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承袭了上期关于两宋金银器的类型、名称与用途的介绍,重点对酒器的造型、纹饰作诗意解读。“花长好、愿公更健”,借此文祝愿读者们身体康健。
酒器的造型与纹饰
前节说到以歌送酒为宋代宴饮之常,而两宋酒事又每与花事相连,即席歌唱的送酒“新词”涉及花事者自然也最多,因此酒器的造型与纹饰取意于花卉者,差不多占了第一。此际十分发达的花鸟画以及与绘画紧密相连的刺绣,便是纹样设计的粉本之一,金银焕烂的杯盘碗盏遂使得琼筵瑶席竟也如同一座百花苑。
酒器中的要件是杯盏,此中又以劝盏最要式样新巧。设计上独出机杼的一类即象生花式盏,最常取用的象生花,为菊花,为黄蜀葵,为莲花、芙蓉、水仙,为梅花、桅子和菱花。
[菊花]
[葵花]
[水仙]
[荷花]
按照早期的认识,人们眼中的一枝出水新荷,全身各个名件都各有称谓:其茎名茄,其叶名荷,花曰芙蕖,根名藕,实名莲,若再细分,则莲指莲房,莲子当名的6。至于宋代,一般情境下区分已很少如此之细。
荷花荷叶也是兴起人意的花卉,夏日池塘,新绿照人,嫩红照眼,折一茎带露的荷叶拗作“碧筩”,以此荷香送酒,这早是前朝风流7。欧阳修有皇祐元年作于颍州的一首《答通判吕太博》,句云“千顷芙蕖盖水平,扬州太守旧多情。画盆围处花光合,红袖传来酒令行”。其中“千顷”“画盆”“红袖”三句之下分别有诗人自注,合起来读,便为故事一则:“邵伯荷花,四望极目。予尝采莲千朵,插以画盆,围绕坐席,又尝命坐客传花,人摘一叶,叶尽处饮,以为酒令。”吕太博即北宋名臣吕公著,时为颍州通判。邵伯是湖的名字,在扬州城北,大运河之东,今江苏江都县东北。“扬州太守”,乃自指。日暄风暖,美酒娇花,如此妍媚的花事和酒事,又以诗作者之盛名,而使它成为传播很广的风雅故事8。取式于荷叶荷花制为象生杯盏,自可在筵席间佐清欢、助燕喜。东坡诗有《和陶连雨独饮》二首,诗前一则小引,略云:“吾谪海南,尽卖酒器,以供衣食,独有一荷叶杯,工制美妙,留以自娱,乃和渊明《连雨独饮》。”浙江衢州南宋史绳祖墓出土一件白玉荷叶杯(图11),适可当得“工制美妙”之赞。南海一号沉船遗物中的景德镇窑荷叶盘盏成副(图12),釉色漱润,气格清秀,可与玉杯并美。
“金荷”是屡见于两宋诗词中的物象,如李弥逊《感皇恩·学士生日》“一时分付与,金荷劝”;无名氏《水调歌头》“湖山风月,且与吟笑侧金荷”;又杨万里“长亭更放金荷浅,后夜谁同璧月圆”9。金荷可以指荷叶杯,也可以指荷花杯盏,只是荷叶金杯至今尚未发现实物,但却有象生荷花盏可见,如溧阳平桥窖藏中式样不同的三只。其中两只尺寸与分量都很相近,应是一组。式样不同,似在于品种有别。其一单瓣,内里细线錾出花瓣肌理和纤纤花蕊,花心七个水涡纹仿若涓涓清露,见出它是新花初放,尚未结籽(图13)。其一重瓣层叠,花瓣之缘錾出因风内卷的样子而倍显娇柔,内心却不是花蕊也不是莲蓬,而是一簇簇小花(图14)。这里表现的该是千叶莲或曰重台莲,即所谓“一花既开,从莲房内又生花,不结子”10。此外一只荷花盏却是圆口,盏壁打作荷花瓣,内心是花蕊托起的莲蓬(图15)。这一件尺寸、重量特别是风格,与其他两件差别比较大,当不是同一组。它虽然也可以概称“荷花盏”,但认真说来,还不能算作“荷花象生”。
莲花用作金银酒器的装饰纹样,自然就更多。衢州博物馆藏宋银鎏金荷塘纹盘盏一副(图16),盘长18厘米,宽14.5厘米;盏长9.8厘米,宽4.6厘米。盘内底作为承盘标志的圆心里錾刻相向而开的两朵折枝花,圆心之外的一周錾刻细密的水花以为涟漪,涟漪上面浮出八朵莲花和漾起的一圈圈水泡。盘上面坐一个与它纹样一致的椭圆形银鎏金夹层盏。台盏或盘盏一副,是盏与承盘的组合,施展设计才能的空间自然更大一点儿。
双莲或曰并头莲、并蒂莲,则是瑞象11,常用于织绣图案,刘克庄咏双莲一首句云“花如云锦翻新样,叶似宫袍染御香”12,是也。金银器便多以它为盘心、盏心的錾刻纹样,因势赋形把它图案化,其实每每是花开两枝而颠倒相并(图17),却也有将心萦系“双花双叶又双枝”的娇盼温柔13。
[梅花]
宋人爱花,梅花当居第一,不过它却是“独向百花梦外,自一家春色”14。象生花、折枝花之外,装饰领域里“自一家春色”的流行纹样莫过于梅梢月。诗词咏梅虽多水边月影孤寒清胜之境,如南宋高翥《冬日即事》“杖藜独立梅梢月,成就清寒到十分”,然而饰以梅梢月的酒器,却不妨以它的姝秀清逸为筵席劝饮别添诗韵。南京江浦黄悦岭南宋张同之夫妇墓出土的梅梢月纹盘盂一副,承盘和酒盂均以梅花为式。盘底在浅浅錾出水波纹的地子上打造水边横斜的一树新枝,梅枝之外留白,唯以轻云新月点缀其间。盘高1.9厘米,口径14.6厘米。银盂口沿加金釦,内心打造梅花一朵,壁间的五个花瓣内各錾折枝梅花。盂高3.9厘米,口径9.5厘米。福建邵武故县窖藏中的一副银鎏金盘盏也是同一类型(图18、图19)。“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15,诗人咏梅的清词丽句适可为此器品题;“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16,梅边的谱曲,却又可作十分梅盏的送酒歌。
[菱花]
诗人咏菱,都是说菱角,连带而及采菱女、采菱歌、采菱船,于是绘出可闻其声的水乡风情。独独拈出菱角花来,却是不多。范成大《初秋间记园池草木五首》之二中有两样是水生植物,而都与酒有关:“菱葩可范伯雅,寥节偏宜麹生。”“菱葩”一句自注曰:“菱葩为酒杯,样最佳。”伯雅,即酒爵之大者,也可代指酒杯17。溧阳平桥窖藏中有花开四瓣的菱花象生盏一件,内壁八个弧曲分别錾刻菱花折枝(图24)。
[长春·常春]
[“十花”]
[瓜果]
前节提到,筵席中尚有放置高饤和时令鲜果的器具,前者或置于高足盘,多作为摆设,时有“高饤”“看果”之称21,后者每置于平浅的矮足盘。果盘装饰纹样的选用也或与席间常见的果品颇有关联。溧阳平桥银器窖藏中的一件银盘,腹深1.4厘米、口径16.5厘米,盘心打造出仿若浮雕的瓜、桃和石榴,又以荔枝点缀其间(图30)。与它尺寸、纹样十分相近的一例,有出自福建泰宁窖藏中的一件(图31)。而两处窖藏酒器的类型和式样也多很相似,可见时风。
宋代花鸟画一面为各式金银象生花盏提供了造型粉本,一面也为用于平面装饰的錾刻纹样提供了参考图式。譬若果菜碟,内底心即每每錾刻精细的花鸟图案。湖南临澧柏枝乡窖藏中有錾花银碟一组十枚,口径在15至16厘米之间。盘心各錾团窠式折枝花:牡丹、芍药、菊花、莲花、一把莲、茶花、木芙蓉、木槿、栀子、菱花(图33)。溧阳平桥窖藏有与此类似而尺寸较小的一组九枚,器高1.2厘米、口径8.4厘米,内心分别錾刻折枝花(图32)。分别出自江西星子县陆家山窖藏和四川德阳清真寺窖藏的六枚银果菜碟,造型均为花口折沿。星子县陆家山窖藏中的三枚,高1.2厘米,口径14.2厘米,折沿上边是锥点缠枝卷草,内底心錾刻莲塘鸳鸯者一、莲塘仙鹤者一,又一枚是练鹊聚八仙(图34)。虽是图案化的花丛锦阵,却以线条之流利飞动而绘出荷花荷叶水底天的丽景鲜媚。出自德阳窖藏的三枚,银碟折沿上边是一周俯仰相向的缠枝花卉:荷叶、荷花、莲蓬、慈姑叶,内底心双钩的六出花画框里分别錾刻景色不同的池塘小景(图35)。春洲细草,岸柳拂水,写意式的简笔,而可闻暖浮晴色中的禽语绵蛮。参照宋画名称以及宋人题画诗22,或可依次名作:蓼汀浴凫图、柳溪春水图、荷塘嬉禽图。
仿古纹及其他
仿先秦礼器或曰仿古式造型,以金银花瓶取用为多,饮器中的仿古式常常是夹层杯盏,这是宋代发展出来的新器型,岳珂《桯史》卷八“紫宸廊食”条“爵以银而厚其唇为之”,应即此类。杯或盏制为夹层,自是“厚其唇”的方法之一,如此可以显得质重而古雅,虽然它并没有如同先秦礼器一样的厚重。所谓“爵”,在此当是仿古式酒杯的概指。仿古造型多取簋式,亦即宋人之所谓“彝”。溧阳平桥南宋银器窖藏中有银鎏金盘盏两副,其一杯身打作乳钉纹,便是赵九成《续考古图》卷一“父乙虎彝”一则所云“方文圆乳”,外杯下腹装饰一周内錾祥云的莲瓣纹,杯耳和圈足均系另外打制然后接焊(图36)。
窖藏中的另一副银鎏金四曲花口盘盏,纹样却是融合古今。盏同样为夹层,造型取用与盘一致的四曲花口,内盏盏心錾刻狮子戏毬。外盏以一周莲瓣纹托底,四曲的卷云纹地子上分别打造五个乳钉,其外一周毬路纹与盏心的狮子戏毬内外呼应。银盘盘心作为承盘标识的装饰框内錾一对折枝牡丹,框外卷云纹的地子上打作双狮戏毬,纹样部分均鎏金(图37)。与它相似的有福建泰宁宋代银器窖藏所出银鎏金八方盘盏一副(图38)。狮子所戏之毬,宋人名作转官毬,德安南宋咸淳十年墓出土银鎏金转官毬帔坠,便是以它作为主题纹饰(图39)。
翔鸾舞凤也是宋代装饰纹样中的流行式,所谓“翔鸾妆样,粲花衫绣”25,妆点佳人最宜。金银制品则多用于簪钗、奁匣、果盒,如四川德阳孝泉镇清真寺窖藏中的一个银鎏金奁匣(图45)。此外的流行纹样尚有教子升天26,浙江东阳宋墓、贵州遵义杨价墓、四川彭州窖藏、湖南临澧柏枝乡窖藏,均有其例。杨价墓教子升天金杯盘一副,出自女棺。杯与盘俱制作极精。杯系夹层,外层以水波纹为地子,两螭绕杯腾跃于上,螭首分别探出杯口以成杯柄。螭身原是另外打制成形然后焊接于杯壁,螭头再以片材打制成形焊于杯颈,浓眉大眼,一对圆圆的耳朵细錾螺旋纹,超长的独角向后披垂,神态生动如两螭对望。杯口一周香印纹。圈足系接焊,上方錾了一周如意云,下方为鱼鳞旗脚。金盘同样以海浪纹为地子,盘心浪高接天化作云气,双螭盘旋于水波间,螭尾宛转于浪尖如缠枝卷草,螭口互衔螭尾作嬉戏状。螭首眉心处一个博山,上錾一个王字(图46)。
两宋金银器以人物图为饰的实例不多,前面举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金菊卮一件,浙江义乌柳青乡游览亭村宋代窖藏“陈官人宅用”金花银台盏七副,则是风仪峻整的一组。又邵武故县窖藏有银鎏金魁星盘盏一副也是精好之例。
余论
两宋金银器的考古发现,属于窖藏者,以单件数量论远多于墓葬。作为随葬品,出自墓室的金银器常常是各类中分外精好的几件,大约总是主人生前所爱。出自窖藏者,则多是大致完整的一席馔器。它有可能属于私家,也有可能属于公库。
宋代宫廷所需金银器用,多由文思院打造27,打造成器,须经看验,再进呈交纳28。文思院的工匠系招募有家业及一定财力者,南宋时还要“临安府元籍定有物力金银铺户二名委保”29。禁中金器制作所用应该都是上色金,包括赏赐近臣之物30。至于宋代金银器与花与歌与酒相互依傍的使用情景,已如上述。
宋室南渡,用金帛和屈辱换来的一隅偏安,虽然付出的代价很是惨痛31,并且安乐富足既不平衡,又时断时续,但与政治史并行交错的南宋日常生活史依然别有它的鲜丽,且始终得以文化之盛而为他者所仿效,因此就目前所见者而言,金银器的地域性并不特别显著。
附记
注释
[2]杨万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买菊》。
[3]《王伯扬所藏赵昌花四首·黄葵》。
[4]宋陈景沂编《全芳备祖·前集》卷十四。
[5]周密《武林旧事》卷七:淳熙五年二月初一日,“上过德寿宫起居,太上留坐冷泉堂”,饮酒赏乐,太上“宣索黄玉紫心葵花大盏”,亲自宣劝。此“紫心”当是巧用黄玉之俏色而成,亦是形肖秋葵之“檀心”。
[6]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有蒲与荷”条。
[7]《酉阳杂俎·前集》卷七:“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慤(当作懿)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筩杯。历下敩之,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
[8]如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上的一长段纪事。
[9]《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
[10]明王象晋《群芳谱》,又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三:“其花白者香,红者艳,千叶者不结实。”宋《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一节引《华山记》曰“花山顶有池,池中生千叶莲,服之通仙”。
[11]秦观《集瑞图序》。
[12]题作《小圃有双莲、夏芙蓉之喜,文字祥也,各赋一诗,为宗族亲朋联名得隽之谶》。
[13]宋无名氏《九张机》:“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宋曾慥辑《乐府雅词》卷上。
[14]黄载《孤鸾·四明后圃,石峰之下,小池之上有梅花》,宋赵闻礼编《阳春白雪》卷六。
[15]朱淑真《菩萨蛮·咏梅》,《朱淑真集注》(宋魏仲恭辑、郑元佐注)。
[16]姜夔《玉梅令》。词系为范成大宅南之圃范村中梅而作。
[17]宋吴淑《事类赋注》卷十七《饮食部·酒》赋云“三雅既闻于刘表”,注:“《典论》曰: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
[18]《蝶恋花·六花冬词》,“口号”系冠于咏花词前。
[19]宋人关于“十样”的用法,北宋吴则礼《同王子和过张氏小园》一首也是一例。诗曰:“永夏追凉得午阴,扶藜仍有小丛林。应怜老子腰脚健,可是禅房花木深。卷帘高竹与佳色,隐几黄鹂供好音。更遣惊人十样锦,并浇宿昔江湖心。”“十样锦”句,自注云:“张氏有定州变窑茶瓯,名十样锦。”此“变窑”,或指“窑变”;“十样锦”,似指以釉色幻异之不同而合成的茶瓯一套。
[20]杨万里《石榴》,《全芳备祖·后集》卷六《果部·石榴》。
[21]张师正《倦游杂录》:“木馒头,京师亦有之,谓之无花果。状类小梨,中空。既熟,色微红,味颇甘酸,食之大发瘴,岭南犹多,州郡待客,多取为茶床高饤,故云:公筵多饤木馒头。”又《梦粱录》卷三:四月,度宗初九日圣节,“翰林司排办供御茶床,上珠花看果”。
[22]如舒岳祥《题赵大年小景》:“三株五株依岸柳,一只两只钓鱼船。水天鹎鸭斜飞去,细草平沙兴渺然。”《题周梅所藏小景画卷》:“小鸭鸦乌烟柳坡,属玉满晴莎。惠崇不作大年死,惆怅江湖春水多。”
[23]无名氏《八声甘州·寿国太夫人》,《全宋词》,册5,页3761。
[24]秦观《集瑞图序》。
[25]李箫远《青玉案》,《乐府雅词》卷下。
[27]《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七》“文思院”:“《四朝志》及《会要》:太平兴国三年置,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彩缯素装钿之饰,以供舆辇、册宝、法物及凡器服之用,隶少府监。”
[28]《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文思院”:真宗咸平三年三月,诏:“文思院打造内中金银器物,并送内东门司看验,交纳三司。所造金银,令左藏库别将一两赴三司封记为样。每料内凿一只年月、工匠、秤子姓名、色号,赴三司定样,进呈交纳。其支赐金银、腰束带、器物,类定金分厘秤比。所管工匠,委监官点检,趁逐功课,不得辄借影占,违者许人陈告。”
[29]《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九》“文思院”:孝宗淳熙九年,将作监条具措置文思院革弊事项,其中一项道:“文思院上界打造金银器皿。自来止凭作家和雇百姓作匠,承揽掌管金银等,拘辖人匠造作,以致作弊。今乞将合用打作作头等,令本院召募有家业及五百贯以上人充。仍召临安府元籍定有物力金银铺户二名委保。如有作过人,令保人均赔。”
[30]《宋会要辑稿·礼六二》,真宗景德三年九月,“诏:三司请给左藏次色金造带,以备赐近臣。国家宠待俊髦,务存优异,惜费敦俭,岂在于斯自今并以上色金造”。
[31]《齐东野语》卷十二“淳绍岁币”条一段很长的叙事,读之教人感慨万端,仅节录数语如下:“绍兴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又贴耗银二千四百余两,每岁例增添银二百余两,并淮东漕司管认。……艰苦不可具道也。……若正旦、生朝遣使,每次礼物金器一千两,银器一万两。彩段一千匹。……若外遣泛使,则其礼物等又皆倍之。又有起发副使土物之费。又有朝辞回程宣赐等费。……时聘使往来,旁午于道。凡过盱眙,例游第一山,酌玻璃泉,题诗石壁,以记岁月,遂成故事,镌刻题名几满。绍熙癸丑,国信使郑汝谐一诗云: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可谓知言矣。噫,开边之用固无穷,而和戎之费亦不易,余因详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