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精选5篇)

1.研究对象。整群抽取我院2013级新入学护理专业本、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574份,收回问卷574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2013级本科191人,2013级专科357人;男生25人,占4.56%;女生523人,占95.44%;年龄16~22岁,平均年龄(18.78±0.88)岁。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编制的《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及就业意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老年照护专业的认知及态度等内容。采用不计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情况独立、诚实回答,集中发放、集中收回。

二、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2.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在我国老年人判定标准一项中,本科生105(54.98%)认为60岁以上为老人,专科生231人(64.71%),总共336人(38.70%),可见在这一项中总体认知率偏低,其中专科生认知较本科生低。本科生95人(49.73%),专科生117人(32.77%),总共212人(61.30%)听说过“人口红利”。在是否听说过老年长期照护的选择上,本科生68人(35.60%),专科生212人(59.38%),总共280人(51.09%),专科学生认知比本科学生高,可能与专科学生有更多的照顾老人经历有关,见表2。

3.护理专业新生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本科生79人(41.36%),专科生177人(49.57%),总共256人(46.71%)有照顾老人的经历,见表3。

4.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了解情况。本科生109人(57.06%),专科生295人(82.63%),总共404人(73.72%)。数据显示专科生对老年照顾专业的了解率明显高于本科生,可能与现目前主要针对专科学生开设该专业有关,见表4。

5.护理专业新生了解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途径。排在第一位的是讲座30人(23.72%),后面依次为教师授课81人(14.78%),网络媒体73人(13.32),杂志、书籍46人(8.39%)。可见学校宣传是新生了解该专业的主要途径,见表5。

三、讨论与对策

1.加深对老年照护的认识。调查表明目前有大部分护生对老年照护有初步了解,但是只有少部分的护生有照顾老人的经历,对老年照护专业了解并不透彻。很多人将老年照护等同于老年病护理,而后者只是对某种老年疾病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措施,而老年照护的范围已经超过了传统医疗护理范围,包括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护理,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老年群体的需要[1]。护生在新型医疗模式下对老年照护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以适应需求。

2.加大对老年照护的宣传力度。老年照护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护生对老年照护认识偏差大。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等媒介,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宣传氛围,提升老年照护在学生心目中的专业形象。

5.探索适合老年照护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与医院、社区、养老院、家庭等多方合作,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让护生通过小组方式参与到老年照护的实践中去,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及生活状态。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并应用于实践,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探索更好的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丁俭,王峥,白姣姣.老年护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护理杂志,2004,21(5):42-43.

[2]曾丽梅,王嘉毅.护理情感培养寓于老年护理教学中尝试效果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157-157.

[3]曹梅娟.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12):3299-3301.

[4]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8.

[论文摘要]本文从老年护理的社会需求出发,多方面全面分析当前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前景广阔。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为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将会出现大量的老年服务机构,需要培养大量的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才。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是社会所需,将大有发展前景。

1老龄化社会到来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1%,并正在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2051年将达到4.37亿最大值。”此外,老龄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上海在1979年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1]。

2养老工程因社会需求建立和壮大

随着城市家庭结构模式呈现的“四、二、一”倒金字塔形,即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赡养两对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1]。老年人的赡养逐渐由家庭转到养老机构。为满足养老的需要,民政部研究制定老年服务的标准:如《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标准》、《老年人护理分级标准》等。据2004年底民政部门的统计,我国已有38593家养老机构,其中:国办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454家,集体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3736家,民办养老机构1403家。

目前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各种养老服务机构急需进一步增加。2006年12月15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本公做客强国论坛,以“老龄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此次访谈由强国论坛、中国政府新闻、民政部网站联合举办。交流中李本公说,根据全国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在目前1.44亿老年人口中,大约有3250万有不同程度的养老需求,有5%明确提出要进养老机构,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按照我国老年人口5%入住养老机构,需要700多万张床位。目前各种养老机构中,拥有的养老床位仅是149万张,所以缺口非常大。现在我们已经有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存在着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缺乏,护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多种养老服务的需求,使得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工程将伴随社会需求迅速建立起来,同时产生十万计的老年护理岗位群。根据预测,随着老年服务机构的增多,老年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有较大的就业市场。

3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配置就很缺乏[3],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养老模式的变化,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迅速增加,老年服务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从事老年事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其中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护士。目前的养老机构内,老年护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少,工作量大;二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没有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其知识和技能满足不了老年护理的需要。

上海是我国目前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老年护理事业发展较早,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先导意义。为此,笔者到上海进行调查,上海总人口180万左右,其中老年人口占20%左右,这些老年人分布在福利性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医院老年病房和家庭内,需要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达十几万人。

上海目前养老机构主要两类,一类是民政系统开办的福利性养老机构,称为福利院。在上海2005年就有474家,床位数49529张。福利院对老人实行医、护、养全方位服务,按照老人生活能力和需求实行等级护理。根据有关调查,79.1%的老年人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慢性病[2],需要接受医疗护理。此类养老机构内均设有医务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但护士配备数量少,且没有接受老年护理的专门教育,按照护理人员床位比,显示出护理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另一类是卫生系统开办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疗机构,称为护理院,这是上海卫生系统近年开办的一种医疗功能很强的养老机构,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这类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养老床位迅速的增长。仅奉贤区老年护理床位达到2800张,且床位爆满,供不应求。医院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是由原有的护士转型而来,没有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教育,且护士数量少。有的医院120张老年护理床位仅配有8名护士,24h轮流值班,护理工作极为繁忙。老年护士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4国内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尚属空白

目前我国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虽然从90年代以来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只是使学生粗浅地了解老年护理知识,不能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老年护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老年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老年患者护理的复杂性呼唤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

5国家重视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

6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前景广阔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421”家庭结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从上海的老年事业发展,推测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到来,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将是我国未来很庞大的社会工程体系,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将是一支很庞大的社会岗位群体。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化前珍,郭明贤.老年护理与康复[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老年护理人才培养

1健康老龄化的提出与含义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身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生活等五种功能方面能保持应具备的正常状态,使老年人能较长时期参加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健康老龄化不仅要求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存质量的提高[1]。

2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2.1大力发展学历教育

2.1.1增设老年护理专业

2.1.2发展老年护理高等教育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护理学专业成为I级学科,这也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了可能性。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快我国老年护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建设。这种高层次的老年护理教育势必起到学科引领、导向作用,对全社会老年护理观念的更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老年护理事业、为其它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点燃希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2多元化补充非学历教育

因正规的学历教育周期长,为缓解当前老年护理人才供需矛盾,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拓宽办学门路,大力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为社会培养急需的老年护理人才,以解应急之需,提高我国现有的老年护理事业整体水平。

2.2.1养老护理员培训

“养老护理员”是顺应老龄化社会的一门新兴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制定出台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规范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内涵、分类等级、申报条件、培训要求、鉴定方式等关键性问题,对规范“养老护理员”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职业门槛低、培养周期短、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使之成为社会目前培养大量养老护理人员的主力军。

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从业人员大多是下岗工人或进城务工农民,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是本身年纪偏大的中老年妇女,精力体力有限,再加上收入低,社会重视不够,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整体情况令人堪忧。

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应充分考虑广大从业人员目前的实际状况、关联行业认可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规划、妥善解决养老护理员职业待遇保障、着力改善养老护理员社会形象地位、积极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建设等。

2.2.2临床护士转岗培训

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的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从医疗机构中独立出来,转向社区和机构养老部门。临床普通护士需求将趋于饱和,甚至下降,而老年护理这种“专科护士”将需求剧增。再加上临床护士有比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工作背景,能够经过短期培训,快速、较好的适合这份工作。这也是顺应国家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突出专科化护理的时代要求。

2.2.3大兴在职继续教育

2.2.4社会护理技能普及

在社区对老年人、其子女及家庭保姆展开健康教育和简单技能训练,提高防病急救意识。老年人的很多健康问题症状隐蔽、发病急骤、预后较差,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将会对疾病有巨大的帮助。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普及,能够为老年人的安全保驾护航,也能增加老人的自理能力,让子女孝心得以实践。

3结语

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3]。“十二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困顿,但也为“老年护理”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而人才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树立正确观念、保障师资队伍、从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层面全面渗透,逐步推进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实“老有所养”的社会主义目标,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全球

战略。

参考文献

政策继续实施对房地产行业不放松的宏观调控,继续打压地产市场。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房地产行业原有的住宅地产发展计划略显窘态,而商业、旅游和养老地产正为房企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已展开掘金尝试。

“房企应摆脱单纯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结合自身能力,审视市场定位,成为城市综合运营商和细分市场领导者。”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提出。

房企融资新渠道

房地产市场调控依旧严格,新开工项目融资渠道变窄,开发商回笼资金压力增大,而房地产信托产品几近停发,银行也调高对房企的信贷风险,这些都加剧了房企社会融资的难度。近些年,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在国内发展迅速,作为一种融资途径开始深受房企的青睐,其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私募房地产投资基金共发生80起投资案例。在披露投资方式的案例中,股权与债权结合的投资方式为房地产基金的首选。

股权投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注重被投资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资本增值,且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投资期长,借助退出机制出售持股获利。房地产基金在实施股权投资时通常要对房企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土地竞标观察和未来前景估值等,期间委托成本高,市场风险难以把握,退出难度较大,直接影响投资回报率。此外,在期限短收益率高的各类债权投资方式前,房地产基金如何得到LP(有限合伙人)对股权投资的认同,也是其进行股权投资的一大难点。私募房地产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参与房企项目运作,共担盈亏,为房地产市场注入长期发展资金,股权投资作为一种战略投资,将是私募房地产基金未来发展趋势。清科研究中心注意到,近年私募房地产基金股权投资比例上升,未来会逐渐淡化“明股暗债”的阴影,以明晰的股权投资方式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警惕商业地产泡沫

商业地产是以经营商业活动为主题的房地产细分行业,涉及商场、娱乐场所、休闲场所和其他消费场所的一个综合商业经营市场。据仲量联行统计,中国新兴城市50强城镇人口达2.6亿,辐射人口3.7亿。预计到2020年,甲级办公楼存量将新增3,000万平方米,现代零售物业将超过1亿平方米,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商业地产迅猛增长。国内房企对商业地产开发的典型模式多采用“租售结合”,将一层出租,其余出售,这种经营模式符合目前房企发展现状。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炒作住宅房价的现象,迫使部分投资者转向商业地产,而地方政府也积极地推崇商业地产的开发,这就加快了商业地产的发展,2012年全国商业地产新增供应量较上年上涨22%。

养老地产尚缺发展模式

面对庞大的老年市场,养老地产发展前景不可忽视。然而,养老地产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实施的项目较少,想要做好养老地产并,还需要整合多行业间资源优势。投资期长,回报低,更重要是发展模式不清晰。清科研究中心建议,私募房地产基金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投资案例,探索适合在国内环境下运作养老地产的盈利途径,协助房企做大、做强养老地产市场。

旅游地产防虚热

2012年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寒潮”之中,但旅游地产呈现快速发展。据多家机构统计报告显示,年内旅游地产的投资额突破万亿关口,涉及的旅游项目达到3000多个,甚至出现华谊兄弟、新华联、华东电器和盛大网络等企业跨行业投资旅游地产,以谋求新的投资机会。

旅游地产是依托于旅游资源的优势,集休闲、度假、养生和观光为一体的新型地产开发项目。目前,旅游地产的投资模式大致分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寄生”模式、人为建造的娱乐休闲模式和陈述历史人文为核心的城市主题模式,第一种模式借助自然资源的优势,通过发展旅游来促进地产项目的开发,后续地产开发反哺旅游,实现旅游和地产的优势结合,新加坡克拉码头是典型的成功范例;第二种模式经由开发商建立大型娱乐和休闲场所,营造出一种愉悦和放松的气氛,以PGA国家度假村的高尔夫球场项目为核心代表;第三种模式仅在受历史和文化熏陶的特点地区,重塑历史文化景象,满足人民的憧憬和向往,代表项目以古镇开发、风俗节庆演出和旅游城市再规划等,日本豪华登堡主题乐园为运作典范。

【关键词】中医护理模式;辨证施护;技能培训

随着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在逐渐走向科学、规范,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造福于广大患者,笔者从临床中医护理实际情况出发,和同仁们探讨目前辨证护理的实用模式和工作体系。

1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

1.1先进的卫生保健理念中医早在远古时代就提出“整体观念”“上工治未病”等先进理论,并逐渐形成动态、平衡的整体健康观,生物社会心理环境一体化的先进护理思想[1]。认为人是一个统一整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互为影响。

1.2灵活、简便的方法优势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临床上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护理方法以其更符合人性化的优势赢得国内外护理同行的赞叹。中医护理技术以其便捷、安全、有效、低价的优势,在社区护理、老年护理、临终关怀、家庭护理等领域发挥着其他医疗护理技术无法替代的作用。

1.3浓郁的文化背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认识疾病和诊疗疾病的经验结晶,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效地指导临床达数千年[2],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的价值早已被百姓广泛接受和认可,其独特的传承背景,浓厚的人文主义特色,深入民心,所以传统的中医护理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上都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

1.4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指出“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中医护理在当今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像其他专业一样既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作为我国护理界的骄傲——中医护理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2临床中医护理现状

2.1辨证施护流于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护理学科得到了飞跃发展,从功能制、责任制、到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但便捷、有效的传统中医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并未得到迅速发展。罗坤华[3]调查显示中医院有60.2%的病区护理人员和护生未开展辨证施护,目前临床开展辨证施护率普遍偏低。即使在开展辨证施护时往往因证候复杂难辨、辨证结果与医生诊断证型不同时必须服从医生、护士辨不辨证结果都一样、护理措施中涉及中药使用等超出护士权力范围等问题而使辨证施护流于形式。中医护理病历的特色也大多停留在节气、舌苔、脉象、证型的记录上,很少有实质性的辨证施护内容和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措施的实施记录。

2.2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缺乏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如推拿、按摩、中药雾化、中药足疗等在各种保健场所广为人们喜爱,但在临床的运用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诚然其中有体制和经济因素的牵制,但护理人员的理念和中医操作技能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虽然全国各大中医院校设立了中医护理专业,为各级中医医院输送了一定的中医护理人才,可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中医医院大部分护士大多从西医院校毕业,一般基层中医院从中医院校毕业的只占3%~10%[4]。还有一部分中医院校毕业的护士由于临床很少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而使操作技能生疏,不能正确运用。

3创建实用型护理模式

3.1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构建背景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但如何有效促进辨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临床中医技术参与率和辨证施护质量,一直是困扰各级中医护理人员的难题。近年来有专家对中医护理模式的框架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对在新形势下怎样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尚未形成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模式来指导临床中医护理工作。我院根据新形势下护理服务的要求及我国临床实际现状,以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应现行医疗法规要求为原则,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研究探索符合护理工作现状及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具有实用性的中医护理模式,促进中医护理系统化、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3.2临床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是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基本条件我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虽然前期举办了多期中医培训班,临床护理人员全部取得了中医培训结业证书,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较全面开展辨证施护的人员只占调查人数的10%,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病人的开展率不足30%。为此我院结合当前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培训方式,从失眠、便秘等常见症状的简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入手,进行短期分期分批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强化集中培训,重点讲解拔罐、药浴、耳穴埋籽等的规范操作,反复练习,人人过关后鼓励各科室在临床开展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有效的培训与考核后,护理人员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中医传统护理方法,把简便易懂、疗效可靠的中医护理技术提供给患者,不仅突出了中医特色,也得到了病人的认可,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率达到70%以上。广泛的临床实践使护理人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定期进行经验总结、理论学习,加深其对中医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明显提高了临床辨证施护的开展率和临床护理人员中医操作技能,不失为当前经济、有效的在职人员中医护理培训方法之一。

4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护理现状虽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中医护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今人类医疗保健“回归自然”的潮流中有着无法估量的前景。当务之急是认清新模式的先进性,在人文主义前提下,立足于发扬传统中医护理中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被认为行之有效并广为人们接受的护理技术,创建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中医护理模式。“变而不失其正,遣形而存神”。相信通过中医护理同仁们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独立学科的中医护理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与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敏.对中医护理发展前景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19.

[2]张华,魏红.对如何发展中医理论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05.

[3]罗坤华.医院开展辨证施护现状调查分析与管理思路[J].中医药导报,2006,12(8):68.

THE END
1.社保“第六险”将全面推进,业界呼吁建立动态筹资机制保险长护...每经AI快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被誉为社保“第六险”,启动试点以来,已运行8年时间,覆盖人口超过1.8亿。近日,多项长护险配套细则和标准发布,长护险迎来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 随着长护险扩面提上日程,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安排及服务体系备受关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14O7950512B07B.html
2.长期护理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分析报告.docx第一章引言1.1报告背景与意义长期护理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分析报告背景与意义一、报告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长期护理保险行业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告基于当前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报告的编制旨在为政...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8174095.html
3.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docx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docx,PAGE 1 摘要 老龄化、少子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自2000年步入老年社会的阶段以来,全国失能老人数量迅速上升。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已逐步发展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仍处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16/5241311032011024.shtm
4.中国医疗护理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年版)中国医疗护理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4年版),医疗护理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和慢性疾病管理中。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高要求,医疗护理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护理向精准护理和远程护理的转变。然而,https://www.cir.cn/R_YiYaoBaoJian/39/YiLiaoHuLi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5.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中国养老护理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前景策略建议报告20242.3 全球养老护理行业发展现状 2.3.1 全球老年人口规模及占比 2.3.2 全球老年人消费观念背景 2.3.3 全球养老护理模式 1、家庭养老服务体系模式 2、机构养老服务体系模式 3、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模式 4、多元化智能养老服务体系模式 2.4 全球养老护理行业市场规模体量及前景预判 ...https://96892234.b2b.11467.com/news/6563153.asp
2.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系统梳理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情况,提出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逐步增多,筹资机制趋于多元化,保障范围及服务内容逐步拓展,但是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筹资机制不清晰,保障对象的确定和评估缺少科学性,标准化保障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应注重探索可推...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LXZ201913032.htm
3.2023年中国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相关政策市场需求及参保现状...《2023-2029年中国长护险市场调查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从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长期护理保险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长期护理保险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长期护理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长期护理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https://www.gonyn.com/industry/1526376.html
4.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精选十篇)因此,我国建立统一的社会护理保险制度的时机还远不成熟。而商业护理保险采用非强制的手段,可以根据居民的收入水平自发的调节需求,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配置养老护理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并优化护理服务的供给,实现保险,护理行业的良性循环。 二、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现状分析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y55z35.html
5.长期护理保险是商业保险还是社会保险?长期护理险属于社会保险范围...四、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长期护理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挑战。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长期护理需求的增加,但保险产品的供给相对不足。其次,长期护理保险的费用较高,对于一些低收入人群来说,难以负担。此外,长期护理保险的风险评估和定价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更精确的数据和模型支持。 https://www.33360.com/new/art_40405.html
6.降管理型医疗大趋势6篇(全文)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 一、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健康产业已不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的产业,而是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二、新兴业态正在不断引进和成形,养老、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态在中国已逐渐成形,并聚集了足够的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2qtsp0z.html
7.医用耗材自查整改报告(精选16篇)此次通过对省无纺布,纱布风的医药器材销售的市场调查统计与分析,得出虽然省的医药耗材市场发展现状良好,发展前景也很可观,但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促进省的医药器材的市场发展和销售业绩的提高,同时也分析出了我公司存在的部分问题并为我公司以后的销售道路找准了方向。 https://mip.wenshubang.com/baogao/2662560.html
8.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现状与政策建议国研网数据库同时,长期照护服务市场的形成,将给老龄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和产业前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潜力。需要注意的是,从各地实践来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顶层设计与落实落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和改进。 [关键字] 江苏省,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现状,政策建议 ...http://drcnet.hbsti.ac.cn/DRCNet.Mirror.Documents.Web/DocSummary.aspx?DocID=7493781&leafID=2479
9.医院信息管理系统10篇(合集)若医院以运行效率为标准、以市场应用为导向,并结合医院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的作用,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为维护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4]。 3.3 加强维护和更新管理力度 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与更新不但是为了保障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同时也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https://www.jy135.com/guanli/1971071.html
10.老年人降宣传周活动计划(通用18篇)力争在2023年基本建立适应闽清县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六)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倡导临终关怀服务 13.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按照《闽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闽清县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梅政办〔20xx〕102号)精神,闽清县总医院开展安宁疗护...https://www.unjs.com/fanwenku/354517.html
11.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南开大学 朱铭来 申宇鹏 一、商业护理保险政策沿革 2006年6月,原保监会审议通过《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明确护理保险为商业保险公司可经营的健康保险产品。此后,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失能人员数量的增长,除了在社保层面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外,国家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商业...http://www.cisf.cn/fxjc/bxyztyj/3891.jsp
12.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痛点及对策探析中国保险2024年07期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痛点及对策探析王乔翟原卉 侯梦倩 王丹 发展现状分析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自推行以来广受关注,被人们称为传统五大保险之外的社保“第六险”,其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老年参保群体为保障对象,保障重点为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所需要的费用等。随着长护险试点范围的扩大及...https://wap.cnki.net/qikan-ZGBX202407006.html
13.医疗服务潜力股“护士上门”为何在中国遭遇发展瓶颈?在日本这个严重老龄化的国家,上门医护的发展模式也非常典型。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就开始发展各种形式的居家照护服务。2000年,日本引入长期照护保险,将医疗和长期照护整合起来,逐渐形成了标准化的“在宅医疗”服务。在这里,每个需要在家接受医护的人都有一个完整的医疗护理团队,包括医师、护理师、牙医、药剂师、物理...https://www.iyiou.com/p/42524
14.大学生专业职业规划书范文(通用15篇)1、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理论前景:现今政府要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政府部门及其从业人员需要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因而对大学生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自然增加;另外,政府要把一部分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必然也增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理论上是不错的。 https://www.yjbys.com/jiuyezhidao/zhiyeguihua/3475925.html
15.万亿级市场!长护险引领养老服务革新,居家照护企业如何突围?丨...2. 长护险制度发展现状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种专业的社会保险机制,旨在通过社会互助共济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长期丧失自理能力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服务。 长护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广泛,通常包括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参保者一旦经过评定确定符合一定的护理需求等级,即可享...https://www.ageclub.net/article-detail/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