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滨:新《保险法》——彰显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6月15日)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保险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险法》的制定及二次修改,为中国保险业的规范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纵观此次《保险法》修订案,在制度设计及规制完善上,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精神贯穿始终,成为本次《保险法》修订的最大亮点。

增设“不可抗辩”规则,限制保险公司的合同解释权

在保险经营的实践中,一些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代理人员为了招揽业务,明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实际情况也同意承保,待保险事故发生后,又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拒绝理赔。不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就坐收保险费;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往往就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为抗辩理由。针对这种情况,新《保险法》在原来规定的基础上,对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进行了修改完善,修订原则是防止保险人滥用权利,减轻投保人告知义务负担,保护被保险人利益。

第二,统一投保人告知义务的范围,减轻投保人告知义务负担。新《保险法》首先将投保人告知的范围统一界定为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实,即“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其次是将不履行告知义务的主观要件由投保人的“过失”调整为“重大过失”。

第三,规定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限,防止保险人滥用权利。修订前的《保险法》没有规定保险人因投保人未履行告知义务而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明确期限,这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保险人的滥用权利,影响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新《保险法》对此作了补充完善,规定保险人在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30日不行使解除权,则解除权消灭,这有利于防止保险人怠于行使合同解除权利,稳定保险合同关系。

第四,设立“不可抗辩”规则,有效保护被保险人长期利益。保险合同解除权的期限限制,尤其是长期人寿保险合同的可抗辩期间问题,现行《保险法》是个空白,实践中一直引发较大争议。新《保险法》借鉴德国、日本等国的立法经验,增设了“不可抗辩”规则,除对保险人基于告知义务违反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限进行限制外,还明确规定自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2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即保险合同经过2年,即为不可抗辩,保险人不得再以投保人未履行告知义务为由而解除合同。此规则对于长期人身保险合同项下的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意义重大。

规范保险格式合同,避免霸王条款

通常情况下,保险合同是由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这类合同往往专业性很强,普通百姓对其中的法律术语一般理解不深。保险公司往往会利用制定格式合同的专业优势,减轻或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责任。一旦产生纠纷,其结果往往不利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因此如何使格式条款不损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是此次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保险法》进一步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此外,为了使投保人在投保前能够全面了解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的内容,以决定是否投保,新《保险法》进一步明确了投保人的知情权,规定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

明确和规范理赔的程序和时限,解决“投保易理赔难”问题

针对实践中较为普遍的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理赔难现象,新《保险法》对保险人理赔的规定进行了细化,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理赔程序和时限,保障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保险金索赔权利的实现。

首先,规范保险人要求被保险人补充索赔材料的权利。新《保险法》规定,保险人认为被保险人等提供的有关索赔请求的证明和材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书面”通知被保险人等补充提供,从而可以避免保险人以此为由拖延理赔。其次,明确核赔期限和通知义务。新《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索赔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核定”,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书面”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这对督促保险公司及时受理索赔、及时核定责任有重要作用。再次,要求保险人必须说明拒赔理由。新《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索赔请求后,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应当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并说明理由”。这有利于明确权利义务关系,解决实际纠纷。

保险标的转让贯彻“契约自由,鼓励交易”的原则

同样的保险标的掌握在不同的人手中,其危险程度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修订前的《保险法》规定,保险标的的转让应当通知保险人,经保险人同意继续承保后,依法变更合同。该规定本来是为了防止保险公司承担因保险标的转让而显著增加的危险(如家庭用车转让后用于出租),避免合同显失公平。但是,该规定没有对危险程度是否显著增加进行区分,因此,只要保险标的转让未经保险人同意,保险合同一律无效,保险人就可以不承担保险责任,这对于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十分不利。

此次保险法修订本着“契约自由,鼓励交易”的精神,在保险标的转让而保险合同效力延续至受让人的基本原则前提下,再作具体制度安排,以尽量规避风险,平衡各方关系。新《保险法》规定,保险标的转让的,保险标的的受让人直接承继被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在因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保险人才可以调整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险人、受让人应当将交易情况及时通知保险人;未及时通知的,只有对因转让导致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才可以不承担保险责任。

加强对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利益的特别保护

与财产保险不同,人身保险合同中存在“受益人”这一主体,而且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在几种特定情形下的理赔较易发生争议。比如,修订前的《保险法》规定,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时,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这对于无辜的被保险人不公平。新《保险法》明确规定,此种情况下,实施非法行为的受益人丧失受益权,但保险公司并不因此免除赔偿责任,被保险人的利益仍然受到保护。另外,关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时,保险金如何赔付的问题,新《保险法》规定,这种情况下“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被保险人死亡在后”,其立法意旨也是侧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还有,为避免现实中某些企业投保人利用团体保险获取非法利益的现象,新《保险法》规定,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的,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通过限制受益人的法定范围,来维护雇员作为被保险人的利益。

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确保保险公司“有钱可赔”

保险公司具有较强的偿付能力,是确保保险公司能够赔付的关键。一旦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即使保险公司主观上愿意赔付保险金,但往往已无力偿付。因此,偿付能力的监管是被保护保险人利益的基础。此次《保险法》的修订,着力加强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新《保险法》关于偿付能力监管的规定,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保险公司,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保险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间接投资于股市的保险资金大幅缩水,已经开始出现部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如果不进一步采取措施,被保险人的利益将无法得以保障。新

《保险法》列举的十项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此次《保险法》修订,并非仅注重加强对被保险人利益保护。事实上,在注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同时,新《保险法》还注重在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平衡保险当事人的利益。毕竟,无论是投保人、保险人还是被保险人,在法律上都是市场的平等主体。

全文信息:胡滨,新《保险法》——彰显被保险人的利益保护,中国金融,2009年第6期。

THE END
1.人身保险合同订立后,因投保人丧失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当事人...人身保险合同订立后,因投保人丧失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当事人主张保险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请问怎么理解投保人丧失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 84784984 | 提问时间:2020 08/15 12:19Lyle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 免费直播 比如丈夫给妻子投保了之后离婚了,他们两就没关系了,丧失保险利益 2020 08/15...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3501119
2.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商业楼宇财产保险基本险综合险一切险附加险(二)有关本保险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本保险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本附加保险条款与财产保险条款内容相悖时,以本条款为准,其它未尽事项以财产保险条款为准。 8.地震、海啸条款 兹经双方同意,被保险人应按规定缴付附加的保险费,本保险扩展承保由于地震、海啸造成被保财产的损失...https://www.iachina.cn/col/col4663/index.html
3.保险公司可以同投保人约定,以被保险人在指定医疗机构中进行医疗为给付...B.保险合同订立后,因投保人丧失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当事人主张保险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C.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变更受益人未通知保险人,保险人主张变更对其不发生效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D.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变更受益人,变更后的受益人请求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点击查看...https://www.shangxueba.com/ask/20564705.html
4.在财产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享有的保险利益在经济上用...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在有效的保险合同中,应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的人是()。 A.保险人 B.投保人 C.受益人 D.保险经纪人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单项选择题 保险人接受被保险人提出的委付,并按保险金额全数赔付后,依法对保险标的所取得的权利是()。 A.保管权 B.使用权 C.所有权 D.占有权 点击查看...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4908590.html
1.浅议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提示说明义务《保险法》第22条规定了投保人在订约时的如实告知义务及违反如实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还规定了被保险人出险后及时通知保险人和尽量减损义务;第17条规定了采用保险人提供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履行说明合同内容,并对免责条款要履行注意的提示和进行明确说明的义务。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9/04/id/354553.shtml
2.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一定拒赔吗?—赵玉杰律师网...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一定拒赔吗? 【基本案情】 甲通过保险中介购买意外伤害险一份,投保人为某救援服务公司,被保险人是甲,保险中介向其发放救援保障卡1张,并在网上登记后告知其保单号和合同号,未发放保险合同和保险条款,此后,甲发生意外事故造成医疗费支出,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称投保时甲已...https://lawyers.66law.cn/s2a07a060d5588_i1094772.aspx
3.关于被保险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某投保人在投保是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三年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发生冲突,导致投保人丧失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假设此时发生了保险事故,导致被保险人死亡,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情况是() A.保险合同继续有效,保险人仍然给付保险金 B.保险合同效力中止,保险人无须给付保险金 C.保险合同效力中止,保险人拒绝给付...https://www.educity.cn/souti/DF8F2FA0.html
4.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分为两种情况,即()对被...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分为两种情况,即()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 A专属投保人和非专属投保人 B直属投保人和非直属投保人 C直接投保人和非直接投保人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3580252365.html
5.2024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考试题及答案C. 必须经受益人同意 D.必须经代理人同意 3.在团体人寿保险中,较大规模的团体投保团体人寿保险,投保单位可以就保单条款的设计和保险条款内容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这表明团体人寿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 A.投保单位和保险公司 B.投保单位和被保险人 https://www.yjbys.com/edu/jingjishi/209405.html
6.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判断题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 A 、正确 B 、错误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 选项A正确:我国《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但...https://www.bkw.cn/tiku/pdDZ7.html
7.被保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投保是不是合法被保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投保是不是违法 违法。在签订人身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须经过被保险人的同意,即在保单上签字确认,否则,该保险合同无效,应按无效合同处理。因投保人过错行为导致无效的,投保人只能拿回保单的现金价值。 换一换 律...https://m.64365.com/tuwen/rbapn/
8.201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讲义第四章(3)商业保险是指社会保险以外的普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其费用主要来源于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 根据保险标的的不同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根据保险人是否转移保险责任划分原保险也称*9次保险,是指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致损害直接由自...https://www.gaodun.com/zhongji/77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