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臧子青王艳珅周妮)9月9日至15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你是否遭遇过信息泄露及诈骗?个人信息保护措施有哪些?网络诈骗如何防范?
网络安全隐患多全民需警惕
9月12日,记者聚焦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诈骗防范,采访了几位市民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看法和经历。
29岁的市民李力已经工作7年多了。在工作中,他经常会收到一些垃圾邮件。“有的邮件说我中奖了,还有的邮件给我推荐一些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一看就是骗人的。”李力告诉记者,看到这些邮件,他一般选择直接删除。
因为工作需要,李力常常会访问一些网站,还得注册相应的账号。为了确保自己的信息不被泄露出去,他会仔细查看网站的安全性和隐私政策。“如今,很多工作离不开网络,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他说。
平时喜欢网上购物的市民徐秋月说:“网购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电商平台,付款的时候要仔细核对支付页面的网址,确保是正确的。防止骗子制作假的支付页面,骗取银行卡信息等。”
让网络安全宣传“飞入”千家万户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居民、企业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防护技能,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近日,宿迁经开区三棵树街道大华社区积极开展网络安全书吧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活动。
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将网络安全书吧搬进辖区企业。在企业会议室,社区工作人员为员工举办了网络安全知识讲座,详细介绍了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网络安全事项。讲座结束后,员工纷纷来到网络安全书吧,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也为企业的网络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连日来,宿迁各地开展网络安全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每个人的身边,让网络安全宣传“飞入”千家万户。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做到“四要”“四不要”
网络安全,关乎你我。在日常生活中,市民该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防范网络诈骗?对此,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为大家提供了“四要”“四不要”建议,帮助市民防范化解网络上的风险隐患。
“四要”包括:设备密码要勤换。密码是守护账户安全的重要防线,保护密码的方式除了设置强密码、避免所有账户使用同一个密码外,市民需要定期更换密码,避免长期使用增加被泄露或被破解的风险。杀毒软件要更新。随着网络环境变化,病毒也在不断升级,市民只有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才能有效识别、查杀最新病毒。智能家居要警惕。智能家居使用时普遍需要连接互联网,一旦系统出现漏洞,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市民在购买和使用智能家居时,要选择正规品牌,定期更新固件和软件,设置强密码,以防信息泄露。AI诈骗要当心。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I换脸、拟声”等新型诈骗方式越发普遍,面对这些新套路,市民要谨慎验证对方身份。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还要增强对人脸、声纹等个人生物数据的保护意识,拒绝需要录入生物信息的非必要场景及非正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