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银行缘何不同归宿拆解花旗在华零售金融调整逻辑

从2007年在繁华的上海陆家嘴注册为外资法人银行,至2024年正式关停个人银行业务,花旗银行(中国)经历了起伏跌宕的17年。

6月11日,花旗银行(中国)和汇丰银行(中国)同日宣布,花旗中国在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收购事项已正式完成交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花旗中国漫长撤退的一年半期间,其各项业务板块命运不同,一部分资产被转让,一部分资产成为自留地,一部分转让乏人问津。

其中,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转给汇丰,对公业务(含债券承销、同业业务)成“自留地”,信用卡业务仅应收账款债权成功转让,仍面临着“无下家”境地,保险中介许可已注销。

不同的命运背后,是各类资产市场认可度不同的逻辑。

然而,就像罗马三世纪危机后兴建新都君士坦丁堡一样,花旗在华有退亦有进。据悉,花旗正积极寻求在内地设立一家独资证券公司和一家独资期货公司,花旗中国也成为首批外汇展业试点的四家银行之一。

6月11日,花旗中国发言人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截至目前花旗在中国的员工有约7000名。据汇丰中国发言人消息,原花旗中国的300多名员工正式加入汇丰。

花旗保留对公业务“自留地”

与个人银行业务不同,对公业务成为花旗中国的自留地,且近期还迎来了一位对公经验丰富的新行长。

1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批复,核准陆烜花旗中国行长兼董事的任职资格。次日,花旗宣布任命陆烜为花旗中国总裁,将领导花旗中国的业务发展及运营管理。

在此之前,陆烜的身份是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企业银行部董事总经理。据公开信息报道,花旗中国在2021年4月宣布任命陆烜为企业银行部总经理。

6月11日,花旗中国总裁、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陆烜表示,未来花旗中国会更加专注于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通过花旗全球的网络服务客户,支持他们的跨境金融需求。花旗全球拟出售业务部门负责人TitiCole说,花旗在执行战略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交易的完成是公司实现简化战略的又一重要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花旗中国还成为首批外汇展业试点的四家银行之一,且为唯一的外资银行。由于外汇展业试点仅在对公业务中展开,花旗银行专注于企业和机构客户将成为其一大优势。

6月11日,花旗中国发言人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问询称,该行债券承销、同业拆借业务在该行均归属对公业务,均正常运行。

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转至汇丰

6月11日上午,花旗银行(中国)、汇丰银行(中国)同日宣布,花旗向汇丰出售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正式完成交割。

花旗中国表示,此次交易是花旗全球战略调整当中2022年宣布的逐步关停中国内地个人银行业务计划实施的一部分。

此前5月,花旗中国公告,个人银行业务营业网点预计于今年6月8日起停止营业,共涉及12所城市的15个营业网点,而后花旗中国在各地留存的个人客户及其账户将归集到花旗中国上海分行集中管理。

6月11日,花旗中国发言人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截至目前,花旗在中国的员工有约7000名。

房贷、信用卡债权转让,信用卡业务乏人问津

然而,与个人财富管理业务的顺利转让截然不同,花旗中国的信用卡业务仅转让了能短期变现的应收账款债权,未来的运营仍面临着“无下家”的境地。

今年1月,花旗中国公告,自5月6日起,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将停止交易功能。同时,花旗中国已与富邦华一银行达成协议,将向其转让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信用卡还款服务停止后仍未结清的信用卡分期还款余额或欠款款项(简称“应收账款权利”)。

花旗银行强调,此项变动是花旗在中国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的一部分。

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之中,花旗中国信用卡业务的承接为何仍乏人问津?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信用卡业务有着规模效应,需要较大的发卡规模、足够多的交易和投资余额、足够低的风险,多种要素同时起作用有才能带来盈利。

他表示,大中型银行若收购花旗中国信用卡,将面临着较高的客户重叠率;而中小型银行若要收购也则要考虑地域限制和品牌对等。

此外他表示,银行收购信用卡业务为的是获取新客户。以股份制银行为例,其信用卡规模与花旗中国有着数量级的差距,很可能花旗的客户同时也是该行的客户,当客户交叉率过高,达不成“1+1大于2甚至等于2”的效果,收购的意义就不大了。

保险中介许可证注销

与转让和保留均不同,花旗中国的保险代销业务选择了直接注销。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示,依法注销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保险中介许可证》。

花旗中国表示,这属于个人业务关停进程的一部分。

据花旗中国官网,该行原先与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有保险代理业务关系,具体产品包括一款年金保险和一款医疗保险。

花旗中国此前曾公告,其不再开展保险代理业务,且自2024年1月1日起,各保险公司已与该行终止了保险兼业代理业务关系。公告称,保险产品将由保险公司履行。在进一步通知前,这项公告不会对花旗中国客户的保险服务产生立即影响。客户可通过联系相应的保险公司,将关联缴费账户更改至其他银行。

最新布局证券、期货业务

就如经历三世纪危机后兴建新都君士坦丁堡的罗马人一样,花旗在华既有战略性撤退,也有向新领域的进军。该行表示正积极寻求在中国内地设立一家独资证券公司和一家独资期货公司。

然而,新罗马也不是一日建成的。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对花旗环球金融控股有限公司(CitigroupGlobalMarketsHoldingsInc.,简称“花旗环球”)设立独资证券公司花旗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申请文件发布反馈意见。

文件中指出,花旗环球2022年净利润下滑,请花旗环球补充说明原因,并结合2023年度经营情况补充论证符合“财务状况良好,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条件。同时,要求补充更新提供近三年长期信用评级及展望,并解释说明2021年惠誉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的原因。

对于花旗在中国内地设立独资期货公司方面,6月11日花旗中国发言人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正在推进中。

THE END
1.关于年金险的销售逻辑,以下哪条说法错误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选项,我无法判断哪条说法错误。但是,以下是年金险销售逻辑的一些常见说法: 1. 年金险是一种长期储蓄工具,可以帮助您在退休后获得稳定的收入。 2. 年金险的收益率通常比银行储蓄高,而且还有保险保障。 3. 年金险的购买年龄越早,保费越低,收益越高。 https://m.xyz.cn/toptag/guanyunianjinxian-558844.html
2.年金险销售逻辑.ppt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年金险销售逻辑.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文档介绍:年金保险销售逻辑湛江飞鹰培训系列课程1精品ppt寿命所带来的风险寿命过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未能及时履行家庭责任(家庭债务)寿命过长的风险,就是收支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养老问题2精品ppt这个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3精品ppt有2个事实……只要没有意外,变老就...https://m.taodocs.com/p-535127746.html
3.玩转年金险全方位年金险销售讲解市场营销内训课掌握用需求分析和顾问导向的年金险的销售逻辑和方法 通过多频次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掌握年金险销售的实际方法 【课程特色】内容至简,核心突出:时刻关注核心效果,信息至简,更容易突出年金险的学习销售的关键逻辑关系和实质内容的掌握 【课程对象】保险公司销售人员 ...http://www.ceolearn.com/mobile/interior/202301/9977.html
4.重塑新经营拥抱新业态时代浪潮下再看寿险新逻辑不管是当下寿险业的境遇,还是美澳等发达保险市场的发展经验,要走出寿险下行的趋势,必须完成一次经营逻辑本质的跨跃——从以销售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或者说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对此,我国寿险业并非没有先行者,自2007年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泰康,其十余年的探索对于我国寿险业经营逻辑的重塑具借鉴意义。 http://www.xinhuanet.com/money/20240108/85cd2a510fe544ef8c187f21672c5b80/c.html
5.养老保险销售逻辑PPT保险课件课件中提出养老保险销售要关注三个问题:存钱的理由、存钱的方式和客户的顾虑。老龄化问题严重,养老金替代率低,个人需要提前储备养老金。保险作为金融工具可以通过少量多次分期付款的方式规划养老金,并使用复利效应为老年时提供持续现金流。销售人员需要向客户强调养老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养老金的特点,同时消除客户的顾虑。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020/13/1100895769_1100895769.shtml
1.通过年金保险规划养老销售逻辑13818566344那么什么要用保险来计划养老金呢?不是其他渠道不好,而是保险产品有其他渠道没有确定性,一个人的命运受到环境的影响,未知!当环境混乱时,人们过着悲惨的生活,比如战争。当大环境和小环境好的时候,人们会想做生意和投资;当大环境和小环境差的时候,人们会想到保险。 https://0555mas.com/yanglaodongtai/97913.html
2.张益晨:重塑销售,价值赋能——保险销售提升训练营本课程让保险人迈开“从风险管理者到资产管理者转型”的第一步,深度解读 A股新定价逻辑是资产泡沫化时代主要推手以及通过案例展示年金保险资产配置在不确定时代中的“确定性”优势,同时通过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等科学实践讲解顾问式面谈七步法以及常见客户异议处理,透过KYC训练“重塑销售”找到最佳财富解决方案,赢得客户真...https://www.kaocha.org/newsshow/3328.html
3.年金险到期沟通逻辑那要是销售人员向客户推销年金险,年金险销售逻辑和销售话术是怎样的呢?年金险销售逻辑 1、既然是推销年金险,那么询问客户一年的预期理财预期收益是多少是不可少的,要知道他的预期预期收益,我们才能给他感兴趣的回答。年金险销售话术 1、xx您好,我是xx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目前我们公司刚出了一款相当不错的年金保险。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836941
4.年金险销售七步逻辑一年一度的开门红来了,各家保险公司年金险再次以高姿态进入了消费者视野。作为保险从业代理人员,销售年金险要注意几个逻辑。对于已购买的客户首先要夸赞,赞美客户的购买年金险的智慧远见,对于未购买的客户,要先介绍年金的作用。 另外,介绍所在保险公司的实力背景,和收益情况;引出产品,最近公司新推出了一款年金,收益高...https://www.xkyn.com/na/wfaarbaferrsaberdef.htm
5.年金险基础知识销售三三法则销售流程逻辑40页.pptx生命不息·财富不止:年金险销售三三法则 认识年金险 年金险是一种人寿保险,它以被保险人的生存为条件,按照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方式,在约定的期限内,定期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这种保险形式不仅保障了生命延续的价值,还为被保险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年金险的特点 · 领取保证:只要被保险人生存,保险公司就保证给...https://www.baoxianziliao.com/view/78452.html
6.微信公众号大家鑫享至尊养老年金保险是一款收益稳健、简单享有的养老年金,既有养老年金产品与生命等长、稳健的现金流的核心优势,身故责任同时提供两个不同的版本,满足客户财务规划、养老规划等多方面需求。 通过构建一张立体多维的风险保障网络,大家保险打造出一条从容向老、优雅享老的通道,守护着“大家的家”的逻辑起点。 https://www.djbx.com/art/2021/12/16/art_146_6195.html
7.保险培训课程授课对象:保险精英 讲师:张益晨 共同富裕—重置财富管理的底层逻辑 ▲ 业绩:促进金融机构开门红增额终身寿/年金等理财险产品营销产能提升; ▲ 服务:从销售动作转变为顾问身份,获得大额保单的同时,收获一段又一段温暖的人际关系,提高金融销售精英的职业价值感和尊严感; ▲ 专业:通过行为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科学理论...https://www.huashijingji.com/index/course/index?fid=4
8.案例丨保险的商业逻辑(二):“大都会”的前世三生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Metlife)是全美第一的人寿保险公司,从1863年的成立到2016年的分拆,153年的历史还在继续。在保险行业历次发生巨大变革时,公司未雨绸缪,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方向,逐步走向繁荣并成为保险行业巨头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18032668774
9.刘思辰培训体系企业培训方案财务管理的视角赢销年金险课程通过对行业新趋势的研判,带领业务团队研读年金险产品特质及属性,提升认知,重塑逻辑,打磨一套匹配市场,迎合客户需求的销售逻辑。通过实战案例讲解,剖析背后逻辑,演练通关技能,让业务团队,听得懂,学的快,用的精。 课程收益: ● 提升认知:清晰新形势下政策变化的影响,把握住客户年金销售场景; ● 提升技能:学会闭...https://www.123ke.cn/h-nd-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