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乔,电影摄影师、CNSC(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外联主任,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院等高校研究机构。
沈老师担纲摄影指导的作品曾获得金鸡奖、华表奖等国内外电影节奖项。代表作:《曼陀罗》《无限印度》《天时·盘锦》等。
实操要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这一期我们将着力于理论,用作品案例给大家展示解析纪录片布光要点。
完整干货戳视频
理论知识盘点
在展开讲纪录片布光之前,当然先得最基础的摄影布光目的撸起,掌握基础后面用光才能拎清主次。而摄影布光目又分为几个层次你知道吗!不虚,沈老师这就告诉你~
壹
布光目的
01·保证画面基本照度
神说要有光...如果你连一盏能保证基本照度的主灯都没有,你真只能当个看不见的客人。
02·塑造人物
在影视作品中的打光过程中,灯光基本上对着拍摄主题或者演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三个基准光就体现出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
准确表现事物本身的特征的主光、能直接体现事物质感的辅光,这些光线有什么作用呢?
答曰:给予主体方向,让观众更直观理解空间中演员的动向。
03·烘托气氛
除了成功的人物,一部成熟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好的氛围。《银翼杀手》的赛博朋克感、黑色荒诞的《天使爱美丽》、奇幻优雅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都用独树一帜的氛围留下深刻荧幕印象。
环境色温通常有两种,5600k代表的是外景中间的高色温,3200K代表内景中间的低色温。而当色温设置到两者之间4300K的时候,则出现令人欣喜的影调混合akaColorMagicTime。
可能很多人会问「4300K」是什么概念?通常,这种混合效果既有着高色温环境光的冷调,又有低色温的一点暖调,糅合成的光感既和谐又富有冲击力。
04·意境表达
不管创作者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超越还是戏谑,沈老师认为“对于任何艺术创作来说,只要谈到「意境」就是一个很「高层次」的境界了。”
沈老师认为“只要能和观众的情感达成某种默契,便能称为意境。”从本质上理解,前面所有的打磨,塑造,烘托都只为这最后一步升华作铺垫。
貳
纪录片的布光特点
01·真实性
说到纪录片,真实性是最老生常谈早被问烂的问题,那到底什么是真实?又该如何定义真实?是如老话所说眼见即为实?还是?
对这个问题沈老师的个人理解是:“真实性在艺术里面表现的基准,应该是你的所见所感。而非绝对意义的真实。”
02·真实感是为创作本身服务的
有时,为了获得光线的纵深层次,我们不会过分在意光源的逻辑性,追求所谓的绝对真实;也就是说我们的光线方向并不一定要跟画面中所设光源一致。
相反,应将注意力更多放在保证主光主体,再想尽办法修饰其他光线。只有制造出亮暗分明的节奏感,才能衬托出每场戏的戏剧目标。
「所见即所感」才是真实感在艺术表现中的基准。
叁
特殊环境下的布光处理
沈老师在节目中直言,纪录片最难处理的夜景外景的补光,因为常有戏剧性的情节发生,而这些细节对整部片子氛围塑造极其关键。
夜景中我们无法完全掌握人物的行动线,这时紧急补灯就尤为重要。同时,补灯也要兼顾塑造人物、提供动线,表现质感等前文提到的基础功能。
现代城市对夜景拍摄主要来自两个影响,首先是复杂的光源,其次色温不均衡。因此需要根据人物所处场景氛围,不断对三个基准色温作出对应调整。
沈老师常用应急布光方法,将其中一只LED灯保持5600K的色温,再通过灯光纸把它调整为3200K色温,用夹具将两灯合二为一,即可快速得到三种色温。
肆
室内多人物造型布光实例
每到一个新场景,首先需考虑的是灯光设计思路。想要营造什么样的氛围,都是你该优先考量的。这一部分的图示会“皮”一些...
比如下景为了突出历经岁月沧桑的艰辛感,沈老师的布光方案选择更能体现人物面部细节的侧光和侧逆光。
01·将主人公划分区域
A:船工1+船工2+渔船修造厂牌匾;
B:船工3+船工4+船工5+一帆风顺LOGO+渔船船体。
丨划分区域:主体分为AB两个主光区域
02·层次排布
A区近前景,B区则为中后景。
丨绿箭A区、蓝箭B区
03·光线造型设计
为了突出灯光整体搭配思路侧光+侧逆光,A、B区先分别设光再同步协调。
丨A区以散射侧主光为主
左下方放置一盏带角度的柔化主光,照亮前景和画面的视觉中心,即左起船工1、2位置。
B区:逆光结合侧逆光,将灯光设置分为三种。
第一种:侧主光
丨从画面左边打进柔光光源
第二种:侧逆光
丨从画面右方打入有方向性的硬光
第三种:正逆光
丨正逆光处理一般隐藏在头后
用广角镜头塑造环境时可将小型的点光源直接藏在人物身后。
丨头部正后方可挡住藏灯
藏置头部后方的LED补光灯可形成强戏剧性的正逆光。
04·多人物布光还需注意之处
多人物布光要注意控制灯光亮度,漫射光源除了能营造想要的正逆光效果外,有时还会受到来自左右辐射范围其他设置灯光的影响。
丨注意左1船工左脸
受到右侧船工身后正逆光影响,左侧船工左脸出现侧逆光效。
左1船工左脸同样受到右侧正逆光影响,形成侧逆光。
伍
现身示范布光真实
实例布光里对AB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主光处理方式,这就涉及到前文提到的「艺术真实性」。
丨注意窗户进光方向
不过从沈老师解析中可知,灯光设计应跟随创造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而非拘泥于现场的物理条件。窗户进光与场内人物的主光设计其实可以有不同方向。
丨注意后方窗户、前方高光
如上图所示,窗户进光与场内人物的主光设计其实可有不同方向,无需刻意回避,某种程度上亦能与场设灯光形成真实、自然的氛围与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