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31广东
作者:吴佳豪张慧民全文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一、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与重点国家经济趋势
(一)2023年及此前经济回顾
1、全球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美元,美国保持主导地位,全球贸易额达到新高,但未来增长将受限制。
GDP总量:2023年全球GDP总量突破100万亿美元,达到104.79万亿美元。
GDP增速: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整体在2%左右,德、英几乎零增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增速突出,达到5%以上。
分布情况:发达国家仍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占全球经济比重接近四分之一,中国GDP总量超过17万亿美元,中美成为唯二GDP达到10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
2、全球贸易额达到新高,但未来增长会受到限制。
全球贸易额:全年减少1.5万亿美元,降至31万亿美元,发达国家需求低迷,东亚和拉丁美洲地区贸易疲软。
货物贸易额:货物贸易是全球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2023年总额达到23.4万亿美元,同比下降6.4%。
服务贸易额:服务贸易延续复苏态势。总额将达到近8万亿美元,预计2024年地缘政治和航运受阻导致低增长。
(二)2024年发展趋势:全球经济持续放缓,绝大多数国家将保持低增长。
总体情况: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维持3%左右。受地缘政治、全球经济疲软、贸易品价格升高等因素影响,2024年贸易增长放缓的趋势可能持续,预测增速为3.2%。
发达经济体:地缘冲突、高通胀给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带来阴霾,预计增速将从2023年的1.6%略增至2024年的1.8%。
新兴经济体:受外部需求疲软、地缘冲突等影响,预计2024年经济增速降至4.2%。
中国:受房地产冲击带来的连锁反应、外需回落,预测经济维持5%左右的增长。
(三)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情况
1、能源、粮食价格波动下降,相对缓解粮食危机带来的压力。
地缘冲突:俄罗斯是国际第二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俄乌战争导致俄对欧天然气供应削减,能源价格维持高位波动。
绿色转型:受环保政策影响,多国削减煤炭产量以达到减排目的,导致煤炭等能源供应减少,同时天然气作为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过渡能源,需求增加。
粮食供需好转:美国作为重要粮食出口国,供应充足,且全球粮食出口竞争激烈;全球粮食进口普遍低迷。
全球:通胀有所缓解、地缘政治导致全球航运受阻,出口成本暴增,全球贸易受阻,改变部分钢铁、化工等能源高耗型企业全球产业布局情况。全球粮食危机仍然存在,饥饿、贫困影响社会稳定。
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能源供应国,俄乌战争后欧洲减少自俄能源进口,导致欧洲能源价格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高位运行。居民生活成本有所缓解。企业仍面临较高的生产成本,经济不景气。
2、全球制造业走弱,PMI指数低位运行。中国经济持续弱势。
全球:从全年看,在通胀压力和地缘冲突的影响下,2023年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稳定性较弱,恢复动力不足。
欧洲:欧洲制造业PMI均值为46.3%,较2022年均值下降5.6%。欧洲能源危机加剧制造业外流,2023下行趋势明显。
美洲:美洲制造业PMI均值为47.5%,较2022年均值下降5.6%。持续加息给美国制造业带来影响,成为拖累美洲制造业复苏的主要因素。
亚洲:亚洲制造业PMI均值50.7%,与2022年持平。亚洲制造业出口强劲,显示出较强的韧性。
非洲:非洲制造业PMI均值为48.8%,较2022年均值下降1.9%,在全球制造业呈现下行趋势的情况下,非洲受到的影响较弱,其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供应链与贸易的稳定。
中国:2023年,全球经济放缓,国内受地产拖累,整体需求弱势,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放缓。
(四)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情况——美国、欧盟、日本
1、美国经济总量突破27万亿美元,通胀水平高居不下,未来将进入低增长。
GDP:2023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7万亿,达到27.36万亿美元,继续稳居全球之首,并且拉开与中国的差距。美国消费支出较为强劲,劳动力市场保持韧性,通货膨胀有所缓解,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几率下降。
CPI:2023年美国通胀增速下降,但仍面临了较高的通胀压力,消费者通胀预期仍然较高。
未来预期:美国通胀问题仍然比较顽固,商品类消费较为疲软,2024第一季度GDP增速也在放缓,美联储降息时点也在推迟,预计美联储短期内会继续保持观望状。2024年GDP预测增长2.7%左右。
2、欧盟:2023年欧洲经济复苏进一步放缓,德国依然为欧盟经济引擎,预期2024年经济增速小幅上升。
GDP:2023年欧盟经济总量达到18.35万亿美元,落后于美、中,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23年GDP增速0.4%,较2022年大幅放缓。
成员国:欧盟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头重脚轻”现象。德、法、意三国对欧盟经济GDP的贡献超过50%,其中,德国2023年GDP4.46万亿美元,实际增速1.9%,占欧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依然是欧盟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未来预期:由于俄乌冲突、高通胀、高利率、外部需求疲软等因素,欧洲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预测2024年欧盟经济仅增长0.8%,通胀率预计为5.6%。
3、日本:日本经济持续复苏,国内需求萎靡,但出口强劲,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回暖。
GDP:受益于日元贬值和海外投资布局带来的收益,2023年日本经济实现稳定增长。2023年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4.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处于近几年来较高水平。
CPI: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全球通胀的大背景下,日本国内通胀压力也在不断加大,2023年全年日本核心CPI同比上涨2.3%,12月CPI增幅达到4%,创1981年以来新高。
未来预期:日本大企业盈利稳定增长,海外投资收益增加和入境游客消费恢复,股市与房地产明显回暖,但国内消费与投资动力不足,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仍然存在。预计2024年复苏基调仍将继续,但经济增长较为缓慢。预测GDP增速为0.9%。
二。中国经济现状与趋势研判
(一)中国2023年经济主要指标
1、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25万亿元,增长5.2%,人均GDP达到89358元,全年四季度经济总量持续扩大。
GDP总量:2023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2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7.36万亿美元),增长5.2%,快于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季度GDP:全年四季度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国内经济虽受地产拖累,但在全球贸易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出口实现了小幅增长,经济回升向好,韧性凸显。
人均GDP: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89358元,增速5.4%。
2、人均收入接近4万元,实际增长6.1%,城乡人均收入均实现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人均收入整体情况: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实现增长6.1%,增速较2022年更高。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
城镇人均收入: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同比增长4.8%。
农村人均收入: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同比增长6.2%。
(二)全国2023年各省市自治区经济情况
总量:广东省GDP总量首次突破13万亿元,山东省和浙江省的GDP总量分别突破了9万亿元和8万亿元。此外,四川省首次超越6万亿元,湖南省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辽宁省、重庆市、云南省均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贵州省也突破2万亿元。
增速:2023年中国GDP增长5.2%。有10个省份的GDP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些省份包括西藏、海南、内蒙古、新疆、甘肃、吉林、浙江、四川、河北。其中新疆省、海南省、西藏省增速均超过7%,领跑全国。
(三)中国各地2024年经济指标展望:以“稳”为主,预计GDP增速在5%左右,绝大多数省市GDP增速在5%-6%。
中央经济增长指标:“稳”为总基调,经济增长目标积极审慎,预计全年GDP增速在5%左右。
各地GDP增长指标:所有省区市的数值范围为4.5%-8%。除天津(4.5%左右)外,其他省份将目标增速设立在5%以上,集中分布在5%-6%之间。海南、西藏2023年GDP目标最高,为8%左右。其中有15个省相对2024年下调了GDP发展目标。广东、江苏、山东等11个省份维持不变;浙江等5省份上调了预期增速。
(四)中国2023年产业亮点——新能源汽车: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动力,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传统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都实现高增长。
巨大产销规模: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1.6%。
新能源车:2023年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品牌车企形成:比亚迪蝉联全球新能源销冠的同时,也首次跻身全球车企销量前十,2023年比亚迪出口24.2万辆,同比增长334%。奇瑞在燃油车出口领域大放异彩,出口汽车93.72万辆(以燃油车为主),同比增长101.1%。
(五)2023年CPI上涨0.2%,物价保持平稳运行。PPI下降3%。
整体情况:总体来看,2023年全国CPI上涨0.2%。2023年,我国CPI月度同比涨幅均低于3%左右的年度预期目标,其中1月份涨幅最高,达2.1%,3月份以来涨幅连续处于1%以下的低位。展望2024年,我国物价有望温和回升。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PPI下降3%。
具体商品:2023年各类商品涨跌不一,医疗保健类、教育文娱类、衣着类、其他服务类用品价格指数实现正增长。交通通信项同比跌幅最高。
三、2024年国内关键政策梳理
(一)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1、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重点集中于消费、地产、金融、地方债。
2、202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重点集中于地产,防范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
(二)重要宏观经济政策梳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方向,稳中求进,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三)2024年地方宏观经济政策重点领域:2024年地方宏观经济政策重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