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智齿这个话题不感兴趣,既然点开了,也请至少看看我下面两条建议。
还是先简单科普一下吧。
稍微总结一下是这四种:
拿我举例,我长了四颗智齿,都得拔。上颌两侧两颗引起了频繁的牙疼,所以要拔,下颌两颗都是阻生牙,所以要拔。简单粗暴来讲,大多数的智齿都是需要拔除的,除非你的智齿是以下几种情况:
我长了四颗智齿。上颌两颗早在2016年就已拔除,左下颌的一颗在2019年年底门诊拔除,最后一颗在2021年11月住院拔除完成。
其实这一章的内容我希望大家都不要碰到。当然,风险多大主要还是取决于你牙长成什么样子,主要是以下这些:
当然,所有存在的风险是术前医生都会和你提的,拔牙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小手术,毕竟学名就叫拔牙术。听上去很可怕,但是其实真的出事的概率还是很低的。要知道,在以前X光片和牙CT片没有盛行的时候,没有影像辅助的牙科医生基本就是直接操刀,我们也没经常听说拔牙会拔出大事的案例。
其实无非就是门诊拔和住院拔。
上颌的这两颗智齿可以说是被「秒拔」,前后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吧。医生还很好心帮我把这两颗完整拔下来的牙齿洗干净了包好给我。然后也被我带回了国,但后来就不知道去哪儿了。
拔完牙很爽,因为从那以后上牙再也没有发炎疼痛过。
如约洗牙。团购的服务里包含X光片检查,所以再次看到了自己的牙片,医生说这两个智齿看着位置长得不太好,水平阻生,挤压前面的好牙,但是因为牙埋得深,还压到了神经,拔的话会有风险。医生说,建议我拔,但是让我自己考虑。
我:???
医生继续说,刚刚CT台附近的那边挤了好多人,大家对着刚拍出来的CT议论,说没见过牙根长这么长的牙齿,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你的片子啊!她继续打开电脑,指着我的片子,给我调出各个切面,跟我解释:这个,整个牙齿就直接从牙神经穿过了!
待我冷静了两分钟,她又解释道,这个牙拔下来牙神经可能会受损,大部分损伤的情况下使用神经性药物可以治疗恢复,极少数极端情况下就是永久损伤,就是半边嘴唇/半边脸麻木没有知觉……然后加了句,你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去医院住院拔。
那一次我被吓到了。回去再三考虑,最后决定拔,选择了南京的市口腔,下面的内容里我会提到我是如何做好了自己的思想工作下定决定要拔的。
整个动刀子的感觉——怎么说呢,就是你的口腔里面是没有很大的感觉的,但是你的听觉又是及其灵敏,特别是在口腔内各种器械器具摩擦、撬动牙齿的声音、钻头的声音可能除了空气传播外还通过骨传播让你的耳朵感受到。这个声音特别吓人,而且你能感受到医生再用力撬自己的牙齿碎块但是又一直不成功,撬不下来……最难受的是要保持张大嘴的姿势很久很久(半个小时对我来说已经很久了),嘴角开裂了,非常疼,我只记得含糊着跟护士说给我涂点润唇膏的时候,医生说了句再坚持下,马上就好了。然后……就结束了。半小时拔除,拔完留在医院边挂水边冷敷,后来连着又挂了两天,牙龈疼了两周多,可能创伤真的挺大的。
我的情况是:第一天住院和做各种检测,第二天抽血(一大早4点被喊醒)、术前谈话签字皮试等等,第三天手术,第四天继续挂水,第五天出院。手术前在病房感觉就跟度假一样,请假了也不用烦工作,身体不疼不痛,活蹦乱跳,正常吃喝,爽!手术完直接蔫儿了,术后那一晚身上插着各种管子贴片,不好动还不能下床,感觉就是身不如死。但是不得不承认,住院真的非常有利于你术后的恢复,我当时到了周五出院已经基本正常了,可比之前门诊拔完以后继续疼了两周的感觉好多了!
无论门诊拔还是住院拔,一般都是需要至少拍一张全口牙X光片,部分情况根据医生要求还需要拍摄牙CT(口腔锥形束CT,简称CBCT)。如果之前拍过,记得把片子和报告(或者照片)带着。
术后肯定是遵医嘱。如果伤口比较大的情况,一般是需要留下来挂几瓶水才能走的,所以如果当天准备拔牙,请不要喝酒!我见过因为当天喝过酒被现场劝退的例子。就诊完以后离开医院前,务必留一个就诊医生的联系方式。方便术后咨询。给我主刀的医生办公桌上有二维码,好像是会引流到好大夫平台。总之就是你上传一些自己的资料(处方单子之类的)证明你是该医生的病人以后,就算「报道成功」了,后面有问题就可以直接在平台上留言,医生看到了给你回复。因为不管在现场,医生怎么跟你讲解,这个药要怎么吃,这个冰袋要敷多久,相信我,拔完牙回到家以后你一定还会有一大堆问题想问——比如——「为什么嘴巴里血总是止不住」「两天了,我怎么脸还肿,正常吗?」「一周了,为什么我的嘴还张不开?」。所以留个能联系到医生的方式真的挺重要。另外,我看了下我去的南京市口腔的公众号,现在已经开通了线上问诊服务,可以直接选择医生进行提问,这个应该也是各大医院发展的趋势吧。术后基本就是根据自己情况吃消炎药和止痛药。但是不能连着吃太多天。实在有问题,那还是去医院跑一趟吧。
术后可能的并发症有很多,我就说这两个是因为算是亲身体验和亲身担心过,据说它们也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最常见的两种术后症状。
说白了,它不是你的牙龈发炎,而是你的骨头发炎了,所以治疗的话就需要——刮骨,也就是你本来伤口已经有点愈合了,但得再次经历一次「整个拔牙过程中除了拔牙本身以外的所有过程」。干槽症的症状是「辐射状」的疼,也就是说向上辐射到耳朵,头顶,向下辐射到脖子。剧烈程度有人说是和生孩子同样的十级。
我是怎么觉得自己可能有干槽症?因为拔完牙过去后的几天,还是觉得牙特别疼,网上各种查查查发现了干槽症的概念,并且还有这么一条介绍「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并发干槽症的风险几乎是没有服用避孕药物女性的两倍。」我当时觉得自己肯定中招了,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疼痛就是这个「辐射疼」,但打死我也不信我这个疼痛度能达到生孩子同样的十级痛(虽然没有体验过)。再次挂挂了个普通号。给我看牙的小姑娘看了看,说这个应该不是干槽症吧,不放心,又叫来了他们主任。主任看了看说,你这个牙逢得很好,愈合得也很正常,放心,不是干槽。心里这才放下了石头。
再来说说张口受限。我拔完牙临走前,医生说,如果第二天下午嘴巴还是没法张开竖着放入两个手指头的话,还得继续挂水,随便找个医院按照昨天挂水的配方就行。结果真的还是张不开,张口受限很痛苦,因为很难把事物送到嘴里。我当时术后都整整一周了,吃个蛋炒饭还是吃得洒落一桌子。张口受限也很可怕,因为看到网上说的,如果没法及时恢复,就一辈子没法恢复了。还好在我每天坚持不断训练(使劲用手扒)下,嘴巴半个月后终于能张开了。
首先,住院拔的话一般就是全身麻醉手术了。是否住院拔一般也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果你不相信的,那就换个医生再问问。通常是以下几种情况:
住院前先看好自己的各种保险(主要是医疗险)对住院理赔的要求,便于后续理赔材料的准备。比如有些是可以对住院前后一段时期的门诊费用也可以进行理赔的,但是有要求需要提供门诊病例等信息。办理出院结算的时候需要出院小结,发票盖章等信息,一定要记得和医院确认盖章(根据理赔的实际要求),主要是出了院,事后再补材料的话还要再去医院比较麻烦。
全麻手术的好处就是你完全不知道术中发生了什么,自然也不会觉得害怕,因为没有机会去害怕。我记得我在手术床,医生们和我聊天,我还故作聪明问到「你们是不是在检测我麻药有没有起效啊」,这句话就成了我在手术台上最后的记忆。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复苏室,喉咙被插了管子,巨疼没法说话。接着被推回了病房,挂水、吸氧、连着心电监护仪,动弹不得,不允许下床(当然,我的手术很成功,这些看着很吓人,但都是全麻术后的常规操作)
这是我纠结要不要拔掉最后一颗智齿的最大因素,值得我单独讲一讲。
下牙槽神经是下颌神经的最大分支,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显示,在智齿拔除术中,下牙槽神经受影响的几率是1~3%。其中大部分病人会在3~6个月内恢复感觉,但也有个别病人终生不能恢复。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神经只是感觉神经,不是中枢神经,所以如果受损,人不会变傻!另外,下牙槽神经受损会导致出现的情况是同侧下唇、面颊部或舌半侧麻木,但不是面瘫!而且正常情况下,外人也不会察觉。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
关于神经损伤,我也在丁香医生上问诊了几次,这位医生的回答非常清楚明了,也是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所以当了解了它的风险,并且我觉得自己可以接受的时候,我就无所畏惧了。
这个其实也没有什么纠结的,遵医嘱。一般刚拔完后若干小时是不能进食的,能进食以后一开始吃流食(豆浆、牛奶、蛋白粉),接着可以吃半流质(稀饭、烂面条),恢复差不多就可以吃正常食物了,但要避免硬质物体。我觉得医院的流食真的好好吃,当然也可能是手术当天饿晕了,差不多一共20多个小时没有任何进食进水。
都住院了,那肯定不会便宜。我所有的费用是9000+,医保统筹后需要自付3500+左右,再加上走了公司给职工购买的补充商业医疗保险,最终是自己一共支付2000左右,再加上大多数公司会给住院员工发放慰问金,其实还算能接受。
但是,就算没有补充医疗这些,如果真的需要住院拔,总不能因为贵就不拔了吧!万一因为一直拖着,哪天牙齿除了更大的问题那才可怕呀。
针对牙齿问题(洗牙、补牙、拔牙、美白等),我是这么考虑选择私立诊所还是公立医院的:
我为何会选择私立诊所?
在什么情况下我会选择公立医院?
关于拔智齿,我真的有太多话想说了。我前文说到因为拔牙有风险,我纠结了很久到底要不要拔,最后下了决心。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件事情有畏惧,其实是因为它的未知。在不知道我的牙到底有多难拔,在临床中这种难度占比多少,牙神经受损概率多少,永久损伤的概率又是多少的情况下,我会害怕。但是当自己进行了研究,询问了很多医生,最后得到了很清晰的答案以后,当考虑了最坏情况觉得自己也可以接收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可以去自然面对了。所以如果畏惧一件事,那就去直面它了解它,然后超越它。
最后,如果大家要拔牙,对自己好一点,拔牙之前请一顿要吃一顿好的,因为下一顿,就要等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