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
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1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在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有关经费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财厅函〔2020〕12号)等文件精神,为推进本市高校和中职学校1+X证书制度的科学有序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教育部等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系列文件为指导,完善本市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的统筹规划、政策支持、监督指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
坚持育训结合、保障质量。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和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促进书证融通。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严把证书标准和人才质量两个关口,规范培养培训过程。
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从试点做起,用改革的办法稳步推进,通过试点经验总结、工作机制完善、风险有效防控,保障本市高校和中职学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优选试点证书
(二)推进书证融通
5.落实双元合作。各院校以X证书的实施为契机,充分调动企业参与1+X人才培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化参与协同育人。落实双元合作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教材改革、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估等方面考虑和实施。通过模块化教学、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灵活的学习制度的实施,建立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制度;注重校企双元合作,探索“双主编制”,开发和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编写出一批校企合作的精品教材;将X证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不断深化“三教”改革;通过教考分离,完善人才评价模式,进而提高“1+X”证书的实施成效。
6.丰富课程资源。各试点院校要积极参与培训评价组织整合优质资源,共同建设高质量培训资源,持续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并按有关规定开发、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材。各试点院校与培训评价组织要共同推动课程资源,及时更新案例库、习题库等线上配套资源,共享课程资源满足1+X考证需要,并严格控制成本。
(三)强化师资培训
9.搭建培训平台。统一协调培训资源,推动多方联合培训,按照证书大类组建培训联合体,互聘教师开展培训。各证书试点单位制定计划,组织教师有序参加培训评价组织的师资培训工作。探索适应职业技能培训等级要求的教师分级培训模式,分类培育一批优质“种子”师资。发挥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实施1+X证书试点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10.规范培训行为。试点院校结合实际自愿参加培训评价组织开展的1+X师资培训。培训评价组织要坚持公益性原则,依法依规制订有关培训方案及收费标准并提前公示公告,接受各方监督,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教师参加收费性培训。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师资培训。严格培训师的资质审核,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比例不少于40%,切实保障培训质量。
11.建立激励机制。教师通过参加X证书培训,所教学生考证的成绩将作为教师认定“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参考。优先面向1+X证书试点领域,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试点院校根据教师工作量增加情况,在绩效工资总量中予以统筹考虑,合理确定承担X证书考核培训任务的教师薪酬,适当向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