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处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所以会不断诞生一些现象级的大事件。这些大事件冲击力强、影响面广、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然后还能让人恍然大悟。比如2016年能被称之为现象级事件的就有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如果要评选2017年的现象级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相信有一个事件都不会被落下,这就是:共享单车!
(一)“有梦青年”正在改变世界
笔者第一次认识共享单车是在2016年9月12日,可能比大多数人都早一些。那时正在参加“新经济新动能”课题组调研,第一站就选择了上海。12日上午座谈会期间,出来休息时看到会议室门口有一个小伙子在摆弄一辆橙色的无胎无链自行车,以前没见过,很好奇,就问他几个意思。他说我没有准备书面材料,等会儿就拿这辆车向大家汇报。后来到他发言时,就见他扛着这辆自行车走上了讲台,将自行车放在了旁边的一张桌子上以便让所有的与会人员都能看清楚。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第一代的“摩拜单车”。小伙子讲得很兴奋,我听得也很兴奋。后来我拉着他说,赶快投放到北京去吧,肯定受欢迎。果然,一个月后就在北京的街道上看到了摩拜单车,当然同时出现的还有黄色的ofo。几乎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后来一下子涌现出那么多共享单车,颜色都不够用了,满大街都是。
截至2017年6月底,ofo在120个城市投放的自行车总量已经达到600万辆,年底将在200个城市投放2000万辆。6月份订单量达到日均2500万单。累积融资额超过40亿元,公司估值超过40亿美元。其触角已伸到美国、英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地,年底将扩张到20个国家和地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最后一公里”活动日(这一天也是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和共享单车。有报道称,李克强总理出国访问时人家都会说欢迎中国的共享单车到他们那里去发展。苹果公司首席执行长库克访问ofo时对共享单车有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案例,源自只有可能在中国产生的概念。”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个行业的创业者如此之年轻,90后有什么优势,这么年轻的一群人之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创业经历或社会背景,他们如何赢得投资人的信任从而成功融资?我接触过一些年轻的创业者,他们大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没有框框、敢于创新,宿舍、车库、咖啡馆,有了一些想法马上就会去尝试;二是有梦想、有情怀,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发现痛点,然后就会去想解决方案,相信能为人类解决大难题,也就有了创业的冲动和持久力;三是这些年轻人大多是“互联网原住民”,对现代信息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网络经济比较熟悉,所以总能找到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好项目。有了好的团队、好的项目、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资本自然就跟上来了。
(二)共享单车成热议焦点
新生事物总会伴随有“成长的烦恼”,共享单车也不例外。
当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投放到街头时,有些单车被人为破坏了,有人发现有12岁以下儿童拿共享单车来练习骑车,有人骑共享单车出了事故,有人反映人行道被占了、公交车站被围堵了、商城进不去了。
(三)共享单车改变了什么?
除了让一个产业变得面目全非外,共享单车还在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一些人短途通勤不再开车,一些人开始了骑行健身。
——改变了很多人的就业,产生了数以万计的自行车搬运、维修工作岗位。
——改变了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理念,“鼓励创新,包容审慎”被广泛接受。
——改变了摩的、黑车生态。
——促进了电子支付,更多人学会了扫码支付。
——考验并提升了国民素质、诚信意识。
——对压金制度的质疑迫使金融管理变化。
——促进了技术发展,产生了上百项专利技术。
(二)未来更精彩
三是重新定义就业。灵活就业大幅增加,我们过去一直是研究八小时工作制,从现在开始应该研究两小时甚至是一小时工作制。
五是走向协同监管。政府、平台、第三方、行业组织以及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都将会成为监管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