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深耕养老朝阳产业

深耕养老金融,以专业服务助力“老有所养”,已成为保险业共识。保险机构通过不断优化“保险+”养老解决方案、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做好适老化服务等方式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养老健康福祉。

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这部分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2.5%。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深耕养老金融,以专业服务助力“老有所养”,已成为保险业共识。保险机构通过不断优化“保险+”养老解决方案、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做好适老化服务等方式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养老健康福祉。

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给养老保障带来新的挑战。在基本养老保障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商业养老保险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三大支柱,即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养老金和市场化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

其中,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我国打造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探索。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同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正式启动实施。目前,个人养老金已经开立超过6000万个账户,各类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超过500个。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在长寿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能为不同群体、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群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资金规划,兼具终身领取、保证领取、灵活领取等多种形态设计,还可提供抵御生老病死残等多种人身风险的综合养老保障计划,专业属性不可替代。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需求。鼓励开发适应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新产品和专属产品等。

据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罗艳君介绍,“商业保险年金”是对保险公司开发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的统称,目的是通过简单通俗的名称,增进人民群众对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其功能作用的了解,着力打造群众信赖的行业品牌。

据《金融时报》记者观察,针对老年人的风险保障和资金管理需求,保险公司不断丰富养老保障产品供给。例如,中国人寿升级开发“国寿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2024版)”,让养老年金领取年龄与法定退休年龄接轨,更好匹配各年龄段人群的养老保障需求。泰康人寿推出“泰康惠赢人生(优选版)年金保险(分红型)”,将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增值性结合,同时对接养老社区入住函,提供保险保障、财富管理、养老筹资三重保障。

持续完善养老产业布局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推动养老服务更好发展。

面对养老产业和养老金融的发展大潮,保险公司加速布局养老生态,整合医疗康养服务资源,深耕养老产业。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养老呈“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在此格局之下,保险机构的养老产业布局也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

针对90%左右的居家养老需求,中国平安在2022年推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依托平安医疗健康生态优势,整合社会优质养老资源,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九大痛点,以1个专属管家、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为长者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

虽然目前仅有3%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但保险公司依然以重资产、轻重资产结合以及轻资产三种模式深耕养老社区建设。

重资产模式以泰康为代表。“泰康之家”是泰康养老、护理、康复实体建设运营和创新服务的主要载体,旗下项目均为自建自营,可为老年人提供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记忆照护等一站式养老服务。目前,泰康养老社区已在全国35个重点城市布局,可提供超5.6万个养老单元,医疗床位近4300张,20个养老社区已投入运营,在住居民超过1.3万人。

轻资产模式以大家保险为代表。截至2024年6月底,“大家的家”已布局了17个城心医养社区,在杭州、北戴河、三亚等地布局多个旅居疗养社区,在北京等地建立了多个居家安养照护中心和服务网点。这种轻资产模式主要通过在城市核心区租赁物业进行改造,从而有效降低保险公司前期建设成本。

中国太平采取“重中轻”模式叠加建设养老社区。10月11日,中国太平在京津冀的重资产康养社区项目“中国太平·玉兰人家”正式投运。在自建养老社区的同时,中国太平与第三方签约合作或者以参股等方式投资养老社区。“轻重并举”模式兼具成本低、布局速度快、盈利周期短、产权关系明确等优势。

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龚明华撰文表示,保险机构投资参与养老产业,可以把刚性的养老需求与低频的保险需求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销售场景。同时,保险投资还可以向上连接医疗险、长护险、养老险等产品,往下连接慢病管理、医疗护理、养老服务等健康养老产业,拉长产业链,形成保险养老与保险主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聚焦提升适老化服务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保险公司将适老化服务升级作为养老金融的一项重点工作。根据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和特殊需求,保险公司提供便利、有效、安全的金融服务,提高老年人养老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理赔服务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环节,但对于老年人而言,操作复杂、流程烦琐。《金融时报》记者从泰康人寿了解到,该公司为老年人特别设立了专业的理赔指导团队,为其提供详细的理赔流程和操作指引。在理赔过程中,老年人若无法亲自前往柜面办理业务,泰康人寿专业的理赔人员将上门服务,确保老年人在家中就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帮助。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在提升智能化服务方面,保险公司在移动端通过一系列极简化与人性化的设计,针对银发群体推出专属服务和产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更便捷地享受智能化保险产品和服务。如中国人保App上线“关爱版”、中国人寿推出寿险App“尊老模式”、中国太平App“关怀版”持续迭代升级等。

目前,险企移动端的适老化改造重心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老年群体的服务体验,包括增加无障碍辅助工具,增加语音识别对话功能和读报功能,简化功能模块的设置以精简操作流程;另一方面,聚焦个性化需求,以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保险理念,持续丰富升级老年人意外险产品等。

确保老年人的金融安全格外重要。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加强风险管控,对老年客户办理的、可能涉及高风险的业务开展风险排查;对涉及大额资金的交易服务进行前置提醒,谨防金融诈骗及非法集资;对老年客户借款业务进行逐单回访,确认客户真实意愿,保障资金安全。太平人寿组织基层机构长期深入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公园等老年群体聚集地,积极开展金融保险知识宣教活动,帮助老年客群提高防范意识,守护“钱袋子”。

此外,各保险公司还推出细致入微的线下服务,在营业网点为老年人配备便民服务设施,置办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基本设施,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进出柜面。根据老年客户的习惯,开设绿色通道或专属服务窗口,通过提供指引和讲解,增强了老年客户对智能服务的了解和信任。

THE END
1.2024年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中国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五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第一章 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主要分类 三、行业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统计标准 一、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二、行业主要统计方法介绍 三、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https://www.chinabgao.com/k/lnrrsbx/
2.2024年养老市澈争与发展趋势一、家政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二、老年人生活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三、老年人友爱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第四节 老年公寓(房地产)业 一、老年公寓建设与需求分析 二、托老所建设与需求分析 三、护理医院发展状况分析 四、敬老院发展状况分析 第五节 老年保险业 一、养老保险总体发展概述 二、养老保险市场需求分析 三、基本养老...https://www.cir.cn/R_YiYaoBaoJian/11/YangLaoShiChangJingZhengYuFaZhanQuShi.html
3.保监会:《规范保险行业规范》出台老人权益受保障【摘要】近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规定从4月1日起,商业银行在向65岁以上老人销售保险时,不能再当场出单。今后保险公司对老年人或低收入人群“不谈保险谈储蓄”“不讲保障讲理财”等行为将到此结束。 保险人员不能蹲点银行推销 ...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87685.html
1.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加大创新力度为中老年群体提供更多保险产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昨天(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商业保险对中老年群体的保障水平偏低,各家保险公司应加大创新力度,更好地满足中老年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重大疾病是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风险。近年来,这部分人群的平均就诊率已达30%以上,由此产生的医疗开支推动了中老年群体对风险...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03/20/content_mO88KxhVvx.html
2.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加大创新力度为中老年群体提供更多保险产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昨天(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商业保险对中老年群体的保障水平偏低,各家保险公司应加大创新力度,更好地满足中老年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重大疾病是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风险。近年...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187321267969593087&track_id=25cf68d9-e07a-48b2-90fe-0fe5e9b4c6d1
3.20242030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赢领...2024-2030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价格RMB 1888 服务形式PDF电子版 报告简介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 机遇。 本报告旨在对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行业市场现状、AI应用、产品创新、营销渠道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分析和预测,全面...https://doc.mbalib.com/view/53ecbd59c2fc1086ae75fdec1a1c1311.html
4.银保监会:引导人身保险业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行业力量为推动保险行业发挥专业能力,丰富保险产品供给,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3年5月1日起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以下简称转换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524901
5.2022年人寿保险行业分析商业养老保险有望分享第三支柱增长红利...2020 年 11 月 20 日,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报告预测未来 5-10 年时 间,中国预计会有 8-10 万亿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 扩大。结合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不足,企业年金市场发展遭遇瓶颈情况,商业养 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根据中保协,...https://m.vzkoo.com/read/202207224c145761fa73172cf202d4fd.html
6.两会周延礼:进一步提升税收政策助力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的作用...2018年4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文,确定自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继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之后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该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切实守护老年生活安康...https://bank.hexun.com/2020-05-27/201435120.html
7.中国太保寿险潘艳红:发挥保险行业价值,积极服务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如何保障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4月17日,“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第五场全体大会召开,邀请监管、学界、业界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围绕“发挥保险行业价值,积极服务老龄事业高质...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4/21/032039245.shtml
8.风向: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产业发展机会?智慧养老老年保险业是为老年人提供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人们都希望在年老体弱,没有经济收入时,生活能得到保障,希望在遇到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时能够得到医治。 因此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制度的完善,以及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老年人对保险的需求增大,保险业在老年人中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市场。保险公司布局养老产业有...http://www.aplid.com/h-nd-52.html
9.破解养老产业“堵点”“痛点”保险业如何对症开方“老年人行动迟缓,在养老服务机构内发生意外状况确难避免,一旦摔倒或突发疾病,后果往往很严重。”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过去发生这些问题,会出现家属和机构之间相互扯皮,甚至矛盾激化。现在有保险公司在其中调节,既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养老机构因服务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001/t20200117_8883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