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从“1+X证书”制度中“X证书”技术技能证书具有种类多、考核标准新等特点的视角出发,阐述职业教育“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念,厘清“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制订工作方案,明确“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有效实施必须做到下面几方面:建立“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题库;动态制定培训评价组织“X证书”考核通过率;随机选配监考老师;动态遴选培训评价组织。
关键词:1+X证书;X证书制度;国家考核标准
1
“X证书”具有种类多、考核标准内容新等特点
孙善学(2019)在《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中提到,1+X不是一个证书,而是两种证书的有机结合,在院校内推广使用的“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国务院其他部门或市场中流行的社会化证书有所不同[4]。所以,我认为专业“X证书”不是指学生具备某些人文通用素质的证明凭证,而是专指学生具备专业技术技能、职业能力的证明凭证,专业“X证书”,不同于英语等级证书或计算机等级证书,更不能用“1”学历证书替代。
新技术新技能不断涌现,“一招鲜,吃遍天”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仅获取1个职业技能证书,仅拥有单一技术技能的毕业生已不能胜任当前工作岗位。新时代工作岗位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复合型人才,即拥有“X证书”各种凭证,具备多种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显然,“X证书”中的X肯定不等1,如果等于1的话,就类似我们以前所说的“双证书”制度,已不符合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说X必定大于1,或等于2或等于3、4、5等等。同时,“X证书”凭证需要解决新技术新技能的强化、补充或拓展问题,其考核标准需对应工作岗位技术技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先进性[3]。本文作者认为,即使“X证书”中X取最小值2的话,全国“X证书”的开发、实施等工作的广度、深度以及难度必然翻倍增加。目前,“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已于2019年3月从5个领域正式启动,年内将扩大到10个左右,计划2020年下半年做试点工作总结,2021年以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更多领域全国推广[5]。
2
“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一)“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提供指导
3.“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引领成功案例。《供电企业岗位培训考核标准》明确了供电企业专有工种岗位培训的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等,为教育培训等提供了标准和依据[9]。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天津市重点特色校级专业教学标准(电力专业标准)为例,我校电力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对照“变电站值班员”和“变电检修工”两个“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和多次研讨工作,如联系天津市河东电力局、天津市安捷电力服务科技公司、天津市百利开关电气设备公司等30余家供用电企业。“变电站值班员”和“变电检修工”两个“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在专业调研、开发、实施过程中始终引领、规范我校电力专业建设发展。该专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1+2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即“学历证书+变电站值班员考核标准+变电检修工考核标准”制度的育人培训机制,积极拓展了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就业效果显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每年达95%以上。
(二)“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帮助
(三)“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依据
培养学生获取“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需要配备多技能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十一条强调,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1]。“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可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依据。天津机电职业学院,在“十二五”天津市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依据“变电站值班员”和“变电检修工”两个“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筹建和改造了发电厂发电实验室、继电保护实训室、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实训室、35kV变电站模拟仿真实训室、10kV变电室值班电工实训室共5个电力实验实训室,为在校生近500人的学生规模提供了实验实训保障,每年为天津及周边地区输出150余人的合格电力人才。
3
“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制订工作方案
(一)制定“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具体工作内容
制定专业“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首先需要分析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然后根据技术技能模块具体回答,制定服务该专业需要几个“X证书”考核标准,即X等于多少的问题,是2还是3、4等,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再次,根据各个“X证书”国家考核技能要求,确定对应职业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技能要求、知识要求及等级级别)和各项内容所占比重等。最后,应熟知“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制订规范、流程、技术等[3]。
(二)明确组织分工
1.政府部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明确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制定职业标准[1]。《试点方案》提出,教育部负责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整体规划、部署和宏观指导,对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施工作负有监督管理职责[3]。因此,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评价组织、职业院校(四方)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围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广泛调研、研讨,协调处理试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培训评价组织。《试点方案》明确,培训评价组织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对标准质量、声誉负总责,并协助试点院校实施证书培训[3]。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不但是“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实施评价主体,更是开发建设的排头兵。培训评价组织要切实担当起“1+X证书”制度落地生根的重任,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企业和院校完成“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的开发建设工作,发挥桥头堡、排头兵的作用。
4
“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有效实施
(一)建立“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题库
建立服务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的“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题库,是保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科学、公平、公正有效手段[11]。要求每个“X证书”国家考核标准题库至少有50套试题,并且每套试题的重复率不应超过60%;每年考题应从国家题库中随机抽取,密封、开考时方可启封。
(二)动态制定培训评价组织“X证书”考核通过率,促进技术技能整体上水平
《试点方案》明确,教育行政部门、院校要杜绝乱培训、滥发证,保障学生权益[3]。为防止有的培训评价组织、学校故意“放水”,避免“双证书”制度考核时的漏洞,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我认为,可以动态制定培训评价组织“X证书”考核通过率,促进技术技能整体上水平。末尾淘汰制(或称靠后10%的同学被淘汰出去)不仅可以成为一个单向的惩罚机制,而且可以成为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双向机制[12]。“X证书”的考核评价不但检测学生掌握技术技能水平,为用人单位提供参考,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自审学业,发奋学习,弥补不足的有效手段。通过每年动态制定评价组织、学校每次“X证书”考核的通过率或者实行成绩靠后的10%同学重学重考模式,促进学生间公平竞争,逐年提高培养培训质量,提高“X证书”的含金量。
(三)随机选配监考教师
《试点方案》强调,建设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专家库和招募遴选管理办法[3]。培训评价组织应发挥国家担当、长远战略的精神,在“X证书”考核评价中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和大家一起维护“X证书”的含金量,应在每年考核评价前充分完成监考教师的选配工作。选派监考教师的要求如下:(1)随机抽取监考教师,监考教师不能为本校学校监考,最好每年应该更换监考学校;(2)随机分配判卷教师,密封判卷,成绩加密后上传专用网站;(3)考前、考中、考后乃至成绩上传的整个过程,要求一直都处于加密状态、黑匣子状态。
(四)动态遴选培训评价组织
【参考文献】
[4]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72-76.
[9]安徽省电力公司培训标准编写组.供电企业岗位培训考核标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53.
[10]国家人社部.国家职业标准变电站值班员[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8-23.
[11]杨勇.深化国家题库服务功能助力职业培训与“双证书”制度[J].中国成人教育,2015(10):159-160.
[12]王斌华.教师评价:末尾淘汰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2):62-66
01
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区申报工作的通知
02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1年4-6月优质培训
03
65位国家“双高”建设学校师生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