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保险十大新闻特别策划

2018年对于保险业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中国银保监会成立后,保险业监管和发展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保险业在从严监管的氛围下,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作用,回归本源、突出主业、做精专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真正将“保险业姓保”落到实处。与此同时,保险业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对外开放举措加快落实。

点评专家:

朱俊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王国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郑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教授(以点评先后为序)

1.大幅放宽市场准入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加快落实

点评

2.中国银保监会揭牌开启银行保险监管新时代

2018年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京揭牌,标志着新组建的中国银保监会正式运行。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银保监会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保监会。11月13日,中国机构编制网公布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中国银保监会为正部级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朱俊生:我国金融监管架构变革对于银行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更好地适应综合经营的实践。合并银行、保险的分业监管体系,不仅可以整合监管资源、降低监管成本,还有助于适应金融综合经营态势。二是有助于明确监管目标。将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人民银行,将使得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更可能超越本行业的局部利益,有助于明确银行、保险协调监管目标,即主要立足于风险监控与消费者保护,而不是行业发展,有助于缓解此前存在的行业发展与风险控制、消费者保护之间的角色冲突。

中国银保监会需要在提高效率、整合资源、加强协调以及法治化等方面完善新的监管模式。首先,通过减少行政职能,提高监管的效率和效果。要在充分厘清政府、社会、市场边界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保险监管的核心职能。要严格限制自身权力与职能,聚焦监管部门的事权,提升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其次,统筹考虑共性与差异性,发挥协调效应,整合监管资源。充分发挥监管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提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并降低监管成本。再次,加强监管协调。在新的监管模式下,银保监会要配合人民银行履行好宏观审慎管理职责,强化与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的审慎监管协调,有效防控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叉性金融风险。最后,加强法治建设与外部约束,划定权力的边界。除了机构的分合与职能划分,还需要考虑金融监管权力的外部约束与制衡,实现金融监管的法治化,这是强化金融市场效率与活力的基础。

3.支持民营企业千亿元保险资金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中国银保监会通过采取多项精准有效措施,督促引领银行保险机构深刻认识做好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2018年10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为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支持。截至目前,共有国寿资产、阳光资产、太平资产、人保资产、新华资产、太保资产、华泰资产、泰康资产、中再资产9家公司相继设立了合计规模达1060亿元的系列专项产品。

朱俊生:保险业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的支持体现为:一是保险业通过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增信。2018年1至9月,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累计为50.27万家小微企业提供了融资增信服务,使其获得银行贷款658.50亿元。二是保险业通过投资,直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18年10月,《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取消保险资金开展直接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限制,赋予保险机构更多的投资自主权。这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金融可及性,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支持。三是保险业参与纾困民营企业、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截至2018年12月14日,已有9家保险资管公司在中保登公司完成专项产品的登记,合计目标规模1060亿元,积极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风险。

4.发挥保障和投资功能保险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朱俊生:保险的核心功能是经济补偿与风险管理。保险业服务国计民生重大项目的关键是充分发挥保险的核心功能,分散和转移国计民生重大项目的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法律责任以及信用等风险,积极防灾减损,利用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减少损失。

目前,保险业支持国计民生重大项目有两种方式:首先,为国计民生重大项目提供保险保障。保险的首要功能是经济补偿,即集合与分散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风险,高效率地转移国计民生重大项目面临的风险,使得其在遭遇风险时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补偿。其次,提供风险管理和防灾减损服务。保险机制是损失补偿与风险控制的统一,其价值不仅体现为灾后补偿,还体现为事前防范。保险公司可以成为国计民生重大项目面临风险的管理者,通过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和防灾减损服务,保险可以降低国计民生重大项目的损失发生概率并减轻损失的严重程度。

为了增强保险服务国计民生重大项目的能力,首先,提高保险渗透率。保险公司要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保险供给效率,提高保险对国计民生重大项目灾害和责任损失的补偿比例,从而更好地发挥经济补偿的功能,分散和转移国计民生重大项目的各种风险。其次,通过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为国计民生重大项目创造价值。保险业要提升风险管理的水平,为国计民生重大项目的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持。为此,保险公司要积极为国计民生重大项目提供风险咨询、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和防灾减损服务,要基于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努力构建灾前预防与灾后赔偿并重的风险管理新体系,以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创造价值。

5.瞄准深度贫困地区保险助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中国太保的农险扶贫和中国平安的“三村工程”等扶贫项目获得了广泛社会反响,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近年来,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阳光保险、中原农业保险公司等为代表的保险企业将扶贫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产业扶贫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将农村贫困户的绿色产品对接到超市和电商,在解决优质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同时,也为人们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则直指贫困问题的本源,农险扶贫和融资扶贫更是保险业的长项。

保险业的精准扶贫实践不但实现了从“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换,更是利用保险机制使贫困人口融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这奔流着的血脉之中,成为市场体系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一部分。保险业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创举再次证明了保险业创新的能量。未来,保险业需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独树一帜,为国家的扶贫攻坚战略贡献更大的力量。

6.加大处罚力度保险业强监管防风险治乱象引向深入

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严厉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已公开信息,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共计1273张,涉及保险机构总公司、分支机构、公司员工。其中,包括人身险公司37家、财产险公司29家、保险中介公司227家,主要涉及公司治理不健全、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编制提供虚假保险资料等。通过加强监管处罚,保险机构风险和合规意识显著增强,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和案件的高发势头进一步得到遏制。为做好保险业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原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保监会连续发布通知,规范保险机构开展内保外贷业务,开展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专项自查,组织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核查清理,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

王国军:2018年的保险监管,主线仍可以用一个“严”字来概括。保险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数量、罚款的金额、涉及到保险公司和中介公司的数量以及涉及到公司员工的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值。

秋风瑟瑟,寒意逼人,但“疾风知劲草”,只有在严监管的环境下,才能识别出哪些公司在规范经营,哪些公司仍在违法乱纪;哪些制度存在漏洞,哪些风险需要防范,哪些行为需要遏制;也更能辨识出整个保险行业的“成色”究竟怎样。

短期来看,严格的监管对保费收入等指标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一个阶段的严监管恰恰是在为未来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积蓄能量,没有一个人人守规矩的制度环境,保险业将无法行稳致远。此外,任何事物都有其周期性,尽管保险行业的严监管措施已经持续了两年左右,但至少在未来的两年内,严监管的环境应该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只不过监管方式将会变得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比如,偿付能力监管、市场行为监管和公司治理监管的搭配会更加合理;处罚与奖励并重;风险防范与行业发展兼顾;严监管与促创新并行;保险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相互配合日臻完善。

7.提高养老保障水平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启动

2018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苏州工业园区三地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个人投保每人每月最高可税前抵扣1000元。2018年5月,为推动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政策顺利落地,规范保险公司税延养老保险业务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制定发布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惠民工程,能够有效促进第三支柱的发展壮大,增强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性,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养老保障水平。2018年6月,全国首单税延养老保险保单由太平洋寿险在上海签发。为规范税延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行为,实现资金的安全稳健运作和长期保值增值,促进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

因为更早一些的税优健康保险从试点到在全国推开,供给和需求都远低于预期,所以,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扬长避短更为合理。比如,可以通过中国保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信息平台进行税延型养老保险账户的信息管理;产品开发设计上的灵活性与一致性并重;无需通过就职单位进行集中统一投保等。总之,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推广令人充满了期待。

8.防控金融风险规范中小保险公司治理结构

银行保险机构切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将其作为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加快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真正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18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召开中小银行及保险公司公司治理培训座谈会,总结分析公司治理经验与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治理重点。这是中国银保监会成立后的

首次座谈会,将中小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摆在突出位置。2018年3月,作为保险监管制度的基础性文件,系统修订过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发布出台,从原来的37条调整到修改后的94条。这次修订坚持了问题导向。7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机构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进一步改善独立董事履职的内外部环境,促进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充分发挥作用。8月2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业公司治理实务指南总体框架》《保险业公司治理实务指南会议运作第1部分股东(大)会》《保险业公司治理实务指南会议运作第2部分董事会》《保险业公司治理实务指南会议运作第3部分监事会》4项团体标准。这是保险业乃至我国金融领域的首批公司治理团体标准,填补了金融领域公司治理标准的空白。

9.保险法司法解释(四)发布统一财产险合同裁判标准

郑伟:近年来,伴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纠纷案件也逐年增多。2005年全国法院受理保险纠纷案件为14465件,2010年为59747件,2017年达127611件,呈连续增长态势。1995年颁布实施的保险法列有专门的“保险合同”一章,2009年保险法修订对保险合同章做了较大改动,推动了保险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但由于保险法保险合同章的有些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不够强,保险司法审判在实践中仍遇到不少困难。

10.立足“大环保”格局推动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2018年5月7日,在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的部务会议上,《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草案)》)经审议并原则通过。会议指出,《办法(草案)》将在立足“大环保”格局的基础上,建设好、运用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这项制度,引进市场化专业力量,通过“评估定价”环境风险,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提高环境风险监管、损害赔偿等工作成效。《办法(草案)》是在前期试点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总结提升,进一步规范健全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丰富了生态环境保护市场手段,对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短板具有积极意义。

郑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2018年5月7日,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草案)》,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呼之欲出。

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是为了有效利用保险这一现代化风险管理工具,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污染风险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即无辜的受害第三方和社会要承担这一风险损失;而且,发生环境污染事件之后,致害方常常无力或躲避赔偿,地方政府往往被迫负兜底责任。引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之后,一方面,可以较好地保证事后经济赔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可以在事前和事中通过市场机制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定价和排查。在事前(即承保前),保险公司可以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并根据投保企业的环境风险状况实行浮动费率;在事中(即承保后),保险公司可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投保企业应当积极整改。由此,通过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管控和事后的处置,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效的经济政策支撑,从而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积极力量。

THE END
1.中国2018年保险深度是4.22%,其中产险深度1.92%,寿险深度2.3%作者: 中国2018年保险深度是4.22%,其中产险深度1.92%,寿险深度2.3%https://xueqiu.com/1448817680/134748393
1.保险科技市场分析报告2025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丰富,多元化的数字科技在保险领域持续深度应用,保险科技成为互联网保险最新的进化方向。 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保险科技市场研究与投资战略报告》共十一章。首先阐释了保险科技的概念、特征等,接着分析了我国保险科技发展的宏观环境及技术环境。然后对保险科技行业发展状况...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13/R1301/202411/15-627684.html
2.解析保险投资的市场趋势保险类理财财经核心提示: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开放,保险投资已成为保险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投资不仅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收益来源,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保险投资的市场趋势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这些趋势对于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解析保险投资的市场...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560.html
3.2018年全球保险市场:中国人均保费仍差美国10余倍保险频道2018年全球保险市场保费收入 (不含健康险) 增至3.65万亿欧元 名义增长率为3.3% ② 2018年全球经济的名义增长率为5.7% 保险行业跑输2.4个百分点 并连续三年跑输GDP 全球保险深度从2008年的6.3% 下降至2018年的5.4% ③ 因中国市场的疲软表现 美国和日本成为2018年全球保费增长的 ...https://insurance.hexun.com/2019-07-03/197733967.html
4.中国保险深度:湖南保险深度:湖南在12-01-2023达3.387%,相较于12-01-2022的3.393%有所下降。保险深度:湖南数据按年更新,12-01-1997至12-01-2023期间平均值为2.271%,共27份观测结果。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2-01-2020,达3.642%,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2-01-1997,为1.122%。CEIC提供的http://www.ceicdata.com/zh-hans/china/insurance-industry-hunan/hunan-insurance-depth
5.书香羊城,穗阅静好第十一届金融图书“金羊奖”50种候选图书出炉...对一百多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和认识,既有对保险企业的考察,也有对保险市场的探析,全面地呈现了中国近代保险事业的丰富面貌。 34 《中国内陆资本主义与山西票号:1720—1910年间的银行、国家与家庭》 作者:王路曼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20/c7590479.html
6.金融界带你一文读懂汽车金融科技平台灿谷集团截止2018年3月31日,灿谷汽车未清偿总额(生息资产)为309.48亿元,其中非承担连带责任的未清偿总额为207.47亿元、承担连带责任的未清偿总额为95.21亿元、有车有家名下未清偿总额为6.79亿元。 除此之外,灿谷还涉及三大项其他类服务: 保险经纪人和公司:2017年12月,公司开始为保险经纪人或公司销售保险产品。截至2018年3月31...https://www.cangoonline.com/news/detail/92
7.中国保险·这十年!13个精算师站在这个时点,大家不妨跟“13精”一起,围绕上述这些内容,回顾并总结下中国保险这十年! 2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保险大国 规模超4.5万亿,增长率超11% 1.这十年复合增长率超11%,保险密度、深度均提升! 注:2021年数据不含风险处置期公司。 首先,从保费规模看,中国保险市场保费收入,已经从2012年的1.5万亿,增长到2021...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953304.html
8.中国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保险业务情况统计...【数据采集日期】2018-12-31 【数据采集出处】精讯数据 【数据采编自】《中国保险年鉴2019》 【统计项目】中国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保险业务情况统计 【数据包含量】540 【点击次数】1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地区名称 全部业务 财产保险业务 人身保险业务 保险密度(元) 保险深度(%) 保险金额(亿元)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587349&db=TJ&view=view&str=FFF4eba