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导论武汉理工大学

旨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的原则与表现形式,深刻认识艺术设计的美学特点和审美规律,能够合理地融合设计学与美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理解和把握设计的本质和寻找适合设计领域的美学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实践运用。

2、学习策略

各章节基础知识的学习以理解为主,可通过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等方式加深理解。章节结束后,通过课堂问答和小测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拓展知识面,巩固知识点,训练学生的宏观设计美学意识与具体的设计美学应用意识。

《设计美学导论》全部内容共7章,分别为:设计美学概论、设计美学理论体系构建、艺术家与设计师、设计美学的审美基本特征、范畴和标准、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创作类型,技巧和理念、艺术家与设计师审美创作过程、艺术与设计的作品美学欣赏。

3、教学形式

《设计美学导论》课程教学可采取的教学形式有:线上讲授、线上线下讨论、演示法等。以讲授为主,穿插其他教学形式。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参考文献、资料及课程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

4、师资团队

课程负责人:

武星宽,男,蒙古名-乌兰扎布,1952年出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蒙古族。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员,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武汉市人民政府顾问,内蒙古水墨重彩画研究院院长,景德镇元青花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

幼年时在拉圣召庙随蒙古族活佛画师绘制唐卡与经卷插图,习诵禅学经曲,悟寻禅宗艺通。在大学时代与高校执教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广泛吸纳古今大家之长,深研本土与国外艺坛经典,揣度唐卡工迹,得其蒙原雄浑,顿悟天地灵性,在工笔重彩唐卡的的基础上演变成水墨重彩大写意,另辟画经创立了特色显明的“雄浑海画风”。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文史馆,澳大利亚博物馆,香港美术馆,台北美术馆以及国内外著名学术团体和国家政府机构收藏。多幅作品获奖并被权威拍卖机构高价拍卖成交。承担国家艺术类课题研究。所授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作品在《美术》、《美术观察》、《画刊》、《艺术争鸣》等权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被收入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应国内外大使馆,国家政府和学术机构邀请在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和日本举办画展,访问学者,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出版有《武星宽现代水墨重彩作品集》、《武星宽画集》、《追忆大汉—武星宽画选》、《中国实力派画家—武星宽》、《设计美学》等论著及画集,艺术成就被收入《世界现代美术家全集》、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主讲教师团队:

潘长学,男,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设计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

研究方向:展示艺术设计及其理论。主要成果:主持承担工信部邮轮重大专项等国家级、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科技厅、企事业单位等设计研究项目20多项。撰写的论文多篇次发表在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上:从皮影艺术到互动媒体设计,《装饰》127期,中国艺术设计核心期刊;《美术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99期;清代武汉三镇地貌及建筑复原研究,《装饰》124期。

王双全,男,博士,教授,曾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为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书记、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特色专业责任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研究。中国建筑师协会室内设计会会员、建设厅专家评委、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

主持多项省级以上部门举办的重大活动科研项目并参与教育部社科项目,完成科研总值达四百多万。参与国家工信部豪华邮轮设计课题团队。国内外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企业委托和省、市项目20余项。参与国家教育部委托的在研省部级纵向项目“李渔造物思想研究”。参与国家工信部委托的“豪华邮轮设计”项目。2017年,“国际视野下面向行业的工业设计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何方,女,1962年11月出生。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学院副院长。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包装设计协会副主任。

王刚,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一流课程负责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名师。主持及参与横向课题二十余项、竞赛获奖十余项,其中主持纵向课题: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中央高校自主创新项目2项、校教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纵向课题:国家精品课程1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2018年主持葛洲坝淮安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景观规划设计、木兰山当归生态会所景观规划与建筑室内设计;2016年主持周大福(武汉)珠宝文化产业园室内设计。

二十多件作品在各种全国期刊和展览中发表,并多次获奖。其中周大福(武汉)珠宝文化产业园室内设计获首届中国展示空间设计大赛华中赛区铜奖、最佳照明奖、全国总决赛银奖;《武汉中山舰博物馆设计方案》获全国第四届室内设计大赛银奖;油画《岁月》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工艺美术精粹展银奖、雕塑《火凤凰》获展览铜奖;湖北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金奖2项。近年来指导学生获全国和省级艺术与设计大赛获大奖十余项。

现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学术与教育委员会专家、成都众人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院会员、副研究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会会员、零捌筑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顾问。

杨先艺,男,博士,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专家,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长期担任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系系主任,《设计艺术研究》副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会员,中国机械学会工业设计委员会员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理事,超星视频《设计概论》65集主讲专家。

杨先艺教授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专业,2005年12月获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与科学博士学位,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美国IOWASTATEUNIVERSITY的设计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一年。杨先艺教授长期从事设计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史论等研究,已出版专著和教材11部,在《艺术百家》、《装饰》、《世界美术》、《文艺争鸣》、《美术观察》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他撰写的《设计艺术历程》、《艺术设计史》和国家精品课程《设计概论》辅助教材,为设计艺术教育和设计史论研究作出了贡献,其撰写的《中外艺术设计探源》专著在2005年5月获湖北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杨先艺教授正在主持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伦理思想研究”。

张黔,男,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导。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美学学会理事。

主持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论的设计美学”(03SJC720001),主持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设计美学的基本理念””(2011jyte166),承担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对美的本质的深入探索入路:从对象化到自我确证”(03SJC720001),主编《设计艺术美学》、《艺术原理》、《艺术美学导论》等著作,在全国核心及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王美艳,女,1974年生,湖南株洲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2008年3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出站博士后,2014-2015年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与设计历史与理论。出版专著2部和国家级教材1部,在《装饰》、《艺术百家》、《创意与设计》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EI检索论文3篇;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主要参与教育部课题3项,主要参与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1项。

张琴,女,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硕士专业、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景观设计学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可持续景观设计、设计美学。

先后承担多项横向课题:2010年主持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入口广场景观设计;2008年参与内蒙古西区河套公园设计;2006年主持黑湾河旅游景区及休闲度假村详细规划;2004-2007年参与内蒙古巴彦淖尔新城区景观建筑设计项目设计;2005年参与宜昌桔城星光商业街景观规划与设计;2005年参与青岛鹤山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2004年参与贵州梵净山承恩寺景观建筑设计;参与宜昌运河公园、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等20多个项目设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获奖2项。

宋新娟,女,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湖北省包装设计协会会员。

个人成果:作品入选“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60周年全国美术展;乔家大院系列海报获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建院40周年美术展优秀奖;《高教发展与评估》学报封面设计、《当代经理人》期刊封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学》专著封面设计、《设计美学导论》专著封面设计;参编多本教材,十余篇重要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重要期刊上。

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及人自身。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设计美学的原则与表现形式,深刻认识艺术设计的美学特点和审美规律,能够合理地融合设计学与美学的理论知识,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更加合理的方式和途径,理解和把握设计的本质和寻找适合设计领域的美学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学生在设计中进行实践运用。

学习《设计美学导论》之前,需要有基本的设计与绘画基础,学习过素描、色彩、构成原理等基础性课程知识,对设计美学研究有充分的热爱和兴趣。建议学习之前阅读武星宽教授的《设计美学导论》、凌继尧教授的《设计美学》等教材及参考书。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2.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

THE END
1.《现代设计美学》(章利国著)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现代设计美学》,作者:章利国 著,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最新《现代设计美学》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现代设计美学》,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9170949.html?point=comment_point
2.现代设计美学现代设计美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175698 出版年:2008 作者:章利国 学科:哲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武汉文献中心流通部在架上18/Z253 1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fd9898ade31e7fbd969042b8a0245881
3.《设计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设计美学试题 ( 课程代码 04026)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井将“普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著有《威尼斯之石》 、《现代画家》和《建筑的七盏明灯》的作者见 A 莫里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23/7005044040003022.shtm
4.融合传统与现代美学的新中式风格家居设计攻略新中式风格家居设计正是融合了传统中式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美学的创新理念为现代家庭打造一个既古典雅致又时适的居住环境。此类设计风格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满足了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下咱们将深入探讨怎样去将传统与现代美学完美融合打造新中式风格的家居空间。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308959.html
1.现代设计美学(豆瓣)《现代设计美学(增订本)》是著者经过11年努力所完成的课题,包括走向生活与技术的美学,人、人造物与环境,设计信息传播与接受,设计与心理,形式的魔方,设计师与设计群体等主要部分。全书随正文选配有精美插图129幅,其内容几乎全部为20世纪各门类形态经典设计。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225178/
2.浅析现代设计与设计美学的融合浅析现代设计与设计美学的融合 黄铄涵摘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开始拥有高层次精神需求,一个典型标志为追求美,美的设计打破了使用功能的局限性;通过设计美学的融合,可以促使设计师审美修养与设计水平得到提升,对于现代设计运动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现代设计;设计美学;融合设计美学、现代设计不属于同一...https://m.renrendoc.com/paper/171771925.html
3.产品设计:《设计美学》1934年英国cai12、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是集成性、跨学科性。 13、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设计可看做现代设计向后现代设计的转折点和起点。 14、美国商业主义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 15、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伽通的《美学》出版,“美学”术语正式出现,并把美学看做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https://blog.csdn.net/qq_40116418/article/details/127071045
4.美术学院举办《韩国近现代设计美学观及演变》讲座2022年5月21日下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李振宇应邀为美术学院师生做题为《韩国近现代设计美学观及其演变》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美术学院邢廷伟老师主持。 讲座中,李老师结合作品和视频,列举了大量实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韩国设计风格从古至今受到的影响及其变化。用以小见大的方式阐明韩国设计整体发展趋势...https://msx.jssnu.edu.cn/2022/0526/c940a43293/page.htm
5.梁志天享受设计,享受现代美学建E网设计资讯国际著名设计公司梁志天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SLH (全称︰Steve Leung Hospitality Ltd., 梁志天酒店设计 ) 呈献最新餐饮设计元素──高级中菜馆「六公馆」,设计以香港 60 年代位于般咸道的私人书房六公馆为蓝本,巧妙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把餐厅打造成为时尚却带怀旧情怀的新派中菜馆,完美体现摩登中菜厅的设计,让客人...https://www.justeasy.cn/news/12450.html
6.美学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的表现3现代建筑房屋设计表现手法中体现出的美学思想 3.1统一协调性的表现手法 对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应该保证大体上的统一协调性,进而运用统一的表现方式使得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得以充分的体现,在房建工程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在负荷建筑要求的基本形式之上切实推动建筑艺术的快速发展,保证其多样性,这样才能够使得人们体会到不同形式...https://www.cbi360.net/hyjd/20190828/180062.html
7.现代哲学美学影响下的西方景观设计解读近年来,景观设计事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西方现代景观。因此,解读西方纷纭复杂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探索其深层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就显得迫切和重要了。 解读西方现代景观,必须借助于其时代的理论支撑——哲学和美学分析。20世纪的哲学、美学表现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潮的碰撞和渗透,并贯穿着...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3121798.nh.html
8.苏作·生活美学│设计是传统与现代的糅合剂“我们拥有着巨大的文化宝库,每一个元素都有深厚的内涵值得被挖掘,每一个细节运用在现代造型中都会是点睛之笔。”纵明明这样形容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从交谈中了解到,纵明明不只是专注于珠宝设计,还去学习了蓝印花布、缂丝等传统手工技艺。在她看来,江苏有着丰富的手工艺文化资源,一批又一批老匠人把...http://www.jntimes.cn/jnwm/202207/t20220722_7626112.shtml
9.关于美学论文主要有:四川大学王世德教授主编的《商业文化与广告美学》[2],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有关商业文化和广告美学的专著,首次提出了创建“商品美学”和“广告美学”的构思,论述了商业文化学和广告美学的基本理论;赵惠霞的《广告美学:规律与法则》[3]运用现代美学关于审美现象发生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解剖了近千个成功的广告案例...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30214163749_6444256.html
10.高颜值现代风住宅范本现代风住宅历久弥新,新颖的设计风格成为城市界面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最前沿的生活方式。本次为大家带来一线品牌开发商的现代风格住宅,在市场众多现代设计中具有代表性。创新耐看的美学立面、舒适有格调的社区设计,唯有讲究兼顾高颜值、高舒适度,才能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https://www.kinpan.com/subject/index/406
11.现代艺术设计要点思考论文(通用5篇)现代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在随着新理念以及新技术与之相结合,就对创新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支持。但是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对传统美学科学运用,这样就比较有助于现代艺术设计符合国人的审美,并能将这一美学元素得以科学性呈现。本文主要就传统美学的现实性意义以及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