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6家公司共7款产品,到目前的22家公司共82款产品,个人养老金产品中的保险类种类、数量持续扩容,可供选择的产品不断丰富。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目前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种类包括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三大类别,各有17款、26款、39款产品,涉及22家公司,主要为大型寿险公司、专业养老险公司、银行系险企,还有多家外资寿险公司。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近20%,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上升。老年人口的增加为养老保险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2年,我国“三支柱”总资产约为15.54万亿元,其中,第一支柱达到较高水平。截至202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资产达到9.87万亿元(含社会保障基金),占养老总资产比例超过60%(见表1);覆盖人口10.66亿人,参保率超过90%。第二支柱取得一定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资产规模合计4.98万亿元,占养老总资产比例超过30%。其中,职业年金参保人数超过4300万人,占参保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比例超过80%;企业年金共有12.8万户企业、3010万人参加。第三支柱初步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建立,截至2023年末,总资产仅有数千亿元,占养老资产比例不足5%;开户人数约5000万人,占参保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4.7%。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和需求作用下,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养老投资专属产品,为养老财富储蓄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选择(见表2)。个人养老金制度建立后,政策面鼓励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②,截至2024年2月底,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上可投资产品共有741只,包括储蓄产品465只、理财产品23只、保险产品70只、基金产品183只。
在普惠金融上,努力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并重点围绕新市民、新脱贫人口、新可承保人群需求,进一步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织密织牢保险保障网。在养老金融上,有针对性地不断丰富缴费灵活、保障适宜的具备养老属性的产品体系,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同时进一步探索“保险+养老服务”的特色保障模式。在数字金融上,加快数字化转型,丰富数字化服务供给,提高保险服务便利性、精准性和竞争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产品结算利率出现下调,是保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的举措。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结算利率普遍高于险资运用的平均收益率,部分公司希望通过高收益率吸引客户。个人养老保险产品采用“保底+浮动”的收益模式,不同产品的保证利率不同,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偏好自主选择。
此外,不同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初始费用不同,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以40周岁男性客户投保某款专属养老保险为例,一次性投保1万元,初始费用3%,60周岁时按月领取至终身,按照2%保证利率演示年化利率的情况下,稳健型账户每年可领取768元,到85周岁累计可领取19199元。
一方面,强化“产品+服务”理念,以营销体系改革为抓手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深入推动保险与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衔接,重塑保险的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加强与医院、医保局以及健康管理第三方的合作,积极参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积累医疗健康数据资源,实现降费、控费,平衡盈利与赔付水平,加快提升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精准性。
查看详情→
旅游小镇行业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旅游小镇是基于旅游消费理念不断升级,从观光到度假深度游的旅游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新兴旅游地。随...
疫情之后,人们的出行需求明显上涨,持续出现“出行热”现象。某打车品牌推出的《2023年度出行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超过七成用户打车频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国...
2024年中国邮轮旅游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邮轮产业融合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特色旅游、跨境消费等多领域多业态,既是当前消费热点...
今年Q1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3367万台IDC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伴随销量增2...
广东45项措施力促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据报道,《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近日正式公布。《措施》从5方面提出45条措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