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是很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做菜是可离不开食盐的,许多食物本身没有什么味道,通过调味品的增鲜调味才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食盐不宜多吃,吃食盐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食盐的误区有哪些?吃食盐要注意些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
食盐的误区
1、食盐有没有保质期
2、炒菜用食盐爆锅
碘盐中的碘元素是以化合物碘酸钾的形式加入的,碘酸钾的性质比较稳定。但是,在烹调过程中,碘化钾遇高温会分解成碘挥发掉。如果炒菜时油一热就把食盐放入锅中,由于温度很高,会导致碘元素挥发。所以,炒菜时应尽量在菜将要出锅时再加盐,这样可保证碘元素少挥发。
3、食盐装在开口容器中
多数家庭习惯把食盐放在灶台上,并且盛盐的容器是开口的。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加碘盐氧化分解,失效变质。碘盐应存放在加盖的、不透明的密封容器内,而且应远离灶台,避免高温。最好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或吸潮。
4、加碘与不加碘盐的区别不大
部分人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不理解食盐加碘的意义,认为吃盐就是吃它的咸味,与有碘无碘无关,食用加碘与不加碘盐的区别不大,这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如果是碘缺乏病患者,不吃加碘盐会加重病情,如果是甲亢患者,吃加碘盐同样也会加重病情,而普通人如果长期不吃碘盐,身体缺碘,也会致病。
5、食盐的食用量越少越好
食盐的食用量过多或过少都有害。一般人都知道,高盐饮食有如下的危害:一是可引起高血压,使脑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二是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胃炎等胃病。三是使呼吸道疾病加重引发哮喘等。可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低盐饮食的危害:食盐过少会现头痛、倦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6克,就可以满足机体对钠的需求。
6、海盐比食盐含钠少
专家经过调查显示,有61%的人认为,海盐比食盐含钠更少。其实,海盐与食盐的含钠量是相同的,都为40%。而专家表示,虽然海盐富含镁、钾和钙等微量元素,但是这些营养素也可通过其他食物获得结果。
7、炒菜不加盐,钠就不过量
经过专家调查发现,在日常饮食中,有超过75%的钠来自加工食品。那么超市中现成的汤料包、沙拉酱、罐装或瓶装食品等都含有很多钠。而且食物标签上“低钠”定义为“不超过140毫克”。
8、血压正常,吃盐不必担心
其实高血压仅仅是多盐食物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摄入过量,而且还会导致老年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脏病危险更大。即使血压正常的人群,每天钠摄入量也应控制在1500毫克。
食盐吃多的危害
1、易患高血压,盐可增加血液容量,增加血压。且盐可直接破坏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2、易患胃病包括胃癌。因为盐过高可促进胃酸分泌,破坏胃粘膜。高盐是导致胃癌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常去饭店吃饭的人胃癌的比例也较高。
3、增加骨质疏松发病率。盐可促进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所以少盐等于补钙。尤其一些老年人,多年的饮食习惯,口重,很难改,但人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很高,盐应该控制一下了,少吃咸菜。
4、皮肤衰老。女士比较感兴趣吧。盐可促进皮肤细胞脱水,加速细胞老化。
餐馆做饭常使用较多的食盐、味精等调味,应尽量避免在外用餐。
并不是。
盐并不是吃得越少越健康,少吃盐其实就是少吃钠,虽然盐吃多了会加重身体负担,对血压也不利,但钠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参与人体很多的生理功能。因此,我们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盐,才能维护体内钠的平衡。
我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长期高盐饮食对身体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控制好食盐量。但盐并不是洪水猛兽,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饮食讲究均衡适量,无论吃什么最好适量,吃太多和吃太少都不好,包括盐。
食用盐的注意事项
1、少买及时吃
少量购买,吃完再买,目的是防止碘的挥发。因碘酸钾在热、光、风、湿条件下都会分解挥发。
2、忌高温
在炒菜做汤时忌高温时放碘盐。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0%,中间放碘盐食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食用率为90%;凉拌菜时放碘盐食用率就可以达到100%。
3、忌在容器内敞口长期存放
4、忌加醋
碘跟酸性物质结合后会被破坏。据测试,炒菜时如果同时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盐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