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货币哲学与当代现实问题研究欧阳彬著
分类号:A811.66/13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一是从概念、文本、历史、当代价值等维度阐释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二是梳理从古希腊哲学到后现代中的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货币哲学思想;三是主要从经济哲学的维度去反思和批判现代货币与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现代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现代人的生存方式之间的内在勾连。通过具体探讨现代货币与国家权力、语言结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提出货币并未决定现代社会,而是货币具体化了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也并未决定货币,而是现代社会利用货币。
2、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徐俊峰著
分类号:A811.64/49:3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从丰富的马克思文献中系统梳理、总结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和思想观点,挖掘其真正内涵及价值,将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与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结合起来考察认识与领悟马克思市场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进而从整体性和原创性的基点出发,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域和创新域。
3、“物”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社会时空观研究张文涛著
分类号:A811.64/49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从所有制与社会时空的关系入手,研究了生产方式中的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运用马克思的时空观对海德格尔的时空思想进行唯物主义的批判,分析了他在阐明作为社会形式的使用价值方面的独到之处,对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唯心时空观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批判。
4、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当代诠释李国泉著
分类号:A851.692/3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文本中的基本立场和核心观点,坚持以“问题”为研究导向,探究马克思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进程与贡献,对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再诠释,并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维度论述这一理论的独特价值和当代意蕴,着重阐述它对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启示,力图真实还原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辩证本质。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常素芳著
分类号:A81/88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分为理论篇与方法篇两个部分,从理论层面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从操作层面展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中的实践和成果。
(哲学)B
1、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释研究周国文主编
分类号:B824/9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从生态和谐社会伦理范式阐述之引论、生态和谐的基本内涵、生态和谐社会的思想演变、生态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思辨、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框架、生态和谐社会的现实维度、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路标、生态和谐社会的建设困境、生态和谐社会的目标取向、生态和谐社会的构成对象、生态和谐社会的评价原则、生态和谐社会的生态伦理的问题与前景、生态和谐社会的未来展望、生态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与文化发展等方面阐释了生态和谐社会的伦理观。
2、普列汉诺夫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研究张驰著
分类号:B512.54/4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3、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美)杰伊·R·格林伯格(JayR.Greenberg),(美)斯蒂芬·A·米歇尔(StephenA.Mitchell)著
分类号:B84-065/60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对精神分析观点的历史进行了综述,追溯了两种模型之间的分歧与相互影响,以及主要的理论家在努力确立对待这些模型的立场中所采用的复杂策略。并进一步阐明,只有在考虑驱力模型与关系模型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全面理解诊断与精神分析技术中存在的许多争议和方法。
4、诠释学洪汉鼎著
分类号:B089.2/16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诠释学的概念、诠释学的早期发展、19世纪的普遍诠释学、当代诠释学的形成、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和争论等方面全面系统而历史地展现了诠释学这门哲学学科的丰富内涵。特别指出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所与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历史的,诠释就是陌生性与熟悉性、过去与现代的综合。
(社会科学总论)C
1、共同体、资本家社会与市民社会丁瑞媛著
分类号:C912.81/47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依据平田清明各时期的文本及其思想发展变化,以平田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重新解读为线索展开分析,主要分为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三大部分。
2、根--家园真相格蕾塔·加德(Gaard,Greta)著
分类号:C913.68/38出版: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本书作者提倡女性主义与环境批评的联手,从根本上揭示人类世界的种种压迫与人对自然的压迫的同构性。该书是当今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杰出代表,从个体经验的角度探讨女性主义、生态学以及社会正义的交互关系。
3、人类的遗产美)利昂·费斯汀格(LeonFestinger)著
分类号:C912.6-0/7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考古学等各个领域,通过分析人类的进化发展史,去探讨人类的进化带给自身及地球的影响,从而从更深的层面揭示出人类应该做出哪些改变,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让自己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
4、美国民族意识的开端张涛著
分类号:C955.712.1/1出版: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独立时期的民族意识;第二,建国之初的疆土意识;第三部分将以族裔和性别关系中的美利坚意识为主题.
(政治)D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研究陈燕著
分类号:D64/58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从社会治理视角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进行了新的探索。全书分五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概念、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历史考察、现实考察及作用发挥的现实路径选择。
2、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思想研究马春玲著
分类号:D261.3/16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梳理了中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独立自主概念的演绎,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科学理论内涵等问题,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等多维视角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王公龙等著
分类号:D822/14出版:人民出版社
本书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视角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更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建立了思考人类命运的新视角,开辟了迈向“真正的共同体”的新路径,构筑起通向“真正的共同体”的过渡性共同体新样态,找到了推动“虚幻的共同体”演变的新动力,提出了体现“真正的共同体”精神的新价值。
分类号:D63-39/8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经济)F
1、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李节著
分类号:F0-0/106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依据马克思经济学经典文本,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系统范式的一致性,阐明了作为新陈代谢劳动以及由此衍生的生产力系统、经济系统是社会运动的序参量,为马克思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会通提供了一
个方向。
2、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能源革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壳牌国际有限公司著
分类号:F426.2/38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
本书分为六部分,内容包括:高质量能源支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中国能源革命;中国能源供给革命研究;中国能源消费革命研究;中国能源技术革命研究;中国能源体制机制革命;中国的能源国际合作与全球能源治理。
3、区块链与人工智能高航,俞学劢,王毛路著
分类号:F713.361.3/13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
本书主要包括数字货币概况、比特币上手指南、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关系、区块链与可信任计算、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未来、区块链应用、区块链研究及投资、支付及钱包等内容。
4、商务环境启动经济张继亮著
分类号:F127.351/1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的当代内涵”“地方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的依据与方向”“地方政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式:优化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个案研究:哈尔滨经济发展的情势与环境研析”“
优化人力资本环境:智识力启动经济力”“优化公共服务环境:保障力启动经济力”“优化市场秩序环境:诚信力启动经济力”。
5、中国特色小镇研究张车伟,王博雅,蔡翼飞著
分类号:F299.21/82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分布格局、产业类型、评选情况等角度全面呈现了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从概念、构成要素、基本特征等维度构建了特色小镇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计量和案例分析对特色小镇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发展和政策层面总结分析了当前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目标、政策措施、考核评价、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6、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的协同创造张海涛,张连峰,王丹著
分类号:F713.36/160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解构与演化,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的基本框架解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协同创造的系统动力分析,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协同创造关系模型构建及检验,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协同创造机理等。
(文化教育)G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潘强,许钟元,刘旭主编
分类号:G641.6/13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探讨了互联网情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问题。全书分三部分八章,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也就是作者所谓的网络空间、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并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2、转型时期我国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研究龙秀雄著
分类号:G12/118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围绕转型时期我国城乡文化的融合发展问题,主要分析和阐述了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中国城乡二元文化结构的困境、中国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构建城乡文化共同价值体系、培育城乡健康文化生活方式、建设新型城乡社会关系网络、打造新时期我国城乡文化产业发展链条等内容。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吕开东,张彬主编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从资助到滋养:多维阳光育人路径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40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专项课题重点项目“高校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育人实现途径研究”成果。本书从社会、高校、个人三方面分析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因素,提出从理性认知、文化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为认同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从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视角出发研究接受体系化教育之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以此提出“校、院、系、班、寝多层面全员教育”等创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实践模式。
4、创新校园文化的途径与方法代祖良主编
分类号:G718.5/12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共分为七篇。从“夯实理论基础筑牢思想防线”“抓好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推进学校稳步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法治校园建设”到“润物无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形成了昆明冶专校园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突显了高职院校的内涵和特色,反映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5、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路径探究张含著
分类号:G222.3/46出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包含七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新媒体的现状和特点,第二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电视文化节目,第三章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对电视文化节目的变化和影响,第四章至第七章重点探讨了新媒体对我国电视文化节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6、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李王英,张帆主编
分类号:G641.4/3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通过“百名小编走访谈”活动、“千名团员‘建川’行”活动、“万名学子爱国心”活动三个层面主题,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三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7、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年度报告主编彭少健
分类号:G219.2/66出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本书阐述我国目前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是国内媒介素养研究领域的第
一本年度报告,详尽、深刻地对2011年媒介素养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它是一个平台,展现了我国近年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使我国众多传媒专家、学者不同的观点、思想在这一平台上交流、碰撞。
(语言文字)H
1、翻译与现代中国赵稀方著
分类号:H059/91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书内容包括:从政治实践到话语实践——明清“译名之争”、天演与公理——《天演论》与《民约论》、文化的碰撞与协商——《毒蛇圈》的翻译等。
2、世界文字发展史周有光著
分类号:H02/9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书分为原始文字、古典文字、字母文字(上)和字母文字(下)共四卷,包括:文字的襁褓时期、丁头字和丁头字系统、汉字和汉字系统、古典文学和六书、马亚文及其音节化等17章内容。
3、汉语方言地理学(比)贺登崧著
分类号:H17/19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书是比利时学者贺登崧的著名语言学论著,是他在中国华北部分地区亲自进行方言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得失写成的,由4篇论文组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汉语方言调查方法,包括怎样选择发音人,怎样设计一套符合实际使用情况的词汇,怎样制作方言同言线地图,怎样利用现存的碑铭并结合家族迁徙历史来考察语言变迁等。
4、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外语教学研究杨静著
分类号:H3-39/1出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时代需要的背景出发,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理论及学科理论为指导,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技术的层面分析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实例,阐述了英语教学与技术有效整合。
(文学)I
1、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李天道著
分类号:I206.391/7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2、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现代转化李天道著
分类号:I01/41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传统文艺美学的理论形态与现代转化;传统文艺美学原生态的非体系与体系化态势;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之境域构成论与原点范畴;民族地域特色与接受思想;传统批评之诗性言说及态度与方法等。
3、文创时代的文学回应沙家强主编
分类号:I206.7/402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分文艺美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产业发展和管理美学四个板块,对这些时代命题进行研究和回应,试图就文化、文学和美学如何回应或参与现代化建设的跨学科研究做些有意义的探索。
4、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孙玮志著
分类号:I0/225出版:新华出版社
本书是孙玮志博士的一本理论专著,书中分析和阐释了文学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文学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学的影响、文学与电影、文学与雕塑、文学与音乐、文学与体育文化产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5、人文学视域下的韩国现代诗教育研究李明凤著
分类号:I312.607.2/3出版:中国社会出版社
本书通过对韩国现代诗的梳理,并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构建出了一套具体的教学方案。书中内容共分为两部分,内容包括:我国外语及朝鲜语专业教育政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新形势下的朝鲜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等。
6、中国古典戏曲批评范畴研究梁晓萍著
分类号:I207.37/115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选取了情、乐、曲与戏、风化、真、本色与蕴藉等七个古典戏曲批评范畴,对古代戏曲批评中有关论述作了梳理与研究,对哲学思潮、儒道佛文化与古典戏曲批评范畴的关系作了探讨与论述。
7、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研究焦亚东著
分类号:I207.22/647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以互文性理论为视角,立足中西文论的对话关系,在生成原因、外部表现、内在机制、阐释策略等多个层面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特征,揭示古典诗歌文本关系存在的普遍性、生成的必然性、表现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阐发其所具有的批评学意义,为深入思考“源与流”、“摹与创”“同与异”、“常与变”这些文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一份具体的个案参考。
8、济慈诗学观研究徐玉凤著
分类号:I561.072/23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济慈诗学观的生发及其文化渊源分析;消释力:济慈诗学观的理论基础;崇情:济慈诗学观的情感展现;美与幻的交织:济慈诗学观的想象之境;追寻:由自然诗学通向生态美学;济慈诗学观对于世界诗歌发展的影响。
9、《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戚良德著
分类号:I206.391/8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本书通过多个论题,对《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话语进行综合考察,既着眼《文心雕龙》为不断发展的当代文艺学提供了什么、能提供什么的问题,更强调《文心雕龙》与中国文论研究的话语回归和还原问题。
10、哈佛学者看中国和世界张梅著
分类号:I253/247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是张梅副教授2015-2016年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采访哈佛大学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的访谈汇编,访谈共16篇(另有汉学家印象记14篇和书评2篇)。访谈主要围绕“中国政治经济”“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外交与对外关系”“中国华侨华人”等内容展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受访者多是哈佛知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
(艺术)J
1、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丁宁著
分类号:J051/8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西方美术是人类艺术长河中的瑰宝,它有着灿烂的历史,涌现出彪炳史册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梵·高……在书中,作者引领读者欣赏伟大的作品,分析每幅画、每座雕塑的故事、创作者的技艺、作品的价值,带领读者领略艺术追求完美、极致和表现人类情感的境界的风采,感受西方艺术中的珍品在我们心灵中的律动。
2、音乐历史观与研究模式的求证田可文著
分类号:J609.1/14出版:上海音乐出版社
3、历史地阐释齐琨著
分类号:J632.3/1出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对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上海南汇地区的民间丝竹乐乐社“清音班”和乐人的音乐行为作了共时和历时性的探索。在丰富的实地考察基础上,作者就音乐班社的生态环境的过去和现在来分析和讨论该地区丝竹的演变。
4、相象而生袁红立著
分类号:J213.052/6出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书首先从相、象、形而上三大方面论述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与作用,主要涉及相——主观意识改造客观存在的行为集合,象——主观意识改造客观存在图式集合,形而——主观意识改造客观存在思维方法,最后以个人作品展示来表现相象而生——油画风景艺术的形而上探索。
5、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演变与发展研究吴晚屏著
分类号:J616.2/38出版:沈阳出版社
(历史)K
1、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中国国家博物馆编
分类号:K870.4/10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收录的钱币文物主要以古钱为主,金银币、纸币及钱范、钞版等为辅。包括四册,其中“先秦”部分两册,“秦-五代”、“宋-清”部分各一册。本书是秦-五代分册。
2、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分类号:K10/24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本书为上册。
3、中国周边交往历史文献汇编主编边夫
分类号:K295.14/1:1(21)出版:蝠池書院出版公司
西域是中国史书中古老概念,以汉代张骞通西域而广为传播。《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魏书-西域》、《北史-西域》、《隋书-西域传》、《新唐书-西域列传》、《明史-西域传》等正史都以本朝视角记述了西域史地及社会民情。各朝因交流深度广度有差异,对西域的范围的界定也比较模糊。例如,《西使记》、《西游录》、《长春真人西游记》、《使西域记》、《四夷广记-火州、亦力把里等》等记载的西域因路线、见闻有所不同,就有诸多差异。但是,进入清朝以后,随着清朝建立对西域地区
的控制,西域地区概念逐渐清晰,即以新疆为主兼包部分中亚地区。
4、至道无余蕴矣梁漱溟口述
分类号:K825.474/11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0年,先后有两位美国学者越洋访问梁漱溟先生。林琪即是第一位(1980年6—7月);另一
位是艾恺(1980年8月,已成书《这个世界会好吗?》)。这部访谈录广泛与专精并重。基本回顾了梁漱溟先生的一生,讲出了精彩的人生故事。对于梁氏特别关心的话题,如乡村建设运动主旨、佛学要义,尤致意再三。这部访谈录遵循口述实录,几无润饰,保持了鲜活的现场感。回顾了梁漱溟先生的一
生,讲出了精彩的人生故事,涉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人物。也渗透着梁漱溟先生对其所学之知、所行之事、所交之人的反思和反省。
5、自然新声
分类号:K815.7/14出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本书分九部分,包括:新艺术运动法国大师及杰作、新艺术运动奥地利大师及杰作、新艺术运动德国大师及杰作、新艺术运动比利时大师及杰作、新艺术运动英国大师及杰作等。
6、敦煌莫高窟遗址保护物理环境探索性研究闫增峰[等]著
分类号:K879.214/12出版:科学出版社
定的突破,推进了我国石质洞窟遗址保护物理环境的研究工作。
7、中国纵横(美)史景迁(JonathanD.Spence)著
分类号:K207.8/40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8、纳提什瓦:孟加拉国毗诃罗普尔古城2013-2017年发掘报告柴焕波,S.M.诺曼(SufiMostafizurRahman)主编
分类号:K883.548.6出版:科学出版社
孟加拉国考古学家于2010年发现毗诃罗普尔古城,并于2013年首次发掘古城的纳提什瓦遗址。2014
—2018年,中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阿哥拉萨–毗诃罗普尔基金会聘请的欧提亚·欧耐斯恩考古研究中心(OitiyaOnneswanArchaeologicalResearchCenter)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三次对纳提什瓦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通过地层学和一系列测年数据,纳提什瓦遗址可分为两个时期,年代为8—13世纪。考古发现遗址早晚的规模庞大、具有不同功能的大型佛教遗址,证实了这座都城的存在。作为南亚次大陆最后一个佛教中心的珍贵遗产,这个遗址将载入世界考古学的史册。
(天文学、地球科学)P
1、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曾庆存著
分类号:P456.7/1出版:科学出版社
本书一是从气象实际出发,建立大气动力学模式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提成一个物理学上合理、数学上适定的问题;二是对各种动力学模式的性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大气动力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中包括大气运动的整体性质,特征波动,适应过程,准地转演变过程和非地转演变过程,球面上扰动的特点和低纬度地带扰动的特点,涡旋和波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尺度运动的非线性相互影响等,尤其是对原始方程和非地转演变过程有较多研究;三是研究各种模式初值问题解的适定性,给出了解的存在、唯一和稳定性的证明;还研究了一些数学方法,把动力学理论建立在较严密的数学论证基础之上。
2、红壤坡地侵蚀产沙及养分流失模拟研究张丽萍著
分类号:P512.2/2出版: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介绍了红壤坡地侵蚀产沙及养分流失过程试验及规律性结构。书中基于农业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及影响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从总体试验设计到具体试验安排,从降雨的再分配到坡面径流的产沙,从泥沙分离到泥沙输移,从养分流失到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进行了逐步的机理分析和宏观规律的讨论。
(农业科学)S
1、西北地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王述民,景蕊莲主编
分类号:S332/1出版:科学出版社
本书基于历时五年对我国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7省(自治区)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调查资料的分析,阐述了近30年上述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历史与演变趋势,以及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历史沿革和现状,包括其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濒危状况等信息。
2、农业土壤环境质量演变规律、环境风险与管理对策黄标,胡文友等著
分类号:S62/16出版:科学出版社
(工业技术)T
1、现代传感器技术及实际工程应用吉庆昌著
分类号:TP212/79出版:吉林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农村普惠金融统筹城乡发展的福利测度与制度创新》最终成果。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它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随着信息科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书详细介绍各种经典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及实践应用,并详细地阐述面向物联网和机器人的新式传感器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等
一些比较新颖的理论。
2、基于PROTEUS的电路设计、仿真与制板周润景,李楠编著
分类号:TP368.1/122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书基于PROTEUS8.5SP0版本软件进行讲解,包括PROTEUS软件原理图绘制的操作、可视化设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片机电路的软/硬件调试技术、微机原理、DSP电路设计和分析方法、PCB设计方法。
3、人工智能时代(美)杰瑞·卡普兰(JerryKaplan)著
分类号:TP18/70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涵盖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所有维度,包括10本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磅力作,从人工智能的历史开始,对人类思维的创建与运作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研究,并对智能增强、神经网络、算法、克隆、类脑计算、深度学习、人机交互、虚拟现实、伦理困境、未来趋势等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4、赛博人(美)约翰·R.苏勒尔著JohnR.Suler
分类号:TP393-05/11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根据20多年在不同网络环境里进行参与-观察式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成果,综合运用了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动力学理论,研究了网络身份管理、网络脱抑制、文本交流和图像交流、网络人际关系中的亲密行为和误解,对社交媒体相互冲突的态度,上瘾、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异常行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媒体超负荷等问题,建立了“网络心理学结构体系的八个维度”。
5、研究数据的管理与共享LouiseCorti[等]主编
分类号:TP274/104出版:科学出版社
本书对研究数据管理和共享进行总括介绍,包括管理和共享的重要性、研究数据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制订研究数据管理计划;介绍了研究数据管理的具体方法,包括数据文档编制、数据格式与组织以及数据存储与传输;讨论数据管理与共享所涉及的问题,包括法律和伦理、知识产权、合作研究、利用他人数据及出版和引证。
6、HTML5与CSS3入门经典(美)TerryFelke-Morris著
分类号:TP312.8/4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针对HTML5和CSS3的最新标准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修订,包含的主题有:Internet和Web概念;创建HTML5网页;用CSS配置颜色和文本;用CSS配置页面布局;配置图像和多媒体;探索新增的CSS3特性;应用网页设计最佳实践;设计可访问和可用的网页;搜索引擎优化设计;选择域名;发布网站。
7、计算机系统(美)J.斯坦利·沃法德著StanleyWarford
分类号:TP303/62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8、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杨代强,哈斯花著
分类号:TP2/2出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本书首先考察了国外先进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分析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特色,总结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其次,在对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历史沿革、改革动因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理论研究,并以内蒙古自治区和重庆市高校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进行具体阐述,总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9、建筑的寓言庄雅典主编
分类号:TU206-53/2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是从无到有、从灵感迸发到实践的整个设计过程的核心环节。本书希望为大众提供
10、数字化产品造型设计Pro/ENGINEERWildfire5.0王星河,曾奕晖主编
分类号:TB472-39/35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7个项目,内容分别为Pro/ENGINEERWildfire介绍、二维草图的绘制、基础实体的创建、复制与阵列、实训——便携式多功能移动电源音响的建模、实训——模型装配、实训——综合练习等。
1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朱宇林,梁芳,乔清华著
分类号:TU986.2/30出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结合古今中外园林景观的发展脉络,研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流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布局现状、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发展、地域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植物景观的设计,最后总结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分析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2、文物建筑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编
分类号:TU-092.2/39出版:科学出版社
13、变化环境下复杂网河区水资源系统响应与安全调控刘丙军编著
分类号TV213.4/14出版: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网河区水资源系统分析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了变化环境下网河区水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严峻形势,综合运用水文学、水力学、系统分析、复杂性理论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变化环境下网河区水资源系统演变与响应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总结了网河区水文过程变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提出了水文过程全要素变异识别与特征量重构的理论与方法。
14、城市景观生态学何春阳[等]著分类号:TU-856/36出版:科学出版社
本书首先基于景观可持续科学理念,提出了“过程-影响-持续性”的城市景观可持续性研究框架,建立了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大度城市景观过程信息获取的方法体系,介绍了夜间灯光数据的系统订正方法、饱和订正方法和综合分类处理方法。其次,基于多尺度景观分析视角,揭示了近30年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城市扩展、城市规模-位序、城市蔓延和城市透水层的基本格局和过程特征。进而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模拟手段,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揭示了中国城市景观过程对自然栖息地、耕地净初级生产力和地表温度的影响。
15、迭代学习控制(英)DavidH.Owens著
分类号:TP273/131出版:科学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迭代学习控制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体系,并对基于逆模型的迭代学习控制、范数优化迭代学习控制、参数优化迭代学习控制、基于逐次投影的迭代学习控制等迭代学习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
16、西北地区高陡特殊岩土边坡失稳机制与整治陈志敏,余云燕著
分类号:TU457/3出版: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据,以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为突破口,系统研究了西北地区高陡黄土、高陡盐渍土、高陡泥砂岩互层三类特殊岩土边坡失稳形成原因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工程病害整治措施,为此类科学及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