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家里老人在医院急救,医生告知需要护理垫,蔡先生付了38块多,在网上购买了一包,2天后收到快递,拿到医院后却被护士告知太小了。明明自己是按照医生说的60*90厘米购买的,为什么会小了呢?
蔡先生量了一下,发现所购买的护理垫,实际是60*60厘米左右,于是他找到网店客服询问,客服解释是发错了。蔡先生也没多想,就想着让对方再发来一包算了,可对方又提出,必须要把商品退回,他们在收到退回的商品后,才能重新发货。这让蔡先生有些不满。
原本就比较着急使用,结果对方发来的货不对不说,处理方式更是让蔡先生更加不满。他决定和商家好好较个真。
1.商家是否是真的发错货了?
正常来讲,网购时商家发错订单,是有小概率存在的。不过蔡先生发现,商家发来的护理垫,包装上面就写着60*90厘米。而且购买页面上只有两种规格,另一种是80*120厘米的规格。
也就是说,在网店售卖的商品中,并没有60*60厘米的规格商品,而且在商品实际包装中写着60*90厘米,基本可以说明,并不是发错货了,而是商品本身的规格质量有问题,发错了更像是借口。
2.网购商品“货不对板”该怎么办?
在这件事上,店家作为电子商务经营者,对自己所销售的商品质量,负有法定审查和告知义务,但被告未尽职审查,在商品中掺假、以假充真,且未告知商品的真实质量情况,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其行为构成欺诈销售。
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的规定,蔡先生可以起诉商家,要求商家500元的赔偿。
目前,蔡先生将此事反映给了媒体,平台方面给出的回复,是仅支持退货退款,而商家并没有做出回复。
对于这件事,我是支持蔡先生较真到底的,只有越来越多这种较真的人出现,才能督促卖家注重商品质量,不然只是退货,这违法成本实在太低了,也起不到一个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