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含义:碳量子点是一种纳米尺度的碳材料,对这种纳米材料实施光激发,会发出特定频率的荧光,而发出的荧光频率会随其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因而通过调节这种纳米材料的尺寸就可以控制其发出的荧光的颜色,由于这种纳米材料具有限制电子和电子空穴的特性,而且可以得到电子作为电子的受体,提供电子作为电子的供体,似于原子或分子,因而被称为碳量子点。
通俗含义:人体主要生命元素含量:氧65%、碳18%、氢10%。碳、氢、氧是组成人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糖核酸主要基础结构单元。采用以波能趋动物质、能量、信息、生命统一的生命波技术,运用光、磁、电、脉冲趋动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跃迁成具有量子尺度和量子态的一种新物质,命名为“生命波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粒径最小约0.2—2纳米,有丰富含氧官能团,能获取和释放电子,并激发出荧光光谱波长300—500纳米。
三、生命波碳量子点11大优势
1、粒径0.2—2纳米,能通过直径约2纳米的细胞离子通道,增加人体高活性生命元素,补充构成DNA骨架的碳原子(DNA成分50%是碳),防止DNA骨架坍塌产生基因突变。
2、丰富含氧官能团,包括:羧酸、内脂、酮、醚、羟基等,能双向调节免疫力。
3、获取和释放电子能消除自由基。
4、激发出荧光光谱波长300-500纳米,能触发肿瘤细胞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促进癌细胞凋亡,抗肿瘤。
5、抗病毒,可抗新冠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6、提高胚胎干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
7、对慢性肺阻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8、增强骨质密度。
9、抑制黑色素生长,美白。
10、抗抑郁,抗焦虑,缓解更年期症状。
11、增加皮肤水合率,瘦身。
3.1生命波碳量子点电镜图
3.2生命波碳量子点模型图
3.3生命波碳量子点触发变异细胞凋亡图
四、专家简介
袁守聚教授
成程碳方中医诊所负责人,中西医结合全科主任医师,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专家,原武警部队某部医院院长,慢病快治康复技术推广人,中国区基因新医学高级研究员,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健康学会总顾问。
张涛教授
男、1964年生,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王雅泓教授
哈尔滨成程生命与物质研究所副所长、专家顾问、生物学专家,日本东北大学药学部获药学硕士学位,从事生物研究工作二十年,精于中药学理研究,是成程科技集团多款创新产品药效机理的重发现者。
张喜武副研究员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院长
中药学专业博士,中医学专业博士后,药学专业博士后,学院结构覆盖中药学、中医学及药学三个一级学科,为中药药剂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挑战杯”黑龙江省科技作品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生命波碳量子点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
基于ICR小鼠肺癌模型的生命波人参根饮液
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的影响研究实验
肺癌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5%,且对化疗药物不敏感,而大部分肺癌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寻找预防和治疗肺癌的药品已成为迫切需要。
研究生命波人参根饮液对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一、材料和仪器
1.材料
2.仪器
二、方法与结果
1.细胞培养
将细胞冻存管从-80℃中取出,迅速置于37℃中水浴,直至冻存管中无结晶,用75%乙醇擦拭冻存管外壁。将冻存管中细胞移至含5mL培养液的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底部细胞用5mL培养液吹吸均匀,移入培养瓶中,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3天。将培养瓶从培养箱中取出,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覆盖率,达到贴壁面积的80%-90%进行传代。将培养瓶中培养液倒出,沿细胞未贴壁一侧加入1mLPBS,横置摇晃10s倒出,再加入1mL胰酶,横置1min后观察细胞应为悬浮状态。加入2mL培养液终止消化,并吸取培养瓶中培养液冲洗贴壁一侧,冲洗完毕后转移至离心管中,5min、1000rpm离心。弃上清,底部细胞用2mL培养液吹吸均匀,均匀移入两个含4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3天。
细胞计数,用95%乙醇溶液擦拭计数板后,用绸布擦净,另擦净盖玻片一张,把盖片覆在计数板上面。用滴管吸取0.4%台盼蓝染液,按1:1比例加入细胞悬液中。从计数板边缘缓缓滴入,使之充满计数板和盖片之间的空隙中。注意不要使液体流到旁边的凹槽中或带有气泡,否则要重做。等待3min,将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计算计数板的四角大方格(每个大方格又分16个小方格)内的细胞数。计数时,只计数完整的细胞,若聚成一团的细胞则按一个细胞进行计数。在一个大方格中,如果有细胞位于线上,一般计下线细胞不计上线细胞,计左线细胞不计右线细胞。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应超过±5%。镜下观察,凡折光性强而不着色者为活细胞,染上蓝色者为死细胞。细胞悬液细胞数/mL=4大格细胞总数/4×10000。
2.动物模型建立
按照细胞传代步骤消化、离心、弃上清,用PBS配成密度5x107个/mL的细胞悬液。60只SPF级ICR雄性小鼠皮下注射接种用细胞悬液0.1mL,即每只小鼠接种细胞数为5x106个/只。10只SPF级ICR雄性小鼠皮下注射PBS磷酸盐缓冲液0.1mL。
3.动物分组及给药
建模后小鼠随机分为人参根饮液治疗组、吉非替尼组、模型组,每组20只;空白组10只,人参根饮液预防组小鼠20只。人参根饮液治疗组以30倍浓缩(相当于人每天饮用24瓶)的饮液9.88mL/kg·d灌胃,吉非替尼组0.0325g/kg·d灌胃,模型组、空白组以纯净水灌胃,灌胃剂量均为0.2mL,连续灌胃18天;人参根饮液预防组以自由摄取方式提前给药34天,平均每只小鼠摄取量相当于人每天饮用24瓶,第35天皮下接种肺癌细胞悬液,继续给药。
4.评价指标
⑴外观观察
观察各组小鼠健康状况、精神状态、食欲、运动、毛发、大便及肿瘤生长情况等。
⑵肿瘤体积(TV)
每天测量肿瘤体积,肿瘤体积计算公式:TV=1/2ab2,其中a为长径,b为短径。(见表1)
⑶相对肿瘤增殖率(T/C)
各组根据肿瘤体积计算相对肿瘤体积(RTV),RTV=Vt/V0,其中V0为分组给药前(即d0)的肿瘤体积,Vt为每次测量时的肿瘤体积。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指标为相对肿瘤增殖率(T/C),即给药组RTV与模型对照组RTV比值的百分比T/C=TRTV/CRTV×100%),T/C>60%为无效,≤60%并经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效。(见表2)
⑷体质量、胸腺指数及脾指数
称量小鼠给药前(即d0)的体质量及最后一次给药后的体质量。最后一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次日将小鼠摘眼球取血,处死,解剖,剥离胸腺、脾脏,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及脾指数。(见表3)
⑸细胞因子IL-6、TNF-α
小鼠摘眼球取血,血静置1-2h,离心,取血清,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每组小鼠血清中IL-6(白细胞介素6)、采用竞争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见表4)
5.实验结果
观察小鼠外观及生存状态,人参根饮液组治疗组及预防组较模型组小鼠瘤体小,活泼好动,精神状态良好,食欲良好,大便性状未见异常,毛发光泽;吉非替尼组小鼠瘤体小,行动迟缓、不活泼,食欲欠佳,毛发暗淡无光泽;模型组较给药组小鼠肿瘤体大,空白组小鼠健康状况及精神状态良好,食欲佳,行动灵活。
表1各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mm3)
各组均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p<0.05;n=10
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如表1所示,吉非替尼和人参根饮液治疗组肿瘤体积较模型组显著减小,随着给药天数的增加,肿瘤体积先增大后减小(见图1)。建模小鼠成瘤率100%,人参根饮液预防组小鼠成瘤率为35%,自接种细胞悬液直到肿瘤完全消失周期为8-10天。
表2各实验组小鼠相对肿瘤增殖率的影响
人参根饮液治疗组给药10-13天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分别为57.24%、55.00%、28.14%、17.93%,均〈60%,吉非替尼组给药第13天相对肿瘤增殖率达到38.65%。
表3各实验组小鼠体质量、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
各组均与模型组相比较,**p<0.01*p<0.05;n=10
小鼠给药前后体质量的变化如表3、图3所示,人参根饮液治疗组体重增长量与模型组一致,说明人参根饮液对小鼠体重无影响;吉非替尼组体重变化比模型组小,可能与吉非替尼影响小鼠食欲有关;人参根饮液预防组体重变化大,原因是给药周期较长。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的测定见表3,吉非替尼组较模型组能够显著降低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其中脾指数更为显著;人参根饮液治疗组对小鼠脾指数的影响较大,人参根饮液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降低胸腺指数和脾指数(p<0.01);
表4各实验组小鼠IL-6、TNF-α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IL-6能够促进某些癌细胞的增殖,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人参根饮液预防组可以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p<0.01)。吉非替尼、人参根饮液治疗组及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提升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三、结论
1、人参根饮液治疗组与预防组对小鼠外观和生存状态无任何不良影响,吉非替尼对模型小鼠外观和生存状态有一定的影响,推测是由吉非替尼副作用导致的。
2、人参根饮液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肿瘤体积明显减小,给药第10天起相对肿瘤增殖率〈60%,证明人参根饮液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可与比吉非替尼相当。
3、预防组成瘤率显著降低,说明预防组显示出更好的疗效,证实人参根饮液可以有效预防肿瘤形成。能明显降低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可能通过调节小鼠免疫功能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4、可通过降低血清中的IL-6浓度水平、升高TNF-α浓度水平,实现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微纳粒子对撞机
(企业标准号:Q/QCCF037-2019、专利号:201922132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