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师兄告诉我,如果我们实验室要研究糖尿病,应该主要研究2型糖尿病,这让我听到之后愣在了那里,原来在研究糖尿病上面我还年轻着呢(暗自说道)。
那,2型糖尿病是不是也需要相对应的动物模型来支持研究呢?师兄能帮忙讲讲嘛?(我厚着脸皮问道)。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已经成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对其研究也越发重要,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病理和治疗疾病的关键。
2型糖尿病简介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主要表现为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分泌正常但存在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超重、高血压、血脂异常、年龄增加、工作压力大、高热量饮食等是诱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常见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建立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引发胰岛素抵抗和(或)β细胞功能障碍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型:
①单基因肥胖模型,如常见的ob/ob和db/db大小鼠,ZDF大鼠;
②多基因肥胖模型;
③饮食诱导模型,主要指高脂饲料诱导型;
④其他非肥胖型模型;
⑤其他β细胞功能障碍模型。
如下表1所示,列举了上述常见的糖尿病模型,诱导机制及应用。接下来我们就经典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作详细介绍。
表1.2型糖尿病啮齿动物模型
单基因肥胖模型如上表所示主要包括:ob/ob和db/db小鼠,ZDF大鼠,Mc4rKO大小鼠等。其中ob/ob和db/db小鼠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2型糖尿病模型,下面以它们为主作详细介绍。
1.ob/ob和db/db大小鼠
ob/ob小鼠:即Lepob/ob,是瘦素(Leptin,Lep)基因纯合突变的小鼠。
Leptin为肥胖基因(ob)编码产物,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在调节能量平衡、摄食行为起重要作用。若ob基因突变,食欲大增,体重剧增,产生严重的肥胖特征,多用于肥胖症的研究。
db/db小鼠:即Leprdb/db,代表瘦素受体(Leptinreceptor,Lepr)基因纯合突变的小鼠。Lepr,又名OBR,是由db基因编码产物,为Leptin受体。若Lepr缺失,导致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抵抗症,有类似ob/ob小鼠症状,现已广泛用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研究。
模型特征:2周时,超重和食欲大增,开始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4周时,明显高血糖,血糖浓度继续上升,峰值在3-5个月;
期间伴随代谢异常包括高脂血症,严重肥胖、多食、易渴、多尿、体温调节紊乱和活动能力下降。
注意:该纯合子小鼠是不育的。
模型判定:4周龄后检测血糖,空腹血糖>7mmol/L,餐后血糖>11.1~16.7mmol/L。
数据展示:如下图所示为邦耀实验室构建的Lepr基因点突变大鼠数据[1]。
图1.Lepr点突变大鼠表型特征。左:突变鼠和野生鼠的体型特征;右:在组织学水平对脂肪组织和肝组织染色的结果[1]
应用范围
①肥胖症:抑制食欲,能量消耗研究;
②糖脂代谢:如高血脂症,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③肝肾疾病:肝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肾病;
④生殖发育,如不孕不育症;
⑤免疫炎症,肥胖和糖尿病都伴随着炎症的加剧;
⑥代谢综合征;
⑦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
2.MC3R、MC4R大小鼠模型
基因功能
黑皮质素受体3(Melanocortin-3receptor,MC3R)和黑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4receptor,MC4R)属于视紫红质样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
MC3R主要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量平衡;
MC4R广泛表达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也表达于外周组织,如脂肪组织,MC4R参与调节摄食行为和能量消耗,并且MC4R基因的突变是单基因肥胖的人类最常见的原因。Mc4r和Mc3r敲除(KO)大鼠小鼠模型现已作为糖尿病和肥胖的动物模型,广泛应用在疾病病理研究和药物开发中。
模型特征
如表2所示,Mc3rKO大鼠食欲增加,脂肪量增加,体重却减轻,没有糖尿病症状;Mc3rKO小鼠基本与大鼠表型一致。Mc4rKO小鼠显示出肥胖,饮食过多,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
Mc4r和Mc3r-Mc4r双敲除(DKO)大鼠和Lepr大鼠一样,均食欲过强,在4周开始出现肥胖症、胰岛素抵抗,血糖和瘦蛋白水平升高,诱发糖脂代谢紊乱和糖尿病并发症。
表2.黑皮质素受体敲除大小鼠的表型比较
邦耀实验室技术团队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SD大鼠,并繁殖得到三种基因敲除大鼠(Mc3rKO、Mc4rKO和双KOMc3rMc4r),并通过确定其各自的表型,比较了他们之间表型的异同。
图2.Mc3r-/-,Mc4r-/-和Mc3r-/-Mc4r-/-大鼠体型和餐后血糖比较示意图[2]
②糖脂代谢,如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和治疗;
②肥胖症,增加能量消耗,影响脂肪合成,开发减肥产品;
③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制研究,尤其黑皮质受体家族系统研究;
④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与治疗;
⑤肝肾疾病:肝硬化,脂肪肝,慢性肝炎;
⑥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⑦免疫炎症;
⑧药物研究与开发。
3.ZDF大鼠
①2型糖尿病、葡萄糖不耐症、高胰岛素血症,如雄性瘦素受体缺失ZDF大鼠(ZDF/CrlCrlj);
②心血管疾病,如早期微血管病变;高血脂症;肥胖症。
除了上述常用到的基因突变的大小鼠,饮食诱导的糖尿病模型,也同样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
特点:需要制备或者购买高脂饲料,饲料代价昂贵,造模需要周期较长,但造模相对简单。
1.单纯高脂饲料诱导
高脂饲料诱导肥胖模型在模拟人类2型糖尿病发病病因独具优势,尤其模拟了肥胖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发病特点,不会由于化学药物诱导导致体内重要器官受损,广泛用于各种病因病理研究(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症、心血管等疾病),特别是营养过剩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研究中。
2.高脂饲料+STZ
高脂饲料+STZ诱导模型与单纯高脂饲料诱导模型相比,造模周期缩短,成模率高,多用于2型糖尿病药物筛选和评价的动物模型。
下面以高脂饲料+STZ诱导型模型为例介绍其构建方法(以ICR小鼠为例):
①8-10W小鼠喂养ResearchDiets公司的60%高脂饲料(highfatdiet,HFD)至少3周,诱导胰岛素抵抗;
②小鼠饥饿5~12h后,腹腔注射80mg/kg(其他相似剂量也可以)的STZ(Sigma)诱导部分胰岛素分泌障碍;
③一般2~3天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衡量血糖是否升高;
③体重相同、符合标准的糖尿病小鼠即可用于下一步实验。
如图3所示,邦耀实验室已成功建立该模型并用于药物筛选评价[3]
图3.成功构建HFD/STZ小鼠并用于药物筛选。A,B分别是药物治疗8周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PBG)[3]
图4.TGR5激动剂在db/db糖尿病小鼠的降糖效果。A,B分别是治疗4周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PBG),C,D是血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3]
综上所述为2型糖尿病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几类动物模型,回顾一下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类(ob/ob和db/db小鼠,Mc4rKO大小鼠及ZDF大鼠等)及高脂饲料诱导的模型等。
参考文献
[1]ChenY,LuW,GaoN,etal.Generationofobeseratmodelby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effectornucleasestargetingtheleptinreceptorgene[J].ScienceChinaLifeSciences,2016:1-6.
[2]YouP,HuH,ChenY,etal.EffectsofMelanocortin3and4ReceptorDeficiencyonEnergyHomeostasisinRats[J].ScientificReports,2016,6.
[3]ZhengC,ZhouW,WangT,etal.AnovelTGR5activatorWB403promotesGLP-1secretionandpreservespancreaticβ-cellsintype2diabeticmice[J].PloSone,2015,10(7):e0134051.
[4]DivortyN,MackenzieAE,NicklinSA,etal.Gprotein-coupledreceptor35:anemergingtargetininflammatoryandcardiovasculardisease[J].FrontiersinPharmacology,2015:41-41.
[5]StenebergP,RubinsN,BartoovshifmanR,etal.TheFFAreceptorGPR40linkshyperinsulinemia,hepaticsteatosis,andimpairedglucosehomeostasisinmouse[J].CellMetabolism,2005,1(4):245-258.
[6]RayasamGV,TulasiVK,DavisJA,etal.Fattyacidreceptorsasnewtherapeutictargetsfordiabetes[J].ExpertOpiniononTherapeuticTargets,2007,11(5):661-671.
[7]KolarGR,GroteS,YostenGL,etal.TargetingorphanGprotein-coupledreceptorsforthetreatmentofdiabetesanditscomplications:C-peptideandGPR146.[J].JournalofInternalMedicine,2016.
[8]HAR,HongE,SanchezmunozF,etal.ExpressionoftheorphanreceptorsGPR22,GPR162,GPR27andGPR17incardiovasculartissuesofdiabeticrats(1051.7)[J].TheFASEBJournal,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