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寿险业紧随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明显提升。2023年,我国人身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3.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94%,其中,银保期交新单保费成为寿险业重要组成部分。银保业务不仅为保险公司带来了新增长点,也为银行拓宽了业务范围,有助于实现银行业、保险业互利共赢。
银保业务长足发展的同时,面临产品同质化、业务价值低、手续费恶性竞争以及合作关系不深等问题。
大家保险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先亮表示,在当前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利差收窄,保险公司利差益有限,银保双方都在积极拓宽业务增长空间,银保合作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
“银行和保险在客户综合经营、财产风险保障、资产配置管理、养老生态服务等领域具有较高联动前景。大家保险期待与银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更高质量金融保险服务,共同推动银保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孙先亮说。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中保持战略定力,关键是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看到隐藏在保费、人力投资等问题下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席官王思渺认为,保险公司要在过去外生扩张模式基础上更加专注内生增长,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切实提升产品供给能力,积极响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服务需求。
王思渺表示,银保合作面临新挑战、新机遇,金融科技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要求银保合作创新升级。保险业协会将继续促进银保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2024-2025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将小幅加快;除中国表现较好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可能小幅放缓。政府或将更多利用赤字和债务手段弥合总需求不足,央行或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政府赤字筹资和债务操作,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将进一步加强。
论坛期间,在大家人寿见证下,大家健投与交银国际信托、国投泰康信托、中航信托、北京信托、上海信托等信托公司共同签署保险金信托养老支付合作协议,通过整合全链条服务,成功打通用信托工具直接支付“大家的家”养老费用通道,实现“养老金融+实体服务”实质性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