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法律常识法律法规

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利和诉讼权利。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民事诉讼中诚信原则和当事人处分原则的规定。

【条文理解】

一、诚信原则

根据《民法典》第7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本条由"诚实信用原则"修改为"诚信原则",与《民法典》表述一致。

二、处分原则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依照自己的意志支配其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即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或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原则是当事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特有的原则。享有处分权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和相当于当事人的人。行使处分权的范围包括对程序利益的处分和实体利益的处分。程序方面,当事人对诉讼的开始、进行和终结有决定权,比如起诉是原告的基本权利,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其有权选择起诉或不起诉,在立案后,当事人也可以选择撤回起诉。实体方面,当事人自主决定审理的对象和范围。比如本法第175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2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理,但一审判决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的除外。"由此可见,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范围限于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而不能超越上诉请求进行全面审查。

当事人处分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民事权利虽然属于私法范畴,但其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往往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并不是绝对的,《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民法典》第154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当事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权利,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事人在诉讼中处分民事权利一般是通过处分诉讼权利来实现的,但并不是说处分诉讼权利就一定处分民事权利。

【条文适用】

诚信原则的适用是指其适用的主体、内容以及违反诚信原则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诚信原则适用于法院、当事人,也适用于其他诉讼参与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禁止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

滥用诉讼权利,是指违反诚信原则,专门以损害对方当事人、第三人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行使诉讼权利的行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也有相应的义务,即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二)禁止当事人反悔或自相矛盾的行为

任何人不能反悔其先前的行为或作出与自己先前行为相矛盾的权利行使行为。当事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前后矛盾的陈述时,如不能合理解释,也不能提供证据加以否定其先前的陈述,法院通常会采信当事人的最初陈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已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据此,当事人在起诉状、答辩状、陈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自认的,应当适用禁止反言规则,如果没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其先前自认,其后续撤回自认无效,以保护对方当事人的信赖利益。当然,禁止反言也有例外,比如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的撤回承认,对方当事人表示同意的,其撤回应视为有效;3在当事人有充分证据证明自认违背其真实意思且真实情况不符,或者是在受胁迫或重大误解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应当允许撤回。

(三)当事人真实陈述的义务

这是诚信原则的基本体现,即当事人在诉讼中必须真实地作事实陈述,不得故意作虚假陈述或者伪造证据。对当事人真实义务的要求,是对辩论原则的补充,使得不真实的当事人陈述对法院不产生约束力,以保障法院裁判的公正。

(四)禁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要将法律有效地付诸实施,需要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要求法官处理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需要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本着诚实、善意、公正的心态作出决定。

(五)要求法官尊重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

保障当事人的同等诉讼权利,为当事人行使权利提供同等的条件,在认定案件事实与证据时,按照诚信原则加以对待。法官也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不能过分介人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法官要按照诚信原则裁判,要充分履行释明义务和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使当事人对裁判过程清楚明了。

(六)诚信原则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适用

诉讼代理人不得在诉讼中滥用代理权,代理时应对委托人和法院诚实:证人不得作伪证:鉴定人不得作出与事实不符的鉴定意见;翻译人员不得故意作与诉讼主体陈述或书写意愿不符的翻译。

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实质上是约束人民法院审判权的行使,凡属于当事人处分权范围内的事项,人民法院不得干预,必须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法院不得超越当事人的处分权进行审判,另外,法院的审判权也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进行限制,以保证当事人处分权行使的正当性。即法院审判权对当事人处分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监督作用。比如当事人行使撤诉权时,人民法院有权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准予撤诉。

上一篇

下一篇

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利和诉讼权利。【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民事诉讼中诚信原则和当事人处分原则的规定。【条文理...

北京房地产律师事务所曹敏(办建筑工程房地产纠纷虚假诉讼,枉法裁判,冤假错案)在建委,开发,施工,设计,监理,质检,质量,鉴定,检测,招标,审计,结算单位工作二十年;注册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高工,懂专业,经验丰富建筑房地产法律顾问。

THE END
1.法学民事诉讼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docx主体范围 9 (二)完善诚实信用原则的约束机制 10 1.增强诚实信用原则的约束作用 10 2.明确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责任 11 (三)明确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内容范围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PAGE 4 引言虽然诚实信用已经成为民事诉讼法的条文文化,但在民事诉讼的具体环节或事项中如何运用和运作,仍有许多问题有待...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27/5334224200010333.shtm
2.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共四卷)含答案华图教育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 B. 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 C. 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https://www.huatu.com/a/wflwd/sikao/2007/0131/6456.html
1.办案故事诚信之光,让公平正义更加闪耀澎湃号·政务诚实信用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再完美的合同,也都将成为一纸空文。法官在办理案件时,不仅仅是在适用法律,回应当事人的诉请,更是一场关于公平、正义和诚信的价值宣讲,守护人民群众最善良的初心。今天,我将从两个故事讲述民商事活动中的永恒价值——诚实信用。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0507
2.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平等诚实信用与保护基本权利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平等、诚实信用与保护基本权利 平等原则的法律保障 在现代社会中,公平正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民法典通过明确规定各类法律关系中的平等原则,旨在消除所有形式的歧视和不公待遇。它要求所有参与民事活动的人都必须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358977.html
3.民法典解读新时代合同法的革新与实践民法典在合同法领域提出了“诚信”这一新的基本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一原则旨在强化市场秩序,保护交易安全,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民法人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和公认的商业习惯,不得违反道德标准和公序良俗。同时,当事人应依照约定的内容履行义务,如有违背之...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i-xun/182617.html
4.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平等诚实信用与保护弱势民法典的三大核心理念:平等、诚实信用与保护弱势 平等原则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必须体现公平正义,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则要求对待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应当一律平等,不得因其种族、性别、民族、宗教信仰、职业或者其他任何原因而予以歧视或优惠https://www.5i4b5wvnu7.cn/jun-lei-wen-hua/107385.html
5.如何理解民事诉讼的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若均能很好地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将十分有利于民事诉讼效益的提高。首先,在不存在权利滥用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节约审判时间和节省各种费用;其次,审判过程及判决尤其是判决理由的充分阐述,将对所有的诉讼参加人及社会公众有着良好的宣传作用;再次,公正的审判和判决及有效...https://www.66law.cn/laws/453148.aspx
6.会计中的诚信原则(精选八篇)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而言,我们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民事诉讼基本原则部分将诚信原则明确地规定下来;另一方面,按照诚信原则的普遍性要求,拾遗补缺,在某些重要的诉讼阶段或环节上规定用以确保诚信原则得以实现的具体制度或程序规则。基此目的,笔者拟就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作一较为系统...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asbrgs.html
7.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实施—德国的认知与实践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实施 — 德国的认知与实践 任重 摘要 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化对于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实施有重要作用.在整理法院同类裁判的基础上, 诚实信用原则在德国民事诉讼中被具体化为四个案例组,即:禁止制造恶意诉讼状态 ,禁止自相矛盾的行为 , 诉讼 失权 以及 禁止 滥用 诉讼 权利 .考察与分析诚实信用...https://faxuejia.ruc.edu.cn/EN/PDF/2407
8.民事诉讼的价值?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在整个民事诉讼过程中发挥着根本性、统领性、普适性的指导作用,反映了民事诉讼的价值和目标。作为每年必考的理论性知识点,本讲自然是备考的重点之一。除了要吃透处分原则、辩论原则这两大经典原则外,还需关注民事检察监督原则以及2012年修法时新增的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基本制度同样是常考领域,...https://www.51zlaw.com/flzs/98935.html
9.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摘要】: 诚实信用原则于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中正式被确立,成为程序法与实体法相交融的共通原则。作为法律中的“帝王条款”,其在民事诉讼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惩治当事人滥用权利、进行虚假陈述和恶意损害他方利益等行为,防止法官实施突袭裁判和滥用自由裁量权,防止其他诉讼参与人实施有害诉讼公正的行为。新法实施...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3-1014223675.htm
10.诚信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研究因此,本文旨在研究诚信原则如何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问题,并且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阐述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法理基础。先从诚信原则在民法中的含义谈起,进而分析学界对于民事诉讼中诚信原则含义的界定,并且明确了诚信原则的地位。之后,对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可适用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此次《民事诉讼法...https://wap.cnki.net/lunwen-1014393773.html
11.模拟练习题(11)取之于全网服务于全网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核考生5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对安全生产有着重要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6.道德功能是指道德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 7.根据《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举证的规定,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 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胜诉一方当事人负担。()× ...https://www.fyeedu.net/article/details/330430
12.青书学堂2023年第二学期民法学(总论)(高起专)作业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答案:B 第7题 单选题 在下列哪种情形中,在当事人之间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因放暑假,将一台电脑放入乙家 B:甲鱼塘之鱼跳入乙鱼塘 C:甲拾得乙遗失的一块手表 D:甲邀请乙看球赛,乙因为有事没有前去赴约 答案:D 第8题 单选题 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依...https://blog.csdn.net/qq_40602449/article/details/13546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