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位于胸腔之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其前面是胸骨;后面为食管、大血管和脊椎骨;两旁是肺,因而心脏受到有力的保护。心脏的形状像个长歪了的鸭梨,心底宽而朝向右上方,心尖朝向左下方。因心底是大血管出入的地方,所以固定不动。而心尖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活动。
心脏的外面包了两层很薄而又光滑的膜,叫做心包膜。两层心包膜之间有一空隙,称之为心包腔,其中含有少量淡黄色至透明的液体,称为心包液。心包液在心脏跳动时起着滑润的作用,可以减少摩擦和阻力。心包膜在心脏的外围,有保护心脏不致过度扩张的功能。
2.心脏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心服的外表似乎很简单,然而其内部构造却较为复杂。假如剖开心脏,除去血液,可以看到其内部被一中隔分成左心和右心两部分。左心壁稍厚些;右心壁较薄。左右心又各为一道像花辨一样的薄膜(称为瓣膜)隔成上下两半,上为心房,下为心室。因为瓣膜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所以又称为房室瓣。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由两片组成,叫二尖瓣。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由三片组成,称三尖瓣。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从出生以后就互不相通。心房接受心外血管回流的血液(全身静脉及肺静脉),然后通过瓣膜挤入心室,心室则靠其强大的收缩力将血液泵入外周主动脉及肺动脉。瓣膜只许心房血液流向心室,不让心室的血液倒流入心房。瓣膜的单向开放,保证了血液循单一方向流动。
3.什么是血液循环心脏为什么称为血液循环的泵
心脏和全身血管组成了动物体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主要作用就是由血液作为运输工具,把每天从食物中吸取的营养物质和从肺吸人的新鲜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细胞,供它们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经细胞利用后,产生的废物及呼出的二氧化碳再通过血液携带到肺、肝、肾、皮肤等器官和组织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不断进行。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如同一部机器中促使水流循环往复的打水“泵”一样,通过昼夜不停地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全身血管系统中不停地流动,从而维持着动物体的生命活动
4.什么是血管系统
心脏要将血液泵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必须具备传送运载血液的管道——血管系统。血管系统按其流过的血液是新鲜的还是用过的,是离开还是返回心脏的特性而分为动脉和静脉。输送新鲜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叫动脉,输送用过了的血液回到心脏的血管叫静脉。动脉血中因含的是带氧较多的血,所以颜色鲜红。静脉血因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颜色为暗红色。但有一特殊例外的是肺动脉却含静脉血,而肺静脉则含有带氧丰富的动脉血。在动脉和静脉之间,有一种极细的血管称为毛细血管。
5.血液是怎样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的
根据血液在体内循环路径不同,可把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当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内含有的新鲜血液首先被泵到主动脉,并通过主动脉分支流到全身各部分的毛细血管,把氧和营养物质运送到各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并带走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成为静脉血,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过程叫体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肺循环:由右心房接收回来的静脉血流入右心室后,首先注入肺动脉,经肺动脉注入肺毛细血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充分吸收氧气及排出二氧化碳后,血液又变成了含氧的鲜红血液,然后由肺静脉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过程叫肺循环,又称小循环。经过肺循环的血到达左心房后被挤入左心室,再由左心室泵入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部,周而复始。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心脏连在一起,共同组成了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