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赏析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赏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丑小鸭英文电影《弱点》盲点
一、引言
安徒生有个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叫《丑小鸭》,它讲述了一只丑小鸭蜕变成美丽天鹅的艰难历程,不,确切地说,应该是丑小鸭发现自己原来是只天鹅的故事,强调认识自我和坚持自己、坚信自己的重要性。丑小鸭之所以从小受到排挤和歧视,是因为它与众不同,而且它的特质是难以轻易改变、与生俱来的。如果能改变,那么它就是真的丑小鸭,而不是被误认为丑小鸭的天鹅。
2009年上映了一部在北美票房超过两亿美元的温情励志片TheBlindSide(中文名称译为《弱点》),它讲述了一只“丑小鸭”的故事,这只“丑小鸭”就是黑人男孩迈克尔奥赫。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举办的2009年第一轮选秀大赛中,身高1.93米、体重344磅、虎背熊腰但动作敏捷的黑人男孩迈克尔奥赫崭露头角、一鸣惊人,他的防守能力超群。鉴于他的出色表现,巴尔的摩乌鸦队选中他,并与他签订了5年共1300多万美元的合同。
体育作家迈克尔刘易斯把奥赫的传奇经历写入纪实作品《弱点:比赛进程》之中,继而导演约翰李汉柯克将奥赫的故事搬上了银幕,结果该影片成了全球2009年最大的黑马影片,斩获了全美2.5亿美元的巨额票房。
其实,《弱点》的故事很简单,一个身世复杂的黑人男孩在被外界排挤的困境中偶遇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陶西太太(后来成为他的养母),在她的激励、鼓舞、呵护、支持下,重拾信心,并且在橄榄球领域获得了成功。
片名TheBlindSide,是橄榄球术语,意为“没有防范的一面”,负责保护的队员必须和负责进攻的队员完美配合,才能弥补“theBlindSide”,才能赢球,在片中也可以理解为“上帝看不见的地方”。但我更愿意将其看成社会的弱点,整个社会自有其运行逻辑,当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道路自我发展时,总有一些人会掉队,跟不上整个社会运转的逻辑。电影中的那个黑人孩子便是典型的,如果不是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他应该早早就沦落成了罪犯之一。而他得到了垂青,于是整个生命都不再一样。但社会里,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这个孩子一样,能遇到生命中的“妈妈”。更多的孩子只能在没有“桑德拉布洛克”那样的妈妈的眷顾下,走上不归路。以下便从几方面对这部电影进行赏析。
二、爱是主题,爱让盲点成为与众不同的亮点
在任何事物都有盲点的情况下,爱会让这些盲点销声匿迹,让你所爱(被爱)的人、事、物坚固得密不透风。梦想出自于爱,也是爱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要清楚自己爱的是什么。因为有爱,人们可以愈合间隙,创造最大的奇迹。包容、认可和理解可以消除一切距离和隔阂,更能使爱长久、牢固,我想这就是莉安的初衷,也是迈克尔最终明白的真理。Michael心底是渴望爱和温暖的,这在影片中体现为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生母,而最能够提供爱和温暖的,自然是人类社会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陶西夫妇(半路之家、新家)的主动和慷慨,融化了Michael心中的坚冰,也激励了Michael的斗志。他们为Michael买车,为他请家教,陪他训练,包容他的错误,做尽到了家人的本分。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一旦得到垂青,生命中最强大的爆发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从而变幻出耀眼的色彩。《弱点》里的故事正是如此,一切机缘巧合,真是浑然天成。但是,除了运气,还需要实力,没有实力,再好的机会给予你,也会被错过。好在迈克好好把握住了,于是,我们为这位橄榄球巨星的崛起而赞叹,为命运的神奇而大为惊叹。
三、天真的童心是拯救人类心中弱点的最有效的良药
莉安有个亲生的小儿子叫SJ,这个小孩子让处在心灵即将崩溃边缘的迈克尔感受到了什么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或许,天真的童心是拯救人类心中弱点的最有效的良药。在SJ的帮助下,迈克尔渐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理解橄榄球战术、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因为,他做到了用心向这个世界微笑,因而自己心中的这扇窗自然会充满阳光。
四、勇气和纪律是人类面对社会秩序的基础
五、一个成熟的促人行善的社会
我们需要这样的社会环境,让人能够行善的社会环境,一个拥有强大道德约束和诚实气氛的社会环境。各种法规、条文、制度的作用是防止人作恶的同时尽量给行善让开道路。而一个信仰――在这里当然是西方式的宗教信仰,但其实只要是一个大家信服的信仰就好――会给行善者一个直接的理由和心理支持,这才是提倡善良的社会。如果社会提倡投机取巧,走偏门,老实努力的人总吃亏,形成唯利是图的风气,大家轻易放弃自尊自爱,信念严重缺失,人人把善良当成笑谈,那么这样的时代恐怕离成熟、先进还很远。
片中发生的故事若是放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一个教徒出于虔诚信仰和____普世观的善举难免会被解读成上层阶级粉饰良知的作秀和对下层阶级的肤浅的物质怜悯。
我们目前正提倡建立和谐社会,这是一种理念,放在现阶段来说,渴望只是一种趋势,更多的时候还只是一种理想。我所理解的和谐社会,是在社会相对富足之后,人与人之间能彼此互助以消除等位区别。西方社会的一些年轻人往往在学校或者毕业后自行经历一段义工经历,一些有能力的富人则定期举行慈善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人,这也算是一种常态。我们的社会还有太多世俗观念,贫富阶层之间的相互理解度还很低。
我不敢猜想这是不是西方世界的和谐社会,也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质,因为这本是新英格兰巴尔的摩乌鸦队进攻截锋迈克尔奥赫活生生的生活经历,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看来就是这个样子。人人都有梦想,人人都有用武之地,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人人都有实现理想的途径。这样一部从头爱到尾的温情电影,就像一碗心灵鸡汤,暖暖的,很贴心。
六、何谓成功
影片并没有过多地着墨于奥赫如何勤奋苦练、奋发拼搏,也没有出现我们惯常听到的关于成功的陈词滥调,它只是在描述奥赫如何被成全,而不是他如何获得成功。
陶西太太说:“要团结,要保护好你的家人,记住,你的队友就是你的家人。”正是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球场上的奥赫。比赛中,他考虑更多的是亲人赞许的微笑而不是个人的得失。他在家人给予的爱和关怀中找到尊严和自我定位,明白自己是谁,也明白自己对于家人意味着什么。这才是他真正的成功之处。
这正是影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关于成功的定义。真正的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发挥自己的天赋。所谓天赋,在电影中的人看来,就是上帝赐予的才能。奥赫人生中遇到的大部分人不但没有嘲讽、阻挠和打压他,反而自发地保护、鼓励和积极引导他。于是,奥赫的笨拙转变为内秀,木讷转变为内涵,愚蠢转变为内蕴,他的运动天赋得到了发挥,他自己也得到了成全。
《弱点》讲述的并非麻雀变凤凰、丑小鸭变天鹅的童话传奇,影片从根本上就认为奥赫是一只有着严重盲点的凤凰和天鹅,一旦盲点消除,就能展现自己最绚烂美丽的身姿。其实,安徒生的《丑小鸭》并不是在讲鸭子变天鹅,而是说鹅蛋被不小心下在了鸭窝中,孵出来的“天鹅”用鸭的标准评判自己,弄得自己很自卑,后来终于学会用鹅的标准看自己,才发现自己原本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不是因为自信变成天鹅,而是发现自己本来就是一只天鹅,只不过身处盲点之中,没发现罢了。换言之,迈克本来就是一个天才,只不过是一个命运稍有转折的天才。他的故事再次提醒世人镌刻在雅典德尔菲神庙石碑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所传达的无上智慧。
参考文献:
[1]MichaelLewis.TheBlindSide:EvolutionofaGame[M].RandomHouseAudio,2009.
[2]HansChristianAndersen.Andersen’sFairyTales[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一、空间造型设计的功能
电影空间造型设计者们依据自己独特的艺术想象,对影片的道具、服装、置景等空间造型设计物品进行精心的设计、打磨、布局以及雕琢,但是他们做的一切不是随心所欲的,空间造型设计师是在充分理解影片的内容与主题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艺术想象,进而完成对影片的空间造型设计。事情总是相互影响的,空间造型设计虽然根据影片本身,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能反作用于电影。首先,空间造型主要功能就是对主题的揭示。影片《夜莺》的空间主要是以广西乡村为主要背景,通过这个大空间,我们就可以体悟到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在青山绿水中寻找,寻找曾经失去的爱,寻找曾经应有的大自然。
导演将这一主题以轻松明快的方式融入到了这山清水秀之中。导演运用大自然这个天然的背景,将一切的内涵与体悟融入其中。影片中多次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和谐宁静与温情:蔚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绵绵的群山,幽静的山谷,清澈的小溪,茂密的丛林,在这样的空间中一老一少慢慢寻找,导演将这美丽的画面、真实的对白、柔和的旋律在这样空间中娓娓向我们道来,使我们在安静和谐中慢慢理解影片的主题。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都将影片的空间设定在了二战期间的波兰,这两部影片中都出现了被炸的建筑物以及集中营等空间造型,这些都有利于影片反战、珍惜和平主题的凸显以及揭示。其次,空间造型重要功能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深刻鲜明的主题之外,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也是检验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取决于多方面,其中就包括空间造型设计,反之,它也能反作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夜莺》中,小女孩任幸的形象塑造就是在空间造型设计的大背景下完成的。
二、空间造型设计的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的空间造型设计在影片中的运用是广泛的、无处不在的,空间造型设计师们将自己精心、富有艺术气息的设计呈现在观众面前,进而使观众沉浸在多彩美妙的影片中,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能让我们对影片的风格、主题、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并且从整体上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效果。
[摘要]周星驰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功夫》自上映以来,获得很高的影评。影片中幽默的语言,精美的画面,无不深深印入观众的脑海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少不了音乐的配合。影片中多处运用音乐与动作画面的结合,让人浮想联翩,不禁感叹编导的用心良苦,更加让观众深刻理解电影。其中影片中体现最深刻的当属中国传统音乐的运用,多处将中国的功夫与传统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本文对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与音乐的配合进行解读,了解其中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功夫》;传统音乐;融合
电影《功夫》2004年问世以后,获得当年香港电影的最好票房成绩,可以称得上是周星驰喜剧作品的一部力作。《功夫》为一部武打喜剧片,故事取景于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周星驰饰演一位无所作为、想加入当地最大帮派的小混混。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广泛地受到赞扬,夸张的风格配以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则是影片最大的特点。这部电影当中,配乐选用了《东海渔歌》《十面埋伏》
《四川将军令》《闯将令》《小刀会组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等六首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是中国内地五六十年代民族音乐作品的经典,彰显了该部电影强烈的民族性,为很多热爱民族电影和民族音乐的影迷和乐迷们所称道。
下面笔者就对影片中的场景与音乐的巧妙结合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影片中画面场景与音乐的糅合
作为一部武打戏剧电影,我们从《功夫》中看到了更多的功夫对战场面,影片中的对战,人物的出场,舞蹈的配合,都让人过目不忘。中国传统音乐的加入,更让影片活灵活现。
当斧头帮的人马上就要来到猪笼城寨的时候,一曲《十面埋伏》响起,从悠扬的琵琶声音开始,这种压抑又暗藏杀机的悸动层层凸显,犹如暗潮涌动,电影气氛从平静转向紧张,随着琵琶曲不断高昂,电影画面中的人物不断增加,我们看到一场恶战即将爆发,猪笼寨中马上就要展开一段凶残的功夫较量。《十面埋伏》的出现,让观众肃然起敬,对于城寨中的村民的命运也是十分担心的,因为伴随着音乐的响起,犹如大军压境,即使霸王项羽也不能抵抗这股恶风,所以,运用这段音乐,恰当好处,又给电影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吸引观众继续往后欣赏下去。
四川扬琴演奏的《将军令》伴随着猪笼城寨大战,不断跳动的音符打破了安静的现状,使电影气氛更加紧张,这场功夫较量中,“十二路谭腿”“洪家铁线拳”“五郎八卦棍”对斧头帮的打击甚重,从“十二路谭腿”接住飞来的打火机时旋律的震动,到“洪家铁线拳”杀入斧头帮内部时出现的两声大鼓的重锤与铙的撞击声,再到“五郎八卦棍”飞进敌群连消带打时各种乐器混杂的激昂音乐,这个场面真正达到了画面与音乐相结合的最高层面,使观众通过音乐的紧张感,内心不断澎湃出不断翻滚的紧迫,一直延伸到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中去,周星驰的这一作风,使得这个桥段更加“和谐”,将高手的功夫与音乐相结合,使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刀会组曲》是在周星驰对斧头帮最后的决战中出现的,这是一首古朴的江南音乐,音乐中的悲情与激情相结合,突出表现了武打中人们的可歌可泣的精神状态,具有豪迈的民族风骨与悲壮的英雄色彩。从这一组音乐中,我们听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激情欢畅与紧张的声音,从电影画面结合的层面来看,这又是一首恢弘壮观的英雄主义音乐,带动了电影气氛的提升。
二、《功夫》背景音乐的传统意蕴分析
不论是平静的生活状态,还是激情澎湃的功夫对战,《功夫》中总能出现相应的音乐来进行配合,这些传统音乐带领我们遨游在电影中的每个变换着的画面中,从人物到电影气氛,中国传统音乐都发挥了它独到的解读作用。因为这是一部功夫电影,武打场面众多,混战、对打场面极其丰富,所以导演周星驰就必须运用更加紧张、豪迈的音乐来进行渗透与配合,从这一层面来看,周星驰做到了精益求精的音乐筛选效果,使电影中的画面能够结合音乐来表现自己的主题,又能够使鲜明的主题思想通过音乐来获得升华。
《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大刀会组曲》都是多人混战时出现的音乐,同样演绎的是暴力艺术的魅力,但是这两组音乐更加豪迈,音符如翻滚着的巨浪,从最新的视觉与听觉环境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我们看到,当正义战胜了邪恶,出现邪不压正的时候,我们又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伟大,传统的民族音乐带有较强的民族气息,当我们取得胜利,高唱凯歌的时候,我们团结一致的奋斗精神占据了上风,这说明我们是成功的,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还是因为心灵的伟大。当周星驰抽丝剥茧,打通任督二脉之后,他就开始代表正义,向恶势力作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部电影,也随着功夫、音乐、中国思想的充实而大获成功。
三、《功夫》对电影引入中国传统音乐的启示
中国传统音乐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中被无数次的引用,是一种良好的文化现象,现在拍摄的古典文化的电影也较多,每年都有几十部这样的电影产生,从《英雄》开始,中国内地电影就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传统音乐中的管弦乐等乐器的引入也是十分明显的,引入众多的传统曲目,对于电影故事情节的塑造带来较好的帮助。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电影在引用这些音乐的时候,也出现了不足的现象,比如《十面埋伏》《赵氏孤儿》《铜雀台》这些大片,它们主要是注重了对故事的刻画,将画面演绎得非常精妙,却忽略了对音乐的精心雕琢。《功夫》中几个桥段恰到好处地引用中国传统音乐,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完美的故事,还帮助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对其中蕴涵的中国传统魅力进行大力发扬,这是其他类似电影不能企及的。通过观看《功夫》这部电影,我们发现商业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的成功点,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就是中国当代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传统色彩的捕捉能力的提升,将这项经验渗透到今后的电影事业发展中去,可以灵活地带领我们走向一个以中国自身文化为主的电影大背景中去,利用国外更好的高科技手段,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挥出来,打开国外市场,让国外观众同样也能感受到中国的魅力,对于中国电影的魅力提升有较好的帮助。
另外,《功夫》从一个重要的音乐层面上告诉我们,要想获得更高的成就,必须从思想上出发,画面与音乐塑造的都是人们的思想,平静、紧张、欢畅都是人的意志的一种表现,所以在采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人的内心的活动变化进行探究,寻求到一种适合表现这种气氛的真实音乐,将其渗透到电影细节中去,也可以打开观众的心门,让观众通过视觉效果、听觉效果,与电影中的主人公们一起感受生活的真谛。
四、结语
《功夫》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电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恰到好处的引入,加上导演周星驰精益求精的刻画,从音乐与故事情节的配合上,找到了一条迈向成功的重要法门。它的成功,更是给中国电影市场指明了一个方向,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运用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侯燕.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电影音乐特性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7(01).
[2]席凯来.设计与景观――浅议艺术设计与当代景观规划[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3]朱天纬.依依离情沉沉乡愁――关于影片《城南旧事》的音乐[J].电影艺术,1983(08).
[4]陈飞.聆听生活的质感――电视电影中音乐和音响的运用[J].新闻采编,2010(02).
[5]魏薇.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音乐学分析[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0.
[6]刘嫣.武满彻电影配乐的理论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
[7]陆佳敏.浅析当代电影音乐结构[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1.
[8]蔡丽英.音乐演奏如何出华彩――我的一点体会[J].南国红豆,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