儿来?

2、将盛满水的盆和平面镜放在阳光下,鼓励幼儿尝试调整平面镜和光照的角度,自己寻找彩虹,从中发现阳光与彩虹的位置关系。

3、观看影碟,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夏季的雨后很少看到彩虹了?从而引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1、引导幼儿观察早、中、晚三个时段“彩虹”的位置、大小变化情况。

2、将三棱镜、手电筒等材料投放科学区中让幼儿继续探索光谱的秘密。

各种各样的镜片

1、通过观察不同的镜片,了解其特性和用途。

2、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细致性、敏锐性,发展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各类昆虫标本和图片。

1、自由观察,发现问题。

请幼儿用不同的镜片看昆虫标本和图片,并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描述。

2、引导幼儿归纳概括各种镜片的特征。

如:中间厚、周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大,是凸透镜;中间薄,周围厚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是凹透镜。

3、思考它们各自的用途,对幼儿的大胆想象给予鼓励。

1、利用平面镜、废旧长条纸盒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2、在凹凸不平的泡沫板上粘贴铝箔纸作成简易哈哈镜。

3、用凸透镜、凹透镜、纸筒、橡皮泥做望远镜。

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家庭中生活用品,如近视镜、老花镜、汽车反光镜等,说说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镜片?有什么用途?

1、能有兴趣的谈谈自己身边不同的投币机器,知道能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

2、发挥幼儿想象力,想象出还可以有些什么自动投币机器。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1、拍摄的各种投币机器的照片。

2、录象4段

在圣诞节后的谈话中,孩子们无意中聊到了投币机这个话题,有的说:圣诞节这天,我妈妈带我到八佰伴十楼的游戏房去玩投币游戏机了,你只要投一枚游戏代币进去,就可以玩了;有的说:哎,我也玩过游戏机,我是在超市门口玩的,只要投一枚硬币进去,玩具马就会摇摆起来,还会唱歌呢!有的则说:有的投币机是不能玩的,像我上次到东方明珠上面去,就用过一种投币望远镜,你只要投一枚硬币进去,你就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了……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开了,显然,孩子们对各种投币机发生了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投币不是很了解,有的也只是玩过游戏投币机和玩具投币机,这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而那些咖啡投币机、手机充电投币机与自动售票机等是幼儿接触很少的,为了让幼儿能更多的了解到我们的城市有这么多先进的设施,为此,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投币机,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引入

导语:最近,我们大二班小朋友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呀那谁愿意来说说,你使用过什么投币机,你是怎样使用的。(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了解更多的投币机。

1、师:刚才,你们都说了使用过的投币机,想想在我们生活中,除了这些投币机以外,还有哪些投币机你没有使用过,但看到过(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该投币机的照片)

2、师:你们发现了这么多投币机,徐老师也发现了许多投币机,这些投币机是我们小朋友不经常看到的,你们想看吗(播放录象:超市寄包投币箱、自动售票机、投币咖啡机、手机充电投币机)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投币机是怎样使用的

3、原来,在我们的城市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投币机,而且,这些投币机越来越先进了。哎,那为什么要有这些投币机呢

三、设计投币机

师: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得到方便,设计师们设计了这么多不同用处的投币机,你们想不想也做个小小设计师,也来设计一种可以为大家带来方便的投币机呢(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设想。

四、延伸活动

师: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有创意的投币机,待会儿,我们到区角游戏中去完成我们的作品,好吗

1、在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让幼儿感知大米的来历及用处。

3、使幼儿懂得爱惜粮食,从而激发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4、引导幼儿对大米产生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1、米粉、水、糕、粽子、汤圆、米饼、爆米花、盘子、抹布(人手一份)

2、《大米产生》的图片

3、已完成有关米及米制品的调查表

1、(米饭引出)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米从哪里来?(看图片《大米产生》)

米除了做米饭,还可以做些什么?

师小结:米除了煮饭,还可以煮粥、包粽子、做爆米花、做甜酒酿。米除了直接做这

些食品外,还可以磨成米粉,做好处的食品。

3、(看教师示范)米磨成米粉,做出了什么?对了。除了糕外,你们还吃到过什么用米粉做的食品?

4、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用米做成的食品好吗?

1、展示各种米制品

2、幼儿品尝,并相互交流食品的味道

1、米可以做很多食品如:粽子、年糕、汤圆等,并口味都不同

2、幼儿知道要爱惜粮食,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

为了让幼儿对米有更直接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直接参与,于是我们请幼儿品尝了米制品,在品尝得过程中了解米的作用,以及劳动的艰辛。

1.学唱歌曲,知道春天来到了。

2.能够初步掌握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3.激发对大自然和春天的喜爱。

重点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

难点能够理解歌词的内容。

钢琴伴奏。

1.到户外找春天,教师吟唱歌曲,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演奏歌曲,边弹边唱。

3.幼儿学念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

1.到户外找春天,教师吟唱歌曲,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呀?

教师: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春天好吗?

(教师边带幼儿找春天边吟唱歌曲。)

2.教师演奏歌曲,边弹边唱。

教师:我们今天来学一首歌曲《春天来到了》。

教师:老师先来唱一唱,你们要仔细听!

3.幼儿学念歌词。

教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歌词吧!

4.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这首歌。

小朋友一起探讨。

1.知道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

2.小组讨论合作,尝试制作笔筒。

3.学说祝福语,感受老师过节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2.制作笔筒,学说祝福语。

1.师幼搜集不同形状小盒。

2.各色彩色纸彩色水笔双面胶剪刀丝带等手工材料。

一、谈话:

1.教师介绍教师,激发幼儿兴趣,以情感调动幼儿。

2.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材料。

二、做一做:精美的笔筒

1.小组讨论协商,试试怎么折叠、剪、粘贴成笔筒。

2.在做好的笔筒上画上美丽的图画。

3.幼儿互相评价制作好的笔筒。

三、学说祝福语

1.在制作好的笔筒里放上画上或剪贴自己喜欢的小东西。

2.根据自己画或贴的小东西学说一句祝福语。

3.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这些祝福语的意思。

幼儿将笔筒送给老师并跟老师说几句祝福语。

在活动中较好的体现了我对幼儿发展整体观念的理解。

1.在这个活动前,前期经验比较系统,因此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自主活动,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在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如:幼儿相互交流感受、学说祝福语等。

5.反思整个活动,我以情感调动幼儿,激发他们的兴趣。

6.如果让我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在幼儿的操作中指导他们在色彩搭配,造型设计等方面,更好的挖掘笔筒中的艺术要素。

小百科:笔筒: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筒形插笔器具。笔筒是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据文献记载,它的材质有镏金、翡翠、紫檀和乌木,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传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制作的。具有收藏价值。

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初步知道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

2、了解声音的作用及噪音对人类、自然界的祸害,初步懂得减少噪音的方法。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1、谈话:我听到的声音

幼儿的话:

“我听到火车呜呜的声音”、

“我听到汽车笛笛的声音”、

“我听到冰箱发出的声音”

“我听过老虎的叫声”

“我听到打雷的声音”

“我听过高山流水的声音”

“我听过下雨的声音,滴答滴答,哗啦哗啦”

2、绘画:我听到的声音

通过图片讲解,引导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从而了解到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怎么会有声音

(1)提供多样的材料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索声音产生的原理-物体震动就会产生声音,。不同的物体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提供记录材料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让幼儿讲述记录结果。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从而知道不同的材料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3、怎样减少噪音

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使幼儿知道减少噪音的方法。

1、统计: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声音的了解。

2、游戏: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声音的了解。

3、展示幼儿设计的作品:净化(减少)声音器。

通过主题探讨活动,幼儿对声音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声音对我们的利与弊,都会说出保护我们耳朵,保持环境安静的方法与措施;日常生活中幼儿也能注意降低自己说话的音量,轻拿轻放的习惯也正在慢慢形成,整个生活学习环境也比主题活动前有了较大的改观。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设计、装饰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废旧的报纸等可回收利用。

各种各样的鱼图片、海底世界背景图、报纸鱼范例一件、报纸若干、双面胶、海绵纸、卡纸、剪刀。

1.谈话导入,了解鱼的外形特征。

(1)猜谜语:"五颜六色穿花衣,鳞光闪闪真美丽,祖祖辈辈不离水,整天摇头又摆尾。"小朋友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2)幼儿观看各种各样的鱼图片,了解鱼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

2.观察范例

(1)(出示海底世界图)这是一幅海底世界图,因为没有被污染,所以海水好蓝好蓝,鱼儿们都想来这里玩耍。

(2)教师出示报纸鱼范例一件,你们看,老师这有一条鱼,大家来看看它是用什么做的呢(报纸)身上的花纹是用卡纸、海绵纸做成的,"怎样才能做成一条报纸鱼"(报纸搓成纸条,卷成鱼的外形,用卡纸海绵纸装饰鱼的眼睛、花纹、鱼鳍、鱼尾等。)

(3)出示黑板上制作报纸鱼的步骤,引导幼儿说一说。

3.教师示范讲解报纸鱼步骤:

(1)将报纸卷起,搓成一个纸棒,拧成一个报纸条,一定要拧紧,不然报纸容易散开。

(2)将报纸条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双面胶将交替部分粘合,这样鱼的外形就做出来了

(3)给鱼贴上头和尾巴。

(4)选择已准备好颜色不同的卡纸、海绵纸条,上下粘贴在鱼框上,鱼身上的花纹就做好了,可上下、左右斜角不同方向贴。

这样,一条美丽的报纸鱼就做好了。第(1)、(2)步教师示范,(3)、(4)讲解一下,让幼儿自由发挥。

4.出示海底背景图,送小鱼到"大海妈妈"的怀抱。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操作要求:报纸条搓紧;卷好后用双面胶固定;鱼身上的花纹可以自己设计,花纹可多一些色彩。

(2)做完了以后,请幼儿把彩色的报纸鱼贴在海底世界背景图上,让鱼儿和"大海妈妈"在一起快乐的游戏。

5.集中欣赏,点评作品。

哇!好漂亮的海底世界啊!"你最喜欢哪一条报纸鱼上的图案,为什么""看看哪条报纸鱼的花纹很特别"(教师个别点评,先点评一些做的好的,再点评一些做的不够完整的)6.结束部分。

今天,经过我们的小巧手,把即将被扔掉的报纸变成了许多美丽的五彩鱼,报纸不仅可以做报纸鱼,还能做报纸树、风筝等其他的东西,我们把一些可回收的废品合理的利用起来,就会减少生活中的垃圾,为美化家园做贡献,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制作报纸鱼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新鲜的、有挑战性的。由于这次手工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探索尝试法,把动手实践的机会留给幼儿,鼓励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在折一折、弯一弯、碰一碰的过程中,学会用报纸棍造型,让幼儿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花纹装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鱼眼睛的高主萎本次活动的难点,幼儿的作品在鱼身的花纹设计、鱼眼睛的粘贴上出现了多种创意,有的是花纹的组合,有的用了对比色,还有的用了渐变色,幼儿通过动脑想出了不同的鱼眼睛的粘贴方法,每个作品都独具特色,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制作豆浆,探究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解决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能用语言、图表表达交流制作的过程。

3、锻炼幼儿的小肌肉,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力量。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1、物质准备:石臼、石磨、电动粉碎机;黄豆、花生、杯子、勺子、抹布;幼儿记录表(可以园内准备也可以与家长共同准备)

2、经验准备:

①在点心环节喝豆浆,了解豆浆与黄豆的关系,并与幼儿一起浸泡黄豆放在观察角,鼓励幼儿观察黄豆的变化情况。

②在区域中投入上述工具,认识工具名称,探究石臼、石磨的使用方法。

认识工具

1、活动形式:

①安排参观食堂叔叔制作豆浆的过程。

②讨论:用什么工具使豆子变碎、变细?

③集中介绍工具名称及安全要求,之后投放探索区,幼儿自由进区实践,充分体验感知每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指导要点:

①了解工具的名称及特征。

②在操作工具中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3、观察与推进:

1、品读故事,通过村民的变化理解故事蕴含的深意,知道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2、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一、导入课题

师:这几天可真冷啊,要是能喝上一碗美味的热汤该多好啊!哎,对了,你喜欢什么汤?

幼:介绍自己喜欢的汤。

师: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汤,酸的甜的咸的辣的,但有一种汤大家一定没喝过,那就是石头汤。

师:你一定很奇怪,鸡蛋能做汤、丝瓜能做汤,石头怎么能做汤呢?石头汤什么味道?石头汤到底是什么?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课件:石头汤)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故事里找答案吧!

二、品读故事

1、感受村民之前的行为表现

师:有三个和尚,名叫阿福、阿禄和阿寿,他们外出旅行时来到了长城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我们来认识村庄里的一些人。

观察他们的表情与眼神,他们是一群什么样子的人?

引导幼儿挖掘人物内心,找同他们各自的特点:自私、冷漠、孤独、。

师:所以和尚们进村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幼1:关上门和窗户。

幼2:他们不想招待他们。

幼3:他们不想给和尚们食物。

师:和尚是怎么做的呢?继续讲述故事。

2:感受村民的行为变化。

师:观察画面,小女孩与妈妈的对话被谁偷听到了?

幼:邻居。

师:他们用什么们的表情看着母女?

幼:怀疑、冷静

师:他们相信小女孩的话吗?

幼:不相信。

师:你觉得他们的石头汤会好喝吗?

幼:不好喝。

村里人一个接着一个走出家门,想看看石头汤到底怎么煮?继续讲述故事。

重点抓住下面二个环节:

a秀才回来时除了拿着盐和胡椒粉,还有一点别的东西。

b妇人说“我家可能有!不过只有几根。”回来时捧着许多胡萝卜,多得都快抱不住了。

师:感悟秀才的行为和妇人的语言变化,妇人为什么说“可能有”“只有几根”?

(引导幼儿感受妇人语气的变化及心理变化)

幼:她开始不想拿出来,后来有点不舍得,再后来她的行为却很大方。

师:开始她有些不情愿,后来却得的慷慨大方了。

故事:和尚们搅啊搅啊,汤咕噜咕噜冒着泡。闻起来可真香!喝起来一定更想!村民们一个个都变得慷慨好施!

师:比一比现在的村民们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了?

幼1:快乐了。

幼2:大方了。

幼3:知道付出了。

3:知道付出是快乐的

师:你觉得现在的石头汤好喝吗?为什么?

幼:好喝,里面加了其他许多好吃的东西

师:原来每个人都拿出一点汤就边的好喝了。

3、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师:汤马上就要出锅了,猜一猜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了?看图大家在干什么?

幼1:一起吃饭。

幼2:很快乐的喝汤。

师:你能感觉到宴会的气氛是怎样的?

幼:欢快、热闹、开心

师:以前村民有没有像现在一样聚在一起?现在呢?

幼:大家在一起会很快乐。

师:晚宴后他们还会做些什么?

幼:唱歌,看皮影。

师:村民们对和尚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幼:他们敞开大门,争着把和尚请到自己家,给他们住非常舒适的房间。

师:石头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结束部分

师:要是再有人来这个村庄,村民们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

幼发表看法。

师:你愿意做一个大方,肯为他人付出的人吗?我们可以为别人付出什么?

师总结:小朋友们,其实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神奇的石头汤,(举例:拿来自己的图书,元旦时装饰教室等等),让我学会为别人付出,找到快乐的源泉,做一个使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的人吧!

绘本《石头汤》是美国的琼·穆特的作品,讲的是三个和尚来到了一个饱经苦难的村庄,那里的村民常年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煎熬,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接受任何人和事物。后来三个和尚想了个煮石头汤的办法,使那里的人们学会了付出,并懂得了付出得越多才会收获得越多的道理。告诉人们其实生活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生活,朋友之间你给我一个苹果,我送你一张贺卡,彼此间就增进了友谊。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幸福的人就多了。奉献一颗真诚的心,孤独的人就少了。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这正是我想告诉孩子们的。

虽然对大班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对于孩子的理解能力来说还有一点难度,但经过处理,通过有选择性的让孩子观察画面,通过感受故事中村民前后行为的变化,孩子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故事的含义,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1、了解中国地图明显的轮廓特征(像大公鸡),在地球仪上能找到中国的位置。

2、感受祖国真大,地域辽阔。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

2、中国地图一张;大地球仪一个;五星红旗贴纸若干

1、提问引出主题,出示中国地图(幼儿报出一个地名,如上海、北京、香港等,教师按照大致方位画个圆圈。)师:你们看过中国地图吗?今天啊,茅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

2、了解中国地图轮廓的明显特征。

中国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师幼用手指画国境线,感受祖国疆土的轮廓。

我们所在的省名字叫什么?(浙江)在地图的什么位置上?教师在地图上做记号。

(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这是什么地方?形状像什么?

3、在中国地图上,观察不同颜色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棕色表示山丘,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并请幼儿看一看浙江的地貌图的颜色。

4、每组发一个地球仪,找找中国在地球仪上的位置,贴上五星红旗。再次观察了解地球仪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5、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二页“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提问:诗歌里说什么了?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进行讨论回答。

与幼儿讨论:

为什么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穿棉袄,有的戴凉帽呢?

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国真大呢?

集体朗诵诗歌。

本次活动设计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的,也可以说我自己对这个教案也很熟悉,因为在师傅讲解的时候,我用心思考了每个环节的可行性(针对我自己)以及其中运用到的引导语,在我看来,这个活动应该是可以开展得比较顺利的。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孩子的反馈没有进行适宜地引导;第二,自身存在紧张感,导致在歌曲清唱时忘了一句歌词;第三,准备还不是真正地做到拿得出来,放得进去。其实,在这些问题中,主要还是第一点:对孩子的反馈没有进行适宜地引导。如,在引导孩子们说说这个音乐听起来怎么样?(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温柔呢,还是感觉很神气,还是很忧伤,还是开心?)结果部分孩子都说想睡觉。这时我就无法对应出适宜的应答了。之后,在请教了师傅之后,我了解到,当时我可以再唱出“摇篮曲”,引导幼儿进行两者对比,再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很顺畅地将环节过度下来。

THE END
1.快递盒不要扔,和孩子一起做个下楼梯的小动物吧!废物利用亲子手工...00:00/00:00 快递盒不要扔,和孩子一起做个下楼梯的小动物吧!废物利用 亲子手工 幼儿园手工 纸箱改造 自制玩具 拳击那点事发布于:江西省2023.06.23 00:00 分享到https://www.sohu.com/a/689680278_100114195
2.一年级二班“变废成宝,创意手工”大比拼!所用材料:废旧纸盒 彩色卡纸 制作者: 魏琛卓 作品名称:《小桌椅》 所用材料: 卫生筷 制作者: 张诗涵 作品名称:《佩奇乔治玩泥巴》 所用材料:超轻粘土 剪刀 硬纸片 制作者:何易修 我的名字叫樊一墨!我做的这件摆台是一物多用,你可以当它是花瓶,也可以当它是笔筒,还可以把它当做放电视以及空调遥控器的...https://www.meipian.cn/1ybt6qym
1.纸皮箱宠物狗怎么做教程?纸皮箱宠物狗怎么做教程? 纸皮箱不仅是一种环保材料,还是制作宠物狗玩具和窝的理想选择。许多养狗的朋友发现,纸皮箱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制作过程简单有趣,最终效果也相当不错。本教程将教大家如何利用纸皮箱制作一个可爱又实用的宠物狗玩具和窝。无论你是DIY新手还是有些经验的爱好者,都能轻松跟随这个教程创造出独特...https://www.chongwugo.cn/66078.html
2.劳记美好纸盒小动物展示及投票为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和能力,放飞学生们的激情和梦想,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体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并贯彻“勤俭节约,变废为宝”的劳动理念,纸盒小动物走秀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心灵手巧的同学,各个赛道都有十分精彩的内容呈现,快来一起看看,并为他们加加油吧! https://www.suibe.edu.cn/txxy/2023/0217/c18706a156045/page.htm
3.幼儿废弃物品手工制作最简单的废物利用手工幼儿园一个不起眼的纸盒、一根丢弃的塑料瓶,甚至是一些零碎的废纸,都能在他们的手中,变成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种神奇的转变,正是儿童废品做手工玩具的魅力所在。你能想象,那个每天丢进垃圾桶的废弃瓶子,竟然能变成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或是一辆飞驰的赛车吗?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它还承载着创造力、环保意识与...http://www.etxzz.com/sgzz/31051.html
4.双十一快递纸盒难处理?别急着扔,这几招让它变废为宝!自选小灯罩:先寻找篮子、瓶子等废旧材料做小灯罩,将篮筐等倒扣在底座上。打开旋转底座、拍拍灯,然后罩上灯罩,观察灯罩上影像的变化。 制作小灯罩:用压花机,或剪纸的方式在手工纸上压花或剪贴各种图案,做成小灯罩,灯罩上的影像变化会更丰富。 最后将拍拍灯摆放在首饰旋转台上,制作成旋转灯放在盒盖内。 https://www.age06.com/Age06Web3/Home/MobileImgFontDetail/f3b03c39-d9ca-4447-9587-20cb9c9787d0
5.废旧物品手工小制作本篇内容为“废品手工制作:如何用废旧物品做手工?“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得知广大用户还对【废物利用手工制作】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环保材料手工制作 废旧物品大利用等相关问题关注度比较高,住范儿花大量时间收集整理了关于废品手工制作:如何用废旧物品做手工?等相关十几条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供大家学习理解 ...https://www.zhufaner.com/q-bklqwth8i9mrg6.html
6.大班教案及反思《变废为宝》(精选15篇)(2)提问:小动物们用什么废品制作了哪些礼物?大象伯伯开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废品,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幼儿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许多废品,前几天我们还做过“收集废品”的调查,请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废品,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好...https://mip.jy135.com/ziyuan/jiaoan/543153.html
7.人教版美术教案(精选11篇)选用材料:废旧纸盒、亮片纸、毛线、卡纸、红色帆布、银纸 制作方法: 1、用废旧纸盒加上亮片纸做包装装饰,纸盒内糊一层银纸; 2、“舞台”上用毛线及各色亮纸加以装饰; 3、在纸盒上部用纸刀裁一小窄边; 4、将做好的指偶固定上细线,在线的另一端缠上纸卷,卡在小窄边上; ...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704041.html
8.《点数1⑴教学课件(第一幅图出现10个小数字人物化舞蹈的情形,第二副至最后一幅依次出现1-10 ,每幅画出现一个数字) ⑵1——10的数字头饰。 ⑶用废旧的纸盒做立体的小火车一列(要有10个车厢,并且把10个数字依次贴在车厢上)10种不同水果的`卡片各一张。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11005103050_1377522.html
9.小象中班语言教案15篇2、用纸盒或积木粘接小象,并学习一正一反折纸的技能。 3、有关象的图片:象的彩照、象的生活(繁衍、食物、生长地区等)、象的本领(为人类做的事)。 4、废旧纸盒、积木、彩色纸、剪刀、浆糊或橡皮泥,一正一反折的象鼻子的范例若干。 5、一些野兽和禽类的小卡片。 https://www.cnfla.com/jiaoan/3112044.html
10.幼儿园教学教案通用15篇6、小雨快回家这么做?小动物们要玩耍怎么做?(请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学) 7、刚才宝宝们想了很多的动作,真棒!接下来我们听着音乐用好听的声音和好看的动作再来试试看好吗?学学小动物的动作要和别人不一样的。 三、理解歌曲,仿编歌词 1、叮铃铃,(教师接电话)喂,你好呀,我们是森林里的小动物,谢谢你们把小雨...https://teacher.ruiwen.com/jiaoxueziliao/jiaoan/357482.html
11.一年级数学上册《动物乐园》教案(精选10篇)学生汇报,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并出示相应的数量。 师:你们数的这么快,是怎么数的呢? 生1:我用手指着一个一个数的。 生2:我是数一个就在旁边做个记号。 生3:我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的.。 生4:我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数的,树上一只小猴子,洞里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小猴子在地上跑。 http://mip.yuwenmi.com/jiaoan/yinianji/463437.html
12.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四年级下册教材问题解答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二、实验制作 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来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https://www.douban.com/note/805782223/
13.“一言”金点子(幼儿篇二)⑤艺术方面:在家和爸爸妈妈唱唱儿歌,玩玩小游戏。家长提供简单材料供幼儿园自己绘画或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 建议人身份:老师 姓名:周晓倩 7.【一言金点子】同安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问题:让小朋友爱上劳动——爸爸妈妈怎么做? 破解方法: ...https://www.xmtaedu.cn/cc/d8/c20643a183512/page.htm
14.科学活动教案15篇引入: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随意地走入教室。教师提问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讨论各种各样动物行走的样子。 教师出示一个会“走”的纸盒,提问:这个纸盒怎么会自己“走”呢?看一看,纸盒里有什么秘密? (1)纸盒里有橡筋。 (2)纸盒里还有橡皮泥和曲别针。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644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