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环境,使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深入人心,使全街道居民更新观念,自觉接受终身教育,全面提高素质,现印发《温岭市太平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请认真执行。
温岭市人民政府太平街道办事处
2019年9月23日
温岭市太平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9-2021年)
一、学校发展背景和基础分析
(一)太平街道基本情况
太平街道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温岭市中部,古称泉溪,自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12月设县到1994年撤县设市至今,一直是市(县)治所在地,是温岭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连城东街道,南邻城南镇,西与温峤镇接壤,北与城西街道相连,地域面积34.7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约11.5万,外来流动人口约2.8万。省道泽坎线穿境而过,距台州路桥机场25公里,甬台温高速公路11公里,海门港45公里。
太平三面环山,重峦叠翠,唯东北一马平川,成一门出入之势,群山蔚然深秀,平原水网交错,自然环境优越;东有五龙山,山脊有一巨岩巍然耸立,孤峰无凭,酷肖美人,称之为石夫人峰,是温岭最引人入胜的景观之一;南有梅花庵,古称花山,抗战期间,温岭中学亦迁此办学,故有着深厚文化淀积,现建有太平老人康乐山庄公寓,为老人颐养天年的安居场所;西有十景坑、十八道地、虎山公园为主要景区风景线;市区有东辉阁、东辉公园、锦屏公园、文沁公园为主要景点。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化的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太平城市形象更趋立体丰满。
自2001年2月撤镇设街道以来,太平街道获得浙江省以上荣誉30余项,曾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国优秀红十字会街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全国城市街道区域化团建示范单位、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浙江省民政工作先进街道、浙江省基层党校示范点、浙江省科普示范街道、浙江省示范文明街道、浙江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街道、浙江省基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街道创建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浙江省平安护航十九大先进集体。
(二)太平文技校基本情况
1.基本现状
太平文技校创办于1989年,地处环境优美的石夫人脚下,占地面积15127.56平方米,是一所发展较早,管理较规范的首批首级示范性文技校。下有16所社区学校(由于村村合并,现在两所村级社区学校面临拆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其中13所温岭市级示范性社区学校,5所台州市级示范性社区学校。学校有制度、有组织、有保障,形成了以各类培训为主导,以青少年教育为特色,以社区学校建设为载体,惠及全体太平街道居民的小城镇社区教育模式。学校拥有计算机、茶艺、美容、烘焙、鞋样设计等教室与实训室。
自办学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些荣誉:1995年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文技校;2001年,台州市在我校成立第一所乡镇社区教育学院----温岭市太平社区教育学院(在台州市唯一);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浙江省优秀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项目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项目”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台州市示范性社区学校;2012年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台州市首家);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先进单位、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办学单位、台州市现代化成校。
2.发展优势
(1)地处温岭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较好的文化和教育氛围,有求知更新知识欲望较强的城镇居民,社区教育工作基础较好。
(2)学校有较好的办学声誉,有较为丰富的成人教育工作经验,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学校有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较丰富的成人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校内教师团结协作,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较强。
(3)与太平高级职业中学合署办学,能够利用、共享的资源比较丰富。
3.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
(1)如何创新社区教育内容是成人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缺乏理论指导且实践工作经验明显不足。
(2)作为老城区,本街道农村劳动力不多,真正务农的人员也越来越少,而“我要培训”的意识不够,对我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劳动力培训菜单不够丰富,对当地居民培训缺乏足够吸引力。特别是考证部门的改革,考证合格率低,给培训带来更多的麻烦。
二、学校三年发展思路
1.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指导好下属16所社区学校,社区教育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参与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具有太平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2.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以社区学校为根,发展特色。立足社区,面向居民,办好居民家门口的社区教育。结合太平街道历史、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开展“爱的系列”公益培训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三、学校三年发展目标
1.学校三年发展总目标:
(1)争创省级现代化成校、省级品牌特色项目。充分发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以及示范性社区学校的作用,在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成校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评上浙江省现代化成校、浙江省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2)在管理机制、办学规模、教学质量、校本教材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与文化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力争在兄弟学校中不落后。
(3)深入挖掘太平街道的特色,开展符合居民需要的各种培训活动,特别是在提高居民素质的幸福指数的休闲娱乐、保健养生、素质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加快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二级社区教育网络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各学习型社团的组织与指导,促进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2.学校三年发展特色品牌建设目标:
我们已有水库移民培训项目为省级成教品牌,月嫂项目在2017年被评为台州市品牌项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新人”活水来——温岭市太平高级职业中学新温岭人培训项目”在2018年被评为温岭市品牌项目。现在,茶艺培训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今后三年,力争对这些项目及时予以总结,提升成为规范的社区教育运行项目,力争成为省市级示范项目。
3.学校三年发展具体分目标
(1)发展规模
进一步健全学校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宽成人教育的办学路子,着力提升办学品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现有的项目为抓手,多层次、多类型开展各级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以规模和质量并重,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年不低于20000人次。
(2)内部管理
强化队伍建设的管理,整体推进社区教育中心建设,使学校真正起到“教育中心”的作用,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学院、社区学校的作用,积极开展有益于终身教育的活动,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3)成人教育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积极争取联合办学,主动抢占市场,开拓办学渠道。争取经过三年努力,让茶艺培训、新温岭人培训等项目特色更为明显,着力开展劳动力素质提升和文明素养提升培训,各类培训年不低于2000人。
(4)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分为教育培训和教育活动两个方面,我们街道现有常住人口约11.5万,每年需要完成的量完成任务数为常住人口中11%以上,也就是12650人以上。
4.1开展菜单式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为使村民、居民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结合居民喜闻乐见又贴近群众生活的实际,结合当地生产发展的实际,组织开展文化教育培训、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法律、道德、权益知识讲座、养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等各种讲座。
4.2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结合各种节日,贴近群众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抓住元宵节、三八节、邻居节、六一儿童节等多种节日契机,组织村民、居民进行多种教育活动。
(5)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我们的弱点,鉴于学校人手实际,希望在市社区学院的引领下,配合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研究,服务于社区(成人)教育发展。
(6)品牌项目
我们已有水库移民培训项目为省级成教品牌,月嫂项目在2017年被评为台州市品牌项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新人’活水来——温岭市太平高级职业中学新温岭人培训项目”在2018年被评为温岭市品牌项目。现在,茶艺培训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今后三年,力争对这些项目及时予以总结,提升成为规范的社区教育运行项目,力争成为省市级示范项目。
(7)设施建设
我们一直与太平高级职业中学合署办学,太平高级职业中学的设施与设备,我们一直都是共享共用,所以在设施建设方面没什么问题。
四、学校学年度目标推进计划
年度
项目
推进内容
2019年度
发展规模
1.成人双证制200人;2.农村实用人才70人;3.家政服务367人;4.老年教育5400人;5.青少年校外教育1000人次;6.社区教育活动1.3万人次。
内部管理
1.强化队伍建设的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完成各种档案建设。
2.加强对各社区学校的指导作用,争取每年都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一次。
成人教育
社区教育
1.组织开展文化教育培训、实用技术技能培
训、安全知识培训、法律、道德、权益知识讲座、养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等各种讲座,年参与活动人数达到12650人次以上。进一步组织开展老年教育。
2.争取月河社区学校评上温岭市示范性社区学校。
教育科研
特色品牌
月嫂项目、新温岭人培训项目、茶艺培训等,力争对这些项目及时予以总结,提升成为规范的社区教育运行项目,力争成为省市级示范项目。
设施建设
2020年度
1.成人双证制160人;2.农村实用人才70人;3.家政服务367人;4.老年教育5400人;5.青少年校外教育1000人次;6.社区教育活动1.3万人次。
2.强化队伍建设的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完成
各种档案建设。
组织开展文化教育培训、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法律、道德、权益知识讲座、养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等各种讲座,年参与活动人数达到12650人次以上。进一步组织开展老年教育。
2021年度
3.强化队伍建设的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完成
五、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1.组织保障。
太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社区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在街道建设总体规划中,把社区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主任的社区教育委员会,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为副主任,街道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负责全街道社区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街道成教专干(由市教育局任命)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全街道的社区教育日常工作,根据街道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具体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和管理全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各社区学校,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或主任)担任校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社区的各项教育培训工作。
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和社区教育网络的完善,对全街道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经费保障。
3.制度保障。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各项制度。如:培训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教师职责、学员守则、会议制度、学员考评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办学效益跟踪反馈制度等。制度上墙,所有制度要形成制度汇编。这些制度的制定,为太平街道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4.思想保障。
我们会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橱窗、横幅标语等各种载体,在企事业单位、学校、全街道居民中,宣传街道社区教育规划,发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在全街道范围内形成学理论、学知识、学科技、学技能的良好气氛,积极营造“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地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环境,使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逐步深入人心,使全街道居民更新观念,自觉接受终身教育,全面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