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针对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消费者在消费时遇到的法律问题与权益保护等提出专业建议。
问题一、疫情期间网购商家迟迟不发货怎么办?
问题二、因疫情原因,购买的健身卡暂时无法使用,其有效期可以顺延吗?
问题三、疫情期间出现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现象违法吗?
疫情期间对于基本民生商品及防疫物资出现了一些哄抬物价、不明码标价现象,甚至某地出现了“天价白菜”的现象,对于此类行为均系违法行为,消费者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
问题四、因疫情原因,预定的婚宴不能如期举行,能否要求酒店退还定金?
问题五、疫情期间购买的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品有质量问题怎么办?
问题六、因疫情原因,培训机构取消线下培训,能否要求其退还培训费?
问题七、因疫情原因,取消旅游计划,能否要求旅行社退还所有费用?
问题八、疫情期间商家销售过期等不合格食品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在史上“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的标准下,销售过期食品民事赔偿可达10倍,行政处罚可达20万元。
问题九、疫情期间,商家拒收现金怎么办?
疫情期间,有些商家因为疫情防护拒收现金,该行为实际上已经违法,消费者可以向工商及有关部门举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