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养老焦虑呈“年轻化”趋势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人口变局和前沿技术发展,中国保险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新局之下,互联网保险如何抓住时代机遇,乘势而上?来自消费者的答案,将引领保险产品服务不断创新,为保险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新势能。

2024年4月23日,元保集团(以下简称“元保”)携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清华五道口保险中心”)联合发布了《2023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宏观经济为背景,从消费者行为洞察、明星和潜力产品用户画像分析、消费热点观察和行业趋势研判四个维度,对互联网保险当下的消费特点和未来趋势进行了阐释,勾划出了互联网保险和保险行业当下甚至未来十年的机遇点。

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报告》序言中表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人口变局和前沿技术的发展,中国保险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未来保险行业的新局和新机,互联网保险应站在潮头,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

保险行业稳步复苏健康、养老、财富管理需求增强

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带动保险业明显复苏。2023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4%。报告中对于消费者保险支出的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一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消费稳健复苏,半数消费者的家庭年保费支出在8000元以上,未来超六成消费者的保费预算在8000元以上,保费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

谈及保险市场增长的内在动因,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表示,经济增长带来的保障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养老、医疗保险需求增长,都是关键所在。“中国保险业将继续受益于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风险意识,成为支撑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消费者健康风险保障意识居首位,其中重疾险是2023年持有率最高的产品,有60%的受访者持有,并以高收入、高学历、高城市等级的“三高”人群为主要群体。未来,重疾险还将逐步向更为广泛的群体下沉。除重疾险外,商业医疗险、惠民保等健康险产品持有率也较高,分别为44%和30%,且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此外,老龄化加剧令社会保障体系承压,消费者的养老焦虑带动了商业养老险和长期护理险的购买热情。《报告》显示,商业养老险在未来计划购买的险种中,排名第二。当前商业养老险购买的主力军,仍为高收入的中年人群;但在未来1-2年内,20-30岁的年轻人计划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最高,养老焦虑开始呈年轻化趋势。中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增长明显,当前高收入的中老年人群更偏好长期护理保险,未来预计更多三线及以下的中高收入群体会选择购买。保险行业应加快探索“适老化”产品服务的创新,丰富针对老年人群的产品供给,提高老年人的保障广度和深度。

受利率下行的影响,保险长期锁息的确定性保障优势彰显,成为消费者财富管理的压舱石,未来储蓄型保险备受青睐。在2023年新签保险产品中,储蓄型保险排名第六;在计划购险中,储蓄型保险排名上升至第四,有较大增长空间。当前“三高”人群是储蓄型保险的购买主力,未来将向小康收入、低线城市的年轻人群拓展。而收益稳健,是消费者在购买储蓄型保险时最看重的因素。

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长尾需求有待挖掘

“不婚化”、“少子化”使得中国家庭结构呈小型化趋势,家庭抵御各类风险的压力陡增。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群体,通过保险抵御风险、寻求保障的需求愈发多元化,个性化。一些过往偏小众的保险,开始受到特定人群的青睐。

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宠物险开始兴起。《报告》显示,当前27%的养宠人配置了宠物险,以年轻的女性消费者为主;未购人群中35%的人计划购买,未来更多一线城市的中年人愿意买单,且男性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显著提高。保险机构精准感知和分析不同客群的多元化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场景覆盖,从而挖掘长尾需求,实现多元化增长。

除小众险种之外,面对同一款保障类型产品,细分客群的需求差异也愈发显著。20-30岁人群在选择保险时,主要看重“性价比高”;31-40岁人群看重“产品保障范围大”;51-60岁人群看重“参保门槛低”。这对于保险行业的启示是,只有深刻洞察投保链路的核心决策点差异,优化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定位,将令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

智能理赔为消费者感知最强技术AI大模型落地实践将提速

《报告》显示,智能化理赔是消费者感知最强的技术,71%的受访者认为智能化理赔提升了售后体验。当前,有线上理赔经验的消费者中,超八成对理赔满意。伴随大模型技术的深入应用,消费者对理赔的困扰有望进一步消除。

在2024年,AI大模型将在中国保险行业加速落地实践。未来,“人工+大模型服务”的模式,将有望改变保险难懂、难投、难赔的印象,提升大众对保险的接受度,进而提升保险的普及度。

线上化趋势提速未来线上购险有望反超线下

在触险渠道方面,2023年,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58%)、保险品牌的线上渠道(39%)、短视频App(33%)等线上渠道了解保险品牌,年轻人更偏好社交媒体和内容类平台,老年人更偏好短视频App。

在购险渠道方面,传统保司线下网点/代理人渠道(70%)仍是当前购险首选。但相较于2022年,2023年各年龄段消费者的线上购险率普遍提高,线下购险率均有降低。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城市等级越高,越倾向于在线上渠道购买保险。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对线上的偏好度显著提升,51岁至60岁的老年人受访者线上购险率,由2022年的63%,增长至2023年的72%。

消费者在线上购险的主要原因排名前三的是“缴费灵活”(52%)“投保便捷”(49%)和“方便自主查询和筛选产品”(46%)。收入越高、城市等级越高,越看重投保流程的便捷性、自主性和骚扰少;收入越低、城市等级越低,越看重亲戚朋友推荐。未来,线上各渠道会有明显增长,82%的受访者计划通过线上购险,反超线下渠道(76%)。

不过,约8%有过线上购险经历的消费者,未来可能会“流失”。40%的受访者“担心线上购买存在信息安全隐患”;34%的受访者担心“投保告知不充分”;32%的受访者则担心“找不到人,理赔难”。

乘势而上中国保险业将迎来新的飞跃

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宏观经济的稳健发展,带动保险业实现明显复苏,2023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4%。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互联网保险在监管的指导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也步入高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快行道”。

魏晨阳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充满韧性,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可观,我们对中国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满怀信心。未来,清华五道口作为智慧金融研究及合作平台,将持续不断地与监管、业界以及学术界建立连接,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保险业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方锐表示,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日新月异。未来,元保会继续以消费者为中心,并坚持以科技驱动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发展,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人口变局和科技发展的新局之下,以多元化、适老化、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迎接新一轮产业革新。

THE END
1.2024年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分析中国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五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 第一章 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主要分类 三、行业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老年人人寿保险行业统计标准 一、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 二、行业主要统计方法介绍 三、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https://www.chinabgao.com/k/lnrrsbx/
2.2024年养老市澈争与发展趋势一、家政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二、老年人生活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三、老年人友爱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第四节 老年公寓(房地产)业 一、老年公寓建设与需求分析 二、托老所建设与需求分析 三、护理医院发展状况分析 四、敬老院发展状况分析 第五节 老年保险业 一、养老保险总体发展概述 二、养老保险市场需求分析 三、基本养老...https://www.cir.cn/R_YiYaoBaoJian/11/YangLaoShiChangJingZhengYuFaZhanQuShi.html
3.保监会:《规范保险行业规范》出台老人权益受保障【摘要】近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规定从4月1日起,商业银行在向65岁以上老人销售保险时,不能再当场出单。今后保险公司对老年人或低收入人群“不谈保险谈储蓄”“不讲保障讲理财”等行为将到此结束。 保险人员不能蹲点银行推销 ...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87685.html
1.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加大创新力度为中老年群体提供更多保险产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昨天(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商业保险对中老年群体的保障水平偏低,各家保险公司应加大创新力度,更好地满足中老年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重大疾病是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风险。近年来,这部分人群的平均就诊率已达30%以上,由此产生的医疗开支推动了中老年群体对风险...http://news.cyol.com/gb/articles/2024-03/20/content_mO88KxhVvx.html
2.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加大创新力度为中老年群体提供更多保险产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昨天(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商业保险对中老年群体的保障水平偏低,各家保险公司应加大创新力度,更好地满足中老年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重大疾病是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风险。近年...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5187321267969593087&track_id=25cf68d9-e07a-48b2-90fe-0fe5e9b4c6d1
3.20242030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赢领...2024-2030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价格RMB 1888 服务形式PDF电子版 报告简介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 机遇。 本报告旨在对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行业市场现状、AI应用、产品创新、营销渠道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分析和预测,全面...https://doc.mbalib.com/view/53ecbd59c2fc1086ae75fdec1a1c1311.html
4.银保监会:引导人身保险业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行业力量为推动保险行业发挥专业能力,丰富保险产品供给,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3年5月1日起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以下简称转换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524901
5.2022年人寿保险行业分析商业养老保险有望分享第三支柱增长红利...2020 年 11 月 20 日,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报告预测未来 5-10 年时 间,中国预计会有 8-10 万亿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 扩大。结合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不足,企业年金市场发展遭遇瓶颈情况,商业养 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根据中保协,...https://m.vzkoo.com/read/202207224c145761fa73172cf202d4fd.html
6.两会周延礼:进一步提升税收政策助力发挥商业养老保险保障的作用...2018年4月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文,确定自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继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之后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该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切实守护老年生活安康...https://bank.hexun.com/2020-05-27/201435120.html
7.中国太保寿险潘艳红:发挥保险行业价值,积极服务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如何保障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4月17日,“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第五场全体大会召开,邀请监管、学界、业界专业人士共同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围绕“发挥保险行业价值,积极服务老龄事业高质...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4/21/032039245.shtml
8.风向: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产业发展机会?智慧养老老年保险业是为老年人提供人身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人们都希望在年老体弱,没有经济收入时,生活能得到保障,希望在遇到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时能够得到医治。 因此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制度的完善,以及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老年人对保险的需求增大,保险业在老年人中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市场。保险公司布局养老产业有...http://www.aplid.com/h-nd-52.html
9.破解养老产业“堵点”“痛点”保险业如何对症开方“老年人行动迟缓,在养老服务机构内发生意外状况确难避免,一旦摔倒或突发疾病,后果往往很严重。”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过去发生这些问题,会出现家属和机构之间相互扯皮,甚至矛盾激化。现在有保险公司在其中调节,既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养老机构因服务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https://jrj.wuhan.gov.cn/ztzl_57/xyrd/bxy/202001/t20200117_8883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