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消费藏陷阱:保险直播营销需谨慎养老保险条款需留意

原标题:保险消费藏陷阱四类风险需留意

由于保险领域的专业性,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容易遭遇“陷阱”,以至于需要理赔时,才发现各种问题。目前有哪些常见的保险陷阱需留意?保险消费者又该如何掌握技巧合理维权?

“代理退保”藏风险

去年以来,部分个人或社会团体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发布“可办理全额退保”信息,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并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

对此,保险人士指出,“代理退保”行为隐藏失去正常保险保障、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至少三种风险,不仅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而且最终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

具体来看,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不同的人身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有所差异。消费者退保后如想再次投保,由于投保年龄、健康状况等变化,可能会面临费率上涨、被拒保等风险。

“消费者应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功能、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衡量是否有必要终止保险合同。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防止上当受骗。”上述保险人士建议。

保险直播营销需谨慎

例如许多直播、短视频中只提到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分红收益等好的一面,保险的除外责任、健康告知、分红收益的不确定等却故意不告知;部分视频因为时长限制删掉一些关键信息,如“首月2元,最高600万元医疗保障”等。

具体来看,消费者应通过保险公司的正规渠道咨询或购买保险,同时,购买保险的前提是自己确实需要保险,不要因为直播中宣传“停售”、“打折”而冲动消费。购买保险也可以“货比三家”,通过对比不同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保费金额、保障期限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短期健康险不“保证续保”

伴随着健康保障需求的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保险消费者选择投保健康保险,特别是短期健康保险。不过,由于部分公司销售行为不规范,把短期健康险当做长期健康险销售,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产品,由此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

今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规范产品续保、组合销售、停售等问题。其中,严禁保险公司通过异化产品设计,“短险长做”误导消费者。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得保证续保,不得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养老保险条款需留意

具体来看,消费者可结合养老需求和经济状况挑选适合的保险产品,包括确定养老保险产品类型是偏向保障性还是理财型保险;确定养老金领取方式是一次性支付还是分期领取;如果承诺可以入住养老社区,要确定特定养老社区的建设及后续缴费情况等。

THE END
1.金融知识普及:警惕“养老投资”陷阱,守护幸福晚年/阅读下一篇/ 金融助力汽车消费,广发银行精彩亮相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车展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人月入四五千美元,他们的菜价难以想象! 涛哥锐评 2024-11-17 18:18:01 2036 跟贴 2036 俄称集中打击乌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及军工企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17 17:51:45 674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98K6A00538UVO4.html
2.谨防养老保险退休办理陷阱维护社保领域权益东北网8月18日讯近日,社会上流传快到退休年龄的人员,通过向中间人支付一定数额的好处费,可以补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并办理退休,这一说法纯属谣言,是社会不法分子欺骗百姓的违法行为。在此,市人社局提示广大市民要谨防上当,以免损害自身利益。 据了解,按照现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一次性补...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1/08/18/058702733.shtml
3.警惕个人养老金“陷阱”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防范不法机构假借个人养老金名义,向消费者营销其所...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3-04/25/content_141591_16047848.htm
1.揭秘社保六大骗局以防白交五险一金总的来说,对于任何承诺,都不要轻信,而且不管是关于社保的什么消息,如果是要问你要个人信息或者转账,都不要搭理对方,有问题直接拨打官方客服问,不要回拨电话,很可能是骗子通过技术伪装显示的假官方号码。不然骗子可能把你账上的钱给骗走,你的五险一金就白交了,如果还要你转账的,还能再坑你一次钱。https://www.xyka.net/know/nt13135.html
2.投资养老项目“赚钱又养老”?小心有诈!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养老已经是现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与之相关的产业也随之成为投资人青睐的“大热门”。在此背景下,有不法分子以“高回报、高保障”等为名,诱惑鼓动群众对虚假养老项目进行投资,实则将资金转移,最终造成财产损失。请广大市民朋友提高警惕,注意此类骗局。 https://gaj.np.gov.cn/cms/html/npgagzfww/2024-11-19/539529405.html
3.千万别办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是“陷阱”吗千万别办灵活就业养老保险是“陷阱”吗?下面跟随社保君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一,近段时间,一位朋友的母亲,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养老保险已经交了20年,总计花费在16万左右。因为刚开始缴纳的时候,缴费费用相对要低一些,虽然手里没剩下什么存款。但对于朋友这个家庭经济条件来说,还是可以承担的。 https://www.dongrv.com/jizhangbaoshui/22773.html
4.养老保险制度非“陷阱”年轻人不愿参保因不懂——人民政协网养老保险制度非“陷阱” 年轻人不愿参保因不懂 参保人数增速下滑因就业人员总量下降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显示,虽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在2015年仍然有所增长,但企业和其他人员的参保人数增速下滑,总参保人数的增速进一步下降。一些媒体据此认为养老保险制度遇到了瓶颈,但...https://www.rmzxb.com.cn/c/2017-05-15/1537802_2.shtml
5.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丨养老保险可能成为养老“陷阱”近年来,我国社保制度不断完善,群众参保意识不断增强,一些不法分子却利欲熏心,利用老年人群体想要老有所依的迫切愿望,打着代办“养老保险”的幌子实施诈骗,给老年人造成财产和精神上双重打击。 案例一:以办理“五七工”养老保险的名义行骗——孙某某诈骗案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381882
6.轻信“以房养老”小心房财两空!揭秘“花式”养老骗局→为应对养老需求,不少老年人会选择购买养老保险,然而有些人却对此动起了歪脑筋,声称有关系、有门路。以代办养老保险为幌子,专门针对有养老保险需求的老年人实施诈骗,广东顺德的廖女士就经历了这样的诈骗。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好友声称有门路 可帮忙办理养老保...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item_id=1448663787361945423
7.谈谈交社保和交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呢,社会保险是什么很多人说社会保险和交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呢?很多人以为交养老保险和交的社保一样的,其实不太一样的?单位那边交需要扣自己工资,和自己交的其实区别还是蛮大的,下面就让华律网为您介绍了一下交社保和交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交社保和交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一、社会保险是什么 社会保险简称社保,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https://www.66law.cn/laws/1851302.aspx
8.“每月靠房子能拿到数万元养老金”?老年人须提防以房养老理财骗局业内专家介绍,真正的以房养老又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指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或商业银行,但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或商业银行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3940&newsId=329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