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品的底层逻辑,是这3点品牌知名度

营销,本质上是一场战争。有的人在战争中构建优势,有的人则去构建胜势。实际上,真正的胜者除了运气之外,更多的要先“谋定而后动”,才有“未战先赢”之机。

“未战先赢”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有一定的胜算概率。“谋”其实是策略推理的过程,所谓“讲得通的是理,跑得通的是道”。

如果你的规划的逻辑都不对,一上场就开打,则大概率会输。即便商业计划书写得比较完善,但真正上场开打之时,85%的问题也是无法预料的。

一、立体营销之战略总图

互联网商业本质上操作都是先规划一个方向,小步迭代而成的。因为市场是流动的,各种要素随时在变化,需要有一张作战地图和作战攻略。

如果没有攻略,依靠本能和情绪作战,到最后,赢也不知道是如何赢的,输也不知道是如何输的。俗语说的“过去靠运气挣的钱,现在全靠实力赔回去”,就会真正体现在他的身上。

在产品立体营销结构图中有六个关键词:品类定位,人群对位、竞争卡位,品牌表达、营销渠道、传播推广。

市场中的大多数问题都能在这几个关键词组成的结构中能得以呈现。能“干什么”,就是产品的定位;解决什么问题,是人群的对位;与竞争对手相比,用户为什么会选择你,就是“卡位”,这就是产品到商品的底层逻辑。

在产品营销策略中排在第二位的是渠道策略,产品在什么地方销售,决定了产品的生存机会,如果前期连商超、小店都不愿意卖你的产品,或者不能走货,说明产品策略有很大的问题。

因此,市场营销最直接的操作就是三件事: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品牌策略。

左边的品牌表达、人群对位是让产品越来越值钱。右边的营销渠道和卡位打点都是将产品卖成钱。两者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以品类定位为中心的两个翅膀。

传播和推广有不同的逻辑和作用,传播是为了制造心理成交渠道,推广是为了达成物理交易。

所有的这些模块,都是商品的脚手架,是商业的底层逻辑。依靠脚手架,才能搭建起产品的销售业绩。而没有这些脚手架,即使前期走得比较顺,但长期来看是不能持久的。

二、爆品的底层逻辑

1.知敌之所在

对于品牌来说,通常有五类竞争对手:

第一类是行业头部品牌,严格地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对标的标杆;第二类是与你实力接近的品牌;第三类是你的跟随品牌;第四类是突然出现的网红产品;第五类是跨界而来的打劫者。

当年当当网的图书已经占据一定份额了,以3C起家的京东毅然做起了图书生意。京东进入图书领域并不是看中了图书的利润,而是用书来制造高频消费。

新品牌数量不断攀升,可谓前有狼后有虎。如何在众敌环伺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

2.晓用户之所需

被称为Z世代的95后已经是消费的主流了,00后也步入了消费市场。他们的消费动力主要有三个:一是审美,颜值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二是基于社交需要的人设;三是兴趣。

了解了用户的消费动力,在与用户沟通的时候,不止是迎合,还要精心地讨好,就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化,然后进行定制化。

因此,在产品价值观打造时,更要符合人群的喜好风格。

我在三月为弟子班学员送的辟邪桃木,上面还有小铜钱,代表着事业康乾,以此来制造心理的共鸣感。

四月为弟子班学员送的印章,“有人把关系挂在嘴上,有人把情谊刻在心里”,而我为弟子班学员个人定制的小印章有了独特的体验。

五月为弟子班学员送的每个人的ai卡通定制头像。

八月开课时,我送弟子班学员一把扇子,两面分别写了“风生水起”“财道运通”,还送了一个小布包,上面写了“偶像包袱”四个字。

从这两件小事可以看出,哪怕一个小礼品,都会有人群对位的一些思考和喜好。

3.爆品,是为了打造超级单品

可口可乐每年都会出很多新产品,红与黑是其经典的外观配色,零度可乐推出时采用了纯黑的配色并没达到好的营销效果,最后还是回归红色配色。

可口可乐有碳酸系列、果汁系列、茶系列、奶产品和水产品,都是通过核心单品可乐带动全线产品。

2022年,字节跳动更名为抖音集团了。字节跳动最开始做的是今日头条,后面又做了西瓜视频,最后才做了抖音,但抖音最终成为字节跳动最有影响力的超级单品,所以更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养生堂旗下有很多产品,包括龟鳖丸、亲嘴含片,农夫山泉等,最后农夫山泉成为了超级单品,也更名为农夫山泉,现已在港交所上市。

可以看到,爆品成为带动全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比如农夫山泉旗下有茶π,有东方树叶,但其核心的超级单品是农夫山泉。今麦郎旗下也有很多产品,最终的爆品还是“凉白开”。

只有一时的爆品,没有一世的爆品。

做爆品的目的不是做爆品,是为了找寻超级单品,甚至要在这个不断地试错的过程中间找到一个可持续并且引领性的超级单品。

几乎所有的中国百年老店都是靠超级单品活下来的。北京全聚德的超级单品是烤鸭,但真正消费的不只是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的超级单品是包子,但真正消费下来,包子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消费额。

瑞福祥的旗袍、内联升的布鞋,也都是超级单品,但他们的盈利点往往不在超级单品上。麦当劳利润最高的不是汉堡,而是可乐。

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爆品,而是找到超级单品。找到超级单品之前,需要不断尝试。

面对市场的竞争,很多公司出新产品采用的策略是“卵生策略”,一下就出好几个产品,在不同渠道尝试,最后看哪一个产品在哪些渠道能活下来。偶尔出现一次热点的产品,可能在半年后就会烟消云散。

做爆品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超级单品和长线产品。

4.爆品的四类产品

爆品分为形象产品、主力产品、流量产品和战略性产品。

比如,华为最新出品的mate60Pro手机就属于形象产品,它标志着国产7纳米技术和5.5G通信技术突破了美国的封锁政策。但随着成本的下降,很多形象产品都会逐渐变成主力产品。

三、爆品三要素:

产品、应用、口碑

1.一个惊声尖叫的产品

要做出令人惊声尖叫的产品,必须要设置更高的目标,可以在科技的迭代、功能的跨越和效率的提升打造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有三个核心点。

第一点,看赛道。

第二点,找刚需。

你的产品是否是刚需?如果不是,如何制造刚需?

第三点,挖痛点。

2.一个杀手级应用

第一点,卡时机。

所谓时机,大到一生,小到一天,其中间都会有不同的时机。

比如,7-12岁是孩子成长探索的阶段,大学毕业前两年就是人生规划的时机,即使到了50岁,也要开始规划养老,是抱团养老,旅游养老还是社区养老?这些都属于一生的时机。

第二点,设场景。

人是环境的产物,货是场景的演员。比如共享按摩椅都放在车站码头,通常会立个牌子,上面写着“出差在外累的是腰”,打造的场景是“在等车的同时按摩放松一下”。

第三,做圈层。

因为兴趣,人群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个个圈层。有宝妈的圈层,有跑步的圈层等等不同的圈层。

3.一个爆炸级的口碑

第一点,视觉锤。

第二点,语言钉。

所以,如果第一眼没抓住,其实第二眼已经抓不住了。语言钉子有的放在品类定位上,有的放在卡位打点,有的放在用户价值观。

中国人对文字的敏感度远超于其他国家,中国有5万个常用汉字,可以形成很多的组合。同样是“我”,英语只能用“I”或“me”来表达,而中国则能用“鄙人”“在下”“卑职”等很多描述方式。

第三点,推话题。

话题就是钩子,要想切入用户心智,必须锤子、钉子、钩子三位一体。钩子就是大家愿意讨论的话题,点赞也往往是认同你的内容,或者进行吐槽。一般来说传播的路径是官方发,大号转,官媒评,最后是大家论。

第四点,拉流量。

拉流量就是投流,投流也分层级。在话题传播的过程中,有“冷、温、热、火、爆”几种状态,到爆的时候就扩开了,如果没爆,一定是前面的要素和功能没做好,柴火不够,水没烧开。

答疑环节

1.B端产品适用爆品打造的三要素吗?

B端产品有其自己的特性,也会有爆品打造的十个关键点。

首先,要考虑到给用户制造信任状。当然,信任状有可能来自于视觉锤,比如有一个认证标志,有一个章或者签字来证明。或者用语言钉子,比如一个鸟巢使用过的地漏品牌,在品质上就有了背书。

其次,要产生用户经营上的好处。B端客户的思考点往往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提质、动能、取舍得失,都是产业化语言。增效,降本、开源就是很好的切入点。此外要看客户所处的赛道,找到赛道中的痛点,找到客户的刚需。

最后,切入B端的第三件事是招牌菜,在你的圈层形成口碑。B端往往是行业人士,所以圈层很重要,而且要专家来做推荐。

B端产品做爆品只需做好三件事:第一,用语言钉子和视觉锤制造信任状;第二,看赛道,找刚需,切入用户的生意逻辑;第三,找到招牌菜,形成口碑,如果能创造口碑的圈层能滚动起来,就会有更好的内动力。

2.如何看待酱香拿铁好玩却不好喝的现象?

这件事不是“好喝不好喝”的事情。准确地说,酱香拿铁是一种玩法,茅台除了酒的属性以外,更是一个社交产品,一个社交符号。所以,茅台和咖啡的组合不过是旧元素反常规进行的一个组合,“好不好喝”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制造一些话题。

很多人并不是冲着这个口味去喝的,而是被社交裹挟了,有了一个社交的说辞。能不能长久,存在很大疑问。所以,不能把它当作一个超级单品,更像是一个爆炸性的社交事件。

3.如果蜜雪冰城仿照瑞幸咖啡的路线跟五粮液结合,还容易破圈吗?

这样做已经没有意义了。美酒加咖啡,这种玩法只能第一个尝试者能引爆,跟进者去刻意模仿已经激不起话题的任何热度。建议尝试新的组合。

4.老年消费群体如何打造生鲜类爆品?

生鲜品类太广,水果是生鲜,蔬菜也是生鲜,包括肉类、鱼类、鸡类同样是生鲜。

假如你是做鱼类的,鱼类的脂肪低,有的鱼还没有刺,还有一些做法,综合起来特别适合老人,就容易出一些爆品。但老人也会有细分,比如都市银发一族,消费能力强,审美喜好也比较特别。

此外,老人可能是使用者,但并不一定是消费者,比如儿女孝敬父母的保健品、保健器材等。

老人使用的产品包装也很重要,要呈现传情达意的效果。比如包装上写着“活力老爸”“开心老妈”,这些包装就代表着喜庆、乐趣和吉利等。

中间也可以制造一些话题,比如“在不得不老的路上,我们要一点点地变好”,“这个老样子,才会导致样子老”等。

所以要对老人多一些理解,人的内心是很期望活着的,他对人间有很多眷念。但还是不愿给自己添负担,也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他们的心中总有一些小小的悲哀。

跟孩子沟通,别忘了他的兴趣;跟男人沟通,别忘了他的尊严;跟青年沟通,别忘了他的理想;跟女人沟通,别忘了她的情绪;跟老人沟通,别忘了他的历史。和老人在一起,就讲讲他的当年,对他来说就是很快乐的事情。

你的产品能否传情达意,成为他心理需求和物理需求的一种契合方式,是制造消费群体爆品的一个底层逻辑。

5.很多产品同质化严重,例如银行的信用卡都差不多,该怎么去破圈呢?

很多时候,产品的差异化在功能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同的保险产品或理财产品或者信用卡产品本质没有大的不同。

如果在卖点上没有特别的差异化,就要考虑转向埋点上的差异化,因为对人的理解其实就是对商业的理解。

比如这个信用卡可以是夫妻卡;如果考虑年龄段,可以是学生卡或者老年卡;也可以考虑圈层,可以是学习的同学或者兴趣的圈层,如跑马拉松的可以是“你百尺竿头,我紧随其后”,或者“你持续向前,我全力支持”等。

因此,在埋点上形成更强的适配,才会更好地产生差异化。

对人群洞察通常有6大维度:

第一,性别,男女的思考逻辑有很大差别;

第二,年龄,不同年龄的消费需求能力和方向不同;

第三,收入,收入的高低决定了消费习惯;

第四,区域,不同区域的人群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第五,圈层,不同的圈层兴趣不一样,喜好不一样;

第六,三观,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喜好观,产品找到一个与其相契合的价值观,就容易和用户产生心理成交。

主办方简介——

量子教育,核心管理团队来自浙江大学,秉承「以知识推动创新·让客户更具价值」的使命,链接全球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促进知识的创新、传播与共享。

自2017年成立以来,成功打造知识IP2000+,在线课程累计曝光120亿+,已为35000+企业提供优质在线内容、特色线下面授、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创新解决方案等人才培养创新服务。

THE END
1.保险营销分层技术(14页).ppt保险营销分层技术 (一)营销伪命题思考 1.复杂型产品背后三角模型 高准备低难度 低准备低难度 高准备高难度 低准备高难度 双度 (一)营销伪命题思考 2.中单营销策略:重心前置 气场平等 配置切入 KYC互信 产品呈现 互动增信 成交跟进 (二)中单配置底层逻辑 1.帆船图与草帽图 ...http://www.qzrbx.com/vip/187719.shtml
1.寿险营销的底层逻辑寿险营销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底层逻辑涉及到市场需求、产品设计、销售渠道和客户体验等多个方面。寿险公司需要理解并应对客户的需求,同时利用有效的销售策略来提供最佳的保险方案。 寿险营销的底层逻辑始于市场需求的分析。寿险公司需要研究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了解他们的保险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http://www.chaoxianzhan.com/cxz/9222.html
2.从科技底层逻辑看未来保险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一万美元,参考其他发达市场的发展历史,当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时,保险行业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在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保险行业同样需要思考,未来的保险发展应如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什么方向去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科技会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011/t20201126_1519074.shtml
3.观察丨从蚂蚁保持续开放共建,再看互联网保险底层新逻辑这可以说既帮助消费者减少了选择的时间与精力,也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使险企们更加便捷、高效、清晰地开展互联网保险市场教育,也比以往更加接近互联网及广大的互联网原住民、新生代的年轻用户们。 从认识保险、重视保险到无障碍购买保险产品,一场别开生面的保险科普背后,不仅呈现了当下主力保险消费群体的...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2-08-03/206496800.html
4.保险不是嘲,失去嘲保险业将失去一切!生活嘲保险保险的本质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服务思维下的本质,一个是产品思维下的本质。 从服务思维讲,保险的本质是用户对风险管理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需求是基于特定场景的风险管理的需要,关键是要去管理而不是出险,管理的过程更多的是服务,产品顶多算是承载的物品。 https://blog.csdn.net/u010199413/article/details/104279777
5.五分钟通晓保险配置的底层逻辑下图展示了我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 8 张保单,前面 4 种属于基础配置,每个家庭都应当配置。后面 4 种保险属于高阶配置,建议有闲钱或者中产及以上人群考虑。这篇文章主要阐述基础的 4 种保险,高阶配置会简要提及。不涉及任何产品的推荐,只讲述每种保险的核心作用以及底层配置逻辑。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6/00/5512889_1137643715.shtml
6.汽车服务保险化:“亏钱”的齿科保险,汽车售后服务学什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客户可以即买即用的话,保险公司一定“赔钱啊”,它们为什么敢玩呢?这里涉及到本文我要说的一个关键话题:引流产品与转移支付。 ◆齿科保险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关于齿科保险,似乎和我们一直在《保险思维18讲》里提到的“高倍低赔、大数法则”的内容有些违背啊!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436523880618679336.html
7.发展普惠保险的深层意义与底层逻辑上海证券报□发展普惠保险的深层意义在于三方面:一是保险功能与作用的有效彰显;二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三是保险业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 □关于发展普惠保险的底层逻辑,主要有四点:一是解决好保险适用性和可及性;二是系统性统筹方可筑牢业务基础;三是把握住风险底线才能可持续发展;四是唯有创新赋能才能降低运营成本。https://paper.cnstock.com/html/2022-11/26/content_1697548.htm
8.4S店保养套餐背后的“保险逻辑”,“服务保险化”将成趋势?3) 保险的底层逻辑是大量同质风险的共担。保险是相同类型风险的先汇聚、再分散,事实上是所有投保客户群体之间的互助和共担。这个过程既是风险汇聚,也是客户汇聚。 虽然不是保险产品,但你会发现,第一部分提到的各类服务权益中,商家给到客户承诺的享权可能性也有大有小,这就同样涉及到了概率问题。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51975060889240097
9.如何让家庭资产以复利每年15%的速度“稳健”增值不是吓唬大家,钱是赚不完的,但可以亏的完。我给各位的建议是,除非你很专业或者很有把握,否则最好远离非标资产或者主投非标资产的理财产品。 行文至此,相信大家对各种投资资产的特点和底层逻辑都理解的差不多了。接下来我们就该解决资产配置的问题了。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856040215
10.年金保险销售逻辑理财产品五讲首页>年金保险销售逻辑理财产品五讲 怎么说保险的意义与功能?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养老费用提前打算,在年轻时购买人寿保险,为年老时的生活提供保障。人寿保险,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这样的悲剧。关于保险基本职能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摊损失和补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基本职能...https://www.shenlanbao.com/he/1386711
11.四步搞明白智能推荐的底层逻辑稻盛和夫说过:倾听产品的声音,用心观察产品的细节,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出现问题和差错的原因。金融产品创新终究要回归到最初的本质,即以金融业务的某个核心功能为切入点,用底层思维去思考产品的底层逻辑,用同理心去洞察人性。 智能推荐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一套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推荐服务框架。行业中比较...https://www.51cto.com/article/702517.html
12.深刻解读“华为铁三角”的工作法及底层逻辑(万字长文对于华为铁三角的底层逻辑:华为铁三角的底层逻辑是对企业商道最根本的实现。企业商道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让企业的组织,从老板到一线员工,前、中、后台都能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在常规企业中,往往有两个权力中心,即老板的权利和客户的权利。对于客户的权利和企业之间的权利,如何找到相互间的平衡点?权利是靠向老板一边...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0944014.html
13.保险人!再不会就落后了!监管再三敲黑板的“销售适当性”会带来...如此,公司的销售管理就必须提升销售培训的专业度,加强NBS(Needs Based Selling)、产品本身及相关的专业知识、产品配置底层逻辑和产品组合销售能力的培训。如此进行销售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才能做到服务营销和精准营销的完美匹配。 最后,这种模式对于销售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后台管理也是必不可少。因此保险经营机构...https://www.360doc.cn/article/16702792_103691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